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園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RICU駐馬店463000)
支氣管哮喘是十分常見的臨床疾病,由諸多不良因素誘發(fā),主要臨床癥狀為胸悶、呼吸困難等,伴有哮鳴音,需予以有效治療,才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1]。藥物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主要方式,但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效果欠佳[2~4]。本研究探討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以沙美特羅替卡松輔助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8年5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0例。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48~65歲,平均年齡(54.5±4.9)歲;病程3~10年,平均(6.5±0.1)年。試驗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48~63歲,平均年齡(54.9±5.1)歲;病程3~11年,平均(6.8±0.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臨床確診為支氣管哮喘;未患有其他呼吸疾病。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存在嚴重的治療禁忌證。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布地奈德粉吸入粉霧劑(注冊證號H20140421),起始總劑量為200~400μg,分3~4次給藥,之后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劑量,但不可超過每日800μg,維持劑量為100~400μg/次,連續(xù)2個月。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注冊證號H20150323)輔助治療,2次/d,1吸/次,連續(xù)治療2個月。
1.4 觀察指標(1)比較兩組治療前及治療2個月后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氣峰流速(PEF)以及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哮喘控制評分。哮喘控制評分依據(jù)2005年美國胸科學會制定的25分制ACT對患者哮喘控制情況進行評價,滿分25分,得分越高,表明哮喘控制越好。(2)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臨床癥狀消失,F(xiàn)EV1或PEF增加超過35%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F(xiàn)EV1或PEF增加15~35%為有效;臨床癥狀未緩解為無效。(3)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口咽部念珠菌感染、皮疹、聲音嘶啞等。(4)比較兩組治療前及治療2個月后的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FVC、PEF、FEV1及哮喘控制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FVC、PEF、FEV1及哮喘控制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試驗組FVC、PEF、FEV1及哮喘控制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VC、PEF、FEV1、哮喘控制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VC、PEF、FEV1、哮喘控制評分比較(±s)
哮喘控制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對照組試驗組組別 n FVC(L)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PEF(L/s)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FEV1(L)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50 50 tP 1.76±0.09 1.78±0.11 0.995 0.322 1.98±0.12 2.21±0.14 8.820 0.000 4.21±0.22 4.19±0.24 0.434 0.665 4.75±0.27 5.16±0.25 7.879 0.000 1.02±0.03 1.03±0.04 1.414 0.161 1.23±0.07 1.57±0.11 18.439 0.000 16.25±1.52 16.23±1.48 0.067 0.947 19.53±1.76 22.48±1.52 8.970 0.000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 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2.4 兩組治療前后IL-6、TNF-α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IL-6、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個月后,試驗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IL-6、TNF-α水平比較(ng/L,±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IL-6、TNF-α水平比較(ng/L,±s)
TNF-α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對照組試驗組組別 n IL-6治療前 治療2個月后50 50 tP 53.37±16.54 53.48±16.78 0.033 0.974 28.14±5.26 17.05±2.31 13.650 0.000 82.93±24.12 82.98±25.06 0.010 0.992 42.16±8.54 36.49±2.47 4.510 0.000
支氣管哮喘是常見的呼吸內(nèi)科疾病,對患者機體健康與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需要予以及時有效的治療[6]。目前治療多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劑,是一種糖皮質(zhì)激素,但其作用機制目前尚未明了,可能通過抑制炎癥介質(zhì)的釋放,并抑制細胞因子介導的免疫反應,而取得一定的抗炎效果。但臨床相關研究結(jié)果顯示,雖然布地奈德粉吸入劑治療支氣管哮喘能夠起到一定作用,但將會導致患者產(chǎn)生較多的不良反應,使其承受額外病痛。
沙美特羅替卡松是一種長效選擇性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其作用機制在于分子結(jié)構(gòu)中衍生部分與β2-受體旁的特異性結(jié)構(gòu)密切結(jié)合,能使分子中其他部分自由地作用于β2-受體,進而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7~8]。同時沙美特羅替卡松具有良好的支氣管擴張作用,并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相關臨床實踐亦證明,沙美特羅替卡松能有效地覆蓋其他藥物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用藥安全性高。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2個月后,試驗組FVC、PEF、FEV1及哮喘控制評分均高于對照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沙美特羅替卡松輔助治療支氣管哮喘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能夠減輕炎癥反應,提升肺功能、哮喘控制評分及臨床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綜上所述,沙美特羅替卡松輔助治療支氣管哮喘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