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涼州寶卷方言詞語詞義考三則

      2021-02-10 09:13:16閆雪
      雨露風(fēng) 2021年12期
      關(guān)鍵詞:方言詞

      閆雪

      摘要:河西寶卷受敦煌俗文學(xué)的影響而發(fā)展,其口語化程度較高,方言獨具河西特色。寶卷在敘述故事時使用大量具有地區(qū)特色的詞語,其中的方言詞是河西地區(qū)所獨有的,且有的方言詞語義不同于共同語。文章選取了《涼州寶卷》中的三個方言詞語作為例子進行考釋,通過方言、語法分析,試探究其語義來源及詞義演變軌跡。

      關(guān)鍵詞:涼州寶卷;方言詞;詞義演變

      近來讀河西寶卷一系列叢書中《涼州寶卷》時,發(fā)現(xiàn)其中幾個方言詞,遂想做一詞義考釋,以明其語義。寶卷作為地區(qū)性色彩濃厚的一種民間文學(xué),流傳下來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文字傳播(抄卷),二是口頭流傳。口頭流傳的傳播特點是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保留該地區(qū)的方言,這對方言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河西寶卷作為流傳于河西地區(qū)的講唱藝術(shù),其中的方言詞較多,增加了不是該地方的讀者閱讀的難度,但若是土生土長的河西人,讀到這些方言詞卻倍感親切。筆者選擇了三例在河西寶卷中的詞語,并從方言和文獻兩方面對其進行考釋。

      一、時節(jié)

      “時節(jié)”一詞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會用到,但在河西方言中的“時節(jié)”卻與現(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中的語義范圍有所不同。

      (一)“時節(jié)”在寶卷中的用例及詞義

      (1)“那時節(jié)搬你們母子進京,一家人來團圓才能相逢。”(《涼州寶卷·二度梅寶卷》)

      (2)“到日后良玉兒若得高中,那時節(jié)與父親再把冤伸?!保ā稕鲋輰毦怼ざ让穼毦怼罚?/p>

      (3)“王員外,這時節(jié),也覺心疼?!保ā稕鲋輰毦怼ざ让穼毦怼罚?/p>

      (4)“我冤家他若是有個好歹,那時節(jié)我的身靠與何人?!盵1](《涼州寶卷·鸚鴿寶卷》)

      按:此三處語境中,“時節(jié)”的意義不難理解,即時候。從結(jié)構(gòu)看,“時節(jié)”為并列結(jié)構(gòu),且為偏義復(fù)詞。

      (二)文獻解釋

      關(guān)于“時節(jié)”一詞在許多工具書中都有收錄,如《辭源》“時節(jié)”詞條中解釋:①指四時的節(jié)序;②時候;③合時而行有禮節(jié)[2]?!稘h語大詞典》解釋“時節(jié)”:①四時的節(jié)日;②節(jié)令,季節(jié);③合時而有節(jié)律;④時光,時候[3]?!冬F(xiàn)代漢語詞典》中“時節(jié)”有兩個義項,分別是:①節(jié)令,季節(jié);②時候[4],“時候”義項在第二位。

      從這些文獻中看出,“時候”的義項盡管被收錄其中,但不做為主要義項。在現(xiàn)代漢民族共同語中,“時節(jié)”通常被理解為四時的節(jié)日,如清明時節(jié)、農(nóng)忙時節(jié)。被作為“季節(jié)”理解的如“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被作為“時候”理解并不常見,但在古文獻中關(guān)于“時節(jié)”被理解為“時候”較為常見,如《辭源》中引用了“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以及“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漢孔融《論盛孝章書》)。

      “時候”義被引用也不僅只有上述兩例,魏晉南北朝時期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五代時期靜筠二禪師《祖堂集》:“黃昏時節(jié)獻香花,定與門徒長道牙”、元明清時期如《醒世姻緣傳》:“那時節(jié)又當(dāng)春旱”等,民國也有引用,如齊秦野人《武宗逸史》:“到了危險的時節(jié),再作計較。”

      綜上所述,“時候”義在古代文獻中多有引用,流傳至今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口語中“時節(jié)”的語義范圍有所縮小,且“時候”義不做為主要義素,但作為主要義素“時候”義的“時節(jié)”還保留在方言中。

      (三)方言“時節(jié)”詞義考

      “時節(jié)”語出《管子·君臣下》:“故能飾大義,審時節(jié),上以禮神明,下以義輔佐者,明君之道?!贝颂幍摹皶r節(jié)”按“季節(jié)”義理解。按其語義和來源來看,“時節(jié)”之義偏重在“時”??甲C“時”“節(jié)”兩字本義,《說文·日部》:“時,四時也。本春秋冬夏之稱。引申之為凡歲月日刻之用。”《說文·竹部》:“節(jié),竹約也。約纏束也。竹節(jié)如纏束之狀,吳都賦曰苞筍抽節(jié)。引申為節(jié)省、節(jié)制、節(jié)義字,又假借為符卪字。[5]”

      《廣韻·之韻》:“時,晨也。廣雅曰時伺也。又善也、中也、是也。又姓,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6]”又《辭海》中釋“時”為:①季節(jié);②計時的單位;③時間,時候;④時代,時世;⑤時勢,時機;⑥時時,時常;⑦按時;⑧時宜,合于時宜;⑨時尚,時髦;⑩善,嘉等16個義項,在此不做贅述[7]?!稄V韻·先韻》:“節(jié),操也,制也,止也,驗也。說文曰竹約也。”

      按:“時”之本義為季節(jié)、四季,四季之間各有界限。而季節(jié)字作“節(jié)”,本謂竹節(jié),“節(jié)”即一節(jié)竹之界限,故有“時節(jié)”之語。因此“時節(jié)”語義最初為界限分明的四季。

      《現(xiàn)代漢語字典》中收錄“時”如下:①一切事物不斷發(fā)展變化所經(jīng)歷的過程;②較長的時間;③泛指一段時間;④現(xiàn)在的,當(dāng)前的;⑤常常;⑥一年中的一季;⑦舊時的計時單位;⑧現(xiàn)在的計時單位;⑨某一時刻;⑩不定時,有時候;?機會等。釋“節(jié)”如下:①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②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③段落,事項;④中國歷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⑤紀(jì)念日或慶祝宴樂的日子;⑥禮度;⑦音調(diào)高低緩急的限度;⑧操守;⑨省減,限制;⑩略去,簡略等[8]。

      “節(jié)”的引申方式為輻射式,本義為竹約也,引申至樹木則為木節(jié)、動物為關(guān)節(jié)、時日為節(jié)氣、音樂為節(jié)奏、道德為節(jié)操、社會為法度、動作為節(jié)約[9]。

      從“時”“節(jié)”兩字的語義來看,“時”的義項都是由季節(jié)本義引申而來,且與時間有關(guān),因此可以認(rèn)為“時候”“季節(jié)”等與時間、節(jié)序有關(guān)的語義來源于“時”,而“合時而有禮節(jié)”語義來源于“節(jié)”之引申義。

      而在河西方言中,“時節(jié)”多指時候,如“那個時節(jié)不好過么”,方言中幾乎不用“時候”一詞,凡是用“時候”時,一律說成“時節(jié)”。而當(dāng)指“四時的節(jié)日”時,也說“時節(jié)”,如“清明時節(jié)”。就語義范圍來說,河西方言中的“時節(jié)”要比“時候”廣。

      二、言喘

      “言喘”一詞在河西地區(qū)是使用頻率較高的詞,該詞在普通話交流時使用不易被人理解,因此在此做一語義考釋。

      (一)“言喘”在寶卷中的用例及詞義

      (5)“臨走時,咋就不,言喘一聲”。(《涼州寶卷·二度梅寶卷》)

      在此用例中,“言喘”的意義指吭聲,打招呼。在河西方言中,“言喘”意義為“吭聲、說話,打招呼”,如“啥時候走了,言喘一聲”。在《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中收錄有“言喘”一詞,與“言喘”意義相近的另有“言傳”。在該詞典中,“言喘”被列為烏魯木齊的方言,而“言傳”為銀川、萬榮兩地的方言。[9]

      (二)“言喘”的語義考釋

      關(guān)于“言喘”一詞的研究,雖沒有專門針對其做考辨,但前賢已注意到了這個方言詞,并有所解釋。“言喘”一詞不僅活躍在西北地區(qū)的甘肅,還有陜西、寧夏固原等地也有此方言。張安生《同心(回民)方言語詞考釋(二)》中列出了在寧夏同心縣回民中所流傳的“喘”(多說“言喘”)的發(fā)音,從音與義兩方面考證了“言喘”本字。方言中“喘”與“傳”聲調(diào)不同,且“言傳”義為“用言語表達或傳授”,偏正結(jié)構(gòu),因此作者認(rèn)為“言喘”本字無誤,是古語詞的留存[10]。王應(yīng)龍《關(guān)中方言詞疏證》考釋了關(guān)中方言包括“言喘”在內(nèi)的幾個方言詞,從文獻與音義兩方面區(qū)分了“言喘”與“言傳”,“言傳”意義應(yīng)為傳達,認(rèn)為[t?? uai31]本字為“喘”[11]。

      考證“言”“喘”兩字本義,《說文·言部》:“言,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薄墩f文·口部》:“喘,疾息也?!倍墩f文·人部》:“傳,遽也。”又《廣韻·元韻》:“言,言語也。去偃切?!薄稄V韻·狝韻》:“喘,喘息。”由此可見,“言喘”為同義并列式復(fù)合詞。而在文獻中“言傳”與“言喘”兩種都有引用,

      (6)“因所好而投之,此非可以言傳者也?!保ㄇ濉て阉升g《聊齋志異·恒娘》)

      (7)“此等造詣,非可言傳,只宜多購元曲,寢食其中,自能為其所化。”(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

      以上兩例是“言傳”的用例,在這兩例中與其被理解為“說話”,不如說“用言語傳達”更合適。

      (8)“百姓莫敢言喘,放翁惡得形諸篇翰以自取戾乎?” (清·鄭燮《范縣蜀中寄舍弟墨第五書》)

      (9)“說那皮狐常是盜人家的財物,人不敢言喘?!?(明《醒世姻緣傳》第九二回)

      (10)“三藏聞?wù)f,不敢言喘?!保鳌ゑT夢龍《警世通言上》)

      以上三例是“言喘”的用例。從上述用例中比較可知,“言傳”與“言喘”雖意義相近,但不可混同。從河西方言出發(fā),能準(zhǔn)確表達“吭聲、說一聲”意義的只能是“言喘”。從文獻中可看出,按“言喘”的書寫形式明清有之,作者的口語詞會在作品中有所反映,鄭燮與馮夢龍是江蘇人,我們不免揣測該詞是否為明清時期流行于江蘇一帶的方言俗詞。

      《現(xiàn)代漢語字典》中釋“言”如下:①講,說;②說的話;③漢語的字;④語助詞,無意義;⑤姓。釋“喘”:急促地呼吸。筆者認(rèn)為,在河西方言中,“言喘”一詞的語義更多表達的是由呼吸而發(fā)出聲音,重點不再說話及說話的內(nèi)容,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而后其語義的重點慢慢發(fā)展由發(fā)出聲音到說話的內(nèi)容。

      綜上所述,“言喘”為并列結(jié)構(gòu),因為呼吸發(fā)出聲音而進一步說出的話,它說話的內(nèi)容往往較少,用一句話即可傳達。

      三、站

      (一)“站”在寶卷中的用例及釋義

      (11)“康熙王下了馬找個店站,問幾家都說得一個言談?!?(《涼州寶卷·康熙寶卷》)

      (12)“他都說我無馬就能站店,又見那眾百姓齊回家院。”(《涼州寶卷·康熙寶卷》)

      此語境中,“站”字顯然不能按共同語中常用的意義理解,在上述用例中,“站”意義為住,住宿?!冬F(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收錄“站”字,釋義:住宿。蘭銀官話。在河西方言中,“站”字語義不僅指站立,更多情況下指住宿,如“不了急著走,站下住幾天?!保ù藶榭吞子谜Z,意為請客人在主人家留宿)

      (二)“站”的語義考釋

      據(jù)前人研究考證,“站”出現(xiàn)時代較晚,大約在唐代,元代以前用例很少,在明代后逐漸占據(jù)主流。且表“驛站”之義的“站”是在元代時期蒙古語進入漢語的音譯詞,原音(jam),與表“站立”義之“站”不是同一字,現(xiàn)代漢語中驛站的“站”最初譯寫為“蘸”。

      考證“站”本義,因為其出現(xiàn)時代晚于東漢,因此《說文解字》并未收錄?!稄V韻·陷韻》:“站,俗言獨立?!薄罢尽北玖x為直立,從立占聲。如《紅樓夢》第六回:“平兒站在炕沿邊,打量了劉姥姥兩眼?!薄冬F(xiàn)代漢語字典》羅列了以下語義:第一,立,久立。第二,停。第三,中途停留轉(zhuǎn)運的地方。第四,分支辦事單位。筆者推測,“站”之“住宿”義是由“停留”義引申而來的?!罢尽敝~義由直立—停留—住宿,屬于詞義變遷中詞義轉(zhuǎn)移,“站”的詞義不是簡單的新舊代替,而是新舊詞義同時存在著的,且中間有“停留”義過渡。這種理論由布龍菲爾德提出,詞義演變不是A→B,而是A→A/B→B,新義位B產(chǎn)生后原義位A仍在使用[12]?!罢尽钡脑~義演變由直立—停留—住宿,三種語義都表示一種狀態(tài),且后兩種都是在一定時間內(nèi)保持狀態(tài)不發(fā)生變化[13]。

      河西寶卷中運用方言詞甚多,不僅在此三例。在方言研究日益被重視的當(dāng)下,我們可以從這些民間文學(xué)中選取材料作為參考,對獨有的方言詞做語義考釋,或?qū)Ψ窖员咀挚加幸欢ǖ膮⒖純r值。從這些方言詞的語義發(fā)展中也可窺見地區(qū)特色,通過對這些詞語進行考釋,可以更加了解河西寶卷的文化價值。

      參考文獻:

      〔1〕楓橋.涼州寶卷[M].蘭州:甘肅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2014.

      〔2〕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wù)印書館編輯部.辭源[K].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8.

      〔3〕羅竹風(fēng).漢語大詞典[K].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

      〔4〕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修訂本[K].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1.

      〔5〕(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3.

      〔6〕周祖謨.廣韻校本[M].北京:中華書局,1960.

      〔7〕夏征農(nóng),陳至立.辭海典藏本[K].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8〕陸書平,萬森,張秋霞.現(xiàn)代漢語字典[K].北京:商務(wù)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6.

      〔9〕蔣紹愚.古漢語詞匯綱要[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10〕李榮主.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K].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11〕張安生.同心(回民)方言語詞考釋(二)[J].寧夏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6(1):21-26.

      〔12〕王應(yīng)龍.關(guān)中方言詞疏證[J].寧夏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8,29(5):72-74.

      〔13〕蔣紹愚.漢語歷史詞匯學(xué)綱要[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5.

      猜你喜歡
      方言詞
      《聊齋俚曲集》方言詞拾證
      民國十八年《合江縣志》方言詞考
      功能對等理論指導(dǎo)下語言偏離的翻譯研究
      戲劇之家(2018年31期)2018-02-12 09:09:02
      古語詞“蹴踏”與方言詞“出達”chū?da
      卷宗(2017年34期)2017-12-28 00:48:17
      魯迅著作楊、戴英譯本的方言詞語英譯評析
      京津冀方言詞一體化的研究方法
      方言詞匯對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影響淺析
      “壁虎”方言詞造詞理據(jù)的地域文化特征
      《搜神記》方言詞研究
      古楚方言詞“桯”源流探析
      洞头县| 龙海市| 留坝县| 义马市| 增城市| 广州市| 宜都市| 铁岭市| 余干县| 敖汉旗| 章丘市| 南陵县| 星子县| 河西区| 阳新县| 沁阳市| 南和县| 陕西省| 德钦县| 新津县| 高碑店市| 岢岚县| 瑞丽市| 昭苏县| 楚雄市| 周至县| 唐山市| 秦皇岛市| 尚义县| 吴堡县| 宾阳县| 铜梁县| 枣庄市| 福安市| 安新县| 中卫市| 安岳县| 洛宁县| 黄大仙区| 浦北县|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