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口述史學與圖書館文獻開發(fā)

      2021-01-28 02:41:02全根先國家圖書館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21年1期
      關鍵詞:受訪人史學文獻

      全根先(國家圖書館)

      21 世紀以來,口述史學已發(fā)展成為“熱門”學科,圖書館界在口述史領域也已取得累累碩果??谑鍪穼W的學術淵源如何、與圖書館有何本質(zhì)聯(lián)系、口述史采訪應當如何做?諸如此類問題,仍然或多或少地困擾著口述史界、圖書館界。筆者有著多年的口述史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在此與業(yè)界分享,并對“中國圖書館界重要人物專題”口述史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介紹。

      1 從口頭傳統(tǒng)到口述史學

      圖書館是人類記憶的匯聚場所,具有收藏與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職能,是人類文明持續(xù)發(fā)展、綿延不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藏。文獻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過去文明的成果、現(xiàn)代文明的展示,也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基石。在人類歷史上,記錄歷史的媒介或手段主要有四種:文字、圖像、實物和口頭傳統(tǒng)??陬^傳統(tǒng)與大腦記憶情況類似,隨著個體生命的消逝而記憶消失或出現(xiàn)斷裂。因此,進入文明時代以來,文字成為歷史記錄、文明傳承的主角,而口頭傳統(tǒng)也源源不斷地匯入以文字為主體的眾多文獻類型之中。

      什么是“文獻”?按現(xiàn)在通常的說法,是指圖書典籍??鬃诱f:“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1]”這里所說“文獻”,“文”指文書,“獻”指賢人。宋元之際歷史學家馬端臨在《〈文獻通考〉序》總序中說:“凡敘事,則本之經(jīng)史,參以歷代會要,以及百家傳記之書,信而有征者從之,乖異存疑者不錄,所謂文也;凡論事,則先取當時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諸儒之評論,以至名流之燕談,稗官之紀錄,凡一話一言,可以訂典故之得失,證史傳之是非者,則采而錄之,所謂獻也。[2]”

      由此可見,“文獻”是歷史的長河中逐步形成的一個合成詞,“文”為敘事,“獻”為論事;敘事的載體是“文”,即文本,而論事的主體是“獻”,即賢者評論之言。那么,什么是賢人?《周易》中說:“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删脛t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yè)。[3]”唐代詩人杜甫在《述古》詩之一中寫道:“賢人識定分,進退固其宜?!笨梢姡t者在古代通常是指有才又有德的人。嚴格說來,經(jīng)史傳記之書在敘事當中,都有賢者(獻)論事之言,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古代經(jīng)典著作中很容易找到例證。但是,因為古代沒有錄音工具,賢者之言只有轉化為文字以后,才能流傳下來,即“獻”不斷轉化為“文”,世人逐漸把“文”與“獻”二字合而為一,表示圖書典籍。

      這樣,從“文獻”一詞中的“獻”,實際上已經(jīng)談到了口述史學的古老源頭,即人類記錄歷史的重要手段——口頭傳統(tǒng)。在東西方文明史上,很多重要典籍都保存了口頭傳統(tǒng)史料,如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希羅多德的《歷史》、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等。

      人類通過口口相傳,傳遞經(jīng)驗、傳承文明,雖然源遠流長,但口頭傳統(tǒng)與口述史學又有本質(zhì)區(qū)別。其區(qū)別在于:口頭傳承是一種自發(fā)的、本能的,有時甚至是無意識的行為;而口述史學則是建立在一定理論基礎上、借助某種記錄手段進行的有目、有計劃的學術行為??谑鍪穼W與傳統(tǒng)史學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它不是簡單地收集和利用已有文獻進行研究,而是主動地采集、形成新的文獻。實際上,在歷史學的大家庭中,口述史學屬于年輕的分支學科。

      1948 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阿蘭·內(nèi)文斯(Allan Nevins)在哥倫比亞大學創(chuàng)建了歷史上第一個專門研究口述史的機構——口述歷史研究室。一般認為,這是口述史學誕生的一個主要標志。

      所謂口述史學,就其實踐而言,是利用現(xiàn)代音像、影音技術,通過采訪者與受訪者的交流互動,挖掘存留于受訪人腦海中的歷史回憶并將其保存下來,以彌補現(xiàn)有文獻之不足,還原歷史真相,并將訪談所得的口述史料整理成文稿或視頻、音頻資料,加以保存與研究??谑鍪穼W在普通民眾歷史回憶的采集與保存方面顯示出獨特優(yōu)勢,彌補了傳統(tǒng)史學偏重于帝王將相、社會精英而忽視“民史”的重大缺陷。正因為如此,口述史學誕生以來,很快便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歷史學界的廣泛重視,并迅速在全球范圍內(nèi)開展起來。于今,口述史學儼然已成為一門“熱門”學科。

      2 圖書館館藏體系不是一成不變的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館藏一直是圖書館最重要的文化資源,是圖書館開展公共服務的物質(zhì)基礎。圖書館的館藏體系不僅要滿足記錄文明、傳承文明的需要,更要適應現(xiàn)代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文化信息需求。千百年來,圖書館館藏體系始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從傳統(tǒng)古籍到普通圖書,再到期刊、報紙,從紙質(zhì)文獻到電子文獻、音像資料,以至數(shù)字文獻。而以音像資料為主要呈現(xiàn)形態(tài)、同時又以文字資料呈現(xiàn)的口述史料,無疑是圖書館在現(xiàn)代歷史條件下產(chǎn)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文獻類型,正成為館藏體系建設和未來圖書館發(fā)展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謂文獻載體,就是記錄、保存和傳播文獻的物質(zhì)實體。在人類歷史上,科學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推動了文獻載體的演進歷程,文獻載體已從古代單純以存儲文字為主的形式逐步向現(xiàn)代存儲文字、圖形、圖像、影像、聲音等多種形態(tài)的載體演變。以音像資料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和保存,是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其實,音像資料一直是圖書館館藏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音像資料又稱聲像資料、視聽資料,“是以電磁材料、感光材料為存貯介質(zhì),以電磁手段或光學手段將聲音和圖像記錄下來而形成的一種文獻類型”[4]。與普通印刷型文獻相比,音像資料的主要特點是體積小、信息容量大、內(nèi)容涉獵廣、信息傳播速度快、聲像并茂、直觀性強等。

      口述文獻通過口述史采訪所得??谑鍪穼W成果的展示形態(tài)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口述史料,即歷史記錄;二是基于口述史料并參照其他文獻所得的研究成果。獲取口述史料是口述史采訪的主要目的??谑鍪凡稍L獲取的文獻資料既可以通過音頻、視頻直觀展示受訪人的歷史記憶,也可通過受訪人的手稿、日記、照片、證書等間接展示,不過,那些通過采訪得到的受訪人的音頻、視頻資料無疑是最重要的??谑鍪凡稍L借助錄音、錄像等技術設備所得歷史文獻,不同于圖書館傳統(tǒng)業(yè)務,它不是被動地收集已有文獻,而是一種主動的創(chuàng)造,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文獻開發(fā)工作。

      圖書館進行口述文獻開發(fā)的重要意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一是口述文獻具有的特殊價值。與創(chuàng)作性文字作品不同,口述文獻通過口頭表述進行記錄,講述者中不僅有社會的精英人物,更有廣大民眾的廣泛參與,許多長期被人們忽視或被掩蓋的歷史真相通過口述訪談得以被揭示??谑鑫墨I在豐富歷史文獻、拓展歷史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上,具有一般文獻資料不可替代的價值。此外,對口述文獻進行采集與利用已成為許多圖書館收集社會信息、匯聚人類記憶的一個重要途徑。圖書館采集口述文獻不僅能豐富館藏資源,還將使圖書館由被動的文獻收藏機構變?yōu)橹鲃拥奈墨I創(chuàng)造機構,圖書館的人類文明“記憶”功能得以回歸。

      二是口述文獻開發(fā)可以促進圖書館服務模式轉型。在傳統(tǒng)的圖書館服務模式中,圖書館是文獻的收藏者、傳播者,即將經(jīng)過編目加工的文獻提供給廣大讀者,其主要作用是傳播知識和信息,而不是信息的開發(fā)者、創(chuàng)造者。而圖書館通過獨立或與其他機構或個人合作的方式對口述文獻進行開發(fā),將流傳于民間的口頭或記憶中的信息進行深入挖掘與整理,為社會公眾提供圖書館自己開發(fā)的知識產(chǎn)品,改變了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同時,由于社會公眾直接參與到口述文獻開發(fā)中來,也拉近了公眾與圖書館之間的距離。

      三是口述文獻開發(fā)可以推動地方文獻保護工作。口述史學有助于地方文獻的保護。正如齊小新先生所說:“口述歷史主要表現(xiàn)的是有明顯人文個性或地域色彩、有自身突出歷史與文化特征的人文社會群體”[5]。文化總是具有一定的地域色彩,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圖書館通過對口述文獻進行開發(fā),將一些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個人經(jīng)歷、家族歷史、社會組織、民間文化記錄下來,諸如戲曲、歌謠、民間傳說、民俗習慣、傳統(tǒng)工藝等,極大地豐富了圖書館館藏文獻,彌補了傳統(tǒng)文獻中對這些文化遺產(chǎn)記載之不足,為那些瀕臨消逝的地方文化的延續(xù)與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3 口述史采訪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口述史學自誕生之日起,便與圖書館密切相關??梢哉f,圖書館一直是口述史項目的重要推動者、參與者、支持者。圖書館進行口述文獻開發(fā)、搶救“活態(tài)”文獻,具有諸多有利條件。但是,就目前國內(nèi)圖書館界口述史開展現(xiàn)狀而言,仍存在一些問題,諸如對口述史采訪的參與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對口述史學的理論研究相對不足、口述史采訪缺乏規(guī)范指導、文獻共享度不高等。因此,進一步開展口述史學理論與實踐研究、加大對口述文獻的開發(fā)力度、探討口述史采訪中的具體問題,是當前圖書館界口述史采訪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文章試就口述史項目選擇、采集途徑和前期文獻收集三個方面,談自己的一點粗淺看法。

      3.1 關于口述史項目選擇

      口述史因其具有公眾史學這一顯著特性,而區(qū)別于只有少數(shù)人參與、表演的傳統(tǒng)精英史學,其選題幾乎沒有界限,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講、什么都可以記錄,完全是開放的。不過,由于進行口述史采訪需要或多或少的人力物力支持,因此在進行口述史采訪前,需要先明確項目選擇問題。此外,圖書館進行口述史料采集,利用的是社會公共文化資源,在項目選擇方面的確需要慎重。筆者以為,圖書館開展口述史項目,應當主要圍繞社會歷史變遷、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三個方面展開。

      所謂社會歷史變遷,就是要記錄與保存國家記憶及國家、民族和社會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社會現(xiàn)實,關注國計民生??陀^說來,歷史猶如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河,無時無刻不處于變化之中。但是,我們又要看到,歷史的進程總是不平坦的,有風浪,有轉折,是可以分為不同階段的。古往今來,那些處于歷史轉折時期的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總是受到更多的人關注,因為他們經(jīng)常對歷史發(fā)展的方向或進程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作為口述史項目來說,主要采集“活態(tài)”文獻,首先應當關注那些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和見證人:一方面,他們作為自然人,其記憶會隨著生命的消失而消失;另一方面,他們腦海中的歷史記憶更能反映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更具有“存史”價值。

      為什么要特別關注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這是因為歷史發(fā)展不是平淡無奇的,不是始終沿著一個方向、保持一個速度前進的,而總是變幻莫測、波譎云詭,充滿了各種變數(shù)。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些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往往對歷史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姑且不說像牧野之戰(zhàn)、三家分晉、楚漢爭霸、李自成起義、甲午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抗美援朝等這樣的重大歷史事件,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皇帝、孫中山、毛澤東等這樣的重要歷史人物,像倉頡、魯班、蔡倫、畢昇、黃道婆、郭守敬等,即便像發(fā)現(xiàn)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的王道士、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的李成這樣貌似的小人物,其實在歷史的某一個節(jié)點上,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歷史經(jīng)常由于某一個重要事件而發(fā)生轉折,通過某一重要人物而改變進程,因此,在口述史采訪中,應特別予以關注。目前,我國政府和社會各界都十分重視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根據(jù)2003 年10 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公約》第二條定義,“‘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指被各社區(qū)、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chǎn)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xiàn)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6],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最大的特點是以人為本的“活態(tài)”文化遺產(chǎn),強調(diào)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jīng)驗、精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核心是傳承人,通過傳承人之間的言傳身教而得以延續(xù)發(fā)展,依賴于個體生命、世代傳習,因而面臨隨時消亡的可能。圖書館進行口述文獻開發(fā),理應將其作為重要采集對象,進行搶救性保護。

      另一方面,在口述史采訪中,無論是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見證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還是普通民眾,都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非典型性。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見證人以及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有其作為普通人的一面;而那些普通民眾,放在大的時代背景中,可能也具有典型性的一面。因此,在口述史采訪過程中,一定要注重人物的兩重性,不可因典型人物在某些方面與普通民眾相似而予以舍棄,也不可忽視對普通民眾具有典型意義事件的如實記錄。

      以上,只是從口述史項目選擇的大方向而言。在具體項目選擇上,首先要明確口述史采訪的目的,即“你想要什么”,口述史采訪的主要目的是要挖掘現(xiàn)有文獻所沒有的東西,而不是已有文獻的重復敘述。其次,要判斷項目的意義與價值。選擇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與研究價值的項目,即考察這個項目所涉及內(nèi)容對于社會歷史發(fā)展有沒有或者在多大程度上產(chǎn)生過影響,以及這個項目當前的研究狀況和發(fā)展情況??傊?,就是要通過口述史采訪搜集現(xiàn)有文獻資料所缺、無法通過其他途徑獲取的第一手歷史資料,或者能突破傳統(tǒng)史學的研究范圍,豐富已有的文獻資料,在一定程度上擴展和深化歷史研究的廣度和層次。最后,還要考慮項目的可行性。除了必要的物質(zhì)準備,還要考慮是否有合適的受訪人、是否有相關的文獻資料可供借鑒等。進行口述史采訪是一項比較費時費力的工作,要在項目選擇時全方位思考,爭取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3.2 口述文獻開發(fā)的主要途徑

      圖書館進行口述文獻開發(fā),與圖書館館藏體系中其他類型文獻相比,既有共同之處,又有自己的特點。圖書館進行口述文獻開發(fā)除了要重點關注內(nèi)容,還要注意開發(fā)途徑??谑鑫墨I雖然不同于紙質(zhì)文獻或一般電子文獻和實物文獻,但從其資源采集途徑而言,與傳統(tǒng)文獻采集有相似之處。圖書館進行口述文獻開發(fā),可以通過獨立開發(fā)、合作開發(fā)與征集(或購買)、社會捐贈等多種途徑實現(xiàn)。

      獨立開發(fā)是目前國內(nèi)外圖書館界進行口述文獻開發(fā)的主要方式,如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開展的口述歷史項目,許多都是獨立開發(fā)采集。以“大漆髹飾”項目為例,該項目分別對北京雕漆技藝、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揚州漆器髹飾技藝、天臺山干漆夾纻技藝、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等19 個項目、25 位非遺傳承人進行了口述歷史采訪,由中國記憶項目中心獨立完成[7]。此外,“蠶絲織繡”“東北抗日聯(lián)軍”“中國遠征軍”“我們的文字”“學者口述史”,以及2018 年啟動的“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tǒng)典藏計劃”、2020年啟動的中國戰(zhàn)疫口述史(北京東直門醫(yī)院醫(yī)務人員)等,均以獨立開發(fā)為主。

      合作開發(fā)是圖書館界口述文獻開發(fā)值得重視的一個重要方式。長期以來,圖書館在口述歷史事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已建立了很好的合作關系,為口述文獻合作開發(fā)提供了良好基礎。無論是社會歷史變遷、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還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乃至社會各界人士,采訪對象異常豐富,要對其進行口述文獻開發(fā)、史料采集,需要極大的物力與人力支持,有的還非一個地區(qū)、一個行業(yè)所獨有,而僅憑一所圖書館的力量很難完成。因此,圖書館應積極加強與業(yè)內(nèi)的合作交流、推進跨界合作。

      此外,對社會上各種組織或個人所開展的數(shù)量龐大的口述文獻開發(fā)成果,圖書館可考慮通過征集或購買的方式進行收藏利用。21 世紀以來,隨著攝像、錄音、手機、網(wǎng)絡的廣泛普及,民間口述文獻數(shù)量極為可觀,從事口述史采訪者比比皆是。盡可能將散存于民間的口述文獻納入圖書館館藏,已是當務之急。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guī),搭建口述歷史共建共享平臺,將已經(jīng)采集、制作完成的口述歷史作品通過繳送或購買等方式,由圖書館永久保存。

      圖書館還可通過社會或個人捐贈等多種途徑獲得口述史料。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公眾歷史意識的日益增強,不少民間組織甚至個人都積極參與到口述文獻的開發(fā)采集中來。人們記錄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記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經(jīng)歷,通過網(wǎng)絡和各種通訊手段與大家分享,這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如果圖書館能以一種適當?shù)?、便捷的途徑加以收集保存,在尊重口述文獻開發(fā)者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將其匯聚起來,日積月累,將會是非常可觀的文獻資源。如全民參與式的“新加坡記憶工程”,就是由一個個普通的新加坡人共同參與建設的口述史項目,其中還包括了各種組織、公司、行業(yè)協(xié)會、社會團體等共同的記憶。

      3.3 前期文獻收集工作

      口述史采訪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其中,前期文獻收集非常重要。在筆者看來,至少有以下三個理由:一是口述史采訪就其本質(zhì)而言,就是采集文獻;二是文獻收集是口述史訪談的必要準備,如果不做文獻收集,或者收集不全面、不深入,想要做一個成功的口述史采訪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三是文獻收集是口述史采訪后期成果檢驗與評價的重要基礎,是檢驗和評價口述史采訪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依據(jù),如果訪談內(nèi)容與收集文獻不相符合,應對口述史采訪過程進行認真檢討。

      目前,盡管許多人意識到進行口述史采訪前文獻收集工作的重要性,但意識到是一回事,能否做好又是另一回事。姑且不論有的文獻是否可以從受訪人那里直接獲取,即便受訪人手中有,獲取的文獻也需要整理。在筆者看來,文獻收集工作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則。

      一是要解決著作權問題。在口述史采訪中,除在圖書館、一些公共機構或網(wǎng)上收集到的與受訪人相關文獻外,許多是要從受訪人那里取得的。從受訪人那里獲得的文獻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受訪人的私人藏品;二是受訪人的私人作品。所謂私人藏品,包括受訪人所收藏的圖書、期刊、古玩、字畫、道具、器物等;所謂私人作品,包括受訪人的手稿、圖片、書畫、視頻或音頻資料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受訪人捐贈的是私人作品,他(她)所捐贈的只是捐贈物的所有權,作品的著作權仍然屬于作者本人,不可隨意處置。

      二是全面性和準確性原則。所謂全面性,就是要力圖把與受訪人相關的文獻盡可能地收集完整,包括各種文獻形態(tài),紙質(zhì)與非紙質(zhì),正式出版物與非正式出版物,音頻、視頻文獻,以及證書、獎狀、照片、道具、器物等實物文獻。所謂準確性,就是要對文獻進行鑒別,確認與受訪人直接相關的文獻資料加以收集,并注明其中的時間、地點、人物等相關信息。為了達到文獻收集工作中全面性和準確性要求,最好能請有關專家來做這項工作,或請其加以指導和鑒別。

      三是要掌握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了解文獻檢索系統(tǒng),熟悉檢索界面,學會使用檢索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收集文獻與熟悉文獻是有區(qū)別的。筆者所接觸到的一些口述史項目,有的口述史采訪團隊特別是采訪人,因其未對收集到的受訪人資料進行認真研讀,從而在口述史采訪過程中對受訪人的生活經(jīng)歷、事業(yè)成就等不夠了解,從而導致溝通上的困難,甚至有的采訪未能關注細節(jié),對受訪人腦海中的記憶資源發(fā)掘不夠,達不到口述史采訪的預期效果。

      4 做圖書館人自己的口述史

      中國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過去了一個多世紀。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圖書館事業(yè)從無到有,從一窮二白到繁榮昌盛,有賴于圖書館人的辛勤付出、無私奉獻。做圖書館人自己的口述史,就是要保存圖書館的歷史,為圖書館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積累豐厚的精神財富。為此,2015年12 月,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圖書館年會上,國家圖書館作為發(fā)起單位,聯(lián)合全國30 余家圖書情報機構發(fā)布了《全國圖書館界共同開展記憶資源搶救與建設倡議書》,正式啟動了“中國圖書館界重要人物專題”口述史項目,這是中國圖書館界第一個全國性的口述史共建共享項目。2016 年春天,中國記憶項目中心組織人員編寫并起草了《中國圖書館界重要人物專題資源建設工作手冊》,對項目實施的具體要求和技術標準,以及項目成果提交、驗收等作了詳細說明,同時將工作手冊發(fā)給各共建單位加以討論和完善。經(jīng)過各合作單位的努力和專家小組的多次討論,第一批申報項目除國家圖書館外,共有18 個單位、28 位受訪人(見表1),其中國家圖書館3 人。

      需要說明的是,項目正式啟動后,申報名單與最初的計劃有一定差距,有的學者未能等到項目啟動或項目完成就去世了,如蘇州圖書館原館長許培基先生、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倪波先生等。這從側面說明了這項工作的緊迫性,我們是在與時間賽跑。

      表1 “中國圖書館界重要人物專題”口述史項目首批受訪人名單

      2018 年6 月,在河北廊坊舉行的中國圖書館年會上,“中國圖書館界重要人物專題”口述史項目第二批申報工作正式啟動,項目申報情況見表2。

      表2 “中國圖書館界重要人物專題”口述史項目第二批受訪人名單

      通過開展“中國圖書館界重要人物專題”口述史項目,發(fā)掘、記錄了許多有價值的歷史信息,為圖書館界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歷史資料。通過受訪人對自己親身經(jīng)歷事件的回憶,講述當時的歷史細節(jié),原本比較模糊的歷史事件變得生動具體,仿佛就在眼前。受訪人的口述史料填補了中國圖書館史的許多空白,記錄了圖書館人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例如,莊守經(jīng)先生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主任、圖書館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主持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學校圖書館工作條例》,創(chuàng)辦《大學圖書館學報》,對中國當代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張紅揚老師及其團隊在采訪莊先生時,莊先生在談到“圖書館員職稱的名稱是如何定下來的”經(jīng)歷令人印象深刻。莊先生說:“討論當中,我記得比較清楚的,這個職稱到底叫什么,學校是教員,就是‘教授、副教授、講師’,好像我們這個不是‘教授、副教授’系列的。當時,一開始還沒有叫‘研究館員、副研究館員’,當時曾經(jīng)想,因為除了教授、副教授之外,很多是師,這個醫(yī)師,什么會計師、工程師,這是學術職稱,后來想了半天,我們這也沒法叫師,叫什么師,后來比較多的傾向于叫‘研究員’,‘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就是研究系列的,覺得大體上還可以。后來又覺得這好像沒有我們的特點,大家都叫研究員,研究機構都是研究員,我們是圖書館,要顯示圖書館本身的一種學術地位,圖書館員本身的一種學術水平和專業(yè)職稱系列,你混在研究員里面,好像沒有我們自己,就是有點像用這個來提高我們的社會地位和人員的那種榮譽感,后來就說,干脆就叫館員。因為你就是圖書館嘛,那不就是館員,過去如果人們認為館員無非就是一種事務性的工作,不帶有學術性,那么我們叫他‘研究館員、副研究館員’,就是賦予他學術性了,提高了這個(認識)了,很明顯的你這個館員跟飯館、跟理發(fā)館不會是一樣,不會混淆的了,就要提高自己的學術地位,學術水平那種體現(xiàn),就叫‘館員’,就叫‘研究館員’。后來大家都同意了,這個我記得比較清楚,因為這個議論的比較久,后來就認定吧,就是叫‘館員、副研究館員、研究館員’,這個是制定這個條例和爭取到這一步,后來到了1979 年就正式通過,國務院下發(fā)了文件?!雹偻ㄟ^莊先生的口述,我們得以了解對于圖書館人來說非常重要的專業(yè)技術職稱的名稱如何確定下來這一鮮為人知的具體過程。

      李龍如先生是湖南圖書館研究館員,曾任閱覽部、歷史文獻部、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古籍管理與書籍保護。李先生在談到自己的工作時,對他在湖南圖書館的殺蟲經(jīng)歷、偽裝本圖書、紙張、版本鑒定,以及他為毛主席查資料和收集毛主席著作版本等的經(jīng)歷較有新意,讓人頗受啟發(fā)。又如,清華大學關肇鄴先生,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設計師。關先生之所以入選“中國圖書館界重要人物專題”口述史項目,主要是因為他設計了多家地方及高校圖書館,如清華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他的經(jīng)歷和學術成就在圖書館界可能是絕無僅有。

      南京圖書館在對沈燮元先生進行口述史采訪時,從工作卷宗、收集文獻、訪談內(nèi)容、文稿整理到成片剪輯,都做得比較規(guī)范,質(zhì)量較好。沈先生是南京圖書館研究館員、版本目錄學家,曾參加《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的編纂工作,并擔任子部類主編,還是《中國古籍提要·叢書卷》《中國古籍海外珍本叢刊》編纂委員會顧問。對沈先生相關文獻的收集,雖然數(shù)量不是很多,但其中的書信、手稿、書法作品等都比較珍貴。口述史成片不僅總時長達到要求,資料價值較高,且藝術效果也比較好,畫面清晰,并不時地插入一些圖片、文獻資料,既豐富了成片內(nèi)容,又不至于看起來單調(diào)乏味。

      總之,“中國圖書館界重要人物專題”口述歷史項目自開展以來,在各合作單位、各級領導和項目執(zhí)行團隊的大力支持下,盡管在實施過程中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困難,因為經(jīng)驗不足與條件所限,有的項目可能進展沒有預期那么順利、取得的成果可能未能完全達到預期目標,也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但是,總體來說,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既搶救和保存了一批珍貴的圖書館史資料,又為圖書館界開展口述文獻開發(fā)積累了有益經(jīng)驗。

      口述文獻開發(fā),有廣闊的前景,同時又有漫長的路要走。

      [注釋]

      ① 此部分內(nèi)容來自莊守經(jīng)先生口述,由北京大學圖書館負責采訪記錄,目前口述內(nèi)容尚未正式發(fā)表。采訪人張紅揚,采訪時間2016 年6 月29 日。

      猜你喜歡
      受訪人史學文獻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讀·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政治認同現(xiàn)狀分析
      ——基于武漢市部分對象的調(diào)查
      論采訪者與受訪人平等關系的建立*
      ——關于提高口述歷史訪談質(zhì)量的思考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東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口述歷史人物訪談工作實踐
      ——以湖南圖書館抗戰(zhàn)老兵口述歷史工作為例
      圖書館(2018年3期)2018-03-15 10:22:13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史學漫畫館
      史學漫畫館
      我想有個家
      中國工人(2012年5期)2012-08-15 00:42:21
      耒阳市| 卢湾区| 怀安县| 巍山| 白沙| 鞍山市| 马山县| 陆丰市| 曲松县| 霍州市| 勃利县| 伊宁市| 工布江达县| 新野县| 山东省| 云龙县| 新昌县| 广灵县| 子洲县| 河津市| 琼中| 阜新市| 隆德县| 平湖市| 九龙城区| 随州市| 灵台县| 陵水| 当阳市| 东安县| 宜章县| 鲜城| 阳城县| 安顺市| 河曲县| 周口市| 吉安县| 依兰县| 六枝特区| 沅江市|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