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婷
【摘要】在高校貧困生認定和資助工作中如何公平、公正、公開,通過科學的方式,一對一將有限的資金發(fā)放給需要幫助的家庭經濟困難生,如何精準認定家庭經濟困難生是眾多輔導員經常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目前,在困難認定的過程中,主要是依靠定性的方式,本文基于層次分析法進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其將影響因素和因變量進行量化處理,并尋找到因變量與影響因素之間的科學數量關系式,消除人的主觀判斷,通過權重計算出所有學生的賦分,加總求和,按照順序排列得出結果,結合學生的在校表現,使得決策與分析相協調可以使用其分析結果來做出有效的認定。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指標體系? 精準認定
【基金項目】玉溪師范學院2019年大學生成長研究項目,項目名稱: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研究,項目編號:XG201901。
【中圖分類號】G719.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6-0038-03
2018年10月30日,教育部等六部門發(fā)布《關于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該意見中指出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實現精準資助的前提,是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基礎。如何公平、公正、公開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必須堅持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既要建立科學的量化指標體系,進行定量評價,也要通過定性分析修正量化結果,更加準確、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對于高校來說,就是要一對一將有限的資金發(fā)放給需要幫助的家庭經濟困難生,而實現精準資助的前提是做到精準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貧困生認定工作主要是依靠定性方法,如何在資助工作中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就需要探索構建科學的量化認定指標體系,本文基于層次分析法提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的量化體系,從而為實現精準認定提供一種新路徑,使得高校學生工作更加科學合理,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貧困生認定方法
(一)層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層次分析法(AHP)是美國運籌學家匹茨堡大學教授托馬斯·薩蒂(Thomas L· saaty)于本世紀 70 年代初創(chuàng)立的一種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通過把決策分成目標、準則、方案或者更多的層次,在此分解的基礎之上不止通過定性,而且把定量的計算過程加入而使用的一種決策方法。
(二)使用層次分析法的貧困生認定方法構造
建立層次結構模型,主要有四個步驟:(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2)構造成對比較矩陣;(3)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4)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三)設立層次結構模型
層次分析法強調決策問題的層次性“即先理清各個因素之間的包含關系”,再把它們整合在同一個層次結構圖中,我們把層次結構圖分成四個層次:(1)決策層:為什么要使用層次分析法,這個方法應該幫助我們解決什么問題;(2)因素層:將影響因素進行分類;(3)指標層:將影響因素的具體原因進行分解;(4)方案層:供我們進行決策時的科學量化方案。
因此,在資助工作的評選環(huán)節(jié)中,我們把層次分析法運用到第一個步驟:認定貧困生。層次分析法的第一層也就是目標層,對象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第二層,導致家庭貧困的原因:家庭成員原因、社會原因、個人原因等等;第三層,指標層,導致家庭經濟困難情況的各種具體原因(如欠債情況、地質自然災害、家庭成員情況、受教育程度、房屋居住等具體情況);第四層,方案層,判斷出班級哪些學生是認定的對象。
(四)構造判斷矩陣
在指標層各量間進行兩兩比較,采用薩蒂的9標度法取值,在征求長期從事資助工作的專職老師和學生本人的輔導員、班主任、任課老師,甚至是同學的綜合意見,確定好目標判斷矩陣,綜合選出導致家庭經濟困難的因素,先將這些因素兩兩對比,最后再比較剩余的這些因素導致學生家庭經濟貧困的程度的比例,才能更科學地確定貧困生的認定指標體系。
二、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一)構建貧困生認定指標體系
通過發(fā)放調查問卷,對不同學院、班級、專業(yè)學生影響其家庭經濟困難的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困難指標體系,具體內容見表1、表2、表3:
(二)貧困生認定模型
通過對所有學生的信息收集,得到指標層中的基本數據和信息,最終得出班級家庭貧困學生的模型(全班同學的總分)Z=Z1+Z2+…Zn,通過把班級每個學生的總分與全班同學的總分對比,并參考平均值和中位數,根據學校的認定文件和相關政策,得出班級學生貧困的初步模型。
三、模型驗證和等級劃分
(一)驗證模型的準確性
以某班級某同學為例,該班級總人數為40人。將其編號依次標記為“01”“02”…“40”。由于數據信息量較大, 本次隨機挑選三位同學(“03”“19”“37”)的數據顯示具體的計算過程。
將剩下的所有同學按照上述方式計算他們的各自總分,并將他們所得分數進行降序排列,結果如下:
通過上述計算以及國家和高校貧困生認定條件得到得分前17名可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與班級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相符。
(二)劃分貧困等級范圍
通過數據的收集和統計,計算得出40名同學的得分,按照從高到底的順序進行排序,結合國家和高校貧困認定條件,得出貧困等級的劃分范圍。并通過對多個專業(yè)信息的采集、收集和整理,得出相應的三個貧困等級劃分范圍。特殊困難(60分以上,包括60分)、一般困難(40~59分),40分及以下不困難。
四、結論
在高校的家庭貧困生認定過程中使用運籌學中的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想法,引入層次分析法理論,在構建高校貧困生認定層次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學生的致貧原因,將原因進行分類,并賦予分值,最終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來劃分出班級的貧困等級,已經由傳統的定性方法轉變?yōu)槎ㄐ耘c定量相結合的評估方法。
科學合理的量化過程可以理清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和資助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問題,在指標量化的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學生個人談話、家訪多種方式結合,使得任何一個指標層的內容有理有據,進一步找到班級、學院、學校在認定過程中更深次的問題,并給出具體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簡單粗暴地給予學生經濟上的幫助,可以將幫扶與育人,甚至是學生就業(yè)關聯起來,幫助一個家庭脫貧。定量與定性相結合,有助于高校資助工作的順利開展,它的價值在于它可以從大量收集、整理和準確的分析數據中挖掘出學生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為高校的貧困生認定工作提供更加精確的數據和科學的理論基礎,最終在貧困生認定工作機制的建立中,能推動各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在創(chuàng)新的臺階,實現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項家春,臺永權,李妍.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研究[J].山東青年政治學報,2018(1).
[2]鄧傳靜.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校貧困生認定探索[J].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