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惆悵”情結(jié)在劉長卿詩歌中的體現(xiàn)

      2021-01-11 00:41:43杜文宇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20期
      關(guān)鍵詞:劉長卿仕途詩作

      【摘要】劉長卿被列為中唐詩人的中流砥柱,在其現(xiàn)存的五百余首詩中,四十一首有“惆悵”之詞,占比頗高??v觀劉長卿一生,“惆悵”情結(jié)伴隨其始終。文章通過分析詩人不同階段的惆悵之詩,意在探索詩人不同階段的真實心境。

      【關(guān)鍵詞】劉長卿;惆悵;詩作;仕途

      【中圖分類號】I207.22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20-114-03

      【本文著錄格式】杜文宇.論“惆悵”情結(jié)在劉長卿詩歌中的體現(xiàn)[J].中國民族博覽,2021,10(20):114-116.

      劉長卿,字文房,河南洛陽人,因官終隨州刺史,又稱劉隨州,長于五言詩,自稱“五言長城”。他的生卒無確切記載,現(xiàn)普遍認(rèn)為其生于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前后,卒于貞元六年(公元790年)?,F(xiàn)存其詩五百余首,他是繼李白、杜甫盛唐后大歷詩人的中流砥柱。 湯鏊云評其詩“隨州之詩,其衰世之哀鳴者也?!北R文弨言“含情悱惻,吐詞委宛,緒纏綿而不斷,味涵泳而愈旨”。李東陽說:“《劉長卿集》凄婉清切……譬之琴有商調(diào),自成一格?!逼渲小鞍А薄般瓙拧薄捌嗤瘛倍紴楸嗥嗲兄~。可見?!般皭潯敝榘殡S著劉長卿的一生。

      一、惆悵的緣起?

      (一)卑微的自我

      劉長卿其祖父官至考功郎中,其父事跡無考。雖是書香門第,卻生活困頓,早年東游時作《睢陽贈李司倉》:“只為乏生計,爾來成遠(yuǎn)游。一身不家食,萬事從人求?!敝毖云溥h(yuǎn)游尋官、求助于親友皆因生計絕乏。又有“予亦反柴荊,山田事耕耒”的詩句來印證其真實的家境。貧困環(huán)境中成長的人,會經(jīng)常感到來自貧苦的壓力,甚至自尊受到傷害。世難不靖,人生不幸,《酬包諫議見寄之作》為其晚年所作,有“家貧寒未度,身老歲將除”之句,可見劉長卿的齏鹽運一生都未能改變,“貧”是他心頭的一根刺。

      劉長卿生活困乏,矢志苦讀以求解凍餒之憂,卻深陷科舉失利的窘蹙,應(yīng)舉十年不第,更加重了他的挫敗感。初試時作《溫湯客舍》有“且喜禮闈秦鏡在,還將妍丑付春官”,對科場滿懷希冀。天寶后期作《客舍喜鄭三見寄》“十年未稱平生意,好得辛勤謾讀書”,據(jù)考證其“大概于天寶十一年(752年)方登進士第”,此詩感慨其十年科舉坎坷經(jīng)歷。他是個偏重于主觀感受的人,家庭的困頓、入仕的曲折給他思想蒙上了陰霾,這種屢試不第的狀況必然會對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也必然體現(xiàn)在其詩文創(chuàng)作中,所以詩中難免缺乏對生活的自信與樂觀。

      (二)動蕩的社會

      踏過崎嶇,又落入荊棘。劉長卿十年方得入仕,怎奈安史之亂爆發(fā),腰斬盛唐命數(shù),引來人間疾苦。此時劉長卿剛?cè)伍L洲縣尉,終有機會為生民立命,就經(jīng)歷叛軍動亂,面對滿目瘡痍。他有很多詩反映戰(zhàn)亂的殘敗,表達(dá)對百姓的憐惜,同時,詩人也憐憫自己的遭遇?!皶r艱方用武,儒者任浮沉”是長卿的哀嘆,戰(zhàn)亂時期重武將,輕文臣,其余文人也多發(fā)感喟。

      因社會戰(zhàn)亂、時運不濟,劉長卿已感人生艱難,但讓他更為無力的則是政途險峻。剛?cè)胧送揪陀隹w紲之災(zāi),又兩遭貶謫,究其原因為“剛而犯上”。當(dāng)時便有人稱“長卿有吏干,剛而犯上,兩度遷謫,皆自取焉?!贝嗽捳J(rèn)可了他的才干,指出了他的缺陷,所說“皆自取之”,是指其不懂為官之術(shù),自然走不長遠(yuǎn)。劉長卿雖有才能,但過于剛直,觸犯權(quán)貴。對于這個致命弱點,他不自知,一心認(rèn)為自己懷才不遇、深陷奸佞。

      苦在心、澀于語,只得化為無限惆悵。盛唐豪放不羈的李白尚有惆悵之語,何況自身不幸、社會不寧的劉長卿,可以說“惆悵”是表達(dá)劉長卿詩情最適宜的詞語。

      二、詩作中的惆悵?

      劉長卿的仕宦生涯可用“一波三折”來概括,崎嶇坎坷的人生,讓其滿腹惆悵?,F(xiàn)存的四十一首“惆悵”詩中,《云門寺訪靈一上人》疑為朱放所作。其余四十首可依“惆悵之情”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入仕前期”

      劉長卿為脫離拮據(jù),頻入科場,怎奈科場深似海,次次敗北?!短茋费a》記:“天寶中,則有劉長卿、袁成用分為朋頭,是時常重東府西監(jiān)。”所謂“朋頭”指朋黨首領(lǐng),即劉長卿被推為考生帶頭人。劉長卿得此稱號與他多年參與應(yīng)試不無關(guān)系。

      天寶初年作《睢陽贈李司倉》,詩中有兩處明顯表達(dá)情感之詞,“惆悵梁園秋”“砧杵令人愁”,“梁園”惆悵為對前途的擔(dān)憂,“砧杵”愁為對生計的無奈?!爸粸榉ι?,爾來成遠(yuǎn)游”,《載酒園詩話》評說“不惟輕佻,亦鄙率也?!睆乃穆收婵芍皭澑鄟碜杂诩邑毜淖员?。此時詩人風(fēng)華正茂,尚未經(jīng)歷過多世事,就有惆悵之語,皆因心思細(xì)膩,情感敏銳?!秳e陳留諸官》作于天寶初東游時,“徘徊暮郊別,惆悵秋風(fēng)時”,“暮”“秋風(fēng)”映襯了詩人感喟時光亦逝的焦灼?!独钍逃颖笔够兀翓|京相訪》作于天寶中年,劉長卿仍為布衣,就受到了李侍御的禮遇。詩人稱贊李侍御的品格,也悵然自己何時能為官,“天涯一鳥夕,惆悵知何已”。天寶中應(yīng)試時作《送姨子弟往南郊》,“郎去灞陵轉(zhuǎn)惆悵”,霸陵橋處長安東,是唐代離別長安的必經(jīng)之地,親友常在此折柳送別以表相思之情?!板嵋驯质住薄昂翁幑矀x別心”,此處“悲”“傷”皆言送別時的濃濃親情。

      《棲霞寺東峰尋南齊明征君故居》于天寶十四載游歷金陵時所作,詩人已多年經(jīng)歷科場,卻仍未掛名金榜,有意寄情佛法,來疏解苦悶。明征君,即明僧紹,南朝隱士,其取旨佛法?!般皭澘諝w去,猶疑林下逢”,劉長卿深表對此得法高僧的愛慕之心?!毒┛趹崖尻柵f居兼寄廣陵二三知己》天寶十五年春作,“故國胡塵飛,遠(yuǎn)山楚云隔”點明時局的動蕩,“惆悵空傷情,滄浪有馀跡。嚴(yán)陵七里灘,攜手同所適”,滄浪、嚴(yán)陵灘都謂隱逸處,此時家國情懷融入詩人的惆悵中。

      天寶年間,劉長卿處于人生初期。經(jīng)歷數(shù)次科場失利,他的惆悵有對前途渺茫的擔(dān)憂,有對荏苒歲月的慨嘆,有對親人離別的傷感,國亂發(fā)生后又有心系故國的哀思。這零零總總都是劉長卿所無可奈何的,所以其惆悵中又生隱逸之思,此時惆悵是淺淡的。

      (二)“初次貶謫”

      至德二年,安史之亂間,劉長卿被任為長洲縣尉。至德三載正月,攝海鹽縣令,但不久入獄,被貶至南巴,在洪州待命,廣德元年才到浙西,可概括為“短暫的初仕和長期的貶謫”。剛?cè)胧司驮赓H,給悲觀的劉長卿更添新傷。

      《過橫山顧山人草堂》至德二年春蘇州所作,此時詩人如愿登第。“卻尋樵徑去,惆悵綠溪東”,惆悵多思已成為詩人的性格。但經(jīng)過多年的磨礪,詩人格局已經(jīng)放大,初遭貶謫,不拘細(xì)節(jié),而感嘆歲月易逝。約上元元年左右謫居江西時作《自鄱陽還道中寄褚征君》,“江信久寂寥,楚云獨惆悵”,“寂寥”“獨”“惆悵”都為情感詞,三詞連用,甚是苦悶?!稇蛸浉稍侥嶙痈琛纷饔谏显曛喚咏鲿r,“誰堪世事更相牽,惆悵回船江水淥”,點明不堪俗事紛擾,可見其向佛之心又重幾分。廣德中《送李端公赴東都》,史朝義授首后不久,國家趨于安定,詩人對親友愈加珍重,離別之情愈顯真摯:“遠(yuǎn)客歸何處,平蕪滿故鄉(xiāng)……惆悵蓬山下,瓊枝不可忘?!彪S著山河平穩(wěn),詩人筆下懷國懷民之情減少,偏向個人情感的關(guān)注,所以多離別之惆悵。

      詩人劉長卿具有悲劇性人格,常以憂郁入詩,即使看待春日碧波也不免悲情。此階段詩人初遭貶謫,太多不平路,雖有怨恨,但時間將它趨于平靜,轉(zhuǎn)向獨自思索時間這個永恒的哲學(xué)問題,得出時光易老的惆悵,因此送別詩也增多。

      (三)“任職為官”

      經(jīng)過八、九年貶謫期,劉長卿終于迎來朝廷任職。大約大歷元年,謫滿回京,任職于轉(zhuǎn)運使府,后又使淮西、駐淮南、幕鄂岳,充分顯示出他勤勉政事的性格。此時國事平穩(wěn),劉長卿個人的理想抱負(fù)也得到了一定的滿足,他惆悵思想的核心也有偏移。

      大歷元年有《送李補闕之上都》“惆悵離心遠(yuǎn),滄江空自流”,依然表達(dá)送別愁苦?!兜菛|海龍興寺高頂望海簡演公》是詩人大歷三年駐淮南、南巡浙東、北至海州時所作,《唐詩解》云“此登高望海惜別離也……奈事物羈束,不得不別演公而去,惟心不能忘,異日當(dāng)望此山峰而惆悵也?!薄端迲讶士h南湖,寄東海荀處士》寫作時間同上詩?!半x人正惆悵,新月愁嬋娟”,言表相思離別之苦,追憶往昔之好。大歷四年秋奉使新安時作“江水自潺湲,行人獨惆悵”,詩人以“行人”角色抒發(fā)自己懷古而悲之情,“猶憐負(fù)羈束,未暇依清曠”是詩人一貫的多愁敏感。大歷三四年駐地?fù)P州時作懷古詩:“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xiāng)心……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鄉(xiāng)思與懷古相融合,“惆悵”“獨”烘托蒼茫的時間感與個體的寂寞感,“惆悵”中有多種悲傷,人生、社會、時代的紛擾在登高處一并涌入詩人心頭。大歷四年或大歷五年春,幕淮南時作《寄普門上人》:“惆悵王孫草,青青又一年”,想一切都如過眼云煙,不免些許悲涼,詩人將情寄于“夜禪”與“閑田”,悟出平淡才是人生真諦。大歷五年作,長卿與屈突司直同為劉晏部下,作“登高復(fù)送遠(yuǎn),惆悵洞庭秋”句,長卿不忍與同僚分別,寄詩以表情。大歷六年巡部時作:“惆悵湘江水,何人更渡杯”,《唐詩解》有“因嘆法崇已逝,無復(fù)有乘杯度此水者,能不臨流惆悵耶?”大歷六年南巡途中作:“洛陽別離久,江上心可得。惆悵增暮情,瀟湘復(fù)秋色”,言表游子多年旅居在外的濃烈鄉(xiāng)愁?!锻聿聪娼瓚压嗜恕肥谴髿v六年南行時作,“惆悵增暮情,瀟湘復(fù)秋色……萬里無故人,江鷗不相識”,以景引情,借惆悵秋色訴說對友人的思念及自己的孤獨寂寞之情。《宿雙峰寺,寄盧七、李十六》大歷六年春日作,自淮南移使鄂岳,常經(jīng)蘇州,游雙峰寺。詩人夜月入寺,聽禪音,生虛妄之心,“徘徊雙峰下,惆悵雙峰月”,見“蒼松”“石泉”“竹房”“蘿徑”,自得其旨趣。大歷七年或八年巡岳州有《杪秋洞庭中,懷亡道士謝太虛》,“惆悵客中月,徘徊江上樓”,長卿多年他鄉(xiāng)求仕,漂泊疲憊感浸入身體,此詩為異地任職而有的孤獨感。

      從此階段詩題來看,題中主要有“送”“寄”“懷”等明顯送別詩字眼,送別的對象幾乎都為同僚。這與唐朝的仕宦氛圍有密切關(guān)系,唐朝入仕除科舉之外,另有多種方式,入幕就是其中一種,而中唐以后,入幕更是許多士人的主要仕途經(jīng)歷。中唐雖相對穩(wěn)定,但朝廷多變、藩鎮(zhèn)割據(jù)、盤根錯節(jié),入幕也需顧慮深思,此時與同僚交好,亦是朝中生存法則。詩人的送別詩有政治意圖,同時也伴隨著真摯的留戀。

      其實劉長卿對于佛寺的懷古,在尋求慰藉外,也有政治意圖。唐朝佛教興盛,帝王與士大夫皆好佛,仕人常游寺禮佛相來訂交,如劉長卿就與后來累職拜相的元載有過交集,并有詩《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所以此階段“惆悵”是告別的不舍,也是仕途的擔(dān)憂。

      (四)“再次被貶”

      良夢易碎,悲劇再現(xiàn)。劉長卿重返仕途后,黽勉王事,留任多地,行徑遍及大江南北,一時臨近了“功名滿青史”的夢想。雖知官場逢迎,其狷介之氣卻無改,劉長卿因“剛而犯上”,遭誣陷,再次被貶睦州。直到建中二年才任隨州刺史,不久隨州又被李希烈占領(lǐng),后李希烈叛亂,隨州落入敵手。此后,劉長卿在淮南節(jié)度使幕寄居直至去逝。

      《苕溪酬梁耿別后見寄》于大歷八、九年,經(jīng)仲孺誣陷,遷居謫地,行經(jīng)苕溪時作。有詞作版本《謫仙怨》廣為傳唱,詩人以此自得。“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yuǎn)近,人隨流水東西。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痹娙松朴谝跃敖Y(jié)情,此詩前四句描景,后四句言情,“白云”“明月”似仰目可見,但“千”與“萬”相疊,“前”與“后”相襯,友人相距千里之遙,只可相思,不得見。末句“惆悵”言說遠(yuǎn)謫的不平與憤慨。

      《卻歸睦州至七里灘下作》作于大歷十二年春,第二次貶謫至睦州,“惆悵梅花發(fā),年年此地看”,詩人內(nèi)心無限郁悶哀愁,悲嘆怎又貶至此地?!笆瘻\亂流難”,以景抒情,詩人心境亦“亂”“難”。《送子婿崔真父歸長城》作于大歷十二年至十四年間,詩人送女出嫁,“惆悵暮帆何處落,青山無限水漫漫”,對即將遠(yuǎn)行的女兒充滿了不舍之情,“水漫漫”亦為“情漫漫”。 大歷十四年秋,此年德宗五月繼位,“鄒枚入梁苑,逸少在山陰……圣朝難稅駕,惆悵白云深”,古代文人多是出仕與入仕的矛盾結(jié)合體,他們不齒官場世俗,又需要為官之俸祿,劉長卿也不例外。而“老鶴無衰貌,寒松有本心”,表明他對皇上與朝廷始終忠心如一?!峨p峰下哭故人李宥》作于建中三年秋至四年春,題中“哭”字就奠定了哀情。長卿詩五百余首,而題中言“哭”字僅五首,《說文解字》解“哭”為:“哀聲也”。近似哀嚎,可見悲傷難耐?!般皭潠|皋卻歸去,人間無處更相逢”,“東皋”為隱所。詩人因李希烈反叛,而被迫遠(yuǎn)走,回首仕途之路甚為艱險,悲憤不已,更有棄官歸隱之意。貞元元年作《更被奏留淮南,送從弟罷使江東》,詩人已暮年,又無奈投奔淮南節(jié)度使杜亞,在此寄居。經(jīng)過時間洗禮,詩人的濃愁已歸平和,“青山將綠水,惆悵不勝情”,轉(zhuǎn)向自身的淺嘆。

      “惆悵”詩中還有兩首未編年,即送別詩《送裴二十一》與《送李七之笮水謁張相公》?!岸嗖¢L無事,開筵暫送君……不須論早晚,惆悵又離群?!薄般皭澢啻簳?,殷勤濁酒壚……梁園舊相識,誰憶臥江湖?!苯詾槌D钋啻阂桌?、多緬故友難留,是劉長卿詩中常言之事,且自嘲于詩中,又提醒友人若得凌云志,勿忘舊相識。

      劉長卿“惆悵”詩與其“暮色”“秋風(fēng)”“青山”“白云”“孤帆”“獨船”“江水”等常用意象緊緊相扣,蘊含了他全面的人生體會?!叭胧饲捌凇保皭澗劢辜沂仪遑?、科場失利;“初次貶謫”,惆悵轉(zhuǎn)向思考人生苦短;“任職為官”,惆悵致力于官場酬?。弧霸俅伪毁H”,惆悵回歸質(zhì)樸?!般皭潯痹娭兴蛣e詩占據(jù)大部分,可探知仕途是劉長卿最為糾結(jié)的。劉長卿的惆悵匯為情結(jié),終是反抗不過命運,孤獨晚景甚悲涼。

      參考文獻(xiàn):

      [1]儲仲君.劉長卿詩編年箋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6.

      [2]蔣寅.大歷詩人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5.

      [3]楊世明校注.劉長卿集編年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9.

      [4]俞陛云撰.唐五代兩宋詞選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杜文宇(1980-),女,山西大同,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語言文學(xué)。

      猜你喜歡
      劉長卿仕途詩作
      梁潮詩作《水里邊》·源清書法
      尚可喜墓“篆蓋”者仕途年代考
      ???? ????? ??(詩作)?? ??
      詩的對比(外一篇)——劉長卿《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yè)》
      中華詩詞(2019年3期)2019-08-30 03:46:36
      從《紅樓夢影》看顧太清對科舉仕途的思考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兒童繪本(2018年23期)2018-01-02 18:31:42
      天資聰穎,幼年詩作得贊許
      簡論梅堯臣寫實詩作的晚唐情結(jié)
      仕途劫
      送靈澈
      視野(2015年15期)2015-08-07 00:01:38
      留坝县| 开鲁县| 佛坪县| 林口县| 新源县| 修水县| 凤冈县| 景宁| 高碑店市| 三门县| 峨眉山市| 青铜峡市| 石嘴山市| 德昌县| 庆安县| 鄂温| 剑川县| 长宁县| 南溪县| 阜城县| 岫岩| 额济纳旗| 工布江达县| 陇川县| 赤水市| 宝丰县| 化德县| 海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皋兰县| 广汉市| 孝义市| 河西区| 时尚| 长葛市| 海口市| 雅江县| 高邑县| 钦州市| 略阳县| 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