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碩 梁銳英 張旭
摘要:重度牙齒磨損是病理性的。隨年齡的增長,磨損程度增加,會伴隨牙列缺損以及牙齒敏感、疼痛、牙髓壞死等各種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修復治療重度牙齒磨損成為臨床醫(yī)生除齲齒問題外首要考慮的問題。因此,本文對重度牙齒磨損的修復治療方法進行總結概述。
關鍵詞:重度牙齒磨損、牙列缺損、修復、治療方法
牙齒磨損是非齲病、外傷因素導致的牙齒硬組織的喪失。目前,國際常用的牙齒磨損評價標準是Smith和Knight提出的牙齒磨損指數(shù)(tooth wear index,TWI)。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發(fā)生重度牙齒磨損的情況越來越多見。美國一項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15-26歲年齡組,出現(xiàn)重度牙齒磨損的比例為5.73%,并且隨年齡的增長,比例逐漸增加,55-65年齡組為8.19%,65歲以上達8.84%。其致病機制主要包括機械因素或聯(lián)合化學因素的共同作用。針對重度牙齒磨損的患者,臨床醫(yī)生會制定出相應的修復治療方法。因此,本文對重度牙齒磨損的修復治療方法進行概述。
1 重度牙齒磨損的修復治療
重度牙齒磨損與早期的牙齒磨損的治療方式完全不同。早期牙齒磨損患者可能無明顯不適或牙本質(zhì)敏感,大多數(shù)患者并不會引起重視,因此,對于早期牙齒磨損可采取干預措施,包括改變不良習慣、飲食習慣、刷牙方式指導以及臨床中常用的脫敏治療,例如:氟保護劑、極固寧、GLUMA脫敏劑及中藥脫敏,樹脂類脫敏脫敏、激光脫敏等。重度牙齒磨損可能會造成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隱裂、牙折,甚至導致面下1/3高度降低、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胃部疾病等。患者大多是有明顯癥狀才選擇就醫(yī),故牙齒已屬于重度磨損期。對于重度牙齒磨損,往往需要復雜的根管治療、全冠、嵌體以及高嵌體的修復治療,更嚴重者需要復雜的咬合重建。
1.1 咬合垂直距離降低
1.1.1 重度磨損不伴有牙列缺損
1)單顆牙齒重度磨損的患者,在經(jīng)過根管治療后可選擇冠、嵌體、高嵌體的永久固定修復。
2)單純的多顆后牙牙齒重度磨損患者,一般使用樹脂填充或塑料咬合墊抬高咬合,具體方法:(1)長期緩慢提升,達到患者感覺舒適的高度;(2)一次性提升5~7mm,而后患者在6~8周內(nèi)要定期復查,調(diào)整咬合,達到患者感覺樹脂的高度。后期給予固定修復治療。近年來,由于粘接材料及粘接方式的發(fā)展,微創(chuàng)修復方式更加受到臨床醫(yī)生的青睞。
焦海霞等學者用玻璃離子做充填治療,臨床觀察效果良好。歐陽騫等人研究時發(fā)現(xiàn)重度磨損導致的磨牙缺損伴牙髓炎患者,接受根管治療1周后,選擇CAD/CAM鑄瓷高嵌體修復技術或樁核冠修復技術,結果顯示CAD/CAM高嵌體修復技術遠期效果要優(yōu)于全冠修復技術,此種修復方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牙齦健康,與鄰牙關系良好,患者滿意程度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1.2 重度磨損伴有牙列缺損
重度牙齒磨損可伴有有牙列缺損患者,大多數(shù)發(fā)生于老年患者中,并且隨著隨年齡的增長,口腔組織發(fā)生退行性改變,修復難度加大,常合并顳下頜關節(jié)病,咬合垂直距離降低,咬合異常,咀嚼肌張力減退,髁突移向后上方。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選擇塑料牙合墊抬高咬合并調(diào)整咬合關系,后期固定義齒修復余牙,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缺失牙完成咬合重建。李偉利用烤瓷冠聯(lián)合活動義齒修復牙齒重度磨耗伴缺失,修復6個月后整體效果較好。鄭奕琦等人同樣利用可摘局部義齒聯(lián)合固定義齒進行重度牙齒磨損伴牙列缺失患者的咬合重建修復,取得理想的修復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2 咬合垂直距離正常
對長期牙齒缺失,臨床牙冠延長,造成咬合垂直距離正常。
1)可降低臨床牙冠,保留牙根,根管治療后進行覆蓋義齒修復。
2)正畸壓入法
3)牙齒拔除術,選擇即刻義齒或即刻種植修復。
2 討論
不論上述任何修復方式,都需經(jīng)過半年至1年或者更長時間的漫長的修復治療過程,過程復雜,價格昂貴,就診次數(shù)多,每次就診的時間長。部分患者要求美觀,可能在修復治療前對牙齦進行修正,增加臨床牙冠長度后進行咬合重建。很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選擇放棄,有足夠毅力的患者能夠堅持下來,但還要經(jīng)受更長時間的考驗,觀察更長期的治療效果。為了縮短治療周期,Luís等采用后牙超薄樹脂合貼面修復技術,輔助CAD/CAM的應用,將治療周期縮短到了一個月左右。J Oudkerk采用“一步非預備”技術,無需臨時修復過程,應用椅旁CAD/CAM系統(tǒng),切削PICN,對重度牙齒磨損患者進行全牙列咬合重建修復,24小時內(nèi)完成治療,2年臨床觀察,效果良好。這些方法雖然簡化了治療程序,減少了復診次數(shù),大大縮短的治療周期,但材料的耐磨性低于牙釉質(zhì),同時需要高端設備和技術支持,治療費用居高不下,仍會讓許多患者望而卻步。因此,更多的研究者正致力于尋找操作簡便、復診次數(shù)少,降低患者痛苦感受、價格低廉、經(jīng)濟實惠的新材料、新方法。
(華北理工大學口腔醫(yī)學院,河北省 唐山市 0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