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枚
【摘要】學習兒童詩能引導學生感受祖國詩詞文化,涵養(yǎng)生命,豐富精神世界;提升語文基本素養(yǎng),促進語言的積累,激發(fā)想象能力,領略詩意美等。兒童詩的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兒童詩創(chuàng)作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閱讀兒童詩的興趣,通過搭建仿寫支架,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事物,并以多形式評價和展示兒童詩作品。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詩;教學策略;
兒童詩具有篇幅短小、語言凝練、想象力豐富和充滿童趣的特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于第一學段(1-2年級)的學生在閱讀方面有“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的教學目標。 同時,在寫話和綜合性學習方面,也要求學生能夠“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兒童詩創(chuàng)作教學不同于別的閱讀課的教學,筆者在實踐教學中總結出如下四點教學策略。
一、品讀童詩,激發(fā)興趣
引導學生品讀兒童詩,感受詩歌的疊詞、節(jié)奏、反復和韻律等美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拉近學生與兒童詩的距離。二年級下冊的課文有多篇是詩歌體裁,如《找春天》《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神州謠》《傳統(tǒng)節(jié)日》《彩色的夢》等,就是品讀詩歌的好范例。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感受詩歌的魅力,激發(fā)出對詩歌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作興趣。品讀兒童詩能調(diào)動學生的自我感官和體驗,使其樂于與人交流和創(chuàng)作。
二、仿寫文段,搭建支架
以統(tǒng)編版教材為依托,引導學生進行句段仿寫,給予學生支架。二年級下冊的課文涉及詩歌的仿說仿寫,例如《找春天》仿說、《雷鋒叔叔你在哪里》《神州謠》《傳統(tǒng)節(jié)日》《彩色的夢》仿寫兩小節(jié);《祖先的搖籃》仿說兩小節(jié)。
《找春天》中,學生仿寫兒童詩“樹下鉆出了小蘑菇,那是春天的耳朵吧?”學生通過仿照范文的疑問句式和比喻手法,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寫出了屬于自己的兒童詩。由書本例子示范寫法,為學生搭建了支架,能夠降低寫作的難度,增加學生的信心。同時,由課內(nèi)到課外的遷移,鞏固了學生的語言要素訓練,增強了語言表達、提高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
又例如,在學完駱賓王《詠鵝》后,一名學生模仿創(chuàng)作《看鵝》。“清水上浮鵝,黑鵝一兩只。一只鵝上岸,黑鵝離遠去。”詩題簡潔明了,兒童詩描寫公園里兩只黑鵝在水里游,一只上岸,一只繼續(xù)游的小場景。小作者善于在生活中仔細觀察,兒童詩雖寥寥幾句,但真實和富有童趣,展示了一個小孩的語言和視角。
三、關注生活,個性創(chuàng)作
有仿寫基礎后,既可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嘗試進行個性化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兒童詩需要靈感和素材,需要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眼睛。
例如,學生的兒童詩《天冬》是小作者描寫家里的小花園所種植的天冬?!靶⌒』▓@種天冬,雨后新苗亂蔥蔥?;ㄩ_枝條點點白,果實成熟紅通通?!毙∽髡呤褂靡曈X描寫寫出了綠色的新苗、白色的小花和紅色的果實,構成了一幅色彩豐富的畫面。同時,小作者還按照時間的順序描寫出天冬的四季變化,讓人感受到天冬生命的活力。
學生還可以創(chuàng)作現(xiàn)代兒童詩,語言形式更自由和活潑。學生在炎熱的夏天吃雪糕的體驗中寫下兒童詩《雪糕》?!氨鶝鰶鲂⊙└猓裉煲I小雪糕。雪糕好吃又好涼,買了一個又一個。爺爺奶奶也要買,買了飛魚買紅豆。吃了三色糕,開心又高興?!毙≡娬鎸嵶匀?,流暢淺顯,體現(xiàn)了小作者和家人吃到雪糕的愉悅心情。
兒童是天生的詩人,他們的語言真摯而淳樸。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多感官感受周圍世界,挖掘生活題材,感受生活的詩意和美感,以我手寫我心,捕捉生活靈感和想法。
四、碩果累累,多樣展示
要鼓勵學生進行多形式的成果展示,如詩詞誦讀比賽、詩配畫評比和詩集等,在兒童詩創(chuàng)作評價方面,對于學生的成果,有自評、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實現(xiàn)多方面評價體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組織詩詞誦讀比賽,學生可以以個人或小組合作誦讀作品。這既鼓勵了小作者的創(chuàng)作熱情,也引導學生在濃厚氛圍中感受詩歌的魅力,學習同齡同學的作品。
進行詩配畫評比和發(fā)行班級詩集。兒童詩寫作素材多源自生活所見所感,以詩配畫形式展示,讓學生的詩歌更加生動可感。通過發(fā)行班級的詩集,師生共創(chuàng)班級作品,共商詩歌集的封面設計、前言、分類詩選和插畫,以積極和肯定的語言激發(fā)學生成就感,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綜上所述,兒童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種重要的學習資源,教師要靈活使用各種教學策略,帶領學生叩開詩意的大門。在兒童詩創(chuàng)作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熱愛和品悟;借助教材范文仿寫文段,幫助學生搭建支架,降低難度、有扶有放;由課文學習遷移到課外拓展,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實現(xiàn)個性創(chuàng)作;以誦讀比賽、詩配畫展覽和班級詩刊等多渠道展示累累碩果,鼓勵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且及時反饋和多維度正向評價。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8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9
[3]王芳.借用濃郁詩情 浸潤本真童心——淺談兒童詩創(chuàng)作的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21(10):81-82.
[4]孫楊.小學中低段語文教學中兒童詩的賞析和創(chuàng)作[J].新課程研究,2021(04):22-24.
[5]張彩紅.教材,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作兒童詩的沃土[J].小學教學參考,2019(31):77-78.
[6]富永杰,王麗.小學生兒童詩創(chuàng)作指導課的“三學四導”[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