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拉
羅拉
你是在工作的第幾個年頭,發(fā)覺自己找到了真正熱愛的工作?
日本著名的茶道教授森下典子,是在她從事茶道的第24年才開始教茶、成為茶道老師,那時她已經(jīng)44歲了,她說,“我真正的開始是現(xiàn)在。”這是電影《日日是好日》里的情節(jié),和大多數(shù)普通人一樣,臨近大學畢業(yè)的典子對未來充滿迷茫,她想找出版社的工作,卻在表姐帶動下懵懵懂懂地學了茶道。在年復一年的做茶中,她的人生也經(jīng)歷了一系列變化:失戀、搬出父母家獨自生活、轉變職業(yè)目標開始兼職自由撰稿、再次找到真愛結婚、父親驟然離世……隨著對茶道研習的深入和人生閱歷的增長,她逐漸理解了茶道的真諦,并在做茶24年后,成為茶道老師。
一個人在通往真正熱愛的職業(yè)之路上,會經(jīng)由時間積存力量,那些專注與漫長、看起來的笨拙以及必須經(jīng)歷足夠時間才能抵達的自我,是不可或缺的。
打開社交網(wǎng)絡,會發(fā)現(xiàn)到處都是每周有那么四五六天不想上班的人。原因當然各有不同,但很大一部分人,說到底是因為職業(yè)迷茫。“我不想做現(xiàn)在的工作,但又還沒確定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我的職業(yè)理想是A,但我現(xiàn)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B工作”“我都快30歲了還不能去做喜歡的事”,諸如此類。
都說職業(yè)各有辛苦,唯有熱愛可抵御迷茫。這話當然有它的道理。但是,一個人能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職業(yè),并通過職業(yè)表達自我,從來都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容易事。
森下典子44歲才確定熱愛的職業(yè),晚了么?我覺得并不。那之前的24年,我覺得是無法跳過的必要過程。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開了天眼一樣,一早就洞察自己真正的熱愛所在。事實上除了那些天賦異稟早早確立人生理想的極少數(shù)外,大多數(shù)人的職業(yè)發(fā)展都沒有少年成名或一夜暴富的神話,也不存在“非做不可不做會死”的工作,都是在參加具體工作的過程中,專注探索、學習,慢慢試錯,才逐漸走出迷茫,看清自己真正的熱愛,甚至是從無到有培養(yǎng)出熱愛。
那需要專注,也需要耐心,有時甚至需要一些不那么精明的看似笨拙的堅持。
茶道中講先形后心,“馬上去做,不要想,聽手的感覺行事”,這個理念放到其他行業(yè)中也適用。
如果你已經(jīng)明確了自己真正熱愛的職業(yè),恭喜你,請你排除萬難去實現(xiàn)它;如果你眼下還在迷茫,還不確定哪一個是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或者暫時還沒條件做自己“喜歡的事”,沒關系,不妨先停止思考,沉下心來,專注投入到你“該做的事”里,踏實做好手頭的工作,慢慢來,不要急,花一些時間去真正理解你的工作,在探索中尋找熱愛所在。往往在實踐之前,我們的思想局限性太大,很多想法都是自以為是,需要不斷試錯糾正再認識自己再選擇。
如果你真的專注投入過,即使是日復一日面對重復的工作,也會在每一天得到不同的收獲。認真對待過的工作(哪怕是不喜歡的那些),最后都會為你真正的熱愛奠定基礎。隨著你對一件事的探索逐漸深入和你看待事物的方式的改變,沒準有些最初不喜歡或者可有可無的工作,最后不知不覺地變成你的熱愛所在,就像茶道之于典子一樣。
所以啊,真的不用著急。工作和人生一樣,都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技巧和方向都很重要,但耐心才是能帶你抵達終點的最重要的因素。
《圣經(jīng)·出埃及記》里上帝說:I am who I am。你看,有如此自知的,那是上帝。對于我們凡人來說,大家都需要用很久的過程,去尋找“I know who I am what I want,where I want to be”。我是這樣,你可能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