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
(中交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
公路作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性設施,是保障和促進道路交通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區(qū)域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公路逐漸成為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點內容。而對于公路施工而言,除了要關注公路施工進度外,還要對公路施工的質量給予足夠的關注,以保障公路的使用質量和效果。在公路質量管理中,路基路面的病害預防是關鍵。然而,受施工環(huán)境、施工材料、施工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公路施工中路基路面發(fā)生病害的可能性也在明顯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施工主體有必要對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病害的發(fā)生及預防策略進行實踐性的研究探討,以提高公路施工過程中病害問題的預防效果,確保公路施工的質量[1]。
隨著施工技術和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公路工程施工的科學性有了明顯的提高,施工質量提高也有了扎實的技術保障。然而,受諸多施工因素尤其是施工環(huán)境的影響,公路工程施工中仍然會出現一系列的病害問題,影響施工的進度和質量。結合當前公路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來看,路基路面施工中容易出現的病害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路面不平整是指路面出現凹凸不平等不平整的現象。在實際的公路施工中,路面不平整的問題主要出現在采用瀝青材料施工的公路中。如果公路路面出現不平整問題,會對車輛的行駛速度和安全性產生重要影響。而造成路面出現不平整的原因主要在于公路施工過程中瀝青材料混合比例控制不合理。例如,當施工使用的瀝青中油石材料過多,就會出現路面凸起的情況,而如果油石材料過少,就會導致路面出現松散,產生凹陷。另外,如果瀝青中水的含量控制不合理,也會引起路面出現不平整的問題[2]。
路面蜂窩是指公路施工結束交付使用后,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的麻面或者蜂窩狀現象。路面出現的蜂窩現象,會導致公路整體的承壓能力降低,公路的使用壽命會因此而縮短。從施工情況看,路面蜂窩現象產生的原因在于施工過程中瀝青材料配置不合理、路面填充材料中的加水量計算不準確、路基填料攪拌時間過短、路基填料攪拌不均勻等操作,導致路面的填充材料內部留有空氣,路面的結實度和緊密度不夠。
路基翻漿是指由于路基濕軟、強度下降等情況而出現的路基彈軟、裂縫、冒泥漿等翻漿現象。一般來說,造成路基翻漿的原因主要有2種情況:(1)季節(jié)性天氣原因,即在冰凍春融時期,因為地下水位升高、路基排水不暢等導致路基或路面的基層含水率過高,路基路面的強度急劇下降,引起路基變濕變軟,在行車的反復壓力下,路基出現翻漿情況;(2)公路處于土質比較松軟的諸如濕地等區(qū)域,由于路基土質差,容易形成積水等情況,進而造成路基路面松軟,在行車等外力的作用下出現翻漿等情況。
路基變形是路基基底因受巨大填方土的壓力及車輛運營過程中的動荷載而產生的路基變形現象。路基變形不僅影響路基自身的穩(wěn)定性,同時也對整個公路的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雖然在公路施工過程中,經過處理的路基會處于比較平坦的狀態(tài),但在施工車輛的碾壓以及投入使用后的交通車輛壓力作用下,公路的路基就會出現荷載量過大等情況,進而造成路基變形。總體來看,路基變形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1)公路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不到位,施工過程中的分層控制施工不夠準確,造成路基中的含水量偏大,引起路基變形;(2)是施工材料質量不合格,導致公路路基在處理結束后因為受較大的壓力作用而出現變形的情況。
滑坡是指位于高陡斜坡上的巖體或者土體在自然或者人為力量的作用下沿帶或面滑動的現象。對應的,路基滑坡是路基的上邊坡或者局部自上而下的滑移。造成施工中的公路出現路基滑坡的原因主要有底層巖性活躍、地質構造復雜、不合理開挖和水的滲透等。
通過分析發(fā)現,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問題產生的施工方面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施工管理不規(guī)范、施工材料不合格和施工方法不當等。顯然,這些因素突出了施工階段的公路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結合上述明確的路基路面病害問題,施工主體要通過以下幾方面的策略加以預防和應對[3]。
施工方要結合公路施工現場環(huán)境和公路施工要求,對路基路面使用的要求進行規(guī)范化、清晰化的管理,避免因為管理疏忽或管理不到位引起路基路面病害問題的產生。在路基基層施工前,應先檢查下一結構層的施工質量,一旦發(fā)現結構層存在松散、重度離析等情況,要及時進行返工修正。對于施工中發(fā)現的路基開裂部位,應進行封閉性的處理,以徹底消除開裂部位的結構性問題。在路面施工時,一旦發(fā)現路面存在不平整的問題,要使用擊實方法成型混合料試件,以確保路面的平整性,如果路面的裂縫較細且數量不多,則可以先使用水沖的方法對裂縫進行沖洗,然后使用水泥漿進行抹補,如果裂縫較大,則應鑿去裂縫的薄弱部位,然后再進行施工。
施工材料質量是否合格,以及施工材料使用方法是否規(guī)范,直接影響公路施工中路基路面的質量。施工方要結合公路工程施工的相關情況和要求,加強施工材料質量的管理。在施工材料采購、運輸和現場管理過程中,施工方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選擇、驗收和管理,確保材料質量不存在問題。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方要按照施工標準規(guī)范化地使用材料。在應用水泥穩(wěn)定碎石的路基施工方法時,應采用振動試驗法進行密度測試,以確保水泥用量符合標準要求。同時,對于采用混合料的施工來說,考慮混合料中細料、礦粉等會對混合料的收縮產生較大影響,應對混合料中的各類物質的含量進行必要的控制,以確?;旌狭系氖湛s率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排水性能直接影響路基路面中的含水量,進而影響路基路面的結實度。在施工前,施工方要在調研施工環(huán)境的基礎上,對公路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統進行科學設計,確保路基路面內部的積水能夠順利地排泄出去。同時,要將路基路面的排水系統與橋涵構造物等地面排水系統相聯通,確保路基路面排出的水能夠被真正引流。
邊坡是路基路面的脆弱部位,會因為自然性原因而出現老化等情況。為防止邊坡老化造成的路基滑坡現象的發(fā)生,施工方要在施工過程中對邊坡進行必要的防護。對于可能發(fā)生滑坡現象的路基部位,可以采用設置抗滑樁、擋土墻、灌漿等方法,對路基部位進行加固,防范下滑風險。對于無法使用植物進行防護的部位,可以通過修筑防護墻、壘砌防護欄等配套工程建設來進行路基的防護,有效防止公路路基出現邊坡下滑現象。
公路作為經濟社會發(fā)展基礎設施中的重要內容,其質量直接關系公路工程使用的周期和效益??紤]到公路工程施工易受各方面因素綜合影響的現實情況,施工主體要對公路的路基路面施工給予足夠的重視,采取必要的措施預防可能影響公路質量的問題出現。對于公路路基路面中容易出現的病害問題,施工主體要通過規(guī)范公路施工管理、注重施工材料質量、合理設計路基路面排水系統和注重公路邊坡的防護等措施加以預防,以確保公路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