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渡邊和子
【適用話題】母愛 等待 生活 意志 期盼
我想,如果我在今生最后一次見面的那一天對母親說“請一定要為我活下去”,母親或許會活得更長壽一些吧。
去世前的一年間,在東京住院的母親已徹底變成神志不清的人。她甚至連自己的女兒都已辨認(rèn)不出。每次離開前,我對母親說:“媽媽,我要回去了,再見?!蹦赣H也只是用奇怪的眼神看看說話的我,并在不久之后翻身背對著我。我看到這樣面目全非的母親便忍不住流淚。
有一天,身旁的護(hù)士長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那是一名男性患者,在該醫(yī)院做完大手術(shù)后,在生死間徘徊。被叫來的親戚們因為覺得他已經(jīng)無法得救,便毫不客氣地在病房談?wù)撛岫Y的細(xì)節(jié)和他死后的善后工作。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這名患者的妻子走了進(jìn)來,邊流淚邊對他們說:“這些話,請不要說了。如果現(xiàn)在他死了,我都不知道我怎么活下去?!睌?shù)月后,這名瀕臨死亡的患者奇跡般地活了過來。有一次,他邊回憶過去邊對護(hù)士長說了下面這段話:“我看似失去了意識,其實我聽到了他們在病房說的話。如果那個時候連妻子都覺得我即將死去,并加入他們的談話中,或許就沒有今天的我了。正因為妻子說了沒有我不知怎么活下去的話,我才覺得我必須活著?!?/p>
說完這個故事后,護(hù)士長用安慰的語氣對我說:“所以,您母親也是看似聽不懂,實則心里清楚得很?!贬t(yī)學(xué)上對此如何解釋,我不得而知。那天,在護(hù)士長寬慰過我后,我返回了家中。兩個月后,母親去世。我想,如果我在今生最后一次見面的那一天對母親說“請一定要為我活下去”,母親或許會活得更長壽一些吧。
想起當(dāng)年,我說我想去修道院時,母親當(dāng)然是反對的。當(dāng)她漸漸知道我是出于喜歡才想去后,依然覺得我肯定忍受不了修道生活,不久之后便會回家。她曾說:“那個時候,如果我不在了,女兒就沒有地方可去了?!倍?,她一直為那一天做準(zhǔn)備,小心地保管著我的和服等物品。后來,我剛在修道院待了一年半,就被派去了美國。這個時候,母親再次下了要長壽的決心。等待我從美國歸來時,她常常念叨:“在女兒從美國回來前,我必須好好活著。”其實,哥哥家、姐姐家以及修道院都會熱情地迎接我。但是,身為明治時期出生的女人,母親認(rèn)為她必須給女兒留一個可以毫不拘束地休息的家。
但是,結(jié)束美國近五年留學(xué)生活后,回國的我看到的是一張十分衰老的臉?;蛟S是已將四個孩子培養(yǎng)成人,這種安心感讓母親漸漸對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失去自信了吧。尼采有句名言:“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蔽乙詾?,人確實是這樣一種動物。
世上沒有一個人是按照自己的意志來到這個世界的。因此,大家都對“自己可以活下去嗎”持有不安和疑問。如果這時不僅有人回答說“可以的,請活下去吧”,還能給予微笑、關(guān)注的目光以及暖心的話語,這個不安的人一定會備受鼓舞吧。
(誰與爭鋒摘自《女性的品格》中信出版社)
【素材分析】一個心懷期盼的人,一個感覺自己被需要的人,才會與生活與命運拼死抵抗。而每一位疼愛兒女的媽媽就是這樣,她們拼盡全力,努力活著為兒女謀劃,哪怕只是給孩子留一個最能放松身心的家,她們也覺得滿足、欣慰。
(特約教師 高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