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艷茹
(吉林市人民醫(yī)院,吉林 吉林)
牙齒的解剖結構頗為復雜,而支持整個牙周結構的周圍組織發(fā)生炎癥或直接損壞等病變即牙周病,其最主要的病因是受到細菌的侵襲[1-4]。本文共選擇58 例具有知情權的牙周病患者,通過對其用藥方案的分析得出聯合碘甘油和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對癥狀改善的作用更積極,報告如下。
從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我院治療的牙周病患者中選擇58 例,治療方案共2 個,參照組的方案為碘甘油,研究組的方案為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聯合碘甘油,兩組皆納入29例患者,兩組患者的資料比較差異?。≒>0.05),有可比性。
患者用藥前選用氯化鈉、雙氧水等藥液對病灶處仔細沖洗,參照組:選用由武漢廠家提供的碘甘油,觀察牙周袋的具體深度,找到其底部位置,將碘甘油上入袋底,間隔2 日用藥1 次,需用藥1 個月。研究組:在碘甘油的基礎上使用產自日本的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使用針頭吸進藥物0.5 mL,用注射的方式將藥物填滿牙周袋,用藥30 min 內禁止飲食和漱口等行為。1 周用藥1 次,需用藥1 個月。
(1)在治療前后為患者做牙周檢查并記錄相關指標。(2)分析兩個用藥方案的效果,患者經治療后牙周病引起的疼痛炎癥等完全好轉且牙齒堅固為顯效;患者經治療后牙周病引起的疼痛炎癥等有明顯的好轉現象且紅腫等情況基本消失為有效;患者經治療后牙周病引起的疼痛炎癥等無改變?yōu)闊o效。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使用SPSS 20.0 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各指標在治療后均有下降,并且研究組的指標小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各種臨床指標的變化情況()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各種臨床指標的變化情況()
總有效率比較,研究組大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n(%)]
牙周病主要是口腔細菌侵襲導致的,是一種混合感染所致的口腔疾病,這些致病菌會損害牙周組織。在正常的口腔環(huán)境中存在著一定比例的菌落群,在受到生活習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口腔環(huán)境會逐漸發(fā)生變化,而菌落群的比例也會隨之發(fā)生改變進而失去平衡,使牙周受到外源感染的可能性顯著增加,最后形成牙周病[5-7]。很多患者選擇傳統方式在牙周基礎治療后選擇口服甲硝唑治療口腔厭氧菌感染,但在使用中發(fā)現,因為用藥方式為口服,使的其對局部的作用有限,且容易出現副作用。近年來,口腔醫(yī)學對牙周病的研究進展巨大,關于其治療方案的研究中有許多學者提出在患者的牙周袋中置入抗菌藥物,直接作用于局部病原菌起到抑制和消滅的作用,減少牙周組織的炎性反應[8]。碘甘油可使菌體蛋白質壞死變性,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可作用于膠原酶,抑制其對牙周組織的破壞和牙周袋的形成。
通過本研究發(fā)現,聯用碘甘油和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的研究組,其牙周袋深度、齦溝出血、菌斑指數等指標小于但用碘甘油的對照組,其總有效率大于參照組(P<0.05)。
總之,牙周病的藥物治療中聯合使用碘甘油與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在改善牙菌斑、齦溝出血等方面有更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