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強 崔揚
(一)人口學資料
李某,女,漢族,18歲,高二學生,性格內(nèi)傾,獨生子女。自幼身體健康,無重大軀體疾病史,家族無精神疾病史。近1個月以來情緒低落,失眠,對什么都沒興趣,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主動前來咨詢。
(二)個人成長史
求助者從小性格內(nèi)向、聽話、不善言辭、不好交際,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因為父母工作關系,求助者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小學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到高中成績處在中等水平。
(三)精神狀態(tài)
求助者意識清晰,接觸主動;語速有些快,應答切題;情緒緊張、焦慮,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有一定自制力,言行一致,人格較穩(wěn)定;感知覺、記憶及思維未見異常。
(四)身體狀態(tài)
求助者發(fā)育正常,體態(tài)偏瘦。近期經(jīng)常失眠,食欲下降,對日?;顒蛹爸車巳汉褪挛飭适d趣;精力減退,出現(xiàn)無原因的持續(xù)性疲乏;思維遲滯,精神活動減少;敏感多疑,自我評價過低;食欲不振、自感痛苦。體檢結(jié)果無異常,無器質(zhì)性疾病。
(五)社會功能
求助者能正常上課,但學習效率低,注意力差,與同學關系不和諧。
(六)心理測試結(jié)果與分析
1.SAS:標準分57,提示輕度焦慮。
2.SDS:標準分69,提示中度抑郁。
3.SCL-90:總分161,人際關系敏感2.1,抑郁2.2,焦慮2.5,提示有焦慮、抑郁和人際關系障礙,其他各因子分均處于正常范圍。
我最近感覺很失落、壓抑、空虛,總之很郁悶。我的情緒一直起伏不定,凡事不感興趣,上課分神,經(jīng)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失眠或常做噩夢,高度警覺,容易發(fā)怒和受驚嚇,不愿與人接觸。晚上睡眠質(zhì)量很差,頭痛,白天又睡不著,很疲勞,食欲也很差。我曾經(jīng)懷疑自己得了神經(jīng)衰弱。
其實我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癥狀,起因是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一個出租車司機想要性侵我,雖然未遂,但還是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傷害。
(一)咨詢師觀察到的情況
據(jù)咨詢師觀察發(fā)現(xiàn):該求助者表情迷茫,說話處事節(jié)奏比較緩慢,性格較內(nèi)傾,內(nèi)心較有思想,但說話時不太敢看別人的眼睛,交流時顯得被動和矜持,如初次來訪時希望咨詢師問她問題,她再回答。
(二)班主任及同學反映的情況
據(jù)與求助者關系較好的同學和老師介紹:她(求助者)平時勤奮刻苦,待人真誠;性格較內(nèi)向,生性敏感,容易受傷;情緒變化激烈,易怒;不愿意與同學交流,喜歡獨來獨往。
(一)智力水平
根據(jù)咨詢師臨床觀察、周圍人反映以及學業(yè)成就水平斷定,該求助者智力正常。
(二)心理健康狀況
求助者心理評估結(jié)果較嚴重偏離了正常水平,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特別是在抑郁、焦慮、人際敏感等因子上癥狀明顯。各分量表平均分 (0~4計分)如下(表1)所示:
求助者屬于中度抑郁狀態(tài),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睡眠不好,情緒變化激烈,易怒,無故疲勞,感到生活無意義,情緒起伏不定,長期感到心情低落,與同學關系不和諧,等等。
(三)癥狀表現(xiàn)
心境低迷,同時思維緩慢、語言動作減少和遲緩,并且伴有失眠、乏力、學習效率低、內(nèi)感性不適,癥狀持續(xù)兩周以上,有一定程度的社會功能受損。求助者當前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主觀感受痛苦,情緒低落;人際關系敏感、淡漠;學習活動興趣、注意力減退;睡眠不足問題。
(四)鑒別診斷
1.與重性精神病相鑒別。根據(jù)病與非病的三原則,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統(tǒng)一的,對自己的心理問題有自知力,有主動求醫(yī)的行為,無邏輯思維混亂,無感知覺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礙。
2.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嚴重心理問題的初始反應強度強烈,反應已泛化,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病程大于2個月。而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沒有對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持續(xù)的時間也較短,不到2個月,因此可以排除嚴重心理問題。
3.與焦慮癥相鑒別。焦慮性神經(jīng)癥的內(nèi)心沖突是變形的,與現(xiàn)實處境沒有關系,沒有明顯的道德色彩;反應也和初始事件本身不相關,出現(xiàn)泛化和回避,持續(xù)時間長,大于3個月或半年。而該求助者的心理沖突是由現(xiàn)實因素引起的,屬于常形沖突,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沒有出現(xiàn)泛化和回避,持續(xù)時間只有1個多月,因此排除焦慮性神經(jīng)癥。
根據(jù)以上所有臨床資料的收集結(jié)果和評定,李某可以被診斷為抑郁情緒障礙。
(一)生物因素
女,18歲,青年初期生理發(fā)展趨于平緩,但尚不成熟,情緒不穩(wěn)定,遇到性侵這一突發(fā)事件,導致機體狀態(tài)不佳,從而產(chǎn)生抑郁情緒。
(二)社會因素
首先,造成求助者心理問題的原因是有很明顯的現(xiàn)實事件,即回家的路上遭遇出租車司機性侵這一突發(fā)事件,這對于一個18歲的女生來說,無疑是個很大的現(xiàn)實刺激,這正是造成她心理問題的主要誘發(fā)因素;其次,求助者性格內(nèi)向,又羞于說出自己的遭遇,無傾訴對象,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導致焦慮程度越來越重。
(三)心理因素
認知心理學認為,認知評價是決定情緒發(fā)生的關鍵因素。面臨性侵這一突發(fā)事件,個體是否產(chǎn)生抑郁以及抑郁的程度如何,不只在事件發(fā)生情景本身,而主要取決于受到傷害后隱瞞、不愿與人傾訴,這樣,其抑郁水平也必然會升高。
根據(jù)以上評估和診斷,同求助者和家長協(xié)商后,確定如下咨詢目標:
(一)近期目標
1.求助者和咨詢師之間建立平等良好的咨詢關系,并應用到其他人際關系中。
2.擺脫求助者對自身問題的過分關注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逃避行為,直接面對客觀環(huán)境。
3.使求助者在學習生活中做出新的有效的行動,以改善目前不良人際關系、學習狀態(tài)。
4.使求助者認識到內(nèi)部的沖突,糾正錯誤觀念。
5.使求助者掌握一定調(diào)控情緒的方法技巧,改善低迷心境,緩解抑郁情緒。
(二)長遠目標與最終目標
增強求助者的自我認識,幫助其完善個性,習得自我成長技巧;增強其情緒調(diào)控和社會(人際)適應能力。
(一)第一階段
建立咨詢關系,給予診斷評估,確立目標階段(第一次咨詢):
目的:收集資料,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完成心理診斷,作出評估診斷。
方法:攝入性會談、心理測驗。
咨詢過程:在第一次咨詢中,咨詢師首先采取尊重、共情和積極關注等態(tài)度,與求助者建立起良好的咨詢關系,收集相關資料,并完善有關咨詢登記表,介紹咨詢過程中的有關事項與規(guī)則;接著了解其心理問題的發(fā)生發(fā)展情況,根據(jù)求助者的實際情況,完成SDS、SAS心理測驗,并作出相應的分析解釋;然后,與求助者協(xié)商,確立咨詢目標;最后,布置家庭作業(yè),讓求助者回憶她的成長經(jīng)歷和相關的生活事件。
(二)第二階段
心理幫助階段(第二次到第四次咨詢):
目的:選擇合適的咨詢技能與策略進行心理幫助,并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情緒狀態(tài)進行矯治階段,主要運用合理情緒療法針對求助者的不合理認知進行修正,使她認識到事情并不如她想象得那樣糟糕,而且心理困惑也不完全是客觀因素造成的,主要與個人對事情的態(tài)度和信念有關。從而改善她的情緒,調(diào)整其行為,建立積極認知。
方法:合理情緒療法。
咨詢過程:第一步,首先檢查求助者的家庭作業(yè)完成情況,根據(jù)她的成長經(jīng)歷、家庭環(huán)境、父母的關系、生活事件等基本情況,了解求助者的性格特點、認知模式以及社會支持系統(tǒng),共同探討其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原因。
第二步,根據(jù)ABC理論,讓求助者明白,目前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抑郁情緒、睡眠障礙及人際關系不好等問題,主要是由于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引起的。通過分析讓求助者認識到她的不合理信念有以下幾條:1.遇到性侵,我的一切就全都完了;2.我已經(jīng)不是原來那個我了;3.我還有什么臉面見人?。∪绻黄渌酥懒?,我以后還怎么生活啊,我的父母也會跟著一起蒙羞。
第三步,針對以上不合理信念,分別給予剖析、辯論。第二次咨詢,主要針對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遇到性侵,我的一切都完了”“我已經(jīng)不是原來那個我了”進行辯論。以下是部分咨詢內(nèi)容摘要:
咨詢師:你對遭遇性侵這件事是怎么想的?
求助者:我覺得我的一切都完了。
咨詢師:是嗎?怎么會有這個想法,能談談嗎?
求助者:老師,您不知道父母對我的期望有多高,他們希望我是家族中最優(yōu)秀的,為家里人爭氣,為他們臉上爭光,我永遠都忘不了爸爸媽媽期盼我優(yōu)秀的眼神,我也一直向著他們期望的方向努力。可是,一切都被遭遇性侵這件事改變了,我不再是父母眼中那個優(yōu)秀的女兒了,一切都完了!
咨詢師:能看得出你是一個懂孝順的好孩子,很體諒父母的感受,也很希望給家人一個優(yōu)秀的自己,是這樣嗎?
求助者:的確是這樣。
咨詢師:那么,我需要你思考——被性侵就一定會改變一切了嗎?何況你只是遇到性侵這一偶發(fā)的事件,但出租車司機并沒有得逞。
求助者:我好像一直都這么認為的,難道不對嗎?
咨詢師:我也只是在提醒你,出租車司機并沒有真正侵犯你,你被人救下了。雖然受到驚嚇,但這樣,你就不是原來的你了嗎?
求助者:哦……我想想。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自己成為父母的驕傲,不允許自己有任何錯處或者對不起父母的事情發(fā)生。我遭遇性侵這件事后,不敢跟任何人說,怕他們知道后會笑話我,也怕父母跟著蒙羞,我就覺著自己這輩子完了。
咨詢師:我想,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而在他們的眼里,你是獨一無二的,比起希望你優(yōu)秀,他們更希望你健康平安快樂。父母更看重的是你這個人,在他們眼里,你是不可替代的。你說我說得對嗎?你對父母的孝不只體現(xiàn)在努力成為他們期望的樣子,更重要的是,你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及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這才是對他們的孝,你說呢?
求助者:是,您說得對,我明白了,謝謝老師!
咨詢師:回去再想想我們今天的談話,下次再接著聊!
第三次咨詢主要是與“我還有何臉面見人?。∪绻粍e人知道了,我還怎么活啊,父母也會跟著一起蒙羞”這個不合理信念作斗爭。以下是第三次咨詢內(nèi)容的摘要:
咨詢師:你對“臉面”這個問題怎么理解?
求助者:我覺得人人都愛面子,特別是女孩,更需要臉面。您說,如果同學們知道了我遭遇性侵,雖然是未遂,但也不好聽。女孩的名聲很重要,所以我也不想和同學們多說,我怕他們笑話我。
咨詢師:哦,你是說,如果被別人知道了,你的名聲就不好了,所以你就不敢尋求他人的幫助了。對嗎?
求助者:當然了,這一個月以來,我一直糾結(jié)于這件事,怕被人知道了,大家看不起我,擔心同學們嘲笑我,那會讓我抬不起頭來。為此,我晚上總睡不好覺,白天沒精神,很難進入學習狀態(tài)。
咨詢師:你的意思就是,主要擔心大家知道后會看不起你。對嗎?
求助者:我想是這樣的。
咨詢師:那你有過看不起遭遇過性侵但勇敢報警的女生嗎?
求助者:沒有呀,我從來沒這種想法,我覺得她們很勇敢,用法律的武器去保護自己,我很敬佩她們。
咨詢師:是嗎?你沒有這個想法,你從來沒有看不起遭遇過性侵但勇敢報警的女生的想法,為什么就認定別人會有這種想法呢?我想了解的是,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真如你所想的那樣,有同學表示出看不起你的樣子了嗎?
求助者:這倒沒有,因大家都忙著學習,根本沒時間去考慮別人的事。
咨詢師:也就是說你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有某個同學因為你的遭遇而關注你、評判你。是嗎?
求助者:想想的確如此。
咨詢師:那也就是說,你就不用為這件事再擔心緊張了。是嗎?
求助者:是的。謝謝老師!
當求助者對這些信念有了一定認識后,咨詢師要及時給予鼓勵。然后讓求助者體會現(xiàn)在情緒的變化,最后布置家庭作業(yè):還有哪些不合理信念,自己與自己進行辯論,從而領悟到自己應該為這種失之偏頗的思維方式負責。每次以書面文字的形式記錄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過程,并整理咨詢的思考和體會,樹立起改變不合理信念的決心和自我改變的信心,最終從根本上樹立起合理的信念,消除異常情緒的困擾。
第四步,在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基礎上,構建合理的認知模式,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如合理的信念有:“雖然遭遇性侵,但萬幸的是未遂,我還是原來那個優(yōu)秀的我,沒有任何改變,只不過是多了一次經(jīng)歷,這讓我學會了更好地保護自己”“我應該把這次經(jīng)歷告訴家人,這樣,他們能給予我更多的幫助,讓我從這次遭遇中更快走出來”“我應該勇敢報警,讓壞人繩之以法,以免更多的女孩受害”。
第四次咨詢?nèi)匀贿\用合理情緒療法,復習和強化咨詢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合理信念,同時注意調(diào)整關注點。積極關注自己的優(yōu)點和優(yōu)勢,以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來看待挫折和失敗,以平常心面對學習和生活。
(三)第三階段
鞏固與結(jié)束階段(第五次咨詢):
目的:鞏固咨詢效果,處理好求助者與咨詢師的離別情緒。
方法:會談法、作業(yè)分析法。
咨詢過程:咨詢雙方做好咨詢的回顧和總結(jié),對求助者的進步給予正性反饋與強化,幫助求助者把咨詢過程中學到的思維方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樹立生活的信心,用新的認知和行為模式面對未來的生活。
(一)求助者自我評估
求助者能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不再感覺做什么事都沒興趣了;自我感覺情緒起伏較少、基本較穩(wěn)定,睡眠狀態(tài)比較好;現(xiàn)在學習時能集中精力,學習效率明顯提高;人際關系趨于平和穩(wěn)定,與父母保持一定的溝通;對自己的人格特點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信心倍增,各方面狀態(tài)良好。
(二)同學和老師的評價
學習有進步,能比較自然地參與班級和學校的團隊活動,與同學正常交流。
(三)咨詢師的評估
本案例咨詢效果良好,求助者抑郁情緒得到緩解,睡眠狀態(tài)改善,與同學交流正常,學習成績正逐步提高。求助者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成長動力明顯增強,自我控制感增強,對他人有了更加合適的期望,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加完善和合理的設計。
(四)求助者社會功能情況
求助者情緒穩(wěn)定,能正常與同學交往。
(五)心理測驗結(jié)果
1.SAS:標準分41,在正常范圍。
2.SDS:標準分40,在正常范圍。
3.SCL-90:總分148,其中:人際關系敏感1.5,抑郁1.4,焦慮1.1。
總分和因子分都在正常范圍,說明咨詢有效,故結(jié)束咨詢。
[參考文獻]
[1]郭念鋒.心理咨詢師[M].北京:民族出版社.
[2]錢銘怡.心理咨詢與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徐俊冕,季建林.認知心理治療[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
[4]中國心理咨詢網(wǎng)[EB/OL].http://www.laahome-cec.com.
[5]華夏心理網(wǎng)[EB/OL].http://www.psych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