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悅讀宋韻·宋刻本聯(lián)展全覽

      2021-05-30 10:48:04
      藏書報 2021年43期
      關鍵詞:刻書新刊藏書家

      展覽回顧

      本期特邀此次展覽總策劃、浙江圖書館古籍部主任陳誼對20部宋刻本進行簡要解說,與讀者共享,一睹宋刻風采。

      《前漢書》

      宋福唐郡庠刻宋元遞修本。

      此書有兩個看點,首先它是一部宋刻本,其次是此書曾經(jīng)到過日本。該書書葉上有一個豎長方形朱文楷書藏書印“小汀文庫”,這是日本藏書家的藏書印,證明此部宋刻本乃海外回流。我們有時候會說“書比人壽”,一部書的經(jīng)歷遠遠比一個人的百年經(jīng)歷要復雜和波瀾壯闊得多,很多都能夠顯示一種文化人的精神情懷。

      《宋書》《北齊書》

      這兩部是一位藏書家的珍藏,為宋代四川眉山刻本的代表作。

      宋代紹興年間井憲孟在眉山刻印的《宋書》《南齊書》《北齊書》《陳書》《梁書》《魏書》《周書》被稱為“眉山七史”。這一時期四川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因承孟蜀的重文基因,著述刻書十分興盛,蜀刻本與浙刻本、閩刻本,并為三大刻書中心。這種蜀刻本的字體特征,也是比較明顯的,有點像顏體字的特點。這個宋刻元明遞修本,又叫三朝版,就是書版流傳到元代、明代還能印刷,但是內容有缺失,需要補板,這樣經(jīng)過補板刷印的書籍就可以稱為宋刻元明遞修本。當然,在此情況下,有的雕版爛板情況嚴重,成書時有的地方非常模糊,我們把這種版本稱為“邋遢本”。

      《通鑒紀事本末》

      宋寶祜五年(1257)趙氏刻本,浙圖也有同版的書籍。宋刻本的開本極其宏大,在經(jīng)濟發(fā)達的宋代,杭州的刻書大多集中在今天眾安橋一帶,稱作書籍鋪,他們比鄰而居,形成了一種競爭。這一點通過書籍的展示,也可以看得出來。

      《通鑒綱目》

      宋嘉定十二年( 1219)真德秀泉州刻本。

      此書仍然是宋刻宋裝,包背裝。包背裝書口在里面,看不到書名,所以后來就有人把書口外置,裝幀形式漸漸就向線裝演進。

      《后村居士集》

      宋淳祐九年( 1249)林希逸蒲田郡齋刻本,基本上反映了福建刻本的各種形態(tài)。此書曾經(jīng)進過《天祿琳瑯書目》,從中能夠看到乾隆五寶。其中有“乾隆御覽之寶”,還有“天祿繼鑒”,一旦有“天祿繼鑒”就說明此書至少流傳到了嘉慶年間。

      《國朝二百名賢文粹》《文選》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資治通鑒》

      《新刊國朝二百家明賢文粹》,宋慶元三年(1197)眉山書隱齋刻本,《文選》是江西贛州州學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是宋咸淳元年(1265)建安書院刻本,這些都是當時刻書中心的真實展示。

      《資治通鑒》《通鑒綱目》《文選》都曾經(jīng)過晚清著名藏書家聊城楊氏海源閣收藏。海源閣曾經(jīng)遭過兵匪襲擾,書籍流散嚴重,后人收拾殘叢,又刻了一個印章“海源殘閣”來記錄這段藏書史上的不堪。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則是嘉業(yè)堂曾藏的宋刻本。嘉業(yè)堂是現(xiàn)代浙江藏書大家劉承斡藏書樓,新中國成立后,劉承斡把自己的藏書樓及書樓中的藏書、書版、空地都捐贈給了浙江圖書館。不過,捐贈之前,嘉業(yè)堂的宋本書就已經(jīng)賣出去了,所以浙江圖書館并沒有嘉業(yè)堂曾經(jīng)收藏的宋本,這是令人遺憾的。

      《昌黎先生集》

      國家圖書館藏,刻成于宋咸淳年間,有繆氏世綵堂刻梓于家塾的牌記??娛峡虝挥嬞M用,所以宋代刻書,有書法的意味??娛贤瑫r刻了韓昌黎集和柳河東集,在當時是精才絕艷的,并稱為“韓柳集”,有很鮮明的杭州刻書乃至浙江刻書的基本特征:歐體書法,用紙用墨極為講究,墨色如漆,經(jīng)過千年時光的風塵,仍然熠熠生輝。后世稱之為宋代刻書的“無上神品”。這次從國家圖書館將《昌黎先生集》借展,其實也是一場穿越千年的書籍回家,讓杭州的愛書人得以零距離接觸杭州的宋刻本,感受宋代杭州的精彩文化精品。

      《論語集說》

      國家圖書館藏。此書為浙江永嘉人蔡節(jié)對《論語》的疏解,也是南宋理學的重要著作,此書刻于宋淳祐六年(1246),湖州州學的“泮宮”刻書。此書仍然能夠看到浙江刻書的明顯特征,也就是說,浙江刻書除了杭州以外,在浙江的其他地方也有非常高的刻書成就。“叛宮”就是“泮宮”,也就是湖州的州學,可以看出來此書的印制和包裝,仍然是宋代的紙張,開本非常宏大、完整。宋刻本在流傳過程中多余的紙幅差不多都會被藏書家或者書估割去,幾乎不存在沒有動過手腳的宋本,這本書的珍稀就顯而易見了。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書籍紙張簇新,藏書家經(jīng)常會說“觸手若新”,在這里體現(xiàn)得非常清晰。

      《論衡》

      國家圖書館藏,為浙學開山學者王充的哲學著作,其中有些篇章,比如求是崇實祛妄等思想都是后世浙江學術的核心概念。

      此書清朝在嘉慶年間藏于黃丕烈家,晚清則藏書常熟鐵琴銅劍樓中,后來歸到了國家圖書館。此書是宋乾道三年(1167)紹興府刻本,傳到明代正德年間重新修版刷印,我們稱之為“遞修本”。書上有“正德辛巳四月吉旦/南京國子監(jiān)補刊完”,我們知道明朝有兩個國子監(jiān),北京國子監(jiān)和南京國子監(jiān)。當時宋代官府刻書的不少書版都收藏于南京國子監(jiān)。通過這部書籍的展示,我們可以看到一部書在流傳過程中遞修的實際情況。

      《三蘇先生文粹》

      上海圖書館藏,為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文章精選。

      此書刻成于婺州義烏,乃吳氏桂堂刻本,有“婺州義烏青口吳宅桂堂”的牌記。清末為著名四大藏書家之一海源閣的舊藏,后來到了上海圖書館。此書雖然開本較小,字跡也比較細膩,但是每一個字都能看出它的精氣神,如陽光照射,這就是宋本的光芒,讓人感覺到他的氣息。

      《資治通鑒綱目》

      上海圖書館藏,宋嘉定十四年(1221)刻,江西廬陵本。

      此書的開本比較宏大,尤其刻的字也是很大的。一般來講宋版書有幾個特征,一個是字大如錢,就是說刻的字像古代的銅錢一樣大,第二個墨色如漆,即字跡墨色像黑色的漆,還有一個就是紙白如玉。雖然經(jīng)過千年的歲月,這本書的紙張已經(jīng)有些老化,但是亮黑的字跡仍然精彩奪目。

      《醫(yī)說》

      南京圖書館藏,屬“宇內孤本”。此書為張杲的醫(yī)史著作,也是中國最早的醫(yī)學史著作。

      根據(jù)中國雕版印刷史的地域特征,我們可以看出來此書一定是刻在杭州,或者一定刻在以杭州為中心的浙江地區(qū),因為刻書使用的歐體字特點明顯。

      此書清末藏于汪士鍾家,再到丁丙家,最后民國初年經(jīng)丁氏后人之手,歸到南京圖書館。

      《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

      南京圖書館藏。《新刊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刻書家魏仲舉是宋代建陽人。在宋慶元六年(1200)刻《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40卷、《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文集》21卷,被后人評為“槧鐫精工,在宋版中亦稱善本。今流傳五六百年,而紙墨如新,神明煥發(fā)”。

      此書中的澹生堂藏書印也是非常重要的展示點,可證明此書是明末著名抗清文人祁彪佳家族的藏書。澹生堂三世藏書,經(jīng)歷坎坷,多散佚,今年能夠看到實物,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眼福。

      《小百宋一廛》

      此書是浙江圖書館老館長張宗祥先生用自己曾經(jīng)收藏的宋刻本殘葉,編輯成的“集錦”本《小百宋一廛》。中國古代沒有復印技術,那怎樣讓別人知道你都有哪些藏書呢,一個是編輯藏書目錄,另外一個就是用收藏的多余書葉來制作這種“集錦本”。張先生對自己的收藏很謙虛,清朝黃丕烈的是百宋一廛,張先生就說自己比不上黃家的藏宋本,所以叫“小百宋一廛”。

      “集錦本”的兩葉宋版,一個是《咸淳臨安志》的一葉,右邊有張宗祥先生的手書題記,宋刻宋印,版框邊欄及字口沒有斷裂,墨色極為穩(wěn)定而清深,確實是宋刻本的初刻初印。紙壽千年,于此可見。

      另一葉是蘇軾的《東坡和陶詩》,可以看到書上有張先生題記說原來有刻工姓名,這一葉沒有了。版心上面還有本版刻書字數(shù),就是一個版面共多少個字,一般是大小字分別記錄,等刻好了書,向出資刻書的人支付費用的依據(jù)。所以從書籍的形式當中,不僅僅可以看出其書本身的東西,還可以看出經(jīng)濟學、社會學與文化史等等,包括書籍變遷史的一些特征,因此,我們用書籍來說話,其實是對文化最好的闡釋。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

      浙江圖書館藏,其具有福建刻本的基本特征,字體有顏體的風格。

      《新刊名臣碑傳琬琰之集》

      浙江圖書館藏。此部宋刻本,曾經(jīng)被征調到北京,是乾隆時期編纂《四庫全書》時征書,杭州藏書家孫仰曾壽松堂的進呈本,也是作為四庫底本的存在,見證著知識的傳續(xù)。書中可以看到滿漢文合璧的“翰林院”印。封面上還有進呈本的木戳子,都證明著此書不平凡的經(jīng)歷。

      民國初年,《新刊名臣碑傳琬琰之集》經(jīng)孫氏后人售給了浙江圖書館,寶藏至今。

      猜你喜歡
      刻書新刊藏書家
      新刊《康太和墓志》考釋——兼論敦煌文書P.3885中的唐蕃之戰(zhàn)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30
      2021年新刊訂閱開始啦!
      論元代儒學刻書
      卷宗(2017年9期)2017-07-07 18:32:54
      清藏書家袁廷梼枉生平發(fā)覆[1]——一個蘇州家族的興衰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7:59:39
      《先秦至隋唐五代藏書家考略》補考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9
      明代安徽官方刻書考
      天一閣文叢(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7
      兩宋安徽官方刻書考
      天一閣文叢(2012年1期)2012-10-13 07:58:21
      蘇州藏書家許博明
      天一閣文叢(2011年1期)2011-10-23 01:44:16
      論四明雕版印刷及范氏天一閣刻書
      天一閣文叢(2011年1期)2011-10-23 01:43:57
      《新刊古列女傳》版本源流及陜圖藏本遞藏淵源
      天一閣文叢(2010年1期)2010-11-06 08:41:35
      石城县| 南阳市| 沾化县| 罗田县| 鹤峰县| 五河县| 蓬莱市| 贵港市| 阳春市| 洞头县| 清水河县| 库车县| 宁波市| 巩义市| 肥乡县| 广东省| 德清县| 霞浦县| 杨浦区| 澄城县| 永州市| 凌源市| 天柱县| 珲春市| 聂荣县| 柳河县| 钟山县| 北川| 随州市| 商南县| 吴江市| 子洲县| 绥滨县| 咸宁市| 广灵县| 安丘市| 万源市| 渭南市| 营口市| 苏尼特左旗|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