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護士處方權對病人結局影響的系統(tǒng)評價

      2021-03-19 08:43:42高錦萍靳英輝朱瑞芳孟伊霏韓世范
      護理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處方權處方例數

      高錦萍,靳英輝,朱瑞芳,曹 妍,孟伊霏,韓世范*

      1.山西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山西030001;2.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循證與轉化醫(yī)學中心·武漢大學循證與轉化醫(yī)學中心·武漢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循證醫(yī)學與臨床流行病學教研室;3.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4.山西醫(yī)學期刊社

      護士處方權是指護理人員在臨床實踐中被授予開具藥物和/或相關檢查的權利[1],目前全球已有41 個國家/地區(qū)實施護士處方權。傳統(tǒng)的醫(yī)療保健系統(tǒng)是以急性、發(fā)作性的疾病為主,而隨著慢性病發(fā)病率增長,需要長期照護的人也越來越多,為滿足不斷變化的醫(yī)療服務需求,護士已成為醫(yī)療保健服務的主要提供者。英國已把擴大護士的職責范圍,尤其是開處方藥,列為國家衛(wèi)生服務(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現(xiàn)代化議程的重要組成部分[2]。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均對護士處方權進行應用價值研究,這些研究選取護士與醫(yī)生在初級保健、社區(qū)及醫(yī)院等場所開具的處方對病人結局、醫(yī)療成本及病人滿意度等方面的影響,大部分研究表明,病人更愿意接受護士處方提供的連續(xù)性和整體性的醫(yī)療服務形式,護士也認為通過提高病人獲得藥物的途徑、減少病人的等待時間,可節(jié)約成本。另外,護士處方可減少計劃外護理次數,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再次入院率。但也有研究提示,護士處方權在降低病人的再入院率方面也有可能很小或沒有影響[3-8]。鑒于目前關于護士處方與醫(yī)生處方對病人結局是否一樣存在爭議,本研究擬對兩者處方做一系統(tǒng)比較,以期明晰護士處方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文獻納入標準

      1.1.1 研究類型 隨機對照試驗(RCT)或觀察性研究。

      1.1.2 研究對象 本研究不限制病人類型。

      1.1.3 干預措施 試驗組采用護士處方的3 種模式之一,即獨立處方、補充處方或病人群體協(xié)議[9];對照組采用醫(yī)生處方。

      1.1.4 結局指標 納入的研究至少包括以下1 種結局指標。

      1.1.4.1 主要指標 ①病人滿意度:人們對醫(yī)療保健服務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工具為滿意度調查問卷;②臨床結局:即從入組開始到指定評價時間,參與者臨床癥狀(如血壓、血糖)的改善情況;③咨詢時間:病人咨詢醫(yī)生/護士所花費的時間;④處方藥物數量:護士/醫(yī)生為病人開具的處方藥物數量;⑤醫(yī)療服務成本:護士和醫(yī)生在提供醫(yī)療服務過程中所消耗的物質資料和人力。

      1.1.4.2 次要指標 ①復診率:接受護士和醫(yī)生的初診之后繼續(xù)回來診治的病人人數占納入研究總人數的比例;②轉診率:在研究階段醫(yī)生和護士接診的病人轉診到另一醫(yī)療機構的人數占納入研究總人數的比例;③回訪率:護士和醫(yī)生在病人就診1 周后通過電話或上門探訪的病人人數占納入研究總人數的比例;④用藥依從性:指病人按醫(yī)生的規(guī)定進行治療,與醫(yī)囑一致的行為;⑤藥物不良反應:指有意或意外的過量用藥及用藥不當引起的反應;⑥誤診率:指錯誤的判斷,包括病因判斷錯誤、疾病性質判斷錯誤及對新發(fā)生疾病和并發(fā)癥的漏診誤診占納入研究總人數的比例。

      1.2 文獻排除標準 ①對照組為非醫(yī)生處方(如藥劑師處方)的研究;②綜述文獻。

      1.3 文獻檢索策略 應用計算機系統(tǒng)檢索以下數據庫: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 及WebofScience,檢索時間均為建庫至2020年1月15日。檢索詞為:Nurse prescribing,Nurse[MeSH],Nurse* OR Nursing Personnel OR Registered Nurses OR Registered Nurse,Prescription[MeSH],Prescription* OR Non-Drug Prescription OR Non-Drug Prescriptions OR Nondrug Prescription OR Nondrug Prescriptions,Drug Prescriptions[MeSH],Drug Prescription OR Drug Prescriptions OR Drug Prescribing OR Drug Prescribings。

      PubMed 檢索式:

      #1 Nurse prescribing

      #2 Nurse[MeSH]

      #3 Nurse* OR "Nursing Personnel" OR "Registered Nurses" OR"Registered Nurse"

      #4 #2 OR #3

      #5 Prescription[MeSH]

      #6 Prescription* OR "Non-Drug Prescription" OR "Non-Drug Prescriptions" OR "Nondrug Prescription" OR "Nondrug Prescriptions"

      #7 #5 OR #6

      #8 #4 AND #7

      #9 Drug Prescriptions[MeSH]

      #10 "Drug Prescription" OR "Drug Prescriptions" OR"Drug Prescribing"OR "Drug Prescribings"

      #11 #9 OR #10

      #12 #4 AND #11

      #13 #1 OR #8 OR #12

      1.4 文獻篩選與質量評價 由2 位評價者根據納入與排除標準相互獨立對文獻進行篩選。首先,通過閱讀文題和摘要,剔除重復和不符合納入標準的文獻;其次,對可能納入的文獻進一步閱讀全文并交叉核對結果;最后,對存有異議的文獻,由2 位評價者共同討論協(xié)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見時,請第3 位評價者進一步評價。

      根據原始研究類型不同,相應選擇全球廣泛認可的文獻質量評價工具,RCT 選擇Cochrane 協(xié)作網偏倚風險評價工具,橫斷面研究選擇美國衛(wèi)生保健質量和研究機構(Agency for Health 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制定的質量評價標準,隊列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選擇渥太華文獻質量評價清單(Newcastle-Ottawa Scale,NOS),病例報告和案例系列研究選擇喬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研究清單。

      1.5 資料提取 ①一般資料:文題、作者、國家以及發(fā)表時間等;②研究特征: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如場所、樣本量(試驗組/對照組)、醫(yī)生與護士的人數、干預/觀察時間等;③結局指標:主要結局指標為臨床結局、病人滿意度、咨詢時間、醫(yī)療服務成本及處方藥物數量;次要指標為復診率、轉診率、回訪率及用藥依從性等。

      1.6 敏感性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更換效應模型的方法來進行敏感性分析,以檢驗結果的穩(wěn)定性。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RevMan 5.0 進行Meta 分析,效應量用相對危險度(RR)及95% 置信區(qū)間(CI)表示。采用χ2檢驗和I2進行統(tǒng)計學和異質性分析,若I2≤50%,P≥0.1,表示各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小,采用固定效應模型,若I2>50%,P<0.1,表示各研究之間異質性較大,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對無法合并的研究進行描述性分析。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根據檢索策略初檢出相關文獻22 079 篇,其 中PubMed 3 991 篇、EMbase 6 608 篇、Cochrane Library 839 篇、CINAHL 2 143 篇 及Web of Science 8 498篇。借助NoteExpress 剔除重復文獻7 737篇,剩余14 342 篇;通過閱讀文題和摘要后,剔除不符合的文獻14 286 篇,剩余56 篇;閱讀全文后剔除文獻19 篇,其中8 篇結局指標不符、7 篇沒有設立對照/對照不符、2 篇信件及2 篇數據不完整,最終納入文獻37 篇[10-46]。涉及的國家有英國(15 篇)、美國(13 篇)、加拿大(3 篇)、荷蘭(3 篇)、澳大利亞(2 篇)及哥倫比亞(1 篇);涉及的處方類型有獨立處方(26 篇)、病人群體協(xié)議(6 篇)及補充處方(5 篇)。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見表1、表2。

      圖1 文獻檢索流程圖

      2.2 文獻質量評價結果 納入的37 篇文獻總體證據等級一般。根據Cochrane 協(xié)作網偏倚風險評價工具對10 篇RCT 的評價結果為:3 篇文獻采用計算機隨機法,其余文獻均未采用正確的隨機法(4 篇文獻只提到“隨機”二字,2 篇文獻采用“奇偶數”分配,1 篇文獻“按日”分配);7 篇研究采用密封不透明的信封,2 篇未采用正確的分配隱藏方式,1 篇未提及分配隱藏;1 篇研究對研究人員及受試者施盲,1 篇對受試者及結果測評者施盲,其余研究均未對研究者、受試者及結果測評者施盲,但考慮到研究人員只負責觀察記錄,實施者(護士/醫(yī)生)采用電子檔案記錄診療過程,結果測評采用臨床檢測手段/特定專業(yè)人員,因此認為盲法缺失對結果的影響較?。恢挥? 篇沒有出現(xiàn)失訪的情況,其余9 篇均出現(xiàn)失訪,均對失訪/退出進行說明,但只有1 篇對失訪情況采取意向治療分析,其余未采取。見表3。

      根據AHRQ 對12 篇橫斷面研究的質量評價結果為6 篇低等質量,6 篇中等質量。12 篇文獻均描述了資料來源及納入的研究對象的時間段;5 篇文獻明確描述病例組的納入與排除標準,其余未明確描述;2 篇文獻描述排除研究對象的原因,其余未描述;12 篇文獻均未描述任何為保證質量而進行的評估、如何評價和(或)控制混雜因素的措施及進行隨訪。見表4。

      根據NOS 量表對11 篇隊列研究的評價結果為文獻質量評分最高為8 分,最低為4 分,11 篇文獻質量的均分為7.18 分。11 篇研究中非暴露組人群與暴露組來自同一人群;在暴露因素的確定方法方面,8 篇通過病例/檔案記錄確定,1 篇通過訪談確定,2 篇未描述確定暴露因素的方法;4 篇研究通過分層分析控制部分混雜因素,其余未描述混雜因素的控制方法;11 篇研究對結果的評價采取檔案記錄;6 篇研究對研究者進行隨訪,其余未說明隨訪情況。見表5。

      表1 觀察性研究基本信息表

      表2 RCT 基本信息表

      表3 RCT 的偏倚風險評估

      表4 橫斷面研究AHRQ 文獻質量評價

      表5 隊列研究NOS 量表質量評價 單位:分

      根據NOS 量表對2 篇病例對照研究進行評價,2 篇研究對病例的確定均根據臨床診斷結果,均選擇了連續(xù)的系列病例,均通過病例記錄來確定病例組和對照組的暴露因素;1 篇研究選取與病例同一人群的對照,另1 篇未描述對照的確定;2 篇研究均未對對照組和病例組的應答率進行描述。見表6。

      表6 病例對照研究NOS 量表文獻質量評價 單位:分

      根據JBI 個案研究清單對2 篇個案研究進行評價,2 篇研究均有明確的病例納入標準,采用臨床手段對參與者進行病情測量和確定;2 篇研究均提供了診所/急診科的人口信息報告;1 篇研究報告了病例的隨訪結果,另1 篇未報告;2 篇研究的研究過程均包括所有的參與者,參與者也均無明確的臨床報告信息。見表7。

      表7 JBI 個案研究文獻質量評價

      2.3 系統(tǒng)評價結果 由于納入的研究在病人來源以及面臨的處方問題、處方類型、病種等方面存在較大的異質性,37 篇文獻均進行描述性分析。

      2.3.1 病人滿意度 16 篇研究比較護士處方與醫(yī)生處方對病人滿意度的影響,其中6 篇RCT,4 篇隊列研究,3 篇病例對照研究,2 篇橫斷面研究,1 篇個案研究。9 篇研究[11-12,18,24-25,27-28,38-39]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3 188 例、3 265 例,研究發(fā)現(xiàn),在糖尿病、高血壓、多動癥等疾病中護士處方組的病人滿意度高于醫(yī)生處方組;6 篇研究[13,15,30-31,33,45]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1 431 例、2 881 例,研究發(fā)現(xiàn),在心臟病、糖尿病及哮喘等疾病中兩者的病人滿意度是一致的;1 篇研究[36]中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806 例、510 例,研究發(fā)現(xiàn),護士處方組的病人滿意度低于醫(yī)生處方組,滿意度對比結果見表8。

      表8 護士處方與醫(yī)生處方的病人滿意度對比表

      2.3.2 咨詢時間 9 篇研究比較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咨詢時間的差異,其中3篇RCT,3篇隊列研究,2篇橫斷面研究,1 篇個案研究。英國、美國及澳大利亞的8 篇研究[16,21,25,38-40,43,46]護士處方組病人人數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2 875 例、2 951 例,研究發(fā)現(xiàn),護士處方組的病人咨詢時間長于醫(yī)生處方組;1 篇研究[27]中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人數均為52 例,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的病人咨詢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 項[40,46]研究結果表明,在二級精神衛(wèi)生保健中的精神科護士看病時花在病人身上的時間比精神科醫(yī)生多;Salkever 等[21]研究表明,護士在為中耳炎、咽喉炎病人提供診療服務的時間多于醫(yī)生;5 篇研究[16,25,38,39,43]表明,在初級保健中護士診療時間長于醫(yī)生;Jones 等[27]研究表明,醫(yī)生和護士為高血壓和腎疾病病人的咨詢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咨詢時間對比結果見表9。

      表9 護士與醫(yī)生咨詢時間對比表

      2.3.3 處方藥物數量 9 篇研究比較護士與醫(yī)生處方藥物數量的差異,其中3 篇RCT,4 篇橫斷面研究,2 篇隊列研究。4 篇研究[32,34-35,44]護士處方組病人人數及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2 586 例、50 778 例,研究表明,護士開具的處方藥物多于醫(yī)生,其中3 篇研究[32,34,44]表明在郊區(qū)護士處方開藥數量多于醫(yī)生,Running 等[35]研究表明護士開具的支氣管擴張劑處方數量多于醫(yī)生,但護士開具治療充血性支氣管炎藥物數量少于醫(yī)生;3 篇研究[25,38-39]護士處方組病人例數及醫(yī)生處方組例數分別為2 203 例、2 296 例,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在處方藥物數量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isher等[40]研究中護士處方組例數及醫(yī)生處方組例數分別為60 例,研究發(fā)現(xiàn),護士與醫(yī)生開具的處方藥物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Jacobs 等[46]研究中護士處方組及醫(yī)生組病人人數分別為61 例,該研究未給出明確的結果,處方藥物數量對比結果見表10。

      表10 護士處方與醫(yī)生處方藥物數量對比表

      2.3.4 醫(yī)療服務成本 3 篇研究對護士處方和醫(yī)生處方的成本效益進行對比,其中2 篇RCT 研究,1 篇橫斷面研究。Houweling 等[18]研究中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人數分別為46 例、38 例,該研究對比護士處方和醫(yī)生處方對糖尿病病人衛(wèi)生服務成本的影響,與醫(yī)生處方組相比,護士處方組的人員成本和與疾病檢測相關的成本較低,另外除降膽固醇藥的藥物成本增加外,兩組間每月平均藥物成本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Salkever 等[21]研究中護士處方組病人人數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人數分別為438 例、361 例,該研究比較護士處方和醫(yī)生處方在兒科中耳炎和咽喉痛的經濟成本差異,研究表明,與醫(yī)生相比,護士開具處方的治療成本可減少20%。Venning 等[38]研究中護士處方組病人人數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人數分別為651 例、665 例,該研究發(fā)現(xiàn)護士和醫(yī)生的衛(wèi)生服務成本在初級保健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3.5 復診率 7 篇文獻研究護士處方與醫(yī)生處方對病人復診率的影響,其中2 篇橫斷面研究,2 篇RCT,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及個案研究各1篇。Myers等[11]研究中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均為500 例,該研究表明在初級保健中,護士處方組的復診率低于醫(yī)生處方,初診14 d 后醫(yī)生處方和護士處方的病人復診率分別16.36%、8.30%;Kuethe 等[29]研究中護士處方組病人例數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36 例、37 例,該研究發(fā)現(xiàn)護士處方組哮喘病人的復診率高于醫(yī)生處方組;2 項研究[10,13]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320 例、481 例,該研究表明醫(yī)生處方組和護士組處方組病人的復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Jacobs等[46]研究中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人數均為61 例,該研究關于醫(yī)生處方和護士處方對抑郁癥病人復診率的比較沒有給出明確的結果。2 項研究[33,39]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984 例,2 394 例、研究表明兩組復診率相同。復診對比結果見表11。

      表11 護士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復診對比表

      2.3.6 轉診率 7 篇研究護士處方和醫(yī)生處方對病人轉診的影響,其中2 篇RCT,4 篇橫斷面研究,1 篇隊列研究。3 篇研究[11,39,42]中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1 397 例、1 427 例,研究發(fā)現(xiàn)在初級保健中護士處方組和醫(yī)生處方組病人的轉診率相似;2 項[22,43]研究中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98 451 例、15 108 例,研究表明護士處方組病人的轉診率低于醫(yī)生;Salibury 等[17]研究中護士處方組和醫(yī)生處方組病人分別為210 例、836 例,表明在診所中護士處方組轉診率高于醫(yī)生處方組。Venning 等[38]研究中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651 例、665 例,該研究沒有給出明確的結果[53-54]。

      2.3.7 回訪率 9篇研究護士處方和醫(yī)生處方對病人回訪的影響,其中3篇RCT,3篇橫斷面研究,隊列研究、病例對照及個案研究各1 篇。4 篇研究[19,29,32,38]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2 390 例、19 914 例,研究發(fā)現(xiàn),在哮喘等多種疾病中護士處方組病人的回訪率高于醫(yī)生處方組;5 篇研究[10,13,26,33,39]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25 464 例、82 941 例,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等疾病中護士處方組病人回訪率與醫(yī)生處方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3.8 用藥依從性 Jacobs 等[46]研究中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均為61 例,該研究探討醫(yī)生處方和護士處方對抑郁癥病人用藥依從性的影響,結果表明,不管病人是接受分體治療還是綜合治療,病人用藥依從性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3.9 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2 篇研究對比醫(yī)生與護士開具的處方藥中,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差異,2 篇均為隊列研究。Einhorn 等[19]研究中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例數分別為763 例、769 例,該研究比較醫(yī)生和護士在計劃生育服務中關于避孕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差異,結果發(fā)現(xiàn),兩者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oreman 等[28]研究中護士處方組與醫(yī)生處方組病人人數分別為36 例、34 例,該研究比較醫(yī)生和護士為多動癥病人開具的處方藥中,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3.10 誤診率 Myers 等[11]在會診結束后6 個月對護士與醫(yī)生的1 000 份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護士與醫(yī)生均無誤診記錄。

      2.4 發(fā)表偏倚分析 未進行發(fā)表偏倚分析。

      3 討論

      3.1 護士處方權的意義 許多國家賦予護士處方權是出于緩解醫(yī)療資源的不足及滿足日益增長的醫(yī)療服務需求,護士處方權作為一種新型的醫(yī)療保健模式,廣泛應用于??崎T診及初級保健中。賦予護士處方權對于護士而言,有利于提升其自主決策的能力,可及時處理緊急事件或急診小病,同時可提升其職業(yè)認同感;對于醫(yī)生而言,有利于減少工作量,可以將更多時間用于疑難病例的研究;對于病人而言,可增加就醫(yī)途徑,減少等待時間,能夠更及時獲得醫(yī)療服務??偟膩碚f,護士處方權是一種經濟、有效的醫(yī)療保健模式。

      3.2 護士處方權的實踐范圍 護士處方權的實踐范圍根據執(zhí)業(yè)范圍和??祁I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美國初級保健診所中的護士通常為醫(yī)生助理,對于輕癥/普通疾病可采用非藥物形式幫助病人緩解癥狀,并告知藥物潛在的不良反應;而專科門診中的護士則擁有獨立的處方權,如急診科護士可對病人進行獨立診斷及開具藥物,腫瘤??崎T診護士則可在醫(yī)生開具化療方案的情況下獨立管理化療的癥狀和副作用[47]。

      護士處方權與醫(yī)生處方權培訓重點也存在差異,醫(yī)生處方權的培訓重點在于疾病診斷和治療,尤其是藥物治療,而護士處方權的培訓重點在于疾病預防及健康教育,傾向于非藥物治療,因此護士一般倡導病人進行疾病自我管理;基于兩者培訓重點的不同,兩者的工作內容也有所不同,醫(yī)生大多接診復雜疾病,如帶有各種合并癥的慢性病、先天性疾病、腫瘤等需要較高診斷水平的疾病,相對而言,護士接診的多為單一的慢性病或急性疾病,如呼吸道疾病、急性創(chuàng)傷、皮膚病等較容易診斷的疾病或自限性疾病。

      3.3 護士處方權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多項研究表明,護士處方權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醫(yī)療保健模式,但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護士處方并不能完全滿足病人的護理需求,如Faeda 等[48]對于護士處方是否能滿足病人需求展開研究,結果表明,門診護士開具的處方中只有75%的處方可以滿足病人的需求;其次,賦予護士處方權的國家日益增加,但仍存在護士角色及工作界限不明的情況,這會額外增加護士的工作量,打擊護士行使護士處方權的信心;另外,許多國家出于安全性的考慮對護士開藥范圍進行限制,如控制性藥物,但這有可能延誤病人的治療;最后,大部分護士對于行使處方權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但也有部分擁有處方權的護士不愿意行使處方權[49-51],這些護士認為開處方增加了日常工作量及執(zhí)業(yè)風險。

      3.4 護士處方權的展望 護士處方權的取得在英國、美國及澳大利亞等國家都經歷了幾十年的過程,由此看來,護士處方權的發(fā)展是一個漫長且曲折的過程,但不可否認的是,護士處方權已成為全球發(fā)展趨勢[52]。

      護士處方權的發(fā)展與政策、教育、組織學會支持等因素密切相關,除此之外,還需關注護士處方的安全性、處方能力及信心。臨床管理計劃被認為是確保護士處方安全性的一種有效方式,建議今后增設護士處方安全性的審查部門,定期對護士處方進行審查,除此之外,應加強多學科的交流,醫(yī)生、藥劑師及護士之間形成“安全網”,即在面對難以判斷的疾病時,護士應及時與醫(yī)生進行交流,藥劑師應對護士開具的處方藥物劑量、用法等方面進行審查,減少不適宜處方[53-54]。

      處方能力及信心是護士能否行使好處方權的重要因素,其中藥理學知識是影響護士處方能力及信心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應加強此方面的培訓。另外,護士處方權可能會帶來護理工作界限模糊及護士工作量的增加,今后的研究應分析工作量增加、工作環(huán)境等對護士行使處方權的影響,從而促進護士處方權更好的發(fā)展。

      4 小結

      當前證據表明,護士處方質量與醫(yī)生相當,對病人結局有改善作用,總的影響是積極的,但納入的文獻證據級別一般,但還需納入更多高質量研究,尤其是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對護士處方權在護理質量、轉診及醫(yī)療成本等方面的影響進行研究,以驗證結論。

      猜你喜歡
      處方權處方例數
      專科護士處方權
      人工膝關節(jié)翻修例數太少的醫(yī)院會增加再翻修率:一項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人間處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4
      更正
      國內外護士處方權的研究進展
      患者術后躁動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解決因病致貧 大小“處方”共用
      濫開抗菌藥醫(yī)生將受罰
      處方
      小說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16
      眼外傷遲發(fā)性繼發(fā)青光眼的臨床分析
      邢台县| 巴中市| 韩城市| 嘉禾县| 静安区| 霍城县| 雷山县| 丽水市| 松潘县| 廊坊市| 景德镇市| 乡城县| 南宫市| 义马市| 石屏县| 襄汾县| 新野县| 辉南县| 黄石市| 北川| 邮箱| 新化县| 射洪县| 云龙县| 利津县| 蕉岭县| 惠来县| 惠水县| 象州县| 全南县| 遂平县| 娄底市| 平泉县| 延边| 松潘县| 丹东市| 宣化县| 青铜峡市| 织金县| 安仁县|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