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力,黃 英
新時代背景下田徑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探討
杜康力,黃 英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廣東 珠海,519085。
“新時代”的中國體育是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田徑運動整體水平的提高和突破是中國體育全面發(fā)展的當務之急,也是中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關鍵。本研究以新時代田徑運動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與我們存在的不適應為依據(jù),探索新時代田徑運動的創(chuàng)新路徑,為推動中國田徑運動改革發(fā)展提供頂層設計思路和理論支撐。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專家訪談法,從競技田徑、群眾田徑和田徑產業(yè)三方面著手,得出新時代田徑運動的新使命:服務強國建設新需要;勇攀田徑競技新高峰;打造田徑文化新高地;促進田徑產業(yè)新發(fā)展。在此基礎對田徑運動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作以探討:建立多元化后備人才培養(yǎng)新體系;優(yōu)化資源配置,共建新隊伍;挖掘內涵、培育文化,創(chuàng)辦新賽事;競技田徑帶動群眾參賽新高度;偶像+田徑=新時代群眾田徑新出路;借助馬拉松火熱勢頭引領田徑運動新普及;田徑產業(yè)價值鏈解構新模式。
新時代;田徑;新使命;新路徑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1]”改革開放“新時期”是中國逐步“富起來”的過程,而“新時代”則是中國“強起來”的新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強調,“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2]”“新時代”的中國體育是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
田徑作為奧運會“第一運動”而備受關注,素有“得田徑者得天下”之稱,是一個國家競技水平綜合實力的直接體現(xiàn)。田徑運動的動作相對簡單,不需要復雜的體育器材,容易上手,而且田徑項目的種類多,適合各種職業(yè),各個年齡段的人參與,無疑將在全民健身中發(fā)揮極重要的作用,強健人們的身體素質,改善人們的精神面貌,促進社會和諧。田徑被稱為“體育之母”,是人類基本素質最全面的代表,理所當然也成為體育強國標配。然而,田徑一直是中國的弱勢項目,田徑市場化、產業(yè)化發(fā)展水平還比較低[3],因此,田徑運動總體水平的改進和突破,是中國體育全面發(fā)展的當務之急,也是中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關鍵。本研究以新時代田徑運動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與我們存在的不適應為依據(jù),探索新時代田徑運動的創(chuàng)新路徑,為推動中國田徑運動的改革和發(fā)展提供頂層設計思路和理論支撐。
通過查閱知網、圖書館、互聯(lián)網,對學者在新時代背景下體育強國的建設、田徑運動的發(fā)展現(xiàn)狀、田徑運動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等方面的理論成果進行了總結歸納,從中找到了研究的入手點與創(chuàng)新點,確定了探索新時代田徑運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的理論框架。
運用邏輯分析法對研究中得到的資料及結果進行邏輯歸納,總結分析,采用綜合、類別和概括等方法得到相關信息,并對結論和建議進行論證。
本文在研究中還采取了專家訪談法,選擇高校田徑教師,國家級田徑裁判,體育產業(yè)等專家作為訪談對象,明確田徑運動發(fā)展的整體思路,田徑在體育強國建設中的基礎作用,田徑運動如何帶動田徑產業(yè)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發(fā)展等。收集、加工、整理與該文相關的一些信息,充實到論文體系中來。
新時代意味著新使命,要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田徑運動的各個項目上,貫穿到田徑事業(yè)的各個行動中,全力發(fā)展田徑運動事業(yè),積極推動我國群眾田徑運動、競技田徑運動、田徑產業(yè)大發(fā)展、快發(fā)展,努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田徑事業(yè)新局面。以此為基礎全面把握新時代“中國夢”的深刻內涵,助力中國早日進入發(fā)展快車道。
3.1.1 服務強國建設新需要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新時代實現(xiàn)強國夢的偉大征程中,田徑運動要把握體育強國夢與中國夢息息相關的定位,在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中做出新的貢獻。田徑是最古老的體育運動之一,群眾基礎廣大,是推廣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途徑。田徑運動必須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不斷嘗試,不斷創(chuàng)新,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助力大國外交、增強國家凝聚力和文化競爭力等方面充分挖掘和有效釋放田徑運動自身的綜合價值和功能,積極融入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這樣才能使它更好、更高效的被每個中國人認知和接受,從而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增強全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3.1.2 勇攀田徑競技新高峰 田徑運動作為競技體育的基礎性項目,能否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體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4],其競爭力的強弱是一個國家競技體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為國爭光也是黨和人民賦予競技田徑運動的神圣使命。新時代,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國競技田徑要科學統(tǒng)籌重大賽事的備戰(zhàn)參賽工作,做好奧運會備戰(zhàn)工作的綜合協(xié)調與組織保障,完成各類世界大型賽事的備戰(zhàn)參賽任務;要鞏固擴大優(yōu)勢項目,突破發(fā)展?jié)搩?yōu)勢項目,提高一般項目水平,新增項目要有所表現(xiàn);要保持夏季奧運會和世界大賽田徑綜合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持續(xù)提升;要把競技田徑辦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強,不斷提高競技田徑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提升為國爭光能力。
3.1.3 打造田徑文化新高地 由于缺少蜚聲體壇的田徑運動員,缺少能激發(fā)群情的金牌,所以我國田徑運動始終處于不慍不火的發(fā)展狀態(tài),田徑文化的號召力、吸引力和發(fā)展勢頭也較弱[5]。有關部門要培養(yǎng)和宣傳田徑文化,加大投入,優(yōu)化資源配置,調整田徑文化發(fā)展布局,從而推動田徑文化的新繁榮;田徑運動蘊含著現(xiàn)代社會所崇尚的人文精神,并有著潛在的商業(yè)價值,深挖田徑運動的文化內涵;通過田徑運動項目所特有的健與美,個人身體語態(tài)所表現(xiàn)的內在美與外在美,培育與“體育基礎大項”相適應的文化底蘊,使田徑真正成為增強人民體質、提升人民獲得感、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新高地[6]。
3.1.4 促進田徑產業(yè)新發(fā)展 從劉翔封王雅典奧運會,到蘇炳添鉆石聯(lián)賽破10s大關,田徑賽事越來越多的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田徑產業(yè),在體育行業(yè)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中國田徑產業(yè)前景廣闊,賽事價值突出,可提升的空間巨大。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下,作為運動之母的田徑運動必須走市場化、社會化的路子。如果田徑項目只靠國家財政撥款,惰性使然,改項目就不能進入發(fā)展的快車道,僅僅能解決生存的問題,而不能解決發(fā)展的問題。因此,我國的田徑事業(yè)要想快速發(fā)展,趕超世界田徑強國,必須遵循市場規(guī)律,全面開展培育田徑市場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促進田徑產業(yè)快速發(fā)展。
3.2.1 建立多元化后備人才培養(yǎng)新體系 近年,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先后與國家體育總局秦皇島訓練基地、西安體育學院合作共建的“中國競走學?!?,是堅持體教結合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探索,此外,還計劃拿出一些項目與清華大學等高校共建國青隊或國家隊;鉆石聯(lián)賽上海站聯(lián)手指定合作伙伴耐克深度參與上海市中學生田徑鉆石賽,也是從形式和內容上對探索體教結合的又一次創(chuàng)新嘗試。目的是轉變競技訓練思路,推動體制創(chuàng)新,提高專業(yè)化訓練水平,打造精英互動與提升平臺,夯實中國田徑后備人才基礎。
我國田徑青訓工作一定要改變過去業(yè)余體校的單一培養(yǎng)模式,借鑒國外有益經驗,走改革創(chuàng)新之路,加強“體教結合”,建立起體育系統(tǒng)、教育系統(tǒng)和社會系統(tǒng)三線并舉的多元化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
3.2.2 優(yōu)化資源配置,共建新隊伍 田徑作為奧運會上金牌數(shù)量最多的基礎大項,要想發(fā)展,僅僅只靠田管中心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需要借助一些有潛力項目的地方體育局的力量,發(fā)揮舉國體制的優(yōu)勢,要有針對性地在全國范圍內配置資源,提升資源利用效率,要針對各地的不同特點,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揚各地之長,優(yōu)化資源配置,共建新隊伍。國家體育總局田徑管理中心已與上海、山東、陜西等十幾個省區(qū)市正式簽署合作協(xié)議,共建目標和任務,更好地服務于東京奧運會的備戰(zhàn)以及中國田徑的中長期發(fā)展。
3.2.3 挖掘內涵、培育文化,創(chuàng)辦新賽事 歐洲奧委會和歐洲田徑協(xié)會創(chuàng)新性的把日常訓練項目游戲化,同時鼓勵一對一對抗來增加競爭的激烈程度,創(chuàng)造了立定跳遠、水中跳躍、健身球賽跑和身背降落傘賽跑等統(tǒng)稱為“動感新田徑”的項目,效果顯著,有望出現(xiàn)在2019年的明斯克歐運會的賽場上;觀眾近距離觀賞鉛球決賽,體育場外獨立的頒獎廣場等均令人耳目一新,這也為國內辦賽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我們一要充分挖掘田徑項目內涵、培育田徑文化,對于自身的魅力,田徑一定要自信一些,要在辦賽方式上多些探索,增強田徑項目吸引力。
3.2.4 競技田徑帶動群眾參賽新高度 2017年全運會讓業(yè)余選手與專業(yè)選手同場競技,這是構建“大體育”格局的新嘗試。2017年6月13日,中國田協(xié)宣布開啟“我要跑奧運”活動,這也真正體現(xiàn)了競技田徑與群眾田徑的深度融合,提升了群眾參與競技田徑的新高度。我們要用競技田徑帶動群眾田徑運動,要開展富有創(chuàng)意的新活動,激發(fā)和引領民眾投身跑步運動,最終實現(xiàn)二者的協(xié)調發(fā)展和高度融合,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讓路跑運動成為全民健身的標桿,為我國“大田徑”事業(yè)的發(fā)展指明方向,為健康中國、百姓健康夯實了群眾基礎。
3.2.5 偶像+田徑=新時代群眾田徑新出路 2018年11月,橫跨文體兩界的大型專業(yè)運動會《超新星全運會》開播,引起筆者深思,其中田徑項目由蘇炳添擔任教練,憑借年輕偶像身體力行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體育行業(yè),讓更多的人參與體育活動,也是對傳統(tǒng)體育宣傳的一個提醒。可以將田徑與娛樂深度融合,形成一個新的田徑娛樂文化IP,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呈現(xiàn)方式,同時“田娛”文化IP的打造也給予了品牌更多的營銷機會,通過豐富的創(chuàng)意想法結合節(jié)目的特性為品牌打造解決方案,從各方面比如IP藝人、IP授權、賽事環(huán)節(jié)等等方式,幫助品牌快速捆綁IP,形成跨圈層的覆蓋模式,形成更大的品牌影響力。
3.2.6 借助馬拉松火熱勢頭引領田徑運動新普及 據(jù)中國田徑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馬拉松運動為參與者帶來了健康、愉悅和比賽的刺激,為舉辦城市帶來了活力、旅游者和消費者,為中國體育事業(yè)開辟了新的疆域。2017年通過在中國田徑協(xié)會注冊的路跑賽事及相關賽事中馬拉松賽達到了234場,其中各地舉辦馬拉松的參賽人次近500萬,年度產業(yè)總規(guī)模達700億,在2020年各類賽事參賽人次預計將超過1000萬,產業(yè)規(guī)模將達到1200億[7]。我們一定要因勢利導當下馬拉松火熱的勢頭,提升馬拉松賽事品質的同時發(fā)揮馬拉松的標桿引領作用,介紹、宣傳、推廣其它田徑運動項目,使田徑運動在中國進一步普及,從而全面發(fā)展。讓田徑不僅僅是一個只是可以看熱鬧的體育運動,還要讓大家能參與,并且樂于參與的運動。
田徑新普及的工作一定落實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三級組織上。家庭教育是小孩接受教育的第一時間段,很多大人都忽視了家庭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讓家長有一個家庭體育教育的理念,要帶著小孩一起玩,讓小孩參與到各種田徑培訓活動中去,參與到一些路跑和越野賽事中的家庭跑和親子跑項目中去,而不是過多地參與學業(yè)方面的補課;在學校方面,首先是興趣培養(yǎng),通過趣味田徑教學活動的設計,讓學生早期喜歡上田徑運動,而不是認為田徑非常枯燥。接著是技能掌握,掌握1~2個不同項目的田徑技能。最后就是隨著年齡增長,各方面身體素質水平逐步提高,再結合技能的細化掌握,最終提高水平;在社會層面推動我國田徑普及,可能要從以下4個層面入手。組織方面,需要加強地方協(xié)會、田徑俱樂部、跑團等的建設。場地設施是基礎,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一定要跟上,加大學校、體育場館的開放程度。發(fā)揮田徑運動名人效應,普及提高田徑指導員的培訓。賽事是一項運動迅速普及推廣的重要途徑,以賽事推動田徑運動的普及和發(fā)展,讓更多的人在參賽和觀賽中提升運動水平,愛上田徑運動。
3.2.7 田徑產業(yè)價值鏈解構新模式 田徑產業(yè)鏈上,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地方協(xié)會、田徑俱樂部、跑團等。以愛好、友情、行業(yè)、或以地域為紐帶匯聚而成的社會團體,不僅為田徑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社交的場所,更為重要的是,為田徑運動的普及、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和引領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社會資源。一定要把工作思路轉向田徑運動協(xié)會、俱樂部、跑團等的建設上來。田徑產業(yè)鏈的第二點是IP賽事。田徑產業(yè)想要獲得成功,第一步就是打造優(yōu)質的IP賽事,接著就是通過專業(yè)團隊運營來提升IP的價值,最后就是以點帶面,延伸出一個完善的IP平臺,做賽事運營上、下游的延伸。圍繞體育資源而言,最核心的要素是高水平運動員,一定要打造專業(yè)、規(guī)范的田徑經紀人模式,深入挖掘田徑運動員的核心價值。
2018年,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田徑系統(tǒng)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田徑事業(yè)改革發(fā)展的關鍵一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競技田徑、群眾田徑、田徑產業(yè)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發(fā)展要求。田徑運動要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促進國際田徑文化交流,助力體育強國建設,共同推動田徑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10-27].[2018-11-01]http://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
[2] 習近平.開創(chuàng)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國建設成為體育強國[EB/OL].(2017-08-27) [2018-11-01]. http://xh.xhby.net/mp3/ pc/c/201708/28/c369047.html.
[3] 李 劍.對中國田徑運動制約因素與發(fā)展對策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
[4] 王小波.我國競技田徑運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36(07):160~161.
[5] 楊 君.解析田徑文化的缺失及重塑途徑[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03):144~145.
[6] 于洪臣.勇攀競技新高峰精準服務新需求[EB/OL]. [2017-10-28]. [2018-11-01] http://www.athletics.org.cn/competition/ news/2017-10-28/525848.html.
[7] 支 強.產業(yè)價值鏈視角下我國馬拉松賽事運營模式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8(10):104~108.
[8] 楊國慶,彭國強.新時代中國競技體育的戰(zhàn)略使命與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J]. 體育科學,2018,38(09):3~14.
[9] 楊 君.解析田徑文化的缺失及重塑途徑[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03):144~145.
[10] 王政洋. 論田徑運動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18(08):160~161.
[11] 陳春平,姚光亮. 中國街頭田徑賽事發(fā)展研究[J] .體育文化導刊,2018(10):104~108.
[12] 王 琦.現(xiàn)階段我國街頭田徑的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J].體育前沿,2017,7(03):14~15.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rack and Field Inno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
DU Kangli, HUANG Y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t Zhuhai, Zhuhai Guangdong, 519085, China.
The “new era” of Chinese sports is a crucial period in which the “big country of sports” is moving towards the “big country of sports”. The improvement and breakthrough of the overall level of track and field sports is an urgent task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ports, and it is also the key to China's progress from a sports power to a sports power. Based on the new tasks and requirements of track and field in the new era,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path of track and field in the new era, and provides top-level design ideas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rack and field in 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logic analysis metho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from the athletics track and field, mass track and field and track and field industry three aspects to get the new mission of track and field in the new era: the new needs of serving the powerful country; Brave to climb the new peak of track and field athletics; Create a new Highland of track and field culture; Promot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track and field industry. On this basis, we discus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track and field sports: establish a new system of diversified reserve talents training;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build new teams; Dig for connotation, cultivate culture, and establish new events; Athletic track and field led the masses to enter new heights; Idol + track and field = new way out for the masses in the new era; With the help of marathon hot momentum to lead the new popularity of track and field sports; New model of value chain deconstruction in track and field industry.
New era; Track and field; New mission; New Path
G82
A
1007―6891(2021)02―0007―04
10.13932/j.cnki.sctykx.2021.02.02
2019-11-28
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