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冬琴
摘要:小學語文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學科,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剛剛從幼兒階段步入小學階段。從理解力方面來說,學生的年齡很小,理解力水平參差不齊。從學生的學習程度來說,學生幼兒階段的學習的知識還不夠完善,很多知識還沒有學習。這也就導致了學生語文成績出現(xiàn)兩極化。但是這對學生的學習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本文將結合有關內容談談怎樣才能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
關鍵詞:低年級;語文;兩極化
學生低年級語文學習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知識十分豐富,理解力也超出同齡人。但是有部分同學在幼兒階段學習的知識有很大的漏洞,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也存在不足。這樣的差距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績好的超出眾人很多,成績差的也落后很多。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保持學生學習的均衡性和全覆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理性分析學生學習中的兩極化問題,并就此提出解決策略。
一、分析“兩極化”存在現(xiàn)狀
兩極化的現(xiàn)象存在于各個學科以及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它并非是語文學科所特有的,也并非只出現(xiàn)在學生的低年級學習階段。但是低年級的學生剛剛從幼兒階段步入小學,學習的內容寬度有所拓展、深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這對于很多學生是很難接受和是適應的。相對于富有邏輯性的數(shù)學學科來說,語文學科顯得十分枯燥、乏味、沒有意思。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積極性也會因此有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同時,也會有部分學生熱愛文字、喜歡閱讀一些內容,學習成績因此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不同態(tài)度就導致了學生之間成績的差異,喜歡學習語文的學生成績可能會有較大的提升。對于對語文學科不感興趣的學生來說,學生的失落感和自信心喪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加強。長此以往就會出現(xiàn)喜歡學習語文的成績更好,對語文學科不感興趣的成績更差,進而導致了兩極分化現(xiàn)象的發(fā)生。而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也是具有很大的影響的,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應該從小培養(yǎng)打下基礎。所以,教師就需要額外關注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幫助他們逐漸建立起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培育對于語文的興趣,進一步學好語文,減小與他人的差距。
二、建立學生的學習自信
很多學生成績較差,究其根本是對于語文學科不感興趣,不想學習語文。但是低年級的學生應當處在一個全面發(fā)展的階段,學習的內容還不是很多,就應該對各個學科全面發(fā)展。不應該在低年級階段出現(xiàn)偏科的現(xiàn)象。學生對于語文學習不感興趣,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表現(xiàn)就會低出其他同學很多,導致了成績較差,也就喪失了對于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在學生低年級階段建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學生也可能會因此受益整個學習生涯。作為教師也應當幫助學生創(chuàng)建學習自信心,幫助學生喜歡上這一學科。
例如,教師可以對成績較差的同學多一些關注。留心學生的上課狀態(tài),關注學生的課后表現(xiàn)。同時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分析在考試后存在的問題,以及學生的不足之處。此外,教師還應該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式教學,在學生有問題詢問教師時,教師應該耐心為學生解答,關注學生的后續(xù)情況。很多小學生在低年級階段都是比較懼怕教師的,不敢向老師問問題、交流等等,教師可以多加強平時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等,教師對于學生的關心會使得學生喜歡上語文這一科目,也能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逐漸改善自己的語文成績,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三、進行差異化教學
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興趣不同,對于語文學科的掌握程度也會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能用一套教學標準來教學兩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理解力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對于知識的接受和學習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的授課盡管是面向全班同學的,但是也應該對成績較差的同學有一定的關照,在授課過程之中要顧及基礎較差的學生的感受。鼓勵成績較好的同學多多自學,自己理解一些內容。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應該注重他們基礎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再加強學生的學習難度。
例如,教師可以在授課時放慢講課速度,關注基礎較差的同學的一些學習感受。鼓勵基礎較好的同學能盡量在脫離教師的情況下自己理解、學習一些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一些作業(yè)時,也可以有區(qū)分的布置,鼓勵一些基礎差的同學在完成基礎練習后再去做一些有難度的習題,鼓勵成績較好的學生減少一些基礎的練習,多攻克一些有難度的練習。差異化的教學不是意味著教師要區(qū)別對待,而是在保障教學進度的同時,給予基礎較差的同學一些關照,幫助他們提升成績。
四、結語
對于低年齡段的小學生來說,拒絕兩極化的學習是很重要的。他們正處于一個發(fā)展和培養(yǎng)的階段,應當在學習的氛圍中全面發(fā)展自我。因此,教師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幫助學生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譚銀芳.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德育融入策略[J].課外語文(上),2021(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