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銀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推進,在英語學科中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逐漸被重視,學生在參與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英語知識,還應在教師的指引下逐漸形成英語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應從分析當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視域下探索行之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從而為其增強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策略
英語作為一門全球通用型語言課程,其實際應用價值有目共睹。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新時期英語教學的要求,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并調整教學方法,將高中英語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上,因此,教師應結合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制訂科學的高中英語教學方案。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夯實英語基礎知識,從而為其強化語言能力打下基礎;其次,應為學生提供英語學習氛圍,從而使其增強英語口語能力,以此提升思維品質;再次,應引導學生形成英語思維方式,從而使學生在運用英語思維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尊重文化差異;最后,應向學生傳授英語學習技巧,以此使其增強學習能力。
一、 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存問題
當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阻礙了學生強化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道路,在此,教師以“教學問題”與“學習問題”這兩方面,對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存問題進行具體說明。首先,對于英語教學問題,教師認為現(xiàn)存的教學問題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為教師的教學觀念問題以及教學模式問題。一方面多數高中英語教師秉承著提高教學質量的原則,以引導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為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教師運用這一陳舊的教學觀念,雖然能夠收獲對等的教學成果,但是教師的教學計劃中很少有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內容,因此使學生無法獲取鍛煉英語運用能力的機會,從而導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較弱。另一方面受傳統(tǒng)英語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設計的英語教學模式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從而導致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時形成不重視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慣性意識。
其次,對于學生學習問題,高中學生的課業(yè)壓力較大,因此對于學生而言,“刷題”是當下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的主要渠道。學生在意識層面并未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從而導致學生不愿意配合教師調整學習計劃,以此使學生的學習計劃與教師的教學計劃無法吻合,在很大程度上會拖延學生形成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進程,并且使其無法有效強化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
二、 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夯實英語基礎,強化語言能力
英語基礎是高中生施展任何英語能力的根基,教師應以強化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為目標規(guī)劃教學方案。對此教師采取相對應的教學策略,例如,教師將基礎性英語教學內容劃分為詞匯、語法、語句這三項內容。首先,針對英語詞匯知識,教師認為詞匯是學生學習任何形式英語知識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側重于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累詞匯的好習慣,長此以往使學生具備夯實的詞匯基礎。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課內詞匯知識,并設置相應的詞匯檢驗環(huán)節(jié),比如,在課前進行小規(guī)模的英語詞匯聽寫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測驗的約束下牢記課內英語詞匯;另一方面,教師鼓勵學生在練習英語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課外詞匯,學生需要在閱讀的過程中挑選出部分陌生詞匯,并利用課余時間了解并學習這些詞匯知識,以此使學生能夠積累相應的課外詞匯。其次,針對英語語法知識,一方面,教師以語篇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語篇內容并根據語篇語境深入理解語法內涵;另一方面,教師會在語法課程進行時以“邊學邊練”的方式,引導學生當堂加深對語法知識的印象,從而為后續(xù)運用語法知識構詞造句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后,關于語句的基礎性知識內容,教師會在進行詞匯教學與語法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構詞造句的基礎性技巧。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以帶領學生鑒賞英語美文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妙語佳句,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英語寫作素材,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英語語句的架構方式。由此,教師將幾部分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以此來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從而促使其強化英語語言能力。
(二)增強口語能力,提升思維品質
英語口語能力考驗學生的基礎能力以及英語思維能力,換言之,英語口語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思辨能力,即在短時間內組織英語各項基礎知識并以規(guī)范的語法形式進行表達的能力,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有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升英語思維品質。例如,教師認為要想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應從強化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入手,語言組織能力即英語的構詞造句能力及語言輸出能力,因此教師應積極為學生提供鍛煉渠道,比如,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練習英語口語,則定期在班級內舉行話劇表演活動。學生自行選擇一部話劇,并由學生自行編寫劇本,在此過程中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詞匯及語法的運用能力,并且在學生構詞造句的過程中還能強化其英語思辨能力。學生在編寫好劇本之后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排練,演繹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脫稿說出英語臺詞內容,這一過程促使學生掌握了參照劇本組織語言并輸出語言的技巧。學生為了呈現(xiàn)出良好的舞臺效果,便反復演繹劇本中的內容,以此學生運用劇中主人公的口吻以規(guī)范的英語表達方式練習英語口語,從而在循序漸進的練習過程中增強口語能力,并提升英語思維品質。再如,教師在講解“First aid”這章節(jié)內容時,為了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便在教學過程中設計英語對話活動。首先,教師帶領學生熟悉本章節(jié)內容,使得學生了解到與急救知識相關的英語表達方式;其次,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課本中的幾個急救場景進行對話演練,學生兩人一組并根據所學基礎知識編寫對話內容,在編寫的過程中學生運用語法知識進行組詞造句,這一過程便是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語言輸出的過程,即提升英語思維品質的過程。以此學生根據自己整合的英語對話進行練習時便能夠有效增強英語口語能力。由此可見,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練習英語口語的平臺,以此來強化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與思辨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其英語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