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多年前,我有一輛舊桑塔納,車子發(fā)動起來的時候,“轟轟”作響。那時小兒尚未成年,儼然把這車子當(dāng)成了一個大玩具。
一日,帶他去兜風(fēng),車子停在路邊,不料飛來一輛電瓶車,“砰”一聲,撞在了前輪上。倒了電瓶車,摔了女子,撒了橘子.....女子先說對不起,說她剛才沒看清楚前面有車。我下車看了前輪,輪眉癟了,輪胎破了,損失不小。許多路人圍上來看,嘰嘰喳喳,好生熱鬧。
小兒站在座椅上,半個身子探出車窗,饒有興趣地看著這火熱的場面,他肯定見得不多。
我讓那女子賠點錢,女子死活不肯,有人報了警。一輛警車閃著燈呼嘯而至,下來兩個警察。小兒一直充滿好奇地望著眼前的一切,不焦不躁。
小孩子的視角很有趣,在他們心里,沒有什么憂愁的事情。在孩子眼里,這不是一起交通事故,而像是一個游戲:一個馬大哈阿姨,好像故意碰了車子,然后和爸爸熱烈地討論了一番,接著很多叔叔阿姨都過來參與這個游戲,最后連警察叔叔也來做游戲了……最后,警察叔叔還為這場游戲合了影。
豐子愷有不少寫家庭瑣事的隨筆,其中有一篇寫“逃難”的文章。當(dāng)時豐子愷住在上海,軍閥混戰(zhàn),戰(zhàn)事不斷。一日,豐子愷突然聽到槍炮聲,大家驚慌失措。豐子愷和鄰居一起,扶老攜幼出逃,大家叫了汽車,然后到了江邊的,躲到了避難所里。這段“逃難”經(jīng)歷讓豐子愷不堪回首,當(dāng)年的驚慌、憂慮和奔波,會從噩夢中驚醒。
但有一天,豐子愷和小兒嬉鬧,問小兒“最喜歡什么事”,小兒坦然而答:“逃難?!必S子愷問,你知道什么是逃難?小兒說:“逃難就是爸爸、媽媽、弟弟......還有娘姨一起,大家坐汽車去看大輪船?!?/p>
在孩子眼里,逃難竟然是十分有趣的事情,平時少有機會坐汽車,逃難的時候坐了,平時很少去江邊看大輪船,逃難的時候看到了。那仿佛是一場全家人一起的出游,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以至于這孩子逃難回家之后,經(jīng)常拿著筆畫汽車,畫輪船,逃難留給他的不是恐懼,而是一次難忘的歡樂旅行。
童眼看世界,這大自然中的一切,全然沒有利與害。車來車往,那是游戲;爭爭吵吵,那是游戲...... 人活于世,不妨學(xué)點孩子的童眼看世界,站在遠處看看自己,看看別人,或許還真的會是另外一番光景。
生活有時真像一出戲,有時你要入戲,傾情出演;但有時也要懂得出戲,抽身而退,站在遠處,像個孩子一樣,靜靜地看戲。
責(zé)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