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
摘? ?要:隨著教育機制的不斷改革,全面發(fā)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道德的教育也成了關注的主要目標。“立德樹人”已經成為小學語文的主要目標之一,小學是學生逐步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小學學生的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也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最佳時期,一個人是否對社會有貢獻不僅僅取決于學生的知識文化水平,更重要的取決于一個人德行,德育的開展是刻不容緩的,把德育和課程教學有效的結合就是目前的關鍵性問題,本文講述了將立德樹人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策略。
關鍵字:立德樹人;小學語文教學;德育
教書育人一直都是老師們工作的信仰所在,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教學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膶W生,但是隨著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學習和生活中的誘惑越來越多,對還沒成熟的學生的危害程度正在逐步增加,因此“立德樹人”思想成為了教學的準繩之一,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道德的培養(yǎng),我國語文文化經歷了數(shù)千年的積累,有著文人數(shù)之不盡的智慧結晶和道德文化傳承,是幫助學生培養(yǎng)品德的不二選擇。
一、“立德樹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1.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思想
小學生的思想發(fā)展還處在最基礎的階段,他們的想法天真、單純,不能很好的判斷是非對錯,身心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容易受到現(xiàn)實社會的不良誘惑影響,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的觀念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確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社會,增強小學生的判斷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心中的善念和責任感,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約束小學生的行為
小學生的年齡偏小,他們剛剛從幼兒園無憂無慮的生活中走出來,還處在游戲的心態(tài)中,對自身的克制能力較弱,導致他們活潑好動,行為不顧后果,所造成的破壞能力也就非常強,他們還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嚴重影響,對同學之間的關系沒有妥善的溝通,也沒有自我的管理能力。所以在這時候進行道德的教育尤為重要,不僅僅能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發(fā)展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質促使學生心中的責任感增加,不再肆無忌憚的做事,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質,約束了學生跳脫的行為。
二、小學生德育現(xiàn)狀
1.學校德育教育缺乏
應試教育下的教育環(huán)境就導致學校對學生考試成績更為注重,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人們都對考試成績較為重視,反而是道德教育方面較為松懈,學校注重知識文化教學的同時,就疏忽了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而小學生的品德問題也就隨之出現(xiàn),學校沒有很好的重視起德育,應該把德育教育貫徹在文化知識的教學中,使德育和文化教育共同施行。
2.家庭德育教育缺乏
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導致家長對孩子的寵愛程度大大增加,甚至達到了溺愛的程度,一味的縱容小學生的行為,加上家長的工作繁忙,就疏忽了對孩子的管教,當孩子出現(xiàn)過格的行為時也只是簡單的訓斥了事,沒有很好的進行家庭的德育教育,導致學生的行為肆無忌憚,對孩子的成長帶來的不利的影響。
3.社會影響因素多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已經普及,手機和電腦的信息是駁雜的,對學生發(fā)展不利的信息到處都是,而學生的分辨能力并不強,他們還不能很好的區(qū)分信息的好壞,導致學生瀏覽了不健康的信息,阻礙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促使了學生的性格出現(xiàn)變化。
三、將“立德樹人”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1.在語文課堂開展德育活動
學??梢葬槍Α傲⒌聵淙恕庇^念開展多樣的主題活動,通過鮮明的主體和明確的目標,圍繞小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教學,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思想品德正向發(fā)展。例如可以在語文課堂上布置作文的演講比賽,作文的題目是“學雷鋒,樹新風”讓學生通過寫作文的方式正確的表達心中所想,通過比賽溝通的活動方式進行德育教育,即鍛煉了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演講能力同時進行了品德的教育,有效促進德育的開展。
2.充分挖掘語文教材知識
把“立德樹人”落實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原因是語文教材的適合,語文教材中涵蓋了我國古代文人和現(xiàn)代文人的智慧結晶和道德傳承,語文教材中古詩詞蘊含的感情是豐富的,表達了文人在當時的心中所想,可以正向的引導學生道德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挖掘語文教材中的知識,把德育和教材知識結合在一起,把德育不經意的滲透進去。
3.教師以身作則進行德育
小學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較強,他們的主觀能力還沒有成長起來,小學學生會模仿老師的行為從而養(yǎng)成習慣,所以教師的行為異常重要,教師應以身作則,嚴格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傳遞給學生好的道德素質,面對學生的提問要耐心的解答,給予學生良好的道德榜樣,建立教師和學生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應更多的起到引導的作用,而不是一味的進行講解,要給予學生尊重,積極聽取學生的內心想法,從而幫助學生良好的發(fā)展。教師對學生更多的鼓勵,小學生接受負面評價的心理承受能力還不夠,他們不能很好的承受批評,批評教育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學生不健康的發(fā)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觀念的徹底貫徹是必要的,要和小學語文教學緊密的聯(lián)合在一起,把道德的培養(yǎng)和知識文化的學習變成一件事執(zhí)行,德育是一件需要時間的教育工作,學生不可能一下子變成一個擁有良好品德素養(yǎng)的人,這需要潛移默化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校園、家長共同協(xié)作,教師要時刻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確立教學目標,明確德育的重要性,才能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實現(xiàn)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戴偉英. 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教學目標探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2):220.
[2]李海. 新形勢下小學教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探索[J]. 華夏教師,2019(07):11-12.
28795007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