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烏龍茶晚青做青工藝探討

      2021-06-13 14:54:58趙錦花
      福建茶葉 2021年4期
      關鍵詞:青茶茶青烏龍茶

      趙錦花

      (安溪縣茶葉科學研究所,福建 安溪 362400)

      烏龍茶屬于半發(fā)酵茶,素有好茶不好做之說,其制作經(jīng)過采摘、萎凋、做青、殺青、揉捻、烘焙等六大工序。這也證明烏龍茶制作方法兼有紅茶與綠茶的工藝特點,自然也并蓄了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等品質(zhì),成就茶中珍品。在烏龍茶六大工序中,有兩道工序尤為重要,一個是前期的做青,一個是后期的烘焙。尤其是做青,有許多的技術含量、技術指標、技術要領,還有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奧秘,只有常年在制茶行業(yè)中摸爬滾打的茶師才能掌握其中的真諦。

      1 晚青茶的特點

      1.1 茶青的分類

      俗話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制茶更需要因茶而異,看青做茶,采取針對性對策,制作成好茶。茶青有多種分類法,根據(jù)季節(jié)分春茶青、夏茶青、暑茶青、秋季青、冬茶青等幾類;根據(jù)地域分為高山茶、平原茶等幾類;根據(jù)天氣情況,分為晴天茶、陰天茶、雨天茶等幾類;根據(jù)當天采摘時間不同,分為早青茶、午青茶和晚青茶。晴天上午9時到下午2時采接的茶青,被稱為午青茶,因為陽光照射,水氣蒸發(fā),茶青濕度減少,又有充足的光合作用,其品質(zhì)最佳,是制作好茶首選。上午9時之前采摘的早青茶,茶葉葉面往往還含有露水,其品質(zhì)次于午青茶。下午2時以后,太陽照射開始減弱,茶葉葉面濕氣又會略有回升,其時采摘的茶青稱為晚青茶,其品質(zhì)自然不如午青、早青茶了?,F(xiàn)實生活中,一般茶農(nóng)當然會極力避免采摘早、晚青茶,尤其是晚青茶的采摘。

      1.2 晚青茶的劣勢

      晚青茶是下午與傍晚才到茶園采摘的茶葉,回來時要么夕陽西下,往往無法及時進行曬青;要么太陽快到落山,造成萎凋程度不夠,導致茶葉中會保留較多水分,自然影響到做青這一道關鍵工序。

      1.3 晚青茶的無奈

      茶農(nóng)有諺語云,早采三天是寶,晚采三天是草。茶季來時,多是氣溫較高的時節(jié),茶葉成熟很快,沒幾天就過于老熟。如果不及時采摘,就會錯過最佳采摘期,從而影響毛茶品質(zhì)。有時候,采茶旺季之時,還會遭遇連日陰雨,因為怕錯過季節(jié),不得已而在雨天采茶都有之事,何況搶摘晚青茶呢。

      2 做青及其基本原則

      2.1 做青的重要性

      做青是指茶葉經(jīng)過萎凋環(huán)節(jié),造成輕度失水之后,進入生產(chǎn)車間進行搖青——靜置——搖青的反復交替作業(yè),促使茶葉外觀、香氣、滋味等發(fā)生一系列變化的過程。這是一道去苦去澀、提香成韻的關鍵工序,有人用“一著棋錯,全盤皆輸”形容這一工序的重要性。做青工藝好的烏龍茶,茶湯清澈透亮、香氣純凈、滋味純正、苦澀感低;反之,就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或瑕疵,造成茶葉品質(zhì)低劣等問題。比如,青味過重,可能是因為搖青太過保守,或是環(huán)境溫度過低,使得帶有青味的內(nèi)含物質(zhì)沒有充分揮發(fā)或轉(zhuǎn)化造成的;茶湯渾濁、滋味不純、澀感重,可能是因為做青時茶梗的水分沒有趕透所致。

      2.2 做青的基本原則

      正因為這一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所以自然特別地講究。經(jīng)過長期勞動實踐,茶農(nóng)們概括出“看青做青、看天做青”的做青基本原則。看青做青就是根據(jù)茶葉品種、茶青類別、萎凋情況等等情況,來綜合考慮如何搖青、攤涼與靜置;看天做青主要根據(jù)當時溫度、濕度、風向與風力等氣候現(xiàn)狀,綜合考慮確定做青過程控制與結果。但是,這八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著實不易。有的茶農(nóng)甚至是制茶師傅終其一生都沒能弄清其基本火候,做不出上等好茶,也走不進頂尖制茶師的行列。

      2.3 烏龍茶搖青的基本要求

      不同季節(jié)的茶葉水分、濕度等各不相同,其搖青技術要求也不同。春茶氣溫低、濕度大,宜于重搖;夏、暑茶氣溫高,宜輕搖;秋、冬茶因為水分少、葉片微薄,也宜于輕搖。有經(jīng)驗的茶農(nóng)概括搖青要做到“春茶消,夏暑皺,秋茶水守牢”,是有一定道理的。

      搖青還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到轉(zhuǎn)速由小漸多,用力由輕漸重,攤葉由薄漸厚,時間由短漸長,發(fā)酵由輕漸重。烏龍茶一般要進行3-5次搖青,每次搖青轉(zhuǎn)數(shù)由少到多;搖青后攤置歷時由短到長,攤葉厚度由薄到厚。但不同品種搖青次數(shù)與轉(zhuǎn)數(shù)、攤置時間、間隔時間也略有相同。比如,鐵觀音鮮葉肥厚,一般需重搖并延長做青時間;黃棪的葉片稍薄且小,宜于輕搖、減少總轉(zhuǎn)次數(shù)。就以鐵觀音茶葉搖青為例,一般經(jīng)過4次搖青。剛萎凋完畢的鮮味熱氣、水分分布不均勻,因此,其第一次搖青要短而輕地進行搖勻,通過第一次搖青,促使茶青的水分分布均勻;第二次稍長時間地搖活,讓含在茶梗中的水分帶著各種元素向葉片轉(zhuǎn)移、流動;第三次要搖香,又需適當延長時間,讓茶葉的邊緣慢慢變紅,促成芳香物質(zhì)形成;第四次要搖韻,又比第三次搖青需要時間更長,促進茶葉形成“綠葉紅鑲邊”的外形,內(nèi)部茶堿素開始大量分解,茶多酚、脂多糖、咖啡堿等物質(zhì)逐漸形成,使該批茶葉香氣、滋味初步定型。

      3 晚青茶做青的技術要領

      3.1 晚青的特殊環(huán)境要求

      3.1.1 溫度條件。研究表明,溫度對做茶尤其是做青環(huán)節(jié)的影響極大,適當合理的溫度是做青的重要外部條件。如果溫度過高,那么茶葉內(nèi)部呼吸過于急促,茶葉中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茶多酚等的高分子物質(zhì)易被消耗甚至殆盡,進而使茶葉香氣等受到嚴重影響;如果溫度過低,又會造成茶葉中可溶性內(nèi)含物的消耗減少,使茶葉的生機活力得到持續(xù)維持,造成發(fā)酵緩慢。因為晚青茶一般萎凋程度不夠,因此,應該略微調(diào)高溫度;如果氣溫過低,必要時可以使用取暖器加熱,將溫度控制在23℃-25℃之間,以促進其發(fā)酵。

      3.1.2 濕度條件。張方舟等研究指出,“做青環(huán)境濕度是影響烏龍茶香氣的重要因素之一?!毖芯勘砻鳎绻銮喹h(huán)境濕度較高,空氣中較高水氣壓易造成茶葉中的水分無法有效分散;如果做青環(huán)境濕度較低,又容易在短時間內(nèi)提升細胞濃度,影響茶葉葉肉、脈的水分流動,造成無法同步酶系活動,導致茶葉出現(xiàn)死青等情況。因此,做青環(huán)境相對溫度一般控制在55-75%之間。但因晚青茶本來濕度就大,因此,做青環(huán)境宜在55-75%處的低值之閾,以有效地控制茶青正常“走水”,促進其品質(zhì)提升,為制作好茶提供好茶青。

      3.1.3 氣流條件。在茶葉做青過程中,氣流條件同樣不可忽視。有研究資料表明,如果做青環(huán)境過于密閉,茶葉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會聚集,容易導致氧氣無法得到補充,也容易造成悶青現(xiàn)象。因此,設計科學合理的做青環(huán)境,在做青時適當?shù)赝L,促進空氣對流,是制茶師傅十分關心關注的問題。遇到做晚青茶時,要根據(jù)茶青實際情況,適當開啟門窗,增加空氣流通;必要時打開風扇,適當促進空氣對流。

      3.2 晚青的搖青要求

      根據(jù)鮮葉的情況控制做青時間,用手觸摸茶葉,能夠感受到有細微皺面感、手感綿軟,同時能夠聞到茶葉的清香,做青工序基本完成,并且完成好茶加工的前期準備工作。因為晚青采摘比較晚,沒有曬青或曬青時間不夠,造成溫度高、水分多,因此搖青時應該適當差別對待。

      3.2.1 一搖搖勻。第一次搖青的主要目的是搖勻和走水,一般時間較短。如果是早、午青,搖青時間在2-3min之間即可;如果是晚青,萎凋程度不夠,搖青時間適當加倍,一般控制在5-6min。

      3.2.2 二搖搖活。第一次搖青后,需要間隔150min左右進行第二次搖青。經(jīng)過150分鐘攤置,茶葉經(jīng)“走水”揮發(fā)而變得綿軟。搖二次搖青的主要目的是把茶葉搖活,即讓茶葉恢復活力,搖出淡淡的青草味,激發(fā)茶葉的香味,避免積青現(xiàn)象,促進其后續(xù)的“走水”。晚青茶葉由于采摘時間為傍晚,茶葉水分偏少,需要適當重搖,第二次搖青時間為12min左右。

      3.2.3 三搖搖香。第三次搖青的主要目的是實現(xiàn)聚香氣、養(yǎng)韻味。如果搖得好,可以有效地提升茶葉品質(zhì);如果搖得不好,則可能失去茶的韻味,難以制成優(yōu)質(zhì)好茶。早、午青茶第三次搖青的時間一般在18min左右,搖至聞到果香味、看見葉邊齒略紅即可;但晚青得適當重搖,一般在20-25min左右,先搖至聞到第一陣香氣,又散發(fā)出青草味,再聞到第二陣香氣,聽有沙沙響聲,并且眼睛可見葉片邊齒略顯枯黃失水狀態(tài),手捏茶青時可以感覺綿軟且有沉甸感,方可停下第三次搖青。因為此次搖青時間較長,葉片容易失水,如果是秋茶北風天氣,不要急于攤置,可以蓄堆3min,讓葉片補勻水分,以免邊沿失水過多而致干枯,影響成茶質(zhì)量和外部色澤。

      3.2.4 四搖搖韻。需要不需要第四次搖青,不同的制茶師傅與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看法。一種觀點說,攤青3-4h后進行第四次搖青,其主要目的是搖韻,要求搖青時間更長、轉(zhuǎn)數(shù)更多,促進茶葉芳香物質(zhì)的形成,搖青的時間要根據(jù)茶葉發(fā)酵程度而定;另一種觀點則說,如果遇上葉片特別肥厚、水分偏多之類的茶青,得補第四次搖青,但其搖青時間宜短又宜輕,一般控制7min以內(nèi),輕搖以免損壞葉片。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筆者支持第一種觀點。

      3.3 晚青的攤青要求

      對于早、午青茶,第一次、第二次搖青后,通常一個竹篩子攤1-1.5kg茶青;第三次、第四次搖青后,則為一個竹篩子攤0.8kg茶青。而對于晚青茶,各道次搖青后,攤置量適當酌減薄攤,通常是一個竹篩子攤1.25kg茶青,第三次、第四次更少,一般在0.6kg。

      3.4 晴青做青的技術指標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條件的茶場會借助萎凋槽進行人工萎凋等輔助處理后,讓晚青茶達到與早、午茶同樣的效果后,再進入做青車間開始做青。但對條件差的茶場或普通茶農(nóng)來說,可以采取重搖、長搖、薄攤、多涼、多翻等辦法來處理晚青,如果處理的好,同樣能夠做出好茶(表1)。

      表1 烏龍茶早午青、晚青做青的技術指標對比(以鐵觀音為例)

      4 結語

      做青是烏龍茶特有的制作工序,也是烏龍茶品質(zhì)特征形成的關鍵工序,為制成干茶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甜醇奠定基礎。做青又是個技術活,雖然有一定技術指標參照,但面對不同類別的茶青,應該因“茶”而異,特殊情況特殊處理。針對晚青茶,在做青時要因地制宜,設法改變做青車間環(huán)境,調(diào)整搖青時間、攤置厚度、間隔時間來改進做青工藝,努力為消費者、市場制作出優(yōu)質(zhì)的好茶,實現(xiàn)提質(zhì)增效。

      猜你喜歡
      青茶茶青烏龍茶
      醇香美人茶加工技術
      醇香美人茶加工技術
      花山
      多級機采茶青分選機的設計與試驗
      茶海蒼翠,雅韻海青——賞析“海青茶韻”紫砂壺的地域特色與美學價值
      青茶能調(diào)脂
      品味柘榮青茶
      茶道(2018年4期)2018-05-16 03:04:42
      烏龍茶秋季采摘時期調(diào)節(jié)技術研究
      近年烏龍茶做青工藝的發(fā)展研究
      烏龍茶連續(xù)自動化初制生產(chǎn)線的現(xiàn)狀與展望
      拜泉县| 东光县| 宜阳县| 威海市| 章丘市| 巨野县| 西乌珠穆沁旗| 高邮市| 中阳县| 丰原市| 资兴市| 土默特左旗| 秀山| 西充县| 革吉县| 永安市| 崇信县| 荣成市| 都安| 万安县| 镇坪县| 菏泽市| 潜江市| 河北区| 绍兴市| 辰溪县| 清水县| 盱眙县| 富顺县| 格尔木市| 镇江市| 鹿泉市| 舟山市| 建宁县| 浦县| 喀什市| 阿荣旗| 双鸭山市| 宿松县| 海城市|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