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棍俠
最近豆瓣有一個小組爆紅,叫“我愛臨期食品”小組。這個小組于2020年9月份成立,在一年不到的時間組員便猛增到5萬多人。對于臨期食品,網友的心看起來放得很寬。因為臨期食品并不是過期食品,而是即將過期的食品。什么算即將過期的食品呢?北京的《臨近保質期限食品銷售專區(qū)制度》規(guī)定,保質期在1年以上的食品,期滿之日前45天算臨期食品?!稄V州市臨近保質期和超過保質期食品管理辦法》規(guī)定,保質期在1年以上的食品,期滿之日前30天算臨期食品。各地的規(guī)定不盡相同,但是30天也足夠食客享用了。
其實,很多店家還沒等到食品臨期就會先處理掉,因為把賣不掉的食品一直擺在貨架上只會空占位置,不如早點打折賣掉或者早點退貨,盡量不拖到“倒計時”。
供應商眼里的臨期食品也不一定是臨近保質期的食品,還有些是不便流通的食品。比如,有些大型超市在進貨時,對于保質期1年的食物,一看距離產生日期過了4個月就不收貨進倉了,他們要更新鮮的貨。此時供應商手里的貨還有8個月才到保質期,這樣就要另尋出路了。因此,很多在網上買臨期食品的網友收到貨后發(fā)現(xiàn),比自己預期的新鮮很多。如此一說,臨期食品還是在保質期內的食品。那么,該去哪里買特價的臨期食品呢?
電商平臺的臨期食品專賣店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搜索臨期食品都能找到相應的店鋪。
線下主打臨期食品的商店最近幾年,一二線城市開了很多進口食品折扣店。打折的部分原因是進口食品在海關或物流上耗時較長,銷售商一看日期不夠新鮮,便會拒收這些食品,它們便只能流落到折扣店。并且,進口食品價格虛高,打折之后利潤依然很高,因而興盛一時。在這類折扣店,你可以找到五花八門的小零食,保質期也不會太短。
超市、生鮮店的花車賣生鮮食品的店家常常會在門口或收銀臺旁邊放個花車,擺的都是店里的臨期食品,如牛奶、蛋、半加工菜之類的。這類生鮮食品的保質期本來就很短,來不及轉手再賣。不過,大家也要注意保存狀況,有些生鮮類食品需要冷藏保存,例如,冷藏鮮奶不開封一般可以保存7天以上,如果冷藏做得不好,天氣又熱,可能還沒過期就變質了。
牛奶專賣店臨期的牛奶可在各大品牌的牛奶專賣店買到。品牌的代理商會回收零售渠道的臨期牛奶在專賣店里賣。
晚上的大型超市生鮮區(qū)大型超市到了晚上八點(各店有所不同,有的是八點半或九點)以后,就會開始處理當天的生鮮商品,低至五折很常見,包括各種蔬菜、水果、烘焙食品等等。在加班回來的路上順便看看正好。不過,這些食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搶時間點很重要,去晚了就沒什么可挑的了。
臨期食品甩賣直播直播平臺本來就是搶購白菜價商品的戰(zhàn)場,現(xiàn)在有不少專門賣臨期食品的直播,大家可以關注。
專做臨期食品的垂直電商如好食期APP、甩甩賣APP等。這些APP會將食品按照臨近保質期的長短進行分類,然后提供相應的折扣。再如,微信小程序“善食者聯(lián)盟”是用零售價乘以臨保期天數(shù)與保質期總天數(shù)的比例來計算商品價值,就是說,越臨近保質期限,商品價格越低。
(資源支持:微信公眾號“理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