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妃太
【摘要】小學階段,學生普遍認為毛筆書法課堂枯燥無味,所以探索一些新方法、新形式,真正地讓學生在書法的課堂教學中快樂起來,是書法教師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論述在書法課堂中,從形式多樣的導入、輕松愉快的訓練、真心實意的評價三個方面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體會書法、練習書法,從而達到讓學生喜歡毛筆書法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
毛筆書法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與我國的歷史文明交輝相映,一脈相承,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書法教學已經(jīng)走入全省中小學課堂,它的開設有助于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對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有一定幫助。如何在課堂中把原有重復、枯燥、無味的書寫訓練過程,轉化到活潑、快樂的書法課堂,讓學生長期保持對書法的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導:善于課前引導,活躍書寫氛圍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一環(huán),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導入新課雖時間短暫,但不應乏味開場。因此,導入應輕松愉快,能激發(fā)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整體藝術化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開端。
(一)影片音樂導入法。練字的過程就是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為了營造良好的練字氛圍,課前播放現(xiàn)代名家現(xiàn)場揮豪的短片,讓學生自己體驗、感悟。我們還可以播放一些高雅悠揚的音樂,讓學生在悠揚的古箏樂曲聲中放松自我,讓書法在樂感中起航。
(二)生活體驗導入法。書法藝術本身有很多高超深邃,深奧難懂的專業(yè)術語,如不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加以詮釋,學生是難以理解的。比如,用吃飯來詮釋讀帖,通過對良好的吃飯習慣交流,讓學生自然明白讀帖就像吃飯,唯有細嚼慢咽才能品嘗出字的味道。
(三)教師示范導入法。什么樣的教師,就教出什么樣的學生。在講授新課前注重發(fā)揮示范作用,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寫字范例,讓學生在欣賞中產(chǎn)生對教師的崇拜,對書法藝術的追求,從而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
(四)名家故事導入法。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培育造就了眾多名垂青史、光照后人的書法名人,他們勤學苦練的故事就是鼓舞、激發(fā)學生寫字興趣最生動的教材。課堂上可以舉“懷素寫字寫穿木板”的故事,從中讓學生學到持之以恒等案例,讓學生在隨后的訓練中多一份興致,多一份毅力。
二、練:優(yōu)化訓練過程,享受書寫樂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睂W生書法的進步與有效的訓練是分不開的,訓練過程也是一個漫長的成長過程。同時,鑒于筆畫是毛筆書法的基礎,筆者在訓練過程中,先讓學生愛上畫線,再讓學生享受書寫,力求在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玩耍中達到我們的課堂教學目的。
(一)簡化書寫練習,事半功倍。書寫練習是一個復雜、乏味的過程,有效的練習是提高書寫質(zhì)量的關鍵。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筆者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抓住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筆鋒練習。初學時,每個學生都喜歡拿起筆亂畫,筆者就利用“亂畫”為課堂服務,讓學生在亂畫時嘗試用毛筆豐富的彈性、鋒芒,表現(xiàn)出線條的優(yōu)美。讓他們嘗到甜頭后再做到指實掌虛,最后在示范中講解簡單的用筆。
2.筆畫練習。筆畫是字的框架,提按又是筆畫的精髓,筆畫的靈魂。所以,課堂上要讓學生練習,體驗線條提按的速度帶來輕盈、快捷和沉重、緩滯的不同感觀,體驗線條的力度、枯澀、蒼潤等質(zhì)感。
3.形體練習。我們?nèi)粘J褂玫臐h字本來就是一種遠離事物形體的抽象結構。為了方便對漢字的書寫與記憶,可以為字的結構和書法作品制作抽象的模型,有助于改變對漢字結構的感覺方式。在書法課堂可用簡單幾何圖形來概括整個字形,幫助學生去認識、體驗。
(二)玩中學,享受課堂書寫的樂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對枯橾、乏味的書法課堂,興趣尤顯重要。這時,我們在課堂上又要想點方法去激發(fā)與尋找學生學習的興趣點,讓學生嘗試新鮮,重現(xiàn)燦爛笑容。
1.改變書寫的材料,提高書寫興趣。筆者在課堂上經(jīng)常變著不同的法寶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首先,改變紙張的大小。譬如,一張毛邊紙一般能寫16字,可以考慮把毛邊紙折對開,每次只需要寫8個字,減輕了包袱,興致馬上來了。其次,變換紙的形式。平時練習用紙比較單一,可以通過把紙裁剪成團扇等其它形式提高他們的興趣。再次,紙質(zhì)的變化。如,用報紙的換用毛邊紙,用毛邊紙的換用宣紙,讓學生覺得有新鮮感。
2.改變書寫的形式,提高書寫興趣。一節(jié)課40分鐘,讓學生堅持到最后是件不容易的事,這時筆者就會采取不同書寫的形式來引起他們的注意。首先,姿勢的轉換。如果學生坐久了有點煩躁時,筆者會對他說:“你站起來寫會更棒!”再次,練習形式的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單獨練習,筆者嘗試讓他們四人為一組,在同一張紙上練習,這樣就有了競賽的動力。
3.轉換對字臨摹的方位,提高書寫興趣。由于我們平時的書寫都是循規(guī)蹈矩,長時間的臨摹也會變得厭倦。轉換對字臨摹的方位,學生會覺得新鮮,好玩。同時,營造課堂氣氛,激發(fā)書寫興趣,也是掌握寫得一手好字的關鍵。
三、評:多樣評價方式,滿足書寫欲望
(一)真切的口頭評價。教師的口頭評價應以激勵性為主,努力以真誠的語言,親切的語調(diào)去激發(fā)學生,對學生多一點賞識,運用口頭評價夸獎學生,對學生的表現(xiàn)作出積極的反饋。
(二)多樣的書面評價。小學生對100分有著莫名的喜愛與崇拜,所以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譬如,把一些簡單的簡筆畫作為評分方式。一個蘋果表示還可以,兩個表示很不錯,三個表示你真棒。還可采用圖章來評價,如大拇指章、紅花章、笑臉章、哭泣章等,給學生較強的視覺刺激。
(三)鮮明的實物評價。一個本子,一支鉛筆,一張?zhí)堅臼呛芷胀ǖ臇|西,學生從父母那里是唾手可得,但如果教師在將實物獎勵給學生的時候,讓學生說說心里話,這原本普通的東西瞬間變得很有價值。此物雖小,但在課堂上已經(jīng)成為學生的渴望,得之卻不易。
(四)互動的交流評價?;咏涣髟u價是我們課堂上最直接,又最省事、省心的評價方式。課堂上利用作業(yè)的展示,進行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師生的互動等形式,讓學生在這節(jié)課努力的成果展示于大家面前。
羅杰斯說過:“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筆者正是通過形式多樣的導入——輕松愉快的訓練——真心實意的評價,構建快樂、民主、平等、寬松的和諧氣氛,讓課堂成為快樂的園地,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有效地接受知識,領略書法藝術之美,打開藝術之門。
參考文獻:
[1]劉小晴.中國書學技法評注[M].上海書畫出版社,1991.
[2]趙家熹.書法藝術與書法教學[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
[3]王元軍.中國書法教育[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6.
[4]教育部.藝術新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5]邱振中.中國書法:167個練習[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