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園戶外活動區(qū)包含建構游戲區(qū)、角色游戲區(qū)、沙水游戲區(qū)、藝術創(chuàng)作區(qū)(用于開展陶泥、扎染、自然物創(chuàng)意拼搭、廢舊物涂鴉裝飾等活動)、花園探秘區(qū)(用于開展認識植物、尋找昆蟲等活動)等。每天下午,孩子們都會開展戶外自主性游戲,每個班每周有固定的活動區(qū),一周一輪換。中班時,我們就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有一些自發(fā)的三兩成群一起游戲的行為,到了大班,為了加強孩子們在游戲中的相互學習與合作,我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自由結伴開展游戲。通常在每周一,我們會請孩子們在下午游戲開始前自行分好組,商量并畫一畫游戲計劃,然后在集體中分享自己組的游戲計劃。之所以關注游戲計劃,是因為不希望孩子想到什么玩什么,有了計劃,他們會玩得更有目的性、更深入,游戲中的學習機會更多,合作也會加強。游戲計劃可以是比較初步的,對于不同活動區(qū)的游戲,做計劃的情況也會有些不同:建構游戲區(qū)、角色游戲區(qū)等的計劃一般會具體一些,比如,計劃搭建公園,想搭成什么樣子、怎么搭;計劃玩奶茶店角色游戲,是怎么設想的,需要什么材料;藝術創(chuàng)作區(qū)、花園探秘區(qū)等的游戲計劃一般比較粗略,比如,只是計劃這周玩陶泥,或計劃這周去觀察螞蟻。當然,無論是小組人員還是游戲計劃,我們都允許孩子在一周的游戲中根據(jù)需要靈活調整。
這樣的游戲開展一段時間后,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在哪個活動區(qū),每組的人員組合總是相對固定的,社會交往和游戲能力較強的孩子往往更喜歡和同樣能力較強的同伴在一起玩,他們游戲計劃做得很好,游戲水平也比較高;一些能力強、個性也強的孩子總會自動成為組里的領袖,主導整個組的游戲;能力弱一些的孩子也常常會自動組成一隊,他們做計劃時會有些茫然,游戲水平也低一些。而班里還有兩個孩子松松和博博,常常無奈地來找我,說“別人都不要我”,因為他們不僅自身游戲能力不強,而且在同伴制定了游戲計劃后,不太能聽指令,也不能很好地完成組里分配給他們的任務,無意間還會搞些小破壞,比如嬉鬧中撞倒同伴搭的建筑。幾次下來,不少同伴便不愿意松松和博博加入自己小組了。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后也曾介入干預,比如帶著松松和博博去找“組織”,教他們一些加入同伴游戲的策略,或者引導其他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嘗試接納他們,等等,但我們發(fā)現(xiàn)干預效果不明顯,一旦我們離開去其他組指導,松松或博博便又漸漸地游離在小組游戲之外,仍是自己玩自己的,且游戲水平始終不高。比如有一次,菡菡找到我,說:“老師,松松到了我們組,我們在商量游戲,他一句話都不說,就知道和博博兩個人打打鬧鬧,可不可以不要讓松松和博博在我們組了?”我詢問了松松和博博,他們表示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組里需要做些什么。
我們鼓勵孩子自由分組開展游戲本是為了尊重和滿足孩子的個性化需求,同時,我們也期待,不同能力的孩子有機會一起游戲、互相學習,能力較強的孩子能帶動能力稍弱的孩子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但我們沒想到孩子并沒有如我們設想的那樣根據(jù)對游戲的不同興趣來分組,而更多是根據(jù)同伴關系來組隊的。我們擔心,如果孩子長期按照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分組游戲,那么能力弱的孩子在游戲中可能獲得的發(fā)展機會也少,這可能導致強者更強而弱者恒弱。
在年級組教研時,我們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討。有位教師提出,當前的分組方式是自由組隊之后再商討游戲計劃,這可能導致孩子組隊時“對人不對事”。她建議改一改分組方式,實行“輪流招募制度”,每周輪到若干孩子擔任組長即游戲招募者,每個組長要提前根據(jù)本周的場地安排設想游戲內容、制定初步的游戲計劃,并通過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游戲計劃,招募有同樣興趣的同伴一起游戲。到了下一周,組長輪換,全班每個孩子都會輪到做組長。這樣,由于先有了大致的游戲計劃,孩子們更有可能根據(jù)游戲興趣來分組,從而打破慣有的人員組合,擴大孩子的交往面;由于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組長,就不會一直由強勢的孩子主導游戲;松松和博博也能成為組長,招收組員和他們一起開展游戲。我們覺得這一對策似乎可行,便回到班里與孩子們進行了討論,在得到孩子們的認同后開始實行新的分組方式。然而沒過多久,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對策似乎只改善了原先小組成員相對固定的情況,其他問題并未得到有效解決,比如,強勢的組員如果遇到了不那么強勢的組長,可能會反客為主,雖無“組長”頭銜卻仍是小組游戲的主導者;松松、博博這樣的孩子即使輪到做組長,也可能難以吸引同伴與他共同游戲,即便有同伴加入了他的小組,但隨著游戲的進行,他還是會和他的組員漸行漸遠,最后很可能還是獨自游戲。我們感到十分無奈,也非常困惑:這樣的情況是自由分組造成的嗎?怎樣才能既滿足孩子自由結伴的愿望,鼓勵組員間的良好協(xié)商與合作,又實現(xiàn)組員的強弱搭配,讓能力稍弱的孩子有機會向同伴學習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呢?
您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嗎?如果是您,您會如何處理?
382650190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