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寧
摘要: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當前小學教育的基礎要求,而小學音樂中因為涉及到了很多人文、自然、生活中的內容,因此成為了其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天然土壤。對此,本文分別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小學音樂教育中核心素養(yǎng)的具體培養(yǎng)以及實踐,以此來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實踐
引言: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之下,核心素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了小學生能力培養(yǎng)中必備的品格與能力,是當前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小學音樂課程之中也需要積極融入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那么,究竟該如何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融入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相關內容,正是本文的寫作目的所在。
一、重視學生人文素養(yǎng)與民族精神的培育
音樂作為人文類的學科,其中不僅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生活內容,而且從中還體現(xiàn)出了許多能夠產(chǎn)生共鳴的人類情感,以及所展現(xiàn)的對世界、對人生的思考。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向學生們傳授基本的音樂知識以外,還應當重視學生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讓學生們從音樂之中體會到一些積極向上的精神,并努力強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通過音樂教學還能讓學生們體會到更為豐富的情感,使他們的精神文化得到豐富、人文知識素養(yǎng)得到增強[1]。
具體來說,比如在對歌曲“五星紅旗”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在傾聽的過程中去感悟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讓學生們在音樂學習時,不僅能夠強化對音樂本身的理解,而且還能與學生們內心的民族精神產(chǎn)生共鳴,從而增強學生們的民族自豪與榮譽感。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們對這一作品的理解,以及向學生們闡述民族精神的內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向學生們講述“五星紅旗”音樂背后的故事,使學生們人文知識得到豐富的同時,也讓他們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培育與增強。
二、培育學生們的集體責任感
對于小學生來說,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處于發(fā)展階段,所以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重視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尤其是在責任感的培養(yǎng)方面需要格外進行重視。比如,部分小學專門會組織小學生參與到升旗儀式之中,而部分學校甚至還會專門組織以班級為小組的集體合唱比賽,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集體責任感,讓他們認識到集體對于個人的重要性。在進行合唱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讓每一位學生明白合唱與個人演唱的區(qū)別,讓學生們做到求同存異,為了集體的利益去積極包容每一名個性鮮明的個體。這樣一來,學生們在音樂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掌握合唱的技巧,而且還能充分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促進其集體責任感的有效培養(yǎng)。
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需要積極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以外,還需要認識到每一名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個體差異性,而不是單純地根據(jù)音樂教科書的內 容與順序進行教學,讓學生們在枯燥、乏味中度過音樂課,這樣非常容易使學生們對音樂學習喪失興趣。所以教師需要根據(jù)小學生們的學習特點以及音樂學習能力,制定出與他們的實際學習情況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通過一些有趣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們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所在[2]。比如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開展“爬山”的音樂游戲,當聽到音樂中出現(xiàn)上滑音時就需要做出爬山的動作,當聽到下滑音時,就需要做出下山的動作,這樣就能幫助學生們分清上滑音與下滑音的區(qū)別,從而通過游戲的方式來促進幼兒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還可以積極利用一些手鼓之類的敲擊樂器,讓學生們更好地對音樂節(jié)奏進行掌握,從而體會到音樂節(jié)奏變化的奧妙所在。通過這些適合于小學生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能達到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對于學生們的交流能力也是一種培養(yǎng)。
四、教師需要將音樂與生活進行聯(lián)系
小學音樂往往比較簡單,而且其內容與主題都取自于我們的實際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音樂與生活進行聯(lián)系,除了能夠使學生們對音樂加深理解以外,還能使學生們的知識得到拓展,增強對生活、對大自然的了解[3]。比如在對《蝸牛與黃鸝鳥》進行教學調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音樂內容,引導學生們來認識與了解大自然中的蝸牛與黃鸝鳥的形象,并增強學生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豐富其自然生活中的文化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們養(yǎng)成愛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理念,并讓他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以此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當中涉及到許多人文素材,而且內容也十分豐富。教師則需要將這些素材利用起來,強化學生人文素養(yǎng)以及民族精神的培育,并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增強學生們的集體責任感,拓寬學生們文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在音樂課學習中得到全方位的培養(yǎng),促進其未來人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蔣婷莉. 小學音樂教育關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 考試周刊, 2018(4):1.
[2]童麗君. 探析小學音樂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與社會實踐的結合[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三四年級版), 2020, 000(003):66.
[3]陳楚靜. 小學音樂教育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分析[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