張志睿(甘肅省臨洮縣教育局,甘肅 定西 730500)
微項目學習是當前高中教學中的全新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模式比項目式學習所占的課時更少,能夠在短時間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施微項目學習中,學生們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與協(xié)作能力。微項目學習主要是將學生作為主體,學生們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深刻的掌握所學知識,構建符合自身學習習慣的知識體系。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要求在高中化學教學活動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教學活動要圍繞高中生,但實際上,大多數(shù)教師在課堂中都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位置,依舊根據(jù)以往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任務,這樣的情況就致使高中生在學習中難以充分體現(xiàn)出學習自主性,最后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例如一些學生在化學課堂中對所學知識認識不清,但是并沒有及時獲得教師的指導,學生們無法掌握的知識,就會對后續(xù)學習造成影響,時間一長他們就會逐漸失去學習化學知識的熱情,無法確保自己的學習效果。在開展微項目學習中,項目是教學活動的核心,不應成為基礎課程的附屬品。學生們將微項目為基礎開展自主學習,真正成為探究學習的主導者。從實際教學出發(f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確保學習效果。
教學情境主要是支持高中生開展自主探究的氛圍。微項目學習模式與其他學習方式比較,可以為高中生營造更加切實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們解決的是實際問題,不是教師創(chuàng)造的,而是結合當前高中生的認知水平、教學資源以及新課程要求等選擇的真實問題。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可以使高中生快速進入學習氛圍中,能夠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各種潛能,例如:設計能力、動手能力等。所以微項目學習模式可以加強高中生的學習信心,提高他們對化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并且可以為學生今后進入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需要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將自身的自主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通過合作的形式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共同學習和進步。微項目式學習模式主要是通過小組協(xié)作方式,就是結合學生的學習成績、參與度、注定性等標準把他們分成不同的小組,共同完成微項目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必須要充分掌握所有學生的實際狀況。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認識水平、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開展微項目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使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互相引導,在思維碰撞中加強同學間的合作及交流,提升學生與人溝通、協(xié)作的能力和水平[1]。
在采用微項目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教學內容、學生認識水平以及課程要求等。微項目可以是具有社會特點的問題,也可以是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問題,還可以是目前社會中的熱點問題與工業(yè)生產(chǎn)問題。在設置微項目的過程中,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這一項目是否包含了重點知識,是否能夠體現(xiàn)出科學思想、加強高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是否與實際生活相近,是否具有深刻的含義,學生對此項目的喜愛程度,是否具備可操作性等。
在確立微項目學習的主題之后,教師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結合項目整體進行計劃。必須要對高中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實驗操作等進行全面考慮。微項目的規(guī)劃通常包括確定基礎問題、規(guī)劃課時、確立評價方法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確定基礎問題,把微項目進行詳細的拆解,確立將要學習的基本問題。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建立完整的微項目框架,確定的問題要體現(xiàn)出其價值和意義,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答案通常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有開放特點,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引導他們進行積極探究,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第二階段是規(guī)劃課時,因為上課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必須要認真規(guī)劃,以此保證微項目學習的效果以及實驗過程的完整。先規(guī)劃所有問題需要的時間,把高中生必須了解的理論知識和問題進行對比,盡可能讓他們在完成微項目之后可以充分掌握所學知識。如果微項目學習中不包含部分知識點,就要在微項目的最后補充上這一知識。在基本問題的基礎上明確每節(jié)課要完成的教學任務,之后針對活動搜集教學內容。因為上課時間的限制,教師必須要設置好課上和課下的學習任務。學生可以在下課時間開展自主學習任務,以此保證微項目學習的水平和質量。第三階段是確定評價方法。微項目學習評價方法的特征是形成性和終結性兩種評價方法結合、定量和定性評價結合。因此,教師必須要充分考慮到所有微項目學習階段的評價工具,比如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活動觀察等各種表格。
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激發(fā)他們的自主性,要清楚意識到自己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的位置。教師在幫助學生開展微項目學習時,要扮演好引導者、鼓勵者的角色,切忌不能過分干預學生的決策。教師要引導高中生親身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雖然教師提前掌握了項目的內容,但是學生并不會完全根據(jù)教師的計劃開展學習活動。這個時候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切實合理的方式。在開展微項目時學生會碰到各種問題,教師必須要在上課之前做好應對措施。在實施微項目時,學生極易與教師設計的目標偏離,這就要求教師及時把他們引導到正確的學習軌道中,與教學內容沒有關系的問題要在下課之后討論。
在完成微項目學習之后,每個學習小組都會生成相應的作品。展示成果這一過程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成就感,提高他們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還可以大大加強高中生的學習自信。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并鼓勵他們展示小組作品。
總結評價是微項目學習的最后一個步驟,有利于鍛煉高中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明確自身的不足。在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在微項目學習中,考試是以往的評價方法,根據(jù)考試成績可以評價判斷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和學習結果。在開展微項目學習的過程中,將形成性和終結性兩種評價方式有效結合,小組評價、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評價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的考察內容上:高中生在參與微項目學習中的主動性、在重點活動中的參與度、建立的活動情況、最終學習效果等。終結性評價體現(xiàn)在對項目結果和總結的評價[2]。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給學生直接講解實驗思路,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缺少親身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導致實驗教學的成效并不理想。在開展微項目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探究空間和機會,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使高中生親身經(jīng)歷解決問題和設計實驗的整個過程。因為基本問題通常有開放特點,學生的思路不會完全符合教學規(guī)劃,這時教師不要著急否定他們,盡可能引導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開展微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高中生有很多自主探究的空間以及時間,他們可以在這一過程中使用各種學習工具,比如攝影機、計算機等。微項目學習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開展的。要想保證學習效果與效率,教師必須要提前培訓好學生的實驗技能,告知他們小組合作的注意事項。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些學生之間會發(fā)生交流不到位或者任務分配不科學等情況,導致微項目學習的成效不佳。因此,在實施微項目學習時,教師必須要認真觀察高中生運用各項技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而可以在開展后續(xù)的微項目學習時,提前培訓好各項試驗技能。
因為微項目學習給高中生提供了較多的自主探究空間以及時間,這就致使可能留給主要活動的時間比較少,大多數(shù)時間會消耗在一些不重要的問題上,因此授課時間變得十分緊張。所以,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必須要設置好課上以及課下的教學任務,學生可以把分工合作、查閱資料等自主任務留到課下完成。同時,在實施微項目學習時,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確保教學水平和效率[3]。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采用微項目學習比以往的實驗教學模式優(yōu)勢更加突出。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使學生親自經(jīng)歷設計實驗的整個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協(xié)作能力,激發(fā)他們諸多方面的潛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微項目學習模式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