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jié)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標志著仲冬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jié),至此而雪盛也。”《孝經緯》:“小雪后十五日,斗指壬,為大雪,言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币馕吨卵┑拇螖翟龆啵┝吭龃?,天氣更加寒冷蕭瑟。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币驳莱隽舜笱┑男愿裉厣?。
我國古代將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鵑鷗不嗚;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本褪钦f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嗚叫了;由于此時是陰氣最盛時期,正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所以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挺”為蘭草的一種,也感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諺語云:“小雪封山,大雪封河。”在古代,到了大雪前后,氣候實際上已經不太適合人們出行了。所以宋人有詞曰:“玄霜絳雪。散作秋林纈。昨夜西風吹過,最好是,睡時節(jié)?!弊匀唤缰v究秋收冬藏,人類的行為也要符合四時的規(guī)律,提示人們這個季節(jié)需要好好休息了。
大雪時節(jié),萬物潛藏,養(yǎng)生也要遵循《黃帝內經》“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則,保證充足睡眠,在“藏”字上下功夫,用冬眠狀態(tài)養(yǎng)精蓄銳,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為來年春天生機勃發(fā)做好準備。
俗話說“冬季進補,開春打虎”。食補是冬季進補的主要方法,注意養(yǎng)陽,以滋補為主。要根據地域、天氣多吃富含蛋白質、糖、脂肪和維生素的食物。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適合用鴨、魚溫補;北方氣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補充身體元氣,增加御寒能力。同時,也可多吃些山藥、桂圓、生姜等溫熱食物,以及黑米、黑大豆、黑棗、黑木耳等“黑色食物”。
喝紅薯粥、自制腌肉、冬釀黃酒、藏冰……是人們在寒冷冬季的生活情趣與充盈。此時,也不妨關上門窗、放下幔簾,與親朋好友圍坐桌前,煮一鍋滋滋發(fā)熱的火鍋,把羊肉和各自喜歡的種種食材紛紛丟進去,涮得香氣四溢,吃得滿嘴流油,既應時滋補了身體,又溫暖了人心。
主料:油炸大鳳爪4個,黑松露醬8克,白松露油4克,柱侯醬4克,海鮮醬3克,蠔油3克,老抽2克,生粉2克。
輔料:干蔥粒5克,姜粒5克,蒜粒5克,大蔥5克,料酒10克。
制作步驟
1.將油炸大鳳爪洗凈,放入清水、蔥、姜和料酒,大火燒開后關小火慢煮2小時,撈出控干水;
2.將控干水的鳳爪,從中間剪開,一開二,放入黑松露醬、白松露油、柱侯醬、海鮮醬、蠔油、老抽,抓拌均勻后放入生粉,再次抓拌均勻備用;
3.砂鍋中放入油,放入干蔥粒、姜粒、蒜粒等炒香,把抓拌均勻的鳳爪逐一擺放在砂鍋內,蓋上蓋子,小火輕焗5分鐘,開蓋即可食用。
唐魯孫在《歲寒圍爐話火鍋》中曾以重墨描繪北平秋冬之際的時令之物——菊花鍋子。東籬菊綻時,以鮮菊入饌,“眾香發(fā)越,甘旨柔滑,正是秋末冬初宜飯宜酒的美肴”。晚清宮廷中便盛行一道名饌,將鮮菊與各色食材同煮,借菊花清香爽神之鮮美氣。及至民國年間的《舊京秋詞》,食菊之風流傳北平各大飯館,已是“更摘寒英堆滿案,招朋同試菊花鍋”。
主料:食用鮮菊花,寧夏枸杞,金絲小棗,凈化水。
輔料:羊肉、肥牛、肉丸、蝦滑、海鮮、豆制品、蔬菜等隨心食材。
制作步驟
1.菊花洗干凈,放入鍋內,加入枸杞、小棗,然后加入100度的凈化水;
2.將自己喜歡的各種食物依次放入菊花鍋底涮熟即可;
3.蘸料最好配菊花鹽,味道濃郁,更具特色。也可選擇老北京涮羊肉的調料或其它口味的成品調料,或者用芝麻醬、蒜泥、韭菜花、豆腐乳、香油、小蔥兒、香菜、辣椒油等自制蘸料。
羊肉性溫熱,能補氣滋陰,暖中補虛。《本草綱目》說它是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最宜冬季食用。而羊肉的口感比豬肉等細嫩,無論是涮鍋、爆炒,還是燜煮,都是冬日難得的美味。
主料:羔羊排肉200克,食用鮮菊花150克。
輔料:自制菊花鹽3克,自制菊花油5克,料酒3克。
制作步驟
1.將選好的羔羊排肉用清水洗凈控水,裝入密封袋,加入料酒密封好;
2.將密封好的羊肉袋放入不銹鋼桶內,放入50度溫水,桶邊夾上低溫機,溫度調到55度,低溫慢煮90分鐘;
3.取出羊排肉,再放入煙熏桶內,熏3分鐘,頂刀切薄片,用火槍炙烤羊排肉表皮;
4.加入可食用菊花,加入菊花鹽、菊花油,搖拌均勻,裝盤即可。
主料:羊后腿肉350克
輔料:脆炸粉10克,花椒鹽2克,料酒10克。
制作步驟
1.將羊后腿肉洗凈切成小條,放入鹽、料酒拌勻,再裹上脆炸粉備用;
2.起鍋燒油,待油溫達到130度,逐一放入準備好的肉條,用小火慢炸至表皮金黃,撈出控油后,擺盤食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