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超,李 義,田強坤
(楚雄滇中有色金屬有限責(zé)任公司,云南 楚雄 675000)
煙塵是銅冶煉過程中的副產(chǎn)品,含有價元素Cu、Pb、Bi、Zn、Au、Ag 等,楚雄滇中有色金屬有限責(zé)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煙塵主要成分為Cu 3%~5%,Pb 20%~30%,Bi 1%~5%,Zn 6%~14%,As 8%~12%,Sb 1%~3%。
目前測定鉍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譜法、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法,硫脲光度法、EDTA 滴定法。通常情況下,鉍含量<1%時,一般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法、硫脲光度法進行分析;鉍含量>1%時,可使用EDTA 滴定法[1-5]。由于某冶煉廠煙塵中鉍含量達到2%~4%,不適合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法和硫脲光度法,但采用EDTA 滴定法時,由于銅的干擾,需使用氨水分離銅,存在耗時長、滴定酸度范圍較窄(pH為1.5~1.7)、滴定過程酸度難以控制等問題,對操作人員要求高。
ICP-OES 全名電感耦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儀,可檢測一般樣品(固體、溶液)中的金屬和部分非金屬,對大多數(shù)元素的檢出限為0.00Xmg/L,具有線性范圍廣,可以分析微量到半常量的特點。采用ICP-OES法測定銅合金、鉛鋅合金等金屬樣品鉍有應(yīng)用實例,但煙塵中鉍的測定較少,本文采用ICP-OES 分析方法測定煙塵中的鉍含量。
1) 試劑。鹽酸(1.19 g/mL)、硝酸(1.42 g/mL)、高氯酸(1.67 g/mL)、氫氟酸(1.15 g/mL)。
2) 儀器。德國斯派克Blue ICP,光譜范圍165~770 nm,固定分辨率0.008 nm,焦距0.75 m;光柵,全面凹息光柵3 600 線/mm。
3) 鉍標準貯存溶液(1 mg/mL)。稱取1.000 0 g的金屬鉍(99.99%)于400 mL的燒杯中,加15 mL硝酸低溫溶解完全,煮沸去除氮氧化物,取下冷卻移入1 00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40 mL的硝酸,用水稀釋至刻度線,搖勻備用[5]。
4)煙塵樣品。煙塵過150 目①150 目表示每平方英吋篩網(wǎng)上的空眼數(shù)目,相當于篩眼孔徑0.106 mm。標準分樣篩,在100~105℃的干燥箱中烘1 h 后,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作為樣品備用。
儀器工作條件主要包括射頻功率、霧化器流量和元素分析譜線等,詳見表1。
表1 等離子發(fā)射光譜儀操作條件
1)ICP-OES 光譜儀的工作原理。高頻電流感應(yīng)線圈被激發(fā)后產(chǎn)生高頻磁場,使工作氣體(Ar)形成穩(wěn)定的等離子體炬焰,試樣經(jīng)霧化后由載氣帶入焰矩時,試樣中組分被原子化、電離、激發(fā),發(fā)射出不同波長的特征光譜,根據(jù)特征光的波長及強弱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試驗思路。選擇一個銅冶煉煙塵樣品,樣品經(jīng)鹽酸、氫氟酸、硝酸分解后,定容于100 mL 容量瓶中,干過濾后,在選定的儀器工作條件下分別用波長190.241 nm,223.061 nm 和306.772 nm的分析譜線測量,進行分析曲線、共存元素干擾、工作曲線等的分析考察。
稱取0.1 g 試樣(精確到0.000 1 g),置于250 mL 聚四氟乙烯燒杯中;加入10 mL 鹽酸,5 滴氫氟酸,蓋上表面皿,低溫加熱3~5 min,取下稍冷;加入10 mL 硝酸,2 mL 高氯酸,繼續(xù)加熱至試樣分解完全,取下表面皿;繼續(xù)蒸發(fā)至殘留1 mL 左右,取下冷卻至室溫;加入5 mL 硝酸,用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加20 mL 水煮沸,溶解可溶性鹽類,冷卻后移入100 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后干過濾;濾液在選定的測量條件下進行測定[5]。
利用儀器軟件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查詢到鉍的三條分析譜線,190.241 nm、223.061 nm 和306.772 nm,分別見圖1、圖2、圖3。
圖1 Bi190.241 nm 分析譜線與干擾譜線輪廓
圖2 Bi223.061 nm 分析譜線與干擾譜線輪廓
圖3 Bi306.772 nm 分析譜線與干擾譜線輪廓
從以上三條鉍的靈敏線輪廓來看,Bi 223.06 nm分析譜線受Cu 223.00 nm 分析譜線干擾,Cu 223.00 nm 曲線響應(yīng)強度18 000 Kcps/mg,對鉍測定結(jié)果影響較大,結(jié)合公司煙塵成分,其銅含量與鉍含量相近,通過稀釋并不能消除銅干擾。Bi 306.77 nm從譜線輪廓中看出峰型紊亂,附近有Fe 干擾,有文獻指出在Bi 306.77 nm 處有OH 分子譜線干擾,導(dǎo)致Bi 306.77 nm 背景干擾嚴重。在Bi190.25 nm 附近有Si190.13 nm 譜線,相距0.12 nm,硅不影響鉍的測定,因此選擇Bi 190.25 nm 作為分析譜線。
發(fā)射光譜基體干擾主要有光譜干擾及物理干擾,公司煙塵中主要成分為Cu、Pb、As、Fe、Sb,經(jīng)過對分析譜線選擇,采用Bi190.24 nm 作為分析線,可以避免Cu、Pb、As、Fe、Sb的光譜干擾。
在試驗中,主要的物理干擾有溶液鹽度和酸度兩方面。由于試液中的鹽度較高,雖然采用耐氫氟酸霧化器提高儀器耐鹽度,但發(fā)現(xiàn)霧化器有時出現(xiàn)堵塞,致使霧化效率不穩(wěn)定,分析結(jié)果系統(tǒng)偏低,為此采取延長霧化系統(tǒng)清洗時間加以消除,試驗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很好地消除物理干擾。
待測溶液酸度。由于樣品中銻含量在1.5%~3%,溶液中酸度低時,Sb3+離子容易水解生成Sb(OH)3,大量氫氧化銻形成沉淀包裹Bi3+離子[3],對分析結(jié)果造成負干擾,實驗顯示,在5%的硝酸介質(zhì)中,實驗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Sb(OH)3的絮狀沉淀,1.5%~3%的銻不會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而干擾測定,故選用5%的硝酸介質(zhì)上機測定。對Sb含量大于3%的樣品,5%的硝酸介質(zhì)中,Sb3+離子是否發(fā)生水解,由于受樣品條件限制,本文未進行實驗驗證。
在選定的儀器工作條件及測量條件下,用鉍標準系列溶液0.00、1.00、2.00、5.00、10.00、20.0 μg/mL分別進行測量,繪制標準曲線見圖4。
圖4 Bi190.241 nm 工作曲線
圖4Bi190.241 nm 工作曲線顯示,其線性相關(guān)系數(shù)為r=0.999 9,高于一般分析要求r=0.996,線性相關(guān)性較好,線性范圍0~20 μg/mL,此工作曲線的線性范圍很寬,在不進行二次稀釋的情況下,可測定樣品中鉍的范圍為0~2%,能適應(yīng)鉍品位變化范圍較大的樣品分析。
試驗選擇同一個試樣,在重復(fù)性試驗條件下,分別獨立進行11次測定,進行精密度考察;因煙塵樣品市面上無相應(yīng)國家級標樣,選擇三個試樣進行回收率實驗進行準確度驗證,測定數(shù)據(jù)見表2、表3。
通過表2精密度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其RSD為1.51%,精密度良好;通過表3加標回收率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Bi 223.061 nm 回收率為112.4%~114.3%,回收率偏高,結(jié)合圖2Bi 223.061 nm 分析譜線與干擾譜線輪廓進行分析,證明銅對鉍有正干擾;Bi306.772 nm 回收率為93.7%~95.9%,回收率偏低Bi;190.241 nm 回收率為99.0%~101.1%回收率較好,分析結(jié)果準確可靠,滿足分析要求。
表2 1#樣品精密度實驗
表3 加標回收率實驗數(shù)據(jù)
ICP-AES法測定銅冶煉煙塵樣品時,物理干擾來源于溶液鹽度和酸度,采取加長霧化系統(tǒng)清洗時間可以克服霧化器的堵塞,從而消除干擾;在5%硝酸介質(zhì)中,樣品中3%以下含量的銻不會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不會對測定帶來干擾。影響結(jié)果準確度的主要因素是譜線干擾,通過采用Bi 190.241 nm 作為分析線,避免與Cu 223.00 nm的譜線重疊,消除測定過程中銅對鉍的干擾。
采用該方法對銅冶煉煙塵樣品進行試驗,實驗結(jié)果顯示:精密度RSD =1.51%,回收率在99.0%~101.1%之間,該方法準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