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得飛
(蘭州公路局高養(yǎng)項目辦,甘肅 蘭州 730030)
土家灣隧道位于甘肅省榆中縣與定西市交界,是G22青蘭高速巉口至柳溝河高速公路上的一座長隧道。隧道穿越土家灣梁,海拔2 070 m,地層巖性主要為風積黃土、老黃土及泥巖。隧道采用分離式斷面設計,設計車速80 km/h,上下行隧道行車道中心線間距70 m,上行線隧道全長1 289.25 m,下行線隧道全長1 265 m,采用端墻式洞門設計,巉口方向為整體式洞門,蘭州方向為分離式。
G22青蘭高速巉柳段土家灣隧道2002年建成通車至今,拱頂出現(xiàn)了不規(guī)則縱、橫向及網(wǎng)狀裂縫,經(jīng)地質雷達掃描發(fā)現(xiàn)局部襯砌存在脫空現(xiàn)象,為防止病害進一步發(fā)展,提高隧道通行安全,蘭州局對該隧道存在裂縫及脫空的179襯砌實施鋼帶加固工程。
在隧道原襯砌承載能力穩(wěn)定的基礎上,通過鎖腳錨桿、粘剛膠和倒錐形粘結型錨栓將鋼帶與襯砌混凝土錨固為一個整體,增大襯砌的截面尺寸,相當于襯砌混凝土加筋,保證了隧道的整體受力結構。當裂縫變形時鋼帶約束了裂縫的張拉應力延伸,達到了與襯砌共同受力的目的,提高了隧道襯砌的整體承載能力。
加固用鋼帶采用25 cm寬、5 mm厚的Q355鋼板,縱向間距為50 cm。每片弧長14 m,鋼帶除采用專用粘鋼膠與襯砌混凝土粘結牢固外,還采用M16×160特殊倒錐形粘結型錨栓經(jīng)過2 h化學反應固結與襯砌可靠連接,錨栓有效錨固深度不小于16 cm,鋼板外露面防腐處理后全斷面恢復涂裝。
病害調查→基面打磨→脫空注漿→基面處理→鋼帶制作→鎖腳錨桿設置→植入錨栓→鋼帶粘貼→鋼帶封邊→壓力注膠→涂裝恢復。
根據(jù)地質雷達掃描結果和設計圖紙對照現(xiàn)場實際病害,確定需要處治的部位或樁號,并做好標記。
施工前要辦理好施工占道手續(xù),確定好材料規(guī)格及機械設備。對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搭設好移動式作業(yè)平臺,作業(yè)平臺要搭設牢固、穩(wěn)定,并設置警示燈,高空作業(yè)人員要綁扎好安全帶,作業(yè)現(xiàn)場派專人指揮交通。
首先按提前調查定位好的部位,沿環(huán)向用打磨機對原基面依次進行打磨,然后再打磨縱向鋼帶搭接基面,打磨標準為露出新鮮堅實的混凝土基面為宜,打磨寬度一般比剛帶(寬25 cm)兩側寬出至少2 cm,打磨的同時要做好防塵降塵措施。
打磨完成后用錘子仔細敲擊拱頂襯砌確認脫空具體部位并標記,然后先對出現(xiàn)裂縫的部位進行注膠封閉處理。其次,按標記定位鉆孔,設置注漿孔與排氣孔,按設計要求拌制好漿液采用高壓注漿機進行注漿(脫空注漿是壓力不應大于0.1 MPa,具體以現(xiàn)場試驗為準),注漿至排氣孔流出相同稠度的漿液為止,然后用木塞封堵直至漿液凝結后取出。
脫空注漿完成后對粘貼鋼帶的范圍內進行基面處理,吹掃表面浮塵后用聚合物砂漿填補找平襯砌表面凹凸不平整處,使平整度小于1.5 mm/m,并保持使襯砌混凝土基面平整、圓順、干凈、干燥。
在施工準備工作的同時,粘貼加固用的鋼帶規(guī)格嚴格按設計要求進料,必須具有質量檢測報告及產品合格證明,并經(jīng)第三方檢測合格后方能使用。鋼帶進場后送到鋼筋加工車間按設計尺寸加工,每拱鋼帶分3節(jié),兩端各6 m,中間一節(jié)2.4 m,與兩端搭接20 cm,環(huán)向尺寸總長14 m,縱向搭接尺寸1 m,鋼帶均寬為25 cm。鋼帶加工成形后用除銹機打磨鋼帶表面,打磨至露出金屬光澤,打磨紋路與鋼板受力方向垂直,且鋼帶粘結面要有一定的粗糙度,然后用脫脂棉沾丙酮將鋼板表面擦拭干凈,除去銹氣。鋼帶外露面要涂刷防腐漆3道,防止鋼帶生銹,縮短使用壽命。
每環(huán)鋼帶底部兩側拱墻處各設置兩根長70 cm的φ25鎖腳錨桿,間距一般10 cm。具體將鎖腳錨桿分別設置于檢修道以上3 m拱墻處,與拱墻錨固牢固,用于固定鋼帶,承受鋼帶環(huán)向張拉力及剪切力。
應先按設計距離定位鉆孔,深度確保不小于16 cm,注意如遇裂縫及鋼筋時應錯開布置。鉆孔完成后清洗或吹掃襯砌基面浮塵,然后植入固定鋼帶的錨栓,錨栓為M16×160特殊倒錐形粘結型錨栓,錨栓與化學粘結劑一并植入,使膠體充分滲透到襯砌與錨栓連接面,植入深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待形成強度后(4~6 h)對錨栓進行拉拔試驗,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鋼帶安裝。
粘貼用的鋼帶按錨栓間距用開孔器打孔,開孔形狀為扁圓形且略大于錨栓直徑,這樣做有利于間隙調整,嚴禁使用氧焊或電焊切割開孔,避免破壞鋼板力學性能,開孔后的孔位邊緣要打磨圓滑。粘貼前鋼帶粘結面再次用除銹機打磨一次,去除表層污垢及銹蝕,利用輔助機具將鋼板運送至操作平臺,人工安裝鋼帶至固定在錨栓上,并不斷調整間隙把鋼帶安放穩(wěn)定,并緊貼在襯砌基面。通過螺帽將鋼板暫固定在襯砌基面,鋼板應與襯砌面保留5 mm的空隙,以利于粘鋼膠充滿整個粘結面,起到更好的連接作用,鋼帶與襯砌表面預留的空隙調整合適后擰緊螺帽。用同樣的方法再次安裝縱向鋼帶,縱向鋼帶與環(huán)向鋼帶搭接面還需焊接牢固,使之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整體。鋼帶檢查安裝牢固后,基面與鋼帶連接面四周用封邊膠封邊,封邊膠封邊時要連續(xù)密實,不得間斷,否則會產生漏膠現(xiàn)象,封邊的同時安裝注膠管及排氣管。
鋼帶封邊膠凝結牢固后,按照要求配制粘鋼膠,膠體應滿足設計要求的各項力學指標和性能要求。注膠槍插入注膠管中穩(wěn)壓灌入,注膠時壓力一般控制在0.2~0.4 MPa之間,當相鄰注膠管開始有新鮮膠液流出后為宜,在當前狀態(tài)下持續(xù)穩(wěn)壓2~5 min,同時用橡膠錘持續(xù)敲擊鋼帶表面使膠體密實、飽滿。待該段鋼帶內膠液密實且相鄰注膠管(排氣管)無氣泡排出后,方可將當前注膠管封閉,移至下一注膠管繼續(xù)注膠。
鋼帶注膠完成,待膠體固化后割斷注膠管(排氣管),清理鋼帶表層污垢,對鋼帶外露面進行防腐處理,涂刷防腐漆4道,然后拱頂全斷面噴涂防火涂料,恢復原涂裝。
粘貼鋼板加固施工質量應該符合設計及《公路隧道加固技術規(guī)范》(JTG/T 5440-2018)的相關規(guī)定,質量控制要求如表1所示。另外,鋼板外觀應平整、圓順,膠體應固化,錨固應牢靠。鋼板尺寸、厚度、防腐處理,錨栓間距應滿足設計要求,膠層應均勻,無局部過厚、過薄現(xiàn)象。
表1 粘貼鋼板加固施工質量控制表
通過加固后的效果觀察,隧道裂縫穩(wěn)定,未出現(xiàn)開裂和襯砌剝落現(xiàn)象,避免了襯砌厚度不足導致的裂縫,提高了隧道襯砌整體承載力,結構安全性有了保障,加固效果較為明顯。鋼帶加固技術對原有襯砌結構影響小,施工快捷、簡便,節(jié)約成本、經(jīng)濟有效,環(huán)境污染小,主要占用施工空間少,解決了隧道不能封閉交通,施工不便的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