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婷
【摘要】閱讀一直是語文學科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要培養(yǎng)一個人的閱讀習慣,應該從小抓起。兒童從六七歲開始步入一年級之后,接受正規(guī)的語文教學,教師也應該從此時開始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根本條件。要想達到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不能忽視對學生的心理引導,健康的心理是學生學習的開端。
【關鍵詞】兒童心理特點;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一年級的小學生性格天真爛漫,對于周圍的事物好奇心非常強,而且喜歡模仿周圍的各種事物,但是在學習方面缺乏一定的自控力。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之前,首先應該了解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只有完全了解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之后,才能真正找到教學的切入點。利用周圍有趣的事物讓小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小學生通過對閱讀學習進行簡單的適應之后,可以消除自身對閱讀的排斥。
一、從兒童心理特點談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在研究一年級語文教學內容的相關問題時,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在這一階段中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教師教學的出發(fā)點。一年級小學生大多數(shù)是六七歲的年紀,由于對周圍事物好奇心較重,所以在課堂上很難集中注意力聽教師講課。如果教師恰好采取了小學生不喜歡的方式,還會讓小學生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排斥的感覺。另外,小學生天真爛漫,但內心同樣非常脆弱,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找對學習方法,會使小學生的內心產(chǎn)生一定的挫敗感。教師此時應該注意及時恰當?shù)囊龑В瑤椭W生找回在閱讀學習方面的信心,從而能夠順利進行后續(xù)的學習。
二、從兒童心理特點開展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措施
(一)重視興趣培養(yǎng)
從兒童心理的角度研究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首先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事物的興趣要遠遠高于成年人,因為小學生沒有太多的思想包袱,遇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就去做,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所以說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找到學生感興趣的點,將其帶入到閱讀教學中,從而讓學生對閱讀學習產(chǎn)生興趣。例如,目前很多小學生在家里都還有聽故事的好習慣,教師就可以抓住小學生的這一興趣,課堂上找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在課堂上分享給他們。教師在讀故事的時候要注意方法,不能一下把故事全都讀完,這樣對小學生來說沒有懸念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一段,讓小學生課下自己對照拼音讀完故事。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課下自己尋找故事,完成閱讀。
(二)進行閱讀指導
教師要對小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一年級小學生缺乏學習經(jīng)驗,學習的時間較短,所以真正認識的漢字數(shù)量非常少。他們在實際進行閱讀時,更多的是依靠拼音標注輔助完成的。所以,教師要讓學生靈活地運用拼音進行閱讀,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注意小學生的發(fā)音問題。小學生在讀的時候難免會出現(xiàn)發(fā)音不準確的情況,此時教師應該及時站出來幫助學生解決發(fā)音中的問題,因為發(fā)音是會養(yǎng)成習慣的,如果學生錯誤的發(fā)音長期得不到糾正,會讓學生形成一種語感習慣。一旦形成閱讀的語感習慣,后續(xù)是很難改正的。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秋天》這篇課文的時候,首先教師應該領讀課文,領讀一兩遍之后讓學生對照漢字上的拼音自行練習。為了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分組閱讀,也可以讓小學生集體閱讀,找出小學生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幫助小學生進行改正。這種方法能夠提高課堂效率,讓小學生養(yǎng)成及時改正的好習慣。
(三)增加閱讀質量
對于閱讀學習而言,并不是只要“開口讀”就達到了學習目標,更重要的是要保證質量符合學習的標準,所以教師在實際進行閱讀教學指導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首先可以給學生提出一兩個問題。讓學生在后續(xù)開展閱讀的時候,能夠圍繞問題進行閱讀。教師在進行問題設置時,不能設置難度較大的題目,如果超出學生的接受范圍,往往會適得其反。另外,學生實際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與學生實時進行互動。教師發(fā)現(xiàn)考試頻率較高的知識點之后,應該及時針對這一知識點提出問題,讓學生當堂解答。這種“教師問,學生答”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學生能夠真正了解文字所表達的概念和含義。
另外,教師還應該充分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小學生由于生活閱歷較淺,所以對于一些抽象類的文章,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此時,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將小學生理解較困難的內容呈現(xiàn)在大屏幕,增進學生理解的同時,能夠提高整體的閱讀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教師在開展一年級閱讀教學的時候不能只是為了提高成績而進行教學,更多的是需要了解小學生的心理。教師日常除了研究教材語文知識之外,還應該研究兒童心理學相關的書籍。如果能夠準確把握兒童的心理變化,就可以準確地找到教學的切入點,直達教學的中心,使教學質量事半功倍。除此之外,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小學生的心理變化,幫助小學生解決心理障礙問題。
參考文獻:
[1]閆建勤.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21(30):139-140.
[2]丘華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1(30):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