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會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育界也在不斷完善與更新教學理念。發(fā)現式學習與接受式學習法雖說不是最為先進的教學理念,但卻是最為實用,最為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對此,本文將以發(fā)現式學習與接受式學習法在高一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為基礎,對比二者的異同并提出可行性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發(fā)現式學習;接受式學習法;高一物理;教學應用
引言:按照學習習慣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模式可分為兩種,即發(fā)現式學習和接受式學習。發(fā)現式學習是指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查證的方式學習新知識并尋求問題解決路徑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而接受式學習則是指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聽講獲得對知識的大概理解,隨后再通過課后練習與測驗的方式加以鞏固。
一、發(fā)現式學習與接受式學習法的對比
由于理念與側重點的不同,二者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差異:
1.時間
接受式學習法下學生主要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通常由教師進行一連串的講授,因而耗時較長,而發(fā)現式教學法學生可自主選擇學習側重點,學習方式比較靈活,同時教師職能也被改變,轉為幕后指導者,因而時長上也會有所減少。
2.方式
接受式學習法與發(fā)現式學習的方式有所不同,接受式學習法下學生比較被動,課堂通常以教師講授為主,缺乏互動與溝通,而發(fā)現式教學法下,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榱酥R的糾正與引導者,因而二者的方式具有較大差異。
3.氣氛
高中物理難度較大,再加上接受式教學法下以教師講授為主,因而課堂氣氛較為緊張,但是在發(fā)現式學習中,學生通過自學隨后再與教師進行討論的方式能夠有效調動起學術討論的氛圍,因而氣氛普遍比較高昂,課堂比較活躍。
二、發(fā)現式學習與接受式學習法在高中物理中的應用
1.發(fā)現式學習
高中物理對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達到了一種新的層次,有些知識看似簡單,但仔細分析卻又發(fā)現其中奧妙無限,因而在實行發(fā)現式學習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注重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扎實基礎,隨后再進行深層次的學習。高中物理雖然難,但其也并非無跡可尋,在進行發(fā)現式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初中所學,并將初中物理學習精神帶到高中物理中來,通過類比聯想的方式來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與質量。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一節(jié)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親手實驗,通過親自動手的方式來對比不同質量的物體在下落時的時間異同,隨后得出在高度相同的情況下,物體下落速度與質量無關的結論,從而加深學生印象,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與水平。
2.接受式學習法
盡管發(fā)現式學習法優(yōu)勢明顯,效率較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設備以及實力有限,教師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全部都采用發(fā)現式教學法,因而將接受式教學法作為日常教學的補充,通過教師的引導來進一步完善教學方式與手段也很有必要。例如在行星的運動一節(jié)中,憑借現有教學水平根本無法實現實踐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動畫播放與建立模型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行星間運行的規(guī)律與奧秘,最終再通過基礎公式的教導與推演,向學生們揭示開普勒定律以及萬有引力定律,通過理論教導與生動教學的方式彌補現有教學的不足,從而完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3.結合應用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應用可以發(fā)現,發(fā)現式教學更適用于具備實驗部分且實踐性更強的科目學習,而接受式學習法則更適用于理論部分的教學。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對二者的設計與合理規(guī)劃,通過不同形式的開展對于知識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能夠完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興趣。但同時也應注意的是,二者并非完全的互不相通,在某些既有實踐又有理論的課程學習中,將發(fā)現式學習與接受式教學方法進行結合,就會融合二者的優(yōu)勢,取長補短,從而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機械能守恒定律一節(jié)中,既有公式又有實驗,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讓學生自主進行對于公式的預習,隨后進行動能與勢能的講解,為學生理清思路,隨后再通過發(fā)現式教學法,帶領學生進行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通過轉化與控制變量,將動能和勢能分別轉化為對瞬時速度的求解以及高度的變化,隨后再進行實驗證明,最終得出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結果。但實驗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測試數據可能會有偏差,這是由于實驗過程中要受到空氣阻力,因而無法達到完美實驗的效果。通過這種發(fā)現式與接受式相結合的學習方法,一方面可以通過親身實踐加深學生印象,促進學生理解吸收,另一方面還能夠通過課堂理論補充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從而相輔相成,實現1+1大于2的效果。
結束語:
發(fā)現式學習與接受式學習法都具備獨特的優(yōu)勢,將二者結合,巧妙利用,有助于完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平。學習是一個內外雙修的過程,學生不僅應該獨立自主,靠自己的理解加深對于知識的把握,同時還應該尋求教師的幫助,通過教師的指導來厘正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促進自身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勇.發(fā)現式與接受式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教學,2015,(004):311.
[2]譚偉.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解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電子版),2019,(07X):P.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