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一個愛上讀書的故事。
鄰居說她的兒子有多動癥,坐在凳子上學習如坐針氈,但是玩手機時正好相反,“沖他大呼小叫也一動不動”——看來,說這孩子有多動癥是不準確的,應該說有學習多動癥。
鄰居傷心之余決心做個樣子給兒子看:學習就是學習,一定要沉下心來。于是拿起一本書,坐在寫作業(yè)的孩子對面開始看。結果幾分鐘就敗下陣來。后來她深有感觸地對我說:“沒有讀書的興趣,被迫讀書確實是一種煎熬。”
好在鄰居又及時找到了對策,她坐到兒子背后,這樣就可以把手機放進書本里,假裝讀書,以此告訴兒子:媽媽一直在學習,而且還能長時間坐著不亂動。
但是這位聰明的媽媽低估了兒子的智商,兒子早就發(fā)現(xiàn)了媽媽的秘密,只是一直沒告訴她。直到她歇斯底里斥責兒子時,兒子才拿出“殺手锏”揮舞到兩敗俱傷。
于是鄰居又來了一次深刻的反?。盒迯妥约?,安撫兒子,開誠布公,從我做起。漸漸地,在假裝努力讀書的過程中,她竟然真的愛上了讀書。她發(fā)自內(nèi)心地告訴我:“讀書真好!我竟然像做夢一樣愛上了讀書……一旦愛上讀書,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家庭孩子事業(yè)樣樣順心,自己也越來越有精氣神?!?/p>
她的話,我感同身受。讀書,確實是一種快樂的生活方式。讀書不僅可以積累知識,更可以醞釀智慧;不僅可以向外了解世界,更可以向內(nèi)了解自己。我對讀書一直充滿感激。
曾經(jīng)一個樸素的女孩,也明白清水出芙蓉的道理,然而在這樣一個流行包裝的年代里,我忽然可憐起自己這原生態(tài)的容顏。于是,下定決心,馬上“武裝”,結果事與愿違。修復受傷的心靈時再讀《歲月匆匆》,心中豁然開朗:歲月的真誠寫在臉上,就是生命中最靚的底色,既然熱愛生命,何必抗拒歲月。
浮躁褪去,一種美好的向往在心中涌動。讀書,讓我在自己內(nèi)心航行,于靜謐之中抵達遠方,看不到被時光束縛的場景。我可以在斗室內(nèi)行走天涯,抑或回望人生,而日子也會變得更優(yōu)雅。讀書,平整了我躁動的心靈;讀書,校正了我低俗的審美。原來,讀書才是對生命最美的化裝。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睡前飯后,一個人,一本書,讓生活多了滋味,讓人生增了質感。每天浸潤在閱讀的時光里,慢慢地,你會感謝那個喜歡讀書的自己。
作為教師,我們無緣生活上的奢華,有的甚至身處窮鄉(xiāng)僻壤,但我們絕不做精神的流浪兒。作為教師,其職業(yè)屬性要求我們必須是熱愛讀書的人。駐足教育的精神家園,我們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博覽群書、閱讀經(jīng)典,用文字記錄生活、傳播文明,讓孩子和我們一起精神燦爛。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如果我們習慣于模式化的生活套路,惰性就會逐漸滋生,平淡伴隨著忙碌,生命缺少了應有的厚度,神經(jīng)觸及到的是寂寞孤獨。這樣,我們不只是辜負了生命,更是在蹉跎歲月。
讀書,讓精神律動,使靈魂與文字產(chǎn)生共振,為精神增添新的鈣質,提升幸福的精神屬性。
美好偏從讀中來。愛上讀書,也就真正愛上了生活。讀好書,才能遇見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