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佰迦
摘要:福建省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實行學業(yè)水平考試,《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其教學要符合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又要按照培養(yǎng)學生基本文化素養(yǎng)、服務學生專業(yè)學習和終身發(fā)展的功能來定位,重在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和模式的創(chuàng)新。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體現(xiàn)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職業(yè)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yè)水平考試;個性化;學習通平臺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01-0142-02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福建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業(yè)水平考試的科目,本項考試安排在一年級下學期,采用上機考形式,成績由高到低可分為A、B、C、D、E、五個等級,考D等級以上為合格,E等級為不合格。每個學校都非常關注A和E等級的人數(shù),如何進行培優(yōu)輔差,進行個性化的教學,達成畢業(yè)和升學共贏,這是每個學校非常關注的問題。本文就來談談本門課程個性化教學的一些看法。
1當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1重實踐,輕理論
中職學生基礎不好,對理論知識點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多數(shù)中職學校的老師為了能讓學生能夠感興趣《計算機基礎》這一門課程,只注重實踐操作知識的講解,而忽略理論知識。造成多數(shù)同學對理論知識不夠重視,表現(xiàn)在選擇題的得分率不高。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中大家關注的是通過率,選擇題得分率不高的情況下,多數(shù)同學也是可以通過《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而福建省《學業(yè)水平考試》的成績分為5個等級,是按學生人數(shù)的比例來劃分的,有10%的同學為A等級,必有5%的同學為E等級,《學業(yè)水平考試》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師生對學業(yè)水平考試認識不夠深刻
學業(yè)水平考試在普高實行已經很久,而在中職學校才開始實行,多數(shù)老師在思想上無法接受,他們認為學業(yè)水平考試這是應試教育的產物,不是職業(yè)教育,在思想上不認可。老師們在思想上的不認可,造成學生在思想上也不夠重視,表現(xiàn)在學生對學業(yè)水平考試認識不夠深刻,對自己要求不高,給自己定的標準較低,覺得考個六、七十分就可以了,只要合格,我就能順利畢業(yè)。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學業(yè)水平考試的成績也是高職院校錄取的主要依據。
2 個性化的對策
2.1提高認識為個性化教學實施打基礎
中職學業(yè)水平考試的成績是學生畢業(yè)和升學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教育主管部門評價一所中職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考核指標。因此,師生要統(tǒng)一思想,深刻認識到學業(yè)水平考試的重要性。目前,有些中職學校老師認為學業(yè)水平考試與職業(yè)教育相為悖,這是應試教育,不是職業(yè)教育;當發(fā)現(xiàn)這樣的老師時,應幫助他改變認識。只有從校級領導、教師、學生,人人都能正確地認識學業(yè)水平考試,教學才有動力,才能構建高效課堂,更加有力地開展個性化教學。如何讓學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視,這也是重點關注的話題,因為學生一旦思想上重視了,才能為后繼的教學展開,從精神層面上為精準教學保駕護航。
2.2利用個性化平臺工具尋求理論知識的突破
中職學生學習習慣不好,對于抽象的理論知識,只能望而卻步。在福建省《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科學業(yè)水平考試中,有20題的理論知識的選擇題,這20題是學生丟分最多的試題。理論題包含的知識點多,范圍廣,試題又非常靈活。如何讓學生能夠記牢這部分知識,對理論知識有重大的突破,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突破:
1)利用學習通軟件平臺進行個性化的教學
通過軟件平臺,如超星學習通平臺??梢杂檬謾C組織教學,輕松實現(xiàn)課堂內外信息的即時互動,學生可以利用碎片的時間進行學習。開展了一系列的在線教學,通過開發(fā)題庫,學生線上小測,教師再通過教學直播平臺進行講解,同樣也取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而且軟件平臺的題目小測試分析報告,可以為我們教師提供學生的錯題集,及錯題歸因分析,很好地解決了考完反饋的環(huán)節(jié)。
2)利用學習通平臺監(jiān)督完成課后作業(yè)
開發(fā)題庫App,建議采取積分制,積分可換取紅包或者禮品,類似學習強國里的每日答題,每周答題,專項答題,挑戰(zhàn)答題等。比如:計算機發(fā)展史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自己上網找,再編輯成Word文檔,或者PPT文檔。也可以將知識點拍成圖片提供給學生去編輯,這樣還可以練習學生的打字能力。這樣學生學理論就不會那么枯燥。
2.3線下精準教學提升學生操作技能
1)示范引領,突出重點。
實操部分,教師或優(yōu)秀學生示范引領為主,快且準。計算機的實操演示,講演練,可能是一段長時間以來的,我們的上課模式,但我想如何突破,我們教師“一言灌,一人演”的教學形式,也是我們學科教師要重點關注的。
2)因材施教,分組合作。
培優(yōu)輔差,以優(yōu)帶差,提優(yōu)保及,組長督促。通過分組,將任務進行分層次發(fā)布,讓不同的學生,能有所操,操完有所得,讓操作上相對落后的學生,能在操作能力較強的同學身上得到幫助,并小組協(xié)作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3)軟件平臺,突破難點。
重難點及考試易錯題,集全組教師智慧,歸納整理,統(tǒng)一建檔。在實際課題研究中,我們初步達成以下的共識,將操作技能模塊進行網格化系統(tǒng)處理,找重、難點知識,尋錯題歸納整理收集相應的題庫。對于學生較難以理解的模塊,我們輔以相應的微課或微操作視頻。然后通過軟件平臺,在線組建班級,讓學生注冊加入班級,后繼開展線上教學,把相應的教學資源發(fā)布上去,為今后學生的一個參考學習提供幫助。也便于我們日后的線上授課與開展互動教學,提升課堂效率。
4)實踐模擬,反復練習。
在臨近考試前的一個月,運用學校購置的模擬軟件進行實戰(zhàn)模擬(規(guī)定時間,記錄成績,錯題分析)。考前多利用晚自修或中午時間,多加強上機時間外加購置相應的模擬軟件,我認為這給學生考前適當?shù)挠柧毢蛶c緊張感, 為后面正考熱身,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4改進教學過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1)教師大膽放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講解演練無須過細,采用分組分層教學,培優(yōu)輔差,大膽放手,給學生想象空間,自主探究,激發(fā)學習的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堅持“以用為主,培養(yǎng)能力”的原則,“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讓學生在完成操作任務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計算機的基礎的操作要領,而且還親身體驗了分析任務、解決任務的過程,體會到了完成任務的喜悅。如一張功課表來引入Word中表格的制作、一張海報體會到了圖文混排的魅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意識和能力。
信息意識包括了“信息獲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等方面,要求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要注意鍛煉這一方面的意識,并且能將這一方面的意識運用到課堂中。學生在課堂操作過程中受到了信息素質的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自己的信息意識和能力,從而學習計算機的動力也就大大提高了。
2.5學困生教學策略及創(chuàng)設班級學習氛圍方面
1)學困生和特殊生的策略。
在班主任的配合下,科任老師幫助學困生訂制目標。采用“一對一”幫扶,直到每個班每個學困生能達到及格以上。在上機操作時安排學習程度好的同學一對一幫助學困生,確保學考通過率。對于身體或心理缺陷及雙差生,我們統(tǒng)稱“特殊生”,這部分學生可能比較少,有的學生不懂不會作答,并不是他們不想考好,而且有的是先天的因素造成的,有的是態(tài)度上的問題,對于這些學生不是簡單放棄,而應多鼓勵,平時利用晚自修時間,多給他們上機時間和輔導?!队嬎銠C應用基礎》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有些學生從小學就開始接觸電腦,操作電腦時,自然如魚得水,很快就能夠掌握操作要領。而對于那些平時沒有接觸電腦的同學,就只能束手無策。面對同學們基礎參差不齊,應采用分層次的教學,對優(yōu)生應進行提高性的知識擴展,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操作技術,而對基礎較差的這部分學生應對基礎知識多進行輔導,注重基礎。
2)獎懲結合。
根據學生完成作業(yè)情況予以必要的獎懲(獎優(yōu)罰劣,獎勤罰懶)。獎懲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讓學生轉變學習態(tài)度,向榜樣學習。
3)比學趕超。
每天曬出每個班每個學生的學考模擬成績。通過排名,讓學生在班集體中有一定的緊張感和收獲感。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早讀晚自習,組織學生之間互相督促,周考月考??汲>?。
2.6結合學科特點,提高復習效率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進行操作,多數(shù)同學能夠完成任務,可是時間一長就忘的操作要領與知識,應適當加強鞏固訓練,特別在考前要多加練習,加深印象。其次教師要明確學業(yè)水平考試的重點、難點、學生易錯的題目等,對復習的內容、進度要進行合理的安排并布置好課后的作業(yè)、操作任務等,做到有的放矢。最后,要進行多次模擬考試,讓學生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試題,以及如何正確地提交答案等方面的訓練,這樣才能在考試過程中不慌不亂。
總之,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學業(yè)水平考試背景下,設置教學目標時,不僅要考慮到服務于專業(yè)教學的推進,更要考慮到服務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要注重培養(yǎng)提高學生使用計算機作為工具進行日常生活及辦公事務處理的個人能力。由于有的學業(yè)水平考試,要把個性化教學落在實處,抓兩頭,促中間,教學內容更加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也更加明確,教師的教學內容應更加有的放矢,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發(fā)揮團隊的力量,把我們計算機基礎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生能在學業(yè)水平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 曹路舟.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移動學習平臺模式的構建與應用——以藝術類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23):93-95.
[2] 張東濤.關于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探討[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6):251-252.
[3] 章三妹.《大學計算機基礎》公共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20):187,194.
[4] 陳鋒.面向人人 惠及每生——2016年福建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專業(yè)技能抽查測試[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17(8):121-124.
[5] 鄭華.中職學業(yè)水平考試背景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9):19-20.
[6] 朱巧容.學業(yè)水平測試下的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思考[J].中學理科園地,2018(5):26-27.
【通聯(lián)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