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月歡
【摘要】情感激勵是指教師與待進生之間建立的一種親密真摯的情感關系,以情感的溝通和情感鼓動為手段,調動待進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啟他們思想、行為和學習的內驅力,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質。在教育待進生時,我們要努力滿足待進生的心理需要,想方設法讓接受和理解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課堂四十分鐘既是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又是情感交流。學生會因得到教師的表揚而努力,會因教師的批評而挫傷了自己的積極性,也就是說,和諧的師生關系會產生良好的雙向反饋。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對待進生應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以飽滿的情懷和真摯的關心去影響感化學生,以求得到他們情感的共鳴,從而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
【關鍵詞】待進生;情感激勵;情感共鳴;理解;支持
從《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中可知:魏書生在工作中用自己全部的愛去做教育,對教育、教學的藝術孜孜以求,將深沉的“愛”付諸于實踐。他堅持以正面教育鼓勵學生取得進步,以“愛心加真心”呵護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嘗到了世界上最純潔的一種情愛——“師愛”帶來成功的滋味和那種恬然的讓人回味的感覺。魏書生的師愛行動讓筆者體會到:情感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具有強大的內驅力,在教育教學中能變?yōu)榇M生的內部動力,激勵他們有效地投入學習,支配他們從勤補拙,克服困難,取得成功,達到最佳的效果。教師只有采取情感激勵,使待進生振作起來,敞開心扉,使他們有所改變,進而鋪架起師生間互相信賴的“心橋”,用愛心呵護學生健康成長。
一、以良好的情感激勵待進生前進
情感激勵是指教師與待進生之間建立的一種親密真摯的情感關系,以情感的溝通和情感鼓動為手段,調動待進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啟他們學習的內驅力,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質。在對待進生的教育時,我們要努力滿足待進生的心理需要,想方設法讓接受和理解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
(一)深入了解待進生,做待進生的知心人
經過二十四年的班主任工作,讓筆者清楚地了解到:待進生大多數表現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基礎差,自卑;有的因缺乏信心和理解而感到孤獨;有的因心理不平衡而產生嫉妒和怨恨,有的因學生父母的嬌慣而任性;有的對學習缺乏興趣,上課精神不集中,總感到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學習始終處于被動應付狀態(tài);有的遇到困難或受到暫時的挫折完全喪失勇氣和信心而自暴自棄。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筆者盡力深入到待進生中去,通過觀察、談心、討論和調查等方法,了解他們極其復雜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為他們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極力愛護其心,真情實意地關心幫助他們,激起他們感情的“回流”,直至產生交流和合流。這樣心與心相契,情與情交融,一座師生相互信賴的“心橋”才能鋪架成功。在對待進生進行心理輔導時,筆者會用自己的一顆愛心去融化待進生那一顆顆冷漠的心,努力去做待進生的知心朋友,時時處處關心愛護他們,做到共歡樂、同悲戚,想方設法讓學生打開自己的心扉,信任教師,讓學生擁有一種無言的情感激勵。
(二)尋找閃光點,給待進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
在運用情感激勵的時候,筆者注意給待進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筆者在給待進生制訂目標的同時,給他們應有的地位,還考慮他們的“承受力”,不讓他們干目前還干不好的事,不要求他們達到目前還無法達到的目標,還是循序漸進,善于發(fā)現待進生的閃光點,精心培育,激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努力拼搏,一旦有了點滴的進步,便及時表揚,讓他們感受到“英雄有用武之地”,樹立“別人能做到的事,筆者也能做好”的自信心。
小源是一個活潑好動、紀律松散的男孩子。在一次課間活動中,筆者發(fā)現他有一定的指揮能力。于是,筆者在班干部改選會上,特意讓他參加候選,結果在他的能力演講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學生的支持下,他當上了紀律小隊長。在每天課間、課前的時候,筆者特意觀察他,發(fā)現他還是挺有辦法的。經過兩個星期,他們小隊的課間、課前紀律有了明顯的進步。筆者利用班會課的一點時間表揚了他,他感到非常高興。筆者便相機教育他:“如果你在自己的紀律和行為習慣上也是這樣想方設法,加倍努力去改正,你會是個人見人愛的好學生。老師和同學們很想快點看到你的這一天?!彼蚕蛭覀儽硎疽院蟛辉贀v蛋,好好學習,爭當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生。
二、讓待進生在課堂上擁有“優(yōu)先權”
素質教育在課堂。課堂四十分鐘既是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又是情感交流。學生會因得到教師的表揚而努力,會因教師的批評而挫傷了自己的積極性,也就是說和諧的師生關系會產生良好的雙向反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待進生應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以飽滿的情懷和真摯的關心去影響感化學生,以求得與他們情感的共鳴,從而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一)課堂上的第一個“甘果”,優(yōu)先讓待進生“摘下”
待進生往往注意力不太集中,語言表達能力差,接受能力又弱,學習方法大多是死記硬背、生搬硬套,上課時常常怕自己被教師叫著回答不上。所以對他們提問時,筆者堅持“慎重、不傷其自尊心”的原則,避免挫傷他們的上進心;堅持多表揚,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
比如,班上的小俊,他學習基礎差,成績不大理想,有時還比較自卑,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甚至害怕教師請他發(fā)言。在一節(jié)語文練習課上,筆者讓學生做幾組“開字花”,發(fā)現他做對了兩組,便請他到黑板上做其中做對的一組。在集體講評的時候,筆者特意表揚了他,學生們也以掌聲鼓勵他,當筆者看到他開心的笑容,也讓筆者感受到了他摘下了課堂上第一個“甘果”的喜悅。下課以后,筆者及時找他談心,對他進行鼓勵。自此以后,他每一節(jié)課都能專心聽講,認真練習,有時還舉手發(fā)言。每當他有點滴的進步,筆者都會用“不錯”“你進步了”“好樣的”“你真聰明”等表揚的話語鼓勵他。結果他的自卑心理克服了,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二)遇到“攔路虎”時,優(yōu)先給待進生“開路”
待進生往往不懂裝懂,若他們有勇氣說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這就是進步,因為“發(fā)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每當待進生提出問題時,筆者都會先肯定他們的勇敢精神,適時做點夸張的表揚,這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加上同學和教師給予滿意的答復,待進生會覺得非常高興,學習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這樣,他們不但會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漸漸地從“老師要我學”轉變成了“我要學”的良好學習心態(tài)。
身為班主任,要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并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愛的澆灌,使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正如魏書生在《關心》一文中說到:“教師一定要善于在平凡中,在小事中播種關心學生的情感.不要只是播種,還要培植種子萌發(fā)的幼芽,一點點澆水,施肥,它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只要善于播種,就到處都有播種的機會。只要善于培植,你就能生活在幽深茂密的長滿關心的感情之樹的森林中?!贝M生雖然基礎差,但是學習上、生活中,筆者用愛心呵護待進生健康成長,時時處處抓住他們一點細微的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消除了待進生心理上的壓抑感,讓他們繼續(xù)充滿信心地學下去,不斷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參與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漓江出版社,2008.
[2]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M].漓江出版社,2008.
[3]李鎮(zhèn)西.教育是心靈的藝術[M].華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