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沂鑫
彝族酒歌文化是彝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彝族酒歌中,充分展現了彝族人民積極樂觀、熱情好客與爽朗干練的民族特點。彝族酒歌文化是彝族文化重要資源,具有較高的開發(fā)價值;但是在彝族酒歌文化開發(fā)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利于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因此,積極探索彝族傳統酒歌文化開發(fā)與保護的合理化路徑,對于促進彝族優(yōu)秀歷史文化傳承與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云南元江地區(qū)的彝族,歷史悠久,主要有4 個支系,即聶蘇、山蘇、仆拉、臘魯,長期以來創(chuàng)造和傳承了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彝族文化,其中彝族傳統酒歌文化具有重要代表性?;诖?,本文主要對云南元江地區(qū)彝族酒歌及其文化內涵進行探析。彝族酒歌屬于古老的民歌藝術中的一種,是彝族人民在生產生活中所創(chuàng)作出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音樂形式,其與彝族人的飲食、著裝、風俗等具有密切相關性,呈現出明顯的民族性、傳統性等特點。同時,彝族酒歌中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云南元江地區(qū)彝族酒歌具有悠久的歷史,并在歷史發(fā)展中實現了代際相傳。因此,在彝族酒歌中,蘊含著豐富的彝族生活文化遺俗。例如,彝族酒歌中的《佳肴歌》所唱的就是彝族人在酒筵上吃“肝生”,將彝族先民拿起弓弩去牧羊時的場景鮮活的再現出來,并且從吃“肝生”中也可以看出,彝族具有“與虎同食”的古老的傳統風俗,將彝族先民在遠古時代的生活方式用歌聲展現出來。又比如,元江是重要的甘蔗生產基地,利用當地甘蔗壓榨后進行釀酒是資源的深度利用,喝甘蔗渣酒已經成為現代彝族人的生活方式,當地的酒歌中就唱到:“今天又打得一壺甘蔗渣酒呀,我們彝家人酒多多的有,我們抬出來給你們喝嘎”。在彝族酒歌中,展現了不同歷史時期彝族生產生活及風俗習慣,反映出彝族人民的思想觀念。
彝族酒歌的群眾基礎十分廣泛,深受廣大彝族人民熟悉和喜愛,這也是彝族酒歌得以傳承至今的重要原因。彝族酒歌是彝族人民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在酒歌創(chuàng)作中,彝族人民充分融入了自身的情感,用歌來作為情感傳達與交流的重要載體。在云南元江彝族酒歌中,能夠充分體會到彝族人對友情的赤誠之心和對朋友的尊重,將彝族人淳樸、善良、勤勞的性格特征展現得淋漓盡致。例如,元江彝族酒歌中唱到:“遠方的貴賓,四方的朋友,我們不常聚,難有相見時,彝家有傳統,待客先用酒,彝家美酒多,美酒敬賓朋”,逢年過節(jié)或者貴客來臨時,彝族村寨就會響起這些悠揚的敬酒歌,通過敬酒歌把酒斟給客人,是元江彝族人民的傳統禮節(jié)。
彝族酒歌中展現出彝族人的生產生活方式與規(guī)范,其還具有顯著的教育功能和道德訓誡的作用。在彝族飲酒聚會時,族內的長者會以酒歌的形式向下一代進行生產生活經驗的傳授以及為人處世之道的教導。例如,彝族人民對家庭和睦、夫妻恩愛的道德倫理有非常高的重視度,并且關注下一代對高尚精神情操的傳承。在彝族人舉行婚禮時,由畢摩、歌手或長者歌唱祝福酒歌,祝新郎新娘吉祥、康泰、美滿幸福:“祝福的話不必多,祝福的話要句句美,祝福新郎新娘呵,生活像蜜一樣甜;祝福新郎新娘呵,人品像花一樣美;祝福新郎新娘呵,恩恩愛愛到白頭。祝福的話不必多,祝福的話要句句美,祝福新郎新娘呵,家庭和睦多歡樂;祝福新郎新娘呵,種養(yǎng)年年碩果累;祝福新郎新娘呵,多子多孫人長壽?!?/p>
彝族酒歌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組成,對傳承彝族文化發(fā)揮著重要的載體作用。隨著現代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彝族酒歌文化作為重要文化資源得到良好的開發(fā)。但是,在彝族酒歌文化開發(fā)中,受到現代商業(yè)文化沖擊,其傳承與發(fā)展遭受嚴重沖擊。
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qū),年輕一代接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大,一些年輕人已經不會說自己的民族語言,一些民族習俗也逐步消亡。元江彝族酒歌文化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一些彝族年輕人甚至已經聽不懂用彝族語言傳唱的傳統酒歌,更不用說對彝族酒歌文化的開發(fā)利用。例如,在傳統節(jié)日聚會中,有長者在酒筵上吟唱民族歷史、傳授民族風俗的習俗,但是隨著當地年輕一代的出走以及老一代人逐漸減少,這種酒歌習俗不斷消亡。
彝族酒歌文化的文化價值在于其特殊的生長環(huán)境。但是,受到市場經濟條件的影響,彝族酒歌文化在開發(fā)過程中難免受到商業(yè)文化侵擾,導致其逐漸喪失獨特性和傳統性,酒歌文化習俗面臨著被異化的風險。
例如,在一些地區(qū),彝族酒歌成為商業(yè)演出的一部分,為了吸引游客,在任意場合都可演唱任意酒歌。彝族畢摩調主要是在特定活動中才會出現的酒歌,這一類酒歌也成為商演作品。長此以往,彝族酒歌文化中的傳統性與民族性必然會受到侵蝕,對彝族酒歌文化造成破壞。
隨著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認識逐漸深刻,地方政府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與保護工作。但是,政府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較為明顯的重申報、輕保護的問題,重視通過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增加當地旅游資源開發(fā)的噱頭,而忽視對文化保護的有效落實,基本上沒有具體的對酒歌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政策,對酒歌文化傳承人沒有具體的扶持與指導幫助,對酒歌文化的商業(yè)開發(fā)也沒有相應的政策措施,這導致當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fā)的無序性,對酒歌傳承造成不利影響。
彝族酒歌文化資源實現開發(fā),必須建立在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基礎之上。當代人應當充分認識到彝族酒歌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以自身堅強的文化基礎實現對酒歌文化資源的多樣化開發(fā)。因此,當地人需要重視本民族人們對彝族酒歌及文化的普及,尤其是年輕一代對酒歌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針對此,當地可以定期組織開展“彝族酒歌非遺傳承”之類的活動,面向彝族年輕一代以及對彝族酒歌有興趣的群眾、游客等,進行彝族酒歌文化知識、相關禮儀及習俗的宣傳教育活動,既可以作為當地旅游文化特色項目,又可以實現對正宗彝族酒歌文化的傳承,并在當地形成良好的彝族酒歌文化氛圍。
彝族人是彝族酒歌的重要傳承人,是對彝族酒歌保護與傳承的重要主體,同時也是彝族酒歌文化開發(fā)的重要標簽。當地政府應當積極尋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彝族酒歌傳承人,將其作為文化資源開發(fā)的重要形象載體,鼓勵其接班傳代,舉辦酒歌及相關培訓活動,并通過多種方式予以指導與資助。
積極尋找彝族酒歌保護與開發(fā)的結合點,實現彝族酒歌保護與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的耦合,并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
一是可以通過建立彝族酒歌展演團隊,從專業(yè)、規(guī)范的角度,由專業(yè)的團隊向游客進行彝族酒歌的展演,確保彝族酒歌演出能夠準確傳達其包含的文化內涵,避免文化扭曲。
二是通過在特定節(jié)日或婚喪嫁娶中,結合彝族酒歌表演,或者是以彝族酒歌文化為背景元素,通過打造酒歌文化景觀、環(huán)境,設計彝族服飾等,為游客營造一個具有原真性和自然性的彝族酒歌文化氛圍。
三是采集彝族酒歌視頻音頻,建設彝族傳統酒歌數據庫,依托網絡渠道進行傳播,使更多人都能通過網絡觀看、了解彝族傳統酒歌文化;四是舉辦彝族酒歌傳唱活動,可以依托于每年的彝族火把節(jié)及其他民族傳統節(jié)日,組織具有彝族特色的酒歌傳唱活動,吸引游客,打造民間藝術文化名片,不斷提升彝族酒歌文化的影響力。
文化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與發(fā)展的精神支柱,彝族酒歌文化是彝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彝族人民智慧與心血的結晶。隨著社會快速發(fā)展,實現彝族酒歌文化的開發(fā)與保護,是實現彝族酒歌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實際發(fā)展過程中,應在傳承與保護的基礎上探索彝族酒歌文化開發(fā)的有效路徑,為其實現文化延續(xù)、打造文化品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