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雯雯 張玉明
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生物高考的應試難度也在逐年提升,不僅要求考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求考生有熟練的解題技巧和較高的應試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考生的高考解題能力作一些闡述,供同學們參考。
突破思維定式
思維定式又稱“習慣性思維”,是指解題者按照習慣的、比較固定的思路去考慮和分析問題。思維定式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當新舊問題形似質(zhì)異時,思維的定式往往會使解題者陷入誤區(qū),引發(fā)錯誤,導致丟分。
【例1】如圖為動物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原理圖,這種運輸方式被稱為協(xié)同運輸(主動運輸?shù)囊环N),下列關于該原理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小腸腔中的鈉離子濃度高于小腸細胞內(nèi)
B.小腸細胞吸收葡萄糖時直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
C.細胞吸收葡萄糖時可以逆濃度梯度進行
D.鈉鉀泵可以水解ATP中的高能磷酸鍵
【解析】一般思維定式為:凡主動運輸應同時需要載體和消耗ATP,否則不是。而題圖中葡萄糖從小腸腔中進入小腸細胞內(nèi),只用了載體,并沒有消耗ATP,會讓人誤認為不是主動運輸。其實,動物小腸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是其不直接利用ATP水解的能量,而是利用了Na+梯度形式儲存的能量,依然屬于主動運輸。小腸腔中的鈉離子濃度高于小腸細胞內(nèi),動物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屬于主動運輸,可以逆濃度梯度運輸。另外,通過鈉鉀泵運輸鈉離子和鉀離子需要消耗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因此鈉鉀泵既可以作為載體運輸離子,也可以作為酶水解ATP中的高能磷酸鍵。
【答案】B
排除干擾信息
每道試題都包含許多信息,這些信息是我們解題的依據(jù)。但在這些信息中,有些對我們解題有幫助,有些也會干擾我們的解題思路,甚至讓我們誤入歧途,產(chǎn)生錯誤,這些信息可稱為干擾信息。因此同學們在解題時要學會排除這些干擾信息,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例2】溫州某地連續(xù)10年的烏鶇種群數(shù)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λ表示該種群數(shù)量是一年前種群數(shù)量的倍數(shù)),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第6年以前烏鶇種群數(shù)量呈“S”形曲線增長
B.第5年和第7年的烏鶇種群數(shù)量相同
C.第3年的烏鶇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D.第3年的烏鶇種群數(shù)量最多
【解析】AB段曲線雖下降,但其λ>1,故AB段種群數(shù)量應上升;BC段曲線也下降,但其λ<1,故BC段種群數(shù)量應下降;CD段曲線上升,但其λ<1,故CD段種群數(shù)量應繼續(xù)下降,故B點烏鶇種群數(shù)量最多。AB、BC走勢相同,結論相反;BC、CD走勢相反,結論卻相同。λ的意義及圖像曲線的上升下降對正確答題形成干擾,解題時需謹慎辨別,加以排除。辨別的依據(jù)是看λ的值是>1還是<1。
【答案】D
掌握解題捷徑
有些生物試題,尤其是涉及計算的試題,如果按常規(guī)的方法去解,則非常煩瑣,花費時間多,答案還不一定正確。如果掌握了解題技巧或解題捷徑,則會簡易得多。如“肽鍵數(shù)目”“堿基比例”“兩種遺傳病幾率”的計算等。
【例3】某家系中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其中一種是伴性遺傳病。若Ⅲ-4和Ⅲ-5結婚,生育一個患兩種病的孩子的概率是多少?患一種病的概率是多少?只患甲病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兩種遺傳病的概率題一般較難且繁,多數(shù)考生有畏懼心理,其實有解題捷徑可幫助考生快速解題。方法是:設Aa控制甲病,Bb控制乙病,m為子代基因型為aa的概率,n為子代基因型為bb的概率;則子代A_的概率為1-m,子代B_的概率為1-n??傻脙煞N遺傳病概率計算的一般通式:[(1-m)A_? maa]、[(1-n)B_? nbb]。據(jù)此可組合出各種所需答案。解此類題,只要分別計算出每種遺傳病的m、n值,再列出通式即可。
根據(jù)題意分析得知,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乙病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Ⅲ-4的基因型為AaXBXb,Ⅲ-5基因型為AAXbY、AaXbY。分別算出子代m、n的值:Aa×Aa→aa,得m=,1-m為1-= ;XBXb× XbY→XBXb 、XBY、XbXb、XbY,得n=,1-n=。列出該題的解題通式:(A_ aa)、(XB_Xb_),則該題解答過程依次如下:(1)患兩種病概率=×=;(2)患一種病 =× +×= ;(3)只患甲病概率 =×=。
【答案】、、
辨析易混淆概念
生物試題中存在一些易混淆的概念,需要同學們辨別清楚,否則會導致理解偏差,造成錯誤解答,勞而無功。例如“n次復制與第n次復制”“自交與自由交配”“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患病男孩和男孩患病”“實際光合速率和凈光合速率”等。
【例4】以測定的CO2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研究溫度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光照相同時間,35 ℃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與30 ℃時相等
B.光照相同時間,在20 ℃條件下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的量最多
C.溫度高于25 ℃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開始減少
D.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量相等
【解析】該題重點要辨析凈光合速率和實際光合速率。題干已經(jīng)明確告訴我們,以測定的CO2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可見圖中虛線曲線對應凈光合作用,實線曲線則對應呼吸作用。而實際光合作用則為圖中虛線和實線之和。每個選項分析如下:“35 ℃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應為實際光合作用量,實際值為凈光合作用量加上呼吸量,等于3+3.5=6.5 mg/h,30℃時為3.5+3=6.5 mg/h,A正確;“20℃條件下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的量”應為凈光合作用量,圖中虛線就表示凈光合作用,25 ℃時植物積累的有機物的量最多,B錯誤;溫度高于25 ℃時,凈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的量開始減少,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實際光合作用)通過計算仍在增加,25 ℃時的實際光合作用約為3.75+2.25=6 mg/h,30 ℃為6.5 mg/h,35 ℃也為6.5 mg/h,C錯誤;兩曲線的交點應表示凈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相等,而實際光合作用應為呼吸作用的2倍,D錯誤。
【答案】A
簡化題干信息
有些試題的題干很長,關系復雜,閱讀時難以理清頭緒。這時我們要化繁為簡,簡化題干信息。比如將文字信息轉化為更簡潔、更直觀的圖表信息,或?qū)⒈砀駭?shù)據(jù)轉化為連續(xù)的曲線圖等,然后再進行分析,這樣會讓解題過程容易得多,也能避免粗心遺漏造成的失誤丟分。
【例5】有甲、乙、丙、丁、戊5只貓。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貓,丁和戊都是長毛貓;甲和乙為雄貓,其余都是雌貓。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貓,乙和丁的后代中長毛和短毛小貓均有,欲測定丙貓的遺傳因子組成,最好選擇哪只貓與之交配( )
A.甲貓 B.乙貓 C.丁貓 D.戊貓
【解析】題目不難,但個體信息和相互關系復雜,如果將文字信息轉化為下列圖譜,則關系就清晰多了,分析起來更容易。分析圖譜,甲戊的后代全是短毛貓,則短毛為顯性,長毛為隱性,甲為顯性純合體;乙丁的后代中長毛和短毛小貓均有,則乙為雜合體。故選擇乙貓與丙貓交配最好。若交配后代中有長毛個體出現(xiàn),則丙為雜合子;若后代不出現(xiàn)長毛個體,則丙為純合子。
【答案】B
識別圖表曲線
每年生物高考題中都有圖表曲線題,解這類題時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圖表曲線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含義。換句話說,就是要先將圖表曲線讀懂,否則無法保證答案的正確性。
【例6】有關下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有絲分裂過程中,因縱坐標含義不同上圖可表示兩種變化
B.如表示減數(shù)分裂全過程,則c→d發(fā)生在減Ⅰ末期
C. c→d只表示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D. e點時的細胞數(shù)目是a點時的兩倍
【解析】因縱軸未標注,則上圖縱軸有兩種含義,分別為“核中DNA含量”和“每條染色體DNA含量”??v軸若為前者,曲線表示有絲分裂,縱軸若為后者,曲線可分別表示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所以A正確;表示減數(shù)分裂時,縱軸肯定為“每條染色體DNA含量”,c→d表示著絲點分裂,發(fā)生在減II后期,B錯誤;當縱軸為“每條染色體DNA含量”時,c→d可表示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時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當縱軸為“核中DNA含量”時,則c→d可表示有絲分裂的末期,細胞分裂形成兩個子細胞,不表示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離,C錯誤;若曲線表示有絲分裂,分裂結束時e點細胞數(shù)目是開始a點的兩倍,而表示減數(shù)分裂時,分裂結束時e點細胞數(shù)目是開始a點的4倍,即完成一次減數(shù)分裂可產(chǎn)生4個精子細胞或3個極體加1個卵細胞,D錯誤。
【答案】A
把握新材料
每年高考都會出現(xiàn)一些新材料試題,這些新材料往往與科技發(fā)展密切相關。有的是大學教材內(nèi)容,有的是最新科技成果,有的是近年獲諾貝爾獎的重大發(fā)現(xiàn)。這些新材料所涉及的知識,我們可能不完全熟悉,但通過仔細閱讀,仍可以從題干提供的信息中找到答案,或者應用課本知識進行作答。這類題“起點高,落點低”,其實并不難,不可輕易放棄。
【例7】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研究DNA修復細胞機制的三位科學家。P53蛋白對細胞分裂起監(jiān)視作用。P53蛋白可判斷DNA損傷的程度,如果損傷較小,該蛋白就促使細胞自我修復,過程如圖所示;若DNA損傷較大,該蛋白則誘導細胞凋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P53蛋白可使DNA受損的細胞分裂間期延長
B. P53蛋白可導致細胞內(nèi)的基因選擇性表達
C. 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達,細胞將不能分裂
D. 若P53蛋白基因突變,則可能導致細胞癌變
【解析】DNA復制過程如出現(xiàn)受損,則P53蛋白修復過程需要相應的時間,使間期延長,A正確;P53蛋白可誘導細胞凋亡,而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與細胞內(nèi)基因選擇性表達有關,B正確;根據(jù)題意可知,P53蛋白作用是對損傷的DNA進行修復,但并不影響細胞正常的分裂,C錯誤;P53蛋白基因突變,則細胞可能無法合成P53蛋白,因而不能對突變的DNA進行修復,導致細胞癌變,D正確。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