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韻婷
【摘要】研究班主任家校溝通技巧的目的在于研究家校溝通技巧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可行性,并為學校、班主任教育積累經(jīng)驗和素材。通過對溝通技巧的闡述,結(jié)合班主任教育教學實踐經(jīng)驗,提出班主任家校溝通的基礎(chǔ)、前提和保障,并得出結(jié)論——“了解”是溝通的基礎(chǔ),“尊重”是溝通的前提,“策略”是溝通的保障。那么,在班主任家校溝通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溝通的誠摯、尊重構(gòu)建信任平臺、策略提升溝通的層次;注意溝通的平等性、深入性和層次性。此外,教師的自我素質(zhì)應不斷提升。
【關(guān)鍵詞】小學班主任;家校溝通;技巧
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心理健康成長、發(fā)展學生個性的重要時期。班主任工作在小學教育中舉足輕重。在小學階段,學生會經(jīng)歷千變?nèi)f化的各種問題,并且每個學生的個性及家庭狀況的差異,對于班主任的家校溝通技巧提出更高要求。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與學生及家長溝通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與家長的交往中,班主任的言行是否得體、適宜和有藝術(shù),語言的表述是否具有精確性和邏輯性等,就會直接影響家校溝通的效能,影響家長是否愿意支持和配合,進而影響到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要學會家校溝通技巧。
一、“了解”是溝通的基礎(chǔ)——誠心了解,架起溝通橋梁
1.對于有教養(yǎng)的家庭,班主任可如實地向家長反映學生的情況,主動請家長提出合理化的教育措施,傾聽意見,采納他們合適的建議,并提出自己的見解,與家長們一起協(xié)同教育學生。
2.對于溺愛型的家庭,班主任主動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對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予以充分肯定和真摯的欣賞,然后適時提出學生需要提升的方面;充分肯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使對方在心理上更易接納教師的意見。
3.對于放任型的家庭,班主任傾聽家長以孩子教育的想法,再委婉真誠地指出其放任孩子的教育影響,使家長樂于接納教師的教育方法指導,讓他們明白孩子缺乏交流和正面管教是很痛苦的,從而提升家長對孩子的關(guān)注,為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創(chuàng)造溫馨的教育環(huán)境。
4.對性格粗暴,甚至蠻不講理的家長,要曉之以理,以靜制動,要從容淡定地傾聽,再提出教育的意見,多寬容理解。
小陽,三年級男生,性格暴躁、易怒,經(jīng)常與同學發(fā)生矛盾、上課頂撞教師,還不停擾亂課堂,有時候還會說臟話。筆者與小陽的媽媽進行電話家訪后,了解到他早年父母離異,現(xiàn)在跟著媽媽生活并重組新家庭,媽媽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以此,筆者了解到小陽在校表現(xiàn)暴躁、易怒都與家庭不當?shù)慕逃绞接心蟮年P(guān)系。由于缺乏正面的管教,對教師和同學缺乏尊重,對錯誤沒有清晰的認識。后來,筆者多次聯(lián)系小陽媽媽,并提出為了讓孩子從根本改變與同學的相處模式,善意地對家庭教育方式提出改進。小陽媽媽也逐漸更新教育方式,多用溝通、鼓勵的方式。漸漸地,小陽在各方面都有進步。最大的改變是,他的情緒管理能力慢慢地提升了,沖動打架和暴躁地吼的次數(shù)也少了很多。小陽畢業(yè)后,也?;啬感?垂P者,跟筆者匯報他的情況。他在中學也爭取當上了體育委員和紀律委員,做教師的好助手。
經(jīng)過上述家校溝通案例,可以看出,在家校溝通時,班主任應堅持多元化原則,因人而異,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以便更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和家庭情況,有利于教育的開展。
二、“尊重”是溝通的前提———將心比心,建立相互信任平臺
1.尊重家長,要有理智的情緒。對于犯錯誤的學生,與家長進行溝通時,教師首先要讓自己有穩(wěn)定的情緒,用平靜從容的語言表達孩子的事件,注意不能將惱怒宣泄在家長身上。任何事情的適當處理,教師必須要有穩(wěn)定理智的情緒。
2.尊重家長的人格。作為班主任,要設(shè)身處地理解家長,平等交流,互相尊重,認真傾聽和征求家長的建議,再適時提出教育方式意見。這樣,家長更樂于接受,并與班主任建立信任感,更放心班主任對孩子的教育。
3.尊重家長就是要讓家長知道你對他孩子的教育特別重視。在家校溝通前,班主任要對該學生作充分的了解。在與家長進行細致交流時,若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細致和認真留下好印象,便能夠使家校溝通更順利。
小宇,四年級學生,個性張揚,喜歡逗弄同學,容易與同學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鬧矛盾,學習基礎(chǔ)薄弱。常因小宇打架,筆者已幾次與小宇媽媽進行溝通,并把情況反映給她。一開始,小宇媽媽總覺得是班主任因為孩子學習不好所以不喜歡她的小孩。有一次,她問筆者:“老師,您有了解孩子們整個矛盾發(fā)生的動機嗎?如果整個事情都了解清楚事情的脈絡(luò),就可能不會每次都是小宇的問題?!惫P者虛心地聽取了家長的建議。漸漸地,筆者試著慢慢去找學生們的閃光點。每當小宇有一絲的進步,筆者都會在全班學生面前大力表揚,并且在QQ與家長聯(lián)系,進行單獨表揚鼓勵??梢?,教師要幫助學生在班集體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樹立一定的良好形象,讓大家開始接納他。小宇的媽媽在感受到孩子進步的同時,也感受到班主任對孩子的真摯關(guān)心。家長與班主任的友好溝通橋梁也就正式搭建了。后來,小宇家長成為了最支持學校工作的家長之一。
經(jīng)過這次家校溝通,筆者知道,在處理學生突發(fā)沖突時,調(diào)查班級事件前,必須要先了解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發(fā)生這件事的原由、學生的動機,以及后序解決的措施后,再與家長進行平等溝通,尊重人格,用理智的情緒表達。這樣才使班主任說話更有底氣,也讓家長感到班主任教育學生的用心和周到。
三、“策略”是溝通的保障——切實有效,提升處理層次
1.耐心傾聽。家校溝通時,班主任要找一個較安靜的環(huán)境,注意力集中,排除干擾,認真耐心傾聽;不隨意打斷,必要時作適當提問,確保溝通的有效性。
2.重視反饋。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在交流時,班主任需要注意家長是否準備接收教師反饋的內(nèi)容。如果發(fā)現(xiàn)家長并未理解,應該重新用更精簡的措詞進行明晰,確保溝通的準確性。
3.正確評價。家校溝通時,班主任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客觀、準確和全面的評價。這樣,可避免在溝通時的一味指責。除了告訴家長,孩子的行為誤差,也要坦誠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表達對孩子進步的期待。這樣的溝通,讓家長感受到班主任的肺腑之言和真心實意,從而提升溝通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