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以后,對高中生的閱讀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憑借課內有限的閱讀很難達到這一要求。為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注重加強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并將德育滲透其中,一方面增加高中生的閱讀量,另一方面促使高中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筆者針對在高中語文課外閱讀中有效滲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究與分析,并提出了高中語文課外閱讀中有效進行德育滲透的途徑,希望有助于高中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外閱讀;德育;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1)09-0009-02
【本文著錄格式】廖健康.高中語文課外閱讀中有效進行德育滲透的途徑[J].課外語文,2021,20(09):9-10.
高中語文教師不僅僅是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同時還是高中生生活中的引導者。高中語文教師在組織高中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應該根據高中生的實際情況,貼合高中生生活培養(yǎng)高中生的人格和品德,加強德育的滲透。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不但要對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引起足夠的重視,還需要認識到滲透德育的必要性,以此促使高中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人生態(tài)度。
一、在高中語文課外閱讀中有效滲透德育的必要性
(一)高中語文學科自身特點所決定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以后,素質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思想政治素質則是高中生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高中語文教材中包含有很多德育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語文學科的這一特點加強德育的滲透。但是畢竟語文教材的內容有限,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非常有必要通過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對課內閱讀教學進行彌補,以此充分發(fā)揮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重要作用,從而更好地將德育滲透其中。
(二)社會不斷發(fā)展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與進步,對人才的需求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僅掌握系統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已經很難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作為社會未來建設與發(fā)展接班人的高中生,其不僅需要掌握完善的科學理論知識,同時還可以具備敏捷的思維和較強的創(chuàng)新精神,最為關鍵的是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在高中語文課外閱讀中滲透德育,可以滿足社會不斷發(fā)展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豐富高中生語文知識體系的同時,還提高了高中生的道德素質。
二、高中語文課外閱讀中有效滲透德育存在的問題
(一)高中生的語文基礎較為薄弱
部分高中生在聽他人講話時,通常很難準確地把握對方講話內容的重點,并且自己在說話時也經常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對于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通常也只能夠讓別人自己去意會,自己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即便可以用語言傳達,也總是傳達的意思不夠到位。很多高中生都存在不敢大聲講話的情況,還有一些高中生土話連篇,這與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相差很遠。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高中生的語文基礎較為薄弱。而部分高中語文教師深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過于重視升學率的提高,而忽視了德育的滲透,依然在采取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高中生的學習興趣較低,其很難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語文基礎知識,這是致使高中生語文基礎薄弱的一個主要原因所在。
(二)家庭因素的影響
很多高中生家長為了生活而忙于工作,還有一些高中生家長為了賺錢而背井離鄉(xiāng)。這部分高中生通常都是由父母親的上一輩來照料,其通常缺乏親情的撫慰,很難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來自家庭的溫暖。據相關調查顯示,這部分高中生的心理一般都比較脆弱,并且比較自卑,在與別人相處時表現得比較沉默寡言。在進行課外閱讀時,也通常因為缺少父母的監(jiān)督和指導而敷衍了事,甚至還有一部分高中生根本就不進行課外閱讀,更無從提及接受德育。
三、高中語文課外閱讀中有效進行德育滲透的途徑
(一)通過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加強德育的滲透
高中語文教師在延伸課內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課外閱讀交流會的設置,進一步培養(yǎng)高中生的閱讀能力。為了有效地激發(fā)高中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為其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課外閱讀情境,以此充分調動高中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在教學情境中潛移默化地升華高中生的思想。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在引導高中生閱讀《祝?!窌r,可以讓高中生通過閱讀了解文章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其他高中生一同配合將這一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演繹出來,再現當時的情境。高中生在親身參與的演繹中,更容易體會和感受到在當時較為封建的社會中,人們受到的壓迫和當時窮苦百姓的生活局面。促使高中生更加珍惜和熱愛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相信科學,不搞封建迷信。另外,高中語文教師還可以要求高中生自行尋找素材,通過深入的閱讀獲得屬于自身的閱讀體會,并將其抒發(fā)出來。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高中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豐富高中生的情感體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加強德育在課外閱讀中的滲透
德育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多渠道、多層次。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中滲透德育時,應該靈活地運用多樣化的形式與手段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如果教師僅僅是一味地強制性要求高中生展開課外閱讀,對于正處于叛逆期的高中生來說,很容易出現一些反其道而行的高中生,這將對其課外閱讀興趣的激發(fā)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加強德育在課外閱讀中的滲透,讓高中生通過課外閱讀獲得更加深刻的情感體會,并升華高中生的情感。如:高中語文教師可以以“生活、生命”為題組織高中生開展演講比賽。在正式開展演講比賽前,教師可以引導高中生搜集一些有關這一主題的文章,通過閱讀感受到生命的寶貴之處,認識到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僅有一次,這樣當高中生在審視生命,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時通常會產生新的體會和感悟。像高中生在閱讀有關四川抗震救災方面的文章時,可以深刻地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在如此險惡的環(huán)境中,依然有一些不畏懼困難與犧牲的英雄連續(xù)作戰(zhàn),在廢墟中尋找生命的跡象,給受災的人們帶去了希望。通過閱讀這一類的文章,高中生通常會產生深刻的閱讀體會,并且能夠慷慨激昂地將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從表面上來看是在培養(yǎng)高中生的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實質上也為高中生樹立起了學習的榜樣,有助于高中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三)為高中生推薦優(yōu)質的課外閱讀書籍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由于教材內容有限,課外閱讀越來越受重視。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書籍可謂是五花八門,其中也存在一些魚目混珠的劣質書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高中生多閱讀詩歌、散文、經典著作、劇本、小說等書籍。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極大地增加高中生的課外閱讀量,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升高中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但是在高中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所有類型的文章都閱讀到。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外閱讀中滲透德育時,應該為高中生推薦一些優(yōu)質的課外閱讀書籍。經典著作之所以被人們稱為經典,并不是因為有很多的人贊美過它,而是因為通過這些文章的閱讀,可以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世界、認識自己。例如:《紅巖》就是一篇非常不錯的作品,在當時動蕩不安的社會背景中,江姐被抓,面對各種酷刑,江姐表現得依然十分鎮(zhèn)定自若,并沒有因為害怕身受皮肉之苦而屈服。顯然這是一種崇高的大無畏精神,這也是非常值得現如今高中生學習的。
(四)引導高中生鑒賞文章,幫助高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信息飛速傳播的現如今,瞬息萬變是當今社會的一個重要標簽,豐富多彩則是當今社會的一大特色。高中語文教師在將德育滲透到課外閱讀中時,可以利用當前備受人們關注和熱議的話題作為課外閱讀的主題。首先,語文教師可以引導高中生針對這一話題在課余時間與其他高中生展開討論。隨后,語文教師可以為高中生推薦一些有關這一話題的書籍或文章,加深高中生對這一話題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在思想上再一次沖擊高中生。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高中生閱讀《人民日報》或者《中國青年報》中報道的熱點事件,通過對文章的鑒賞,盡可能地將事實的真相還原,以此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高中生求真的良好品質。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高中生大膽地發(fā)表自己對這一熱點事件的觀點和評論。高中生在發(fā)表自己見解的過程實質上也是進一步深入理解文章內涵的過程,并且可以進一步凈化高中生的心靈。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與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人才的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憑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已經無法滿足現如今教育以及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為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對課內閱讀教學進行有效的延伸,并且在開展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時,還需要加強德育的滲透,對高中生的三觀以及思想觀念的正確形成進行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高中生身心健康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治平.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分析[J].課外語文,2020(7).
[2]許家豪.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語文課外閱讀活動的課程管理研究[J].課外語文,2019(28).
[3]王艷.基于閱讀成果展示的高中語文課外閱讀興趣激發(fā)策略探討[J].高考,2019(18).
[4]李瑤. 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9.
[5]賈天蕊.高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意義及路徑研究[J].課外語文,2019(9).
作者簡介:廖健康,1980年生,甘肅禮縣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班主任,研究方向為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