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洪,趙益俊
(1.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福建省福清市 350318;2.重慶華能水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重慶市巴南區(qū) 401320)
水輪發(fā)電機組碳粉堆積問題是影響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碳粉是因為碳刷和旋轉的集電環(huán)摩擦產(chǎn)生,從源頭上來看,這是不可避免的[7];目前國內外存在一些碳粉收集的解決方法,包括自泵式碳粉收集方式、敞開式碳粉收集方式、局部式碳粉收集方式等,但是這些方法的實際效果不佳,不能解決碳粉收集的問題。
因此,非常有必要對水輪發(fā)電機組碳粉收集的問題進行研究,探討碳粉收集最有效、可行的方法,保證水輪發(fā)電機組碳粉收集系統(tǒng)的效果,為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國外公司采用的碳粉收集方法是,在每個刷握上單獨設置一根或者多根小塑料管,將小塑料管匯集到高壓泵上,原理圖如圖1所示,實物場景圖如圖2所示。
圖1 國外碳粉收集方案原理圖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foreign carbon dust collection scheme
圖2 國外碳粉收集方案應用場景圖Figure 2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foreign carbon dust collection schemes
國外的碳粉收集方案存在諸多缺點和不足:
(1)安裝比較復雜。
(2)維護不便,刷架和碳刷周圍有許多小管子,檢修集電環(huán)、刷架、刷握等都不太方便。
(3)碳粉吸收效率不高。
(4)吸塵點位于刷握周圍,將碳刷和集電環(huán)接觸的位置包裹起來,不允許直接目視檢查電刷,如果碳刷出現(xiàn)打火,巡檢人員發(fā)現(xiàn)不了,容易造成事故。
國內的機組單機容量普遍比國外大,勵磁電流較大,碳刷布置數(shù)量也比較多,不太適合采用這種結構類型。
1.2.1 自泵式碳粉收集方案
自泵式碳粉收集采用的方法是:在集電環(huán)下方的發(fā)電機主軸上,安裝并固定一套類似于帶有離心風扇葉的離心轉輪[6],將從集電環(huán)、刷架處掉落下來的碳粉吹到四周的過濾層上,對碳粉進行收集,原理圖如圖3所示,實物圖如圖4所示。
圖3 自泵式碳粉收集原理圖Figure 3 Schematic diagram of self-pumped carbon dust collection
圖4 自泵式碳粉收集應用場景圖Figure 4 Physical picture of self-pumped carbon dust collection
自泵式碳粉收集方案存在如下缺點和不足:
(1)碳粉顆粒很細,被集電環(huán)旋轉產(chǎn)生的風吹得四處飄散,不容易直接掉下來,碳粉收集效率不高。
(2)離心轉輪將風吹到過濾層上,風容易被反彈回來,將碳粉也反吹出來,不能被較好地收集。
(3)離心轉輪直徑一般比集電環(huán)大,轉速較快,巡檢集電環(huán)和碳刷時有較大的安全風險。
(4)自泵式碳粉收集裝置需要加裝在主軸上,需要在新機組設計時考慮相關安裝接口和結構。而已有的舊機組結構緊湊,沒有多余的位置加裝,故自泵式碳粉收集也具有較強的使用局限性。
(5)風扇葉輪的扇葉片設計具有方向性,不適合抽水蓄能機組具有順時針、逆時針兩個旋轉方向的機組使用。
1.2.2 敞開式碳粉收集方案
敞開式碳粉收集采用的方法是:在集電環(huán)和刷架的下方布置一個粉塵收集盤,在粉塵收集盤上圓周開若干個孔,用一臺或者多臺除塵器的吸塵口從粉塵收集盤上的空洞處,將粉塵吸出并收集,原理圖如圖5所示,實物圖如圖6所示。
圖5 敞開式碳粉收集方案原理圖Figure 5 Open carbon dust collection scheme
圖6 敞開式碳粉收集方案應用場景圖Figure 6 Physical picture of open type Carbon collection scheme
敞開式碳粉收集方案存在如下缺點和不足:
(1)碳粉顆粒很細,被集電環(huán)旋轉產(chǎn)生的風吹得四處飄散,不容易直接掉下來。
(2)由于碳粉吸塵的空間比較開闊,未形成較為密閉的環(huán)境,只能收集粉塵收集盤上孔洞處的粉塵,其他沒有孔洞的位置則不能收集,碳粉收集效率不高。
1.2.3 封閉式碳粉收集方案
(1)封閉式碳粉收集采用的方法是:在集電環(huán)外圍設置一個集塵罩,集塵罩與集電環(huán)可形成一個相對密閉的腔體,使碳粉限制在密閉空間內;在集塵罩上設置多個吸塵口;利用碳粉收集裝置將碳粉從集塵罩內吸出后,在碳粉收集裝置內處理后進行收集,防止碳粉在絕緣部件上堆積后造成絕緣降低情況的發(fā)生,避免碳粉對發(fā)電機集電環(huán)及機組其他部件的污染,可以保證機組安全、可靠運行。碳粉收集裝置運行的同時,可以將集電環(huán)與集塵罩之間密閉腔體內的熱空氣吸出,外部冷空氣從集電環(huán)與集塵罩的間隙不斷進入補充,如此循環(huán)可達到降低集電環(huán)溫度的目的,可以避免集電環(huán)、碳刷高溫[8]。
(2)封閉式碳粉收集主要由帶集塵罩的刷架系統(tǒng)、碳刷及刷握裝置、碳粉收集裝置、吸塵管路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五大部分組成。
封閉式碳粉收集系統(tǒng)結構布置如圖7所示。
圖7 封閉式碳粉收集系統(tǒng)結構布置圖Figure 7 Structural layout of closed carbon powder collection system
(3)計算封閉式碳粉收集系統(tǒng)內碳粉顆粒軌跡。
式中:Fg——重力,N;
Fext——其他外力,N;
mp——粒子質量,kg;
FD——曳力,N。
式中:τp——粒子松弛時間,s;
v——粒子速度,m/s;
u′——流體速度和湍流擾動速度的矢量和,m/s;
M——壁面修正系數(shù)。
式中:I——單位矩陣;
P(n)——壁法向方向的投影;
α——粒子半徑與粒子中心到最近壁面的距離的比值。
式中:rp——粒子半徑,m;
Lw——從粒子中心到最近壁的距離,m;
u——流體速度,m/s;
uf——擾動速度,m/s。
式中:μ——流體黏度,Pa·s;
CD——曳力系數(shù);
ρP——粒子密度,n/m3;
dP——粒子直徑,m;
Rer——相對雷諾數(shù)。
選取的邊界條件為:粒子從t=0s時刻開始釋放,釋放間隔0.2s,持續(xù)釋放1s 。瞬態(tài)計算時間步長為0.02s,總計算時間為2s,計算以相對容差10-5作為收斂條件。除黏附邊界外,其他壁面均為反彈邊界、且黏附邊界和反彈邊界均是無條件黏附和反彈[1]。湍流擴散模型選擇連續(xù)隨機游走模型,利用仿真有限元模型計算的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封閉式碳粉收集裝置風速分布圖Figure 8 Air speed distribution of closed carbon dust collection device
(4)效果評估。由重慶華能水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設計、制造的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和專利技術的封閉式碳粉收集結構在抽水蓄能機組和常規(guī)立式機組上應用,達到比較好的碳粉收集效果,如圖9、圖10所示分別為仙居抽水蓄能電站、烏東德水電站碳粉收集裝置。
圖9 仙居抽水蓄能電站碳粉收集裝置Figure 9 Carbon dust collection device of Xianju pumped storage
圖10 烏東德水電站碳粉收集裝置Figure 10 Carbon dust collection device of Wudongde power plant
封閉式碳粉收集可以達到以下效果:
(1)封閉式碳粉收集結構能有效收集碳粉,避免碳粉對發(fā)電機集電環(huán)及機組的污染,保證機組安全、可靠運行。
(2)能有效降低集電環(huán)及碳刷的運行溫度。
(3)方便觀察、檢查集電環(huán)運行狀況。
(4)可在機組運行時帶電檢查及更換碳刷[9]。
本文結合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碳粉收集處理方案,根據(jù)各個方案的實際運行效果進行分析,對碳粉收集較差的方案的失敗原因進行分析、總結,對碳粉收集效果比較好的方案進行重點討論,有助于各大電站在新裝機或改造時,對一些不恰當?shù)幕蛘卟缓侠淼姆桨高M行排除,同時選取適合電站自身需求的碳粉收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