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梅
《一生》是莫泊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整部小說講述了出生在貴族家庭的女主人公雅娜的一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19世紀法國女性的生存狀況。莫泊桑善于發(fā)掘平凡人的小事,致力于真實的邏輯,描繪真實的人物和其自然的本性?!兑簧愤@本小說筆調(diào)樸實細膩、平鋪直敘,很真實地展現(xiàn)了各個人物的特點,他們共同呈現(xiàn)出當時社會大背景下諾曼底生活的一角。雖然小說的主要人物是雅娜,但雅娜周圍的人都對她的人生有著或大或小的影響,本文也將對這些人物形象進行分析。
一、《一生》的簡介
《一生》中,雅娜出身于貴族家庭,十二歲被父親送進修道院學(xué)習(xí),也按照父親的意愿,其性格一直都是天真單純的,向往美好、向往未來。和父母回到莊園后,單純無知的她認識了當?shù)氐馁F族青年于連,被其溫柔翩翩的外表所吸引,并對兩人之間的交往感到新奇,覺得兩個人會是靈魂契合的伴侶。但是結(jié)婚后,丈夫褪下了優(yōu)雅的面具,冷漠吝嗇、待人粗暴,一切都沒有按照她的幻想發(fā)展。她還遭到丈夫的兩次背叛。她漸漸地成為旁觀者,對周遭表現(xiàn)出冷漠的態(tài)度。隨后,兒子保爾成為了她的救贖,她把自己幻滅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對他溺愛、放縱,即使屢次被傷害,仍然對他抱有希望。兒子驕縱放肆、不學(xué)無術(shù),把財產(chǎn)揮霍殆盡,卻仍然不愿回家。雅娜走投無路,在父母、親人去世后變賣莊園和侍女蘿莎麗一起生活。最后,小說以保爾把剛出生的女兒交給雅娜為結(jié)尾。
二、《一生》中的女性人物
(一)雅娜
她沒有遠大的追求,沒有鋒利的棱角和鮮明的個性,她心地善良、單純溫柔、待人寬厚。在小說中,雅娜扮演了天真單純的少女、隱忍屈從的妻子和失去自我的母親三個角色。她一直沒有關(guān)注自己,總把生活的希望放到他人身上。
她父親希望她成為一個幸福、善良、正直而溫柔多情的女性。在出修道院時,她也確實是這樣的。美麗的少女雅娜喜歡外面世界的自由,從修道院出來后,她就像剛從籠子里被放出的小鳥一樣,對周圍有著濃烈的好奇心,會獨自在外面閑逛,享受著鄉(xiāng)間的美景。她在心里期待著浪漫美好的愛情,想象著以后和她喜歡的那個“他”在一起的生活場景,他們會有孩子,一起玩耍,在草地上跑來跑去。她和她的母親一樣,喜歡幻想而又多愁善感。
于連是她出修道院后遇到的第一個年輕男性,她把自己對愛情的憧憬都寄托在了他身上,覺得和于連相處很新奇、很開心、很激動,認為他們會是靈魂契合的伴侶。但是她卻把這種新奇當作愛情,結(jié)婚前夕,她卻有點惶恐。她覺得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但實際上她并沒有做好未來生活的準備,不知道也沒人去教她怎么做一個妻子。男爵只對她說了幾句很模糊的話,并告訴她妻子是完全屬于丈夫的。
在新婚蜜月返家后,她開始感到陌生、迷茫,不知道以后該做什么,并且覺得之后再沒什么事可做的了。她的青春歲月是在修道院度過的,渴望著未來,沉湎于幻想。走出那堵“墻”后,她的期望都實現(xiàn)了,所以剩下的只有現(xiàn)實。她漸漸意識到了這種幻滅,她的憧憬也不在了。
慢慢地,她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心里把于連當作陌生人,她感嘆道:“人生,可并不總是快樂的?!彼勒煞虻男袨椴粚Γ强蓯u的,她甚至為此感到痛苦。但是她卻不抗爭,默默地看著、受著。每當感到痛苦時,她都會緬懷過去,然后在清醒時,又分外悲傷。
發(fā)現(xiàn)丈夫的不忠后,她從逃避到瘋狂,最后痛苦地接受,并選擇揭發(fā)于連的虛偽和不忠,但是現(xiàn)實卻給了她沉重的一擊,將她生出的一丁點反抗意識扼殺在了“搖籃”里,她不得不接受丈夫的出軌。之后孩子成了她的救贖,她不再懼怕任何絕望,愛情幻滅后,她把這份感情全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成為了一個盲目溺愛孩子的母親。
也因此,在對待保爾這件事情上,她格外優(yōu)柔寡斷。作為母親,她給了孩子她能給的一切。在一次次地被保爾傷害后,她卻仍然幫他還清債務(wù)并想念著他。在和蘿莎麗節(jié)儉度日時,她還一直沉湎于過去的回憶中,感嘆著命運的不公。直到最后看到孫女時,她的生活才有了喜悅和生氣。
(二)侍女蘿莎麗
作為仆人,蘿莎麗盡職盡責(zé),并且心懷感恩,和主人一家相處得很好。在女主人雅娜結(jié)婚時,她內(nèi)心很激動,但表現(xiàn)得卻并不明顯。在雅娜知曉她有了孩子后,她一直心懷愧疚,不敢直面雅娜,害怕被問孩子的父親是誰。在回答雅娜的問題時,她說覺得于連很可愛,其實這也反映出她內(nèi)心是渴望愛情的。
重逢后,蘿莎麗身上有著女性意識的覺醒和現(xiàn)代獨立女性的影子。在丈夫去世后,她把孩子教養(yǎng)得很好。她有主見、有計劃,能把自己和雅娜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并幫助雅娜處理各種事情。她明白保爾的劣性,指出雅娜的懦弱,勸雅娜不要再繼續(xù)縱容保爾,要過好自己的生活。
(三)男爵夫人
小說中的男爵夫人是病弱肥胖、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她經(jīng)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渴望著浪漫的愛情,設(shè)想自己就是小說里的女主人公。她“隨大眾”,多情善感,受社會文化環(huán)境影響較大。她其實是那時女性的典型,待人寬容溫厚,有著浪漫氣質(zhì)。她沒有自己強烈的意愿,一直順從自己的丈夫,兩人的相處看起來幸福平和。但她沒有教育過自己的女兒,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zé)任。
(四)麗松姨媽
她總是“不聲不響”,沒有存在感。在旁人的眼中,她是異類一樣的存在。于連和雅娜的婚事卻讓她十分激動,給新娘做衣物時非常專心,也非常有干勁兒。她會在窗前望著外面月色下散步的“未婚夫妻”。其實,她內(nèi)心是羨慕的,也渴望著美好的愛情。在雅娜懷孕后,她一直照顧著雅娜,后來發(fā)生各種事情也一直陪伴著雅娜。麗松姨媽看似是旁觀者,但她好似把雅娜當成自己的孩子,總是默默地陪伴和付出。
三、《一生》中的男性人物
(一)于連
于連是一個演員,他表現(xiàn)得溫柔、優(yōu)雅、風(fēng)度翩翩,但在這面具下隱藏著他的冷酷、吝嗇和對妻子的不忠。他善于偽裝,用這層外表欺騙了雅娜、蘿莎麗和伯爵夫人。小說中并沒有對他進行譴責(zé),只是描寫出他的道德敗壞、自私貪婪,以及社會對他的諒解和寬容。在他去世后,雅娜也只憶起他們的歡樂時刻。
于連的第一次出場,是在神甫的話中。神甫說他是可愛的年輕人,穩(wěn)重、沉靜。在剛和雅娜見面的時候,他健談、優(yōu)雅、迷人,用他溫柔的外表欺騙雅娜。
婚后,他恢復(fù)了冷漠、自私、吝嗇的模樣,接管雅娜家的財產(chǎn)后,壓縮開支,苛待農(nóng)民,并且還控制雅娜的花銷,在經(jīng)濟上束縛著雅娜。他也不再裝扮,整日不修邊幅,待人粗魯。他的裝飾都是別有目的,欺騙他人的,因為在遇到伯爵夫人后,他開始裝扮自己,開始變得和初遇雅娜時一樣。此外,于連也沒有盡過當父親的責(zé)任,甚至在雅娜想要第二個孩子時,以教養(yǎng)孩子需要花費金錢和精力為理由而拒絕了雅娜。
(二)男爵西蒙·雅克
小說中第一章節(jié)就介紹道他最大的優(yōu)點是秉性善良,但其實是遲鈍和魄力不足。像其他上諾曼底的貴族一樣,他靠地租過活,有需要就租賣土地。他不愛交際,與周圍望族無來往,他所受的教育使他和同階級的人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同時,他也是啟蒙思想的熱情擁護者,他堅信出修道院后的家庭教育以及田園自然法則的影響能讓女兒成為他想象中的樣子。在男權(quán)至上的社會中,父親對兒女的教育有著決定權(quán)。所以,他是雅娜教育的主要負責(zé)人,一直按照他自己制定的“貴族式”規(guī)劃培養(yǎng)雅娜。他跟雅娜說:“這有什么辦法呢,我們誰也無能為力?!彼麗圩约旱呐畠?,但是卻教她順應(yīng)自然,不要改變。不過后來他也和女兒說過,老了之后,不要回憶過去。他是一個好父親,也不是一個好父親。從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來看,他似乎沒錯,但從現(xiàn)實來看,這樣的教育卻讓雅娜陷入不幸中。
(三)福爾維勒伯爵
他一出場,書中就將他描寫成讓妻子很愁悶的“怪人”。他很愛妻子,但也對她有著很強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他喜歡邀請朋友一起打獵,喜歡向自己的妻子展示他的“戰(zhàn)利品”。他會包容妻子暴躁的脾氣,會為她脾氣變好而高興。他妻子騎的馬失控時,他非常焦急和擔心,不顧危險去救她,但在成功后卻帶著勝利的神情得意地笑,這也彰顯出他的好勝心和征服欲。在得知妻子的背叛后,他深受打擊,憤怒、痛苦,并在怒氣的驅(qū)使下,使小木屋在斜坡上滾下去,導(dǎo)致了于連和妻子的死亡。在看到小屋滾落后,他緊張、害怕、驚慌、無措。然而,在仆人告訴他夫人已經(jīng)去世后,他變得無比輕松,這也顯露出他的冷漠和無情。
(四)保爾
保爾是母親的救贖,是母親希望的寄托。他母親雅娜害怕他受苦、受累,盡可能地滿足他的想法,但不讓他遠離自己身邊?;蔚慕逃顾兊米运嚼淠?、不學(xué)無術(shù),沒有責(zé)任意識也不努力,之后還沉迷賭博和投機生意。他離開諾曼底后,犯下各種錯誤,欠下許多債務(wù),都是他母親幫他處理好,他卻從來不反思也不改變,只會躲避。母親的這種縱容讓他變得肆無忌憚,只知索取,甚至用生命威脅母親幫他還債。這些歸根結(jié)底都是雅娜的溺愛、縱容以及畸形的教育造成的。
莫泊桑筆下的這些人都是當時社會背景下極為平凡的小人物,或是“好人”,或是“壞人”,他們并不完美,也沒有遠大的抱負和強烈的個性。《一生》中也沒有跌宕起伏讓人震驚的情節(jié),主要講述的是雅娜平凡的人生和不幸的遭遇,但又何嘗不是講述著其他人物平凡的一生。從小說之外來看,在男權(quán)至上的社會,雅娜和周圍女性的一生都是悲劇的。但從當時社會現(xiàn)實來看,她們其實和其他女性一樣,都是在過著自己平凡的生活。小說的最后,雅娜抱著孫女,生活仿佛又有了生氣,可能她以后的生活又會有新的寄托和希望。所有的這些人物都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只是按照“社會規(guī)則”過著自己的一生,就像小說最后蘿莎麗說的那句“生活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也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