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海南 ???571158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終身學習和畢生發(fā)展的基礎,也是現(xiàn)代大學生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調查針對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探究和剖析,進而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學習目標模糊、學習自制力差和學習熱情不高等問題,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需要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使大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況得到改進和完善。
在對大學生進行的自主學習狀況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多數(shù)的學生進入相對自由寬松的大學校園后便開始放飛自己,被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各種信息所誘惑,被豐富多樣的校園活動所吸引,不再重視學習,導致其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低下,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有所下降。這是由于學生在初高中時期長期受到高考的壓力之下,覺得只要考上大學就能夠得到解脫,此外,處于高中教師也常常會說,只要考上大學就能夠不再枯燥的學習。因此,在這種根深蒂固思想的束縛下,相對寬松的大學校園生活環(huán)境,對學生的自律和自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高校更應該重視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逐步強化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學生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堅定且明確的奮斗目標就是高考,步入大學后,由于校園環(huán)境的改變,學生所處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huán)境、學習的方式與側重點都發(fā)生了變化,這就對學生的自控和自我監(jiān)督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考驗。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高中生在步入大學校園后都會出現(xiàn)學習目標模糊和自我學習迷茫的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走了很多彎路、浪費了不少時間。
在對現(xiàn)代大學生自主學習狀況的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學習拖延癥是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很多的大學生雖然會制定相關的學習計劃,但隨后都會被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所擱置。比如原來計劃去校園圖書館看書學習,卻因為和碰見的熟人聊天被打斷學習計劃;又或者是原本計劃做一些學習文件,但又被好友喊著一塊玩游戲被打亂學習計劃。由此可見,大學生自身并沒有較好的自制力,對自己做的學習計劃也沒有很堅定地去執(zhí)行,很容易就會被外界的其他因素影響到,進而導致大學生整體的自主學習狀況不容樂觀。
當代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是高校教育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其中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就是,部分學生作為自主學習的主體,自主學習并沒有強烈的意識,所以對培養(yǎng)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沒有特別關注。因此,大學生在初入學校后的第一堂課上,就應該讓他們建立起自身自主學習的意識,盡快改變長期被動學習的不良習慣和在傳統(tǒng)教育下形成的一些慣性思維。這才能讓大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明白,他們一方面是受教育者,一方面也是學習的主人。
另外要幫助大學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學習目標,讓大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定向目標,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學習各種知識,這樣他們才會有主動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適當?shù)囊龑W生處理這些疑難問題,增強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自信心,不斷地鼓勵和引導學生做自己學習的主人,進而使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大學校園中,學校應對學生的學習目標性教育重視起來,對大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行加強和培養(yǎng),讓學生對于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一個充分的認知。學生才能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樹立起切實可行的階段性學習計劃,有助于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通過參加學校組織的實踐活動和座談會等方式,幫助自己更好地融入大學生活中,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學生也應該對自己的學習興趣有所了解和明確,并將其與自己所學的專業(yè)串聯(lián)起來,充分利用課外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
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良好的校園文化不僅能夠凈化心靈和陶冶情操,也對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塑造有著有利的影響。所以,構建良好的校園學習文化、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對學生自主學習有著促進作用,可以讓學生在良好的學風和校風中受到感染,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動力。
首先,需要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協(xié)作團結的生生關系,以此來確保學生在學習環(huán)境中的和平自由;其次,高度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得失觀,使其能夠克服考試焦慮和學業(yè)壓力,并強化對自身的學習意志控制能力。另外,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身客觀感知控制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信程度,引導和鼓勵學生勇于展現(xiàn)自我。
學校的各個職能部門(比如學生工作、教務部等)都應該將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作為學習目標,并對此展開行之有效的工作。高校應該及時關注學生的專業(yè)思想,針對不同年級和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來開展相關的專業(yè)性教育;在課程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方式、內容和學識等多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強化,除了日常的課程教學以外,還應該重視各個教育環(huán)節(jié)的整體設計,包括講座培訓、必修選修課和課上課下等等,并將其深入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比如對于美術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想要具有美術專業(yè)的獨有特色,就需要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加以關注,并發(fā)掘教學知識,將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轉變成豐富細膩和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對于同一事物獨特的審美思維能力和不同視覺體驗。另外還要開放學習場所和學習資源,為學生學習知識提供豐富而全面地參考資料。計算機房、學校圖書館和實驗室等等都應該為學生開放,讓學生能夠學會應用各種學習工具,利用各種學習信息資源,并通過各種校內或校外的實踐活動來完成自身的學習計劃和學習任務,使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所提高。要倡導高校的所有教學工作者做好學生的良師諍友,幫助學生解決學校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各種困難,滿足學生對于知識渴求。還可以通過對大學生有益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加強生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交流和聯(lián)系,從而為學生構建一個促進自身身心健康和情感發(fā)展的良好校園環(huán)境。
隨著培養(yǎng)模式的轉變,各大高校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更加重視起來。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對學生學習目標的教育工作注重起來,逐漸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確保大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位置,重視大學生的校園實踐和校外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加社會實踐,保障能夠完成自身的學習任務,成為國家社會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