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用
【摘要】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是一個雙邊互動、師生交流的過程。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及思維特點,筆者提出低年級學生寫話訓練要以教材的課文為范本,寫話訓練要建立在生活情境之上,寫話訓練需要多元訓練作為基礎,寫話訓練以多元評價作為激勵和鞏固這四方面內(nèi)容,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寫話訓練;語文素養(yǎng);四要素
低年級學生初始接觸寫話,會無從下手,抓耳撓腮,也寫不了太多內(nèi)容,或者寫的內(nèi)容混亂,前言不搭后語。如何給學生搭建一個臺階,讓他們可以順利進階呢?筆者經(jīng)多年實踐積累,提出以下四種方法。
一、寫話訓練以教材課文為范本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主要以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抽象思維相對較弱。以二年級學生為例,他們受思維特點的限制,未能有效組織寫話材料。初始面對寫話,他們往往彷徨,無從下筆。針對這種情況,仿寫范文就是一個較好的辦法。入選教材的范文都是文質(zhì)兼?zhèn)涞牡浞吨?,語言表達具有完整性和準確性,教師在指導學生細致深入學習范文過程中,引領學生在深入體驗中達到感知,為學生的言語素養(yǎng)水平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葉圣陶說過:“文本無非就是個例子?!苯滩姆段模ㄎ谋荆┮?guī)范而嚴謹?shù)臅鴮懕磉_,正好促進了學生的感知、思考和模仿,所以教材的范文對很多學生都起到了鮮明的示范性作用。
比如,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下冊《楓樹上的喜鵲》一句,“今天早上,太陽從渡口對岸山岡后面升上來了,我看見喜鵲阿姨站在窩邊,指著上升的太陽,問喜鵲弟弟……”就是一個極佳的寫話訓練范文。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從內(nèi)容上感知這句話的四個要素:即時間為“今天早上”,地點為“窩邊”,人物為“喜鵲”,事件為喜鵲阿姨與喜鵲弟弟的對話。教師把這四要素作為重點板書,這五要素就是學生寫話的范本。
其次,緊扣文本。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對語句成分的感知,建立起靈活、有個性、多樣的語言結(jié)構(gòu),有效促進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提升,為語言素養(yǎng)的發(fā)展打下穩(wěn)固的基礎。
二、寫話訓練建立在生活情境之上
除了在教材范文中學習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外,還要借取生活,在多維度、多渠道,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認知、感受,為學生的寫話積累實感的材料。陶行知先生說過:“語文的外延即生活?!惫式處煂W生寫話的訓練,不能只停留在書面的學習層面之上,應將訓練遷移到鮮活豐富的生活中去,學生只有會觀察、會思考、會感知現(xiàn)實生活,才能靈活運用范文中的知識。范文知識與生活現(xiàn)實融合,才能真正促進學生語言素養(yǎng)的提高。
如,參加學校的田徑運動,學生的分工各有不同?;蜻\動員,在賽場上奮力拼搏;或啦啦隊,為同學搖旗吶喊助威;或負責宣傳、后勤等工作。這些觸手可感的工作場景為學生增添了無窮的寫話資源,這些資源更具有真情實感、可觸可感、鮮活形象,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優(yōu)勢,開展語言或?qū)懺捰柧?,如對話、寫話等方式等。在這些生活資源的浸潤下,學生的思維能得到很好的激發(fā),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素養(yǎng)的提高。
三、寫話訓練需要多元訓練作為基礎
任何能力都需要扎實的訓練作為基礎,訓練夯實學生的內(nèi)在認知體驗,更是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很多人認為寫話訓練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要素過于簡單,不必要加以訓練,只要稍加提示,學生就能掌握。其實這是錯誤的,這些人并沒有洞察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如果不加以訓練,學生很容易犯以下兩個錯誤:(一)語句表達不能完整體現(xiàn)四個要素,即信息殘缺而導致語句表達失敗。(二)語言表達結(jié)構(gòu)雷同、僵化,久而久之,會引起學生思想僵化,不能靈活變通。
如“今天晚上,我回到家,馬上就開始寫作業(yè)?!边@個句子四要素齊全,表達也沒有錯誤,但學生總是如此表達,不靈活變通,就會造成思維的僵化,認知也會受到束縛。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句子的四要素重新組合,如,“我回到家時,天色已經(jīng)晚了,我不敢浪費時間,馬上開始做作業(yè)?!蓖瑯拥乃囊兀磉_顯然不同,除了交待事件之外,還有“我不敢浪費時間”惜時如金的可感形象。還可以改為:“我回到家時,天色已晚,媽媽忙煮飯,我忙做作業(yè),挺好的?!边@個句子把家庭的和諧景象描繪了出來。如果加以訓練,學生對這些句子是可以把握的。
四、寫話訓練以多元評價作為激勵和鞏固
寫話訓練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引進激勵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避免機械生硬訓練,以免造成學生的抵觸和厭學心理。激勵手段各有千秋,下面談談以多元評價作為激勵手段。寫話效果評價起到檢查、總結(jié)鞏固的作用,教師對學生寫話進行評價時,能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就會起到實在的激勵作用。筆者認為,評價學生的寫話訓練,宜從縱向和橫向兩個視角進行。
(一)橫向評價宜分層次。學生素質(zhì)與能力各異,當對學生的寫話進行橫向評價時,不能簡單粗暴地“一碗水”持平,要對學生按能力強弱分幾個層次。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評價標準有別,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只要他們能把寫話中的四個要素表達準確,無病句,就可以對他們進行激勵。對于學習能力較強,基礎較好的學生,就要求在準確表達四要素的基礎上,能夠根據(jù)不同的情景,對句式進行靈活變換,以獲得最佳的表達,這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一種訓練方式。
(二)縱向評價以對比性為標準。教師在縱向評價學生的寫話訓練時,要重在學生的前后對比,并針對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進步進行激勵。如,學生由不能完整表達四要素,到完整表達,這就是進步;學生寫話速度的進步;學生在完整表達四要素的基礎上,增加信息量的進步;學生語句用詞優(yōu)美,表達清晰的進步等,都應該給予點評激勵。這能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師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時,緊扣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設計合理的教學過程。還要注意到,寫話訓練過程是一個雙邊互動、師生交流的過程。只有真正關注到學生內(nèi)在需求,循序漸進,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溫儒敏.語文二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余映潮.語文教學集錦[M].廣東人民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