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瑩
摘? 要:語文是從小就必須要開始接觸的一門學科之一,從拼音的教學一直延伸到作文的寫作,都是為了傳承漢字幾千年的歷史,這是屬于中國的中華文明,是基礎且重要的學科之一。在小學生第一次接觸語文的時候,因為學生不識字,因此要從最基本的拼音教起,當然,識字與拼音教學互相影響,共同進步,兩門課的穿插教學可以讓學生對每個字更加的印象深刻。教師應帶領(lǐng)學生初步探索識字的魅力,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逐漸牢記每個字是什么,每個字該怎么讀等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識字的樂趣,以及學習小學語文的興趣?;诖?,本文主要講述了小學語文低年段的學生識字教學中運用“四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中的關(guān)于初探的一系列探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識字教學;初探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2-0121-02
Probe into the "Four Combinations" of Literacy Teaching in the Early Stage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SHEN Ying (Lushu Primary School,Xinbei District,Chang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Chinese is one of the subjects that must be contacted from an early age. From the teaching of pinyin to the writing of composition,it is to pas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is is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of China,which is the foundation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Whe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first come into contact with Chinese,because students are not literate,they should start with the most basic pinyin teaching. Of course,literacy and pinyin teaching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make progress together. Even more impressive. Teachers should lead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charm of literacy,and through different ways,let students gradually remember what each word is,how to read each word,etc.,so that students can feel the joy of literacy in a relaxed and happy atmosphere,and learn elementary school Interest in language. 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mainly tells a series of preliminary explorations in the use of the "four-in-on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literacy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early years of Chinese.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Low-grade literacy;Literacy teaching;Preliminary exploration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對于語文的學習,最主要的就是教他們識字以及簡單的拼音,識字可以快速的讓學生認清每一個不同的字的讀法,拼音可以讓他們根據(jù)拼音去認識字,兩者的學習互相融合,不相上下,都是每一位教師學要注意以及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的。識字的學習,關(guān)系到之后的作文寫作,語文閱讀等多歌方面,這是十分重要的語文學習基礎,只要識字這一塊的基礎足夠扎實,那么對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大概率的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此,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需要不斷的嘗試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好每一個字,讓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更好的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
1.提高學生學習語文漢字的興趣
(1)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新課改的改革下,教育部門建議教師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順應學生觀的發(fā)展進程,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從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以及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給予學生更多成長的空間。也同時根據(jù)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理解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不斷的鼓勵學生,讓學生樹立自信心,指引學生走正確的學習道路,通往成功。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生會相對比較依賴教師,因此教師應該給予足夠的關(guān)懷以及指導,讓學生更加能夠適應小學生活,更加的熱愛學習,提高對學習的興趣,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在課堂中,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的方法有許多,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讓學生當小教師,在講臺上講課或者觀察同班同學在臺下的一舉一動。一方面,低年級的學生會因為好玩,新奇而感受到快樂,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在課上的辛苦。這種教學方式在對漢字進行初步探索的時候也同時可以運用起來,教師先對每一個字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初步明白怎么讀,這個字長什么樣子,其次鼓勵學生課后積極復習,勇當小教師。當小教師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的時候,會更有效的帶動其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友好愉快的競爭意識也慢慢蔓延,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以及興趣。
(2)巧妙利用卡片進行識字
對于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yǎng),除了將學生視為課堂內(nèi)的主體以外,給予學生更多主動權(quán)以外,巧妙的利用卡片,可以讓學生對每一個字掌握的更加牢固。一般識字教學都會配套卡片,讓學生從視覺圖片中去認識字。因為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生會相對于更喜歡圖片,更喜歡五顏六色的事物,因此,低年級的學生會相對于漢字來說,記憶圖片會相對更快一些,所以說,教師可以在課堂內(nèi)利用卡片巧妙的將卡片上的圖片與漢字相結(jié)合,更好的加深學生對于這個漢字的印象,以便之后復習的時候,更快認出每一個字。利用卡片的教學可以氛圍三個步驟,第一步通過卡片上的圖片來認識漢字,第二步通過直觀的漢字來認識,第三步通過拼音來認識漢字。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加深學生對于每個漢字的印象,也同時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進他們的全方面發(fā)展。
2.建設識字情境,帶領(lǐng)學生初步探索漢字奧秘
(1)巧妙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有效的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創(chuàng)設識字的情境,讓學生在學習漢字中感受到漢字文化的內(nèi)涵,更加的熱愛中國漢字。多媒體的教學,可以從聽覺視覺等多個方面,讓學生在課堂內(nèi)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直白的教學會逐漸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大概率的降低課堂效率,因此,巧妙的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大概率的改善課堂效率低的狀況。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的時候,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直接通過多媒體播放烏鴉喝水的動畫片,讓學生從視覺以及聽覺中了解烏鴉是怎么喝水的,它是通過什么方式讓自己喝到水的,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學習到了在生活中也要靈活的變通自己的思想,不要將自己的思想禁錮,學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可以運用的事物,學會創(chuàng)新。接著再在帶領(lǐng)學生探索這篇課文里的漢字,一起暢游在漢字的海洋當中。
(2)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學習
除了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以外,在課堂內(nèi)適當?shù)挠螒?,可以快速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漢字,減少學生對于學習的乏味程度,更加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影子》的這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告訴學生影子是什么,什么時候會有影子的存在。接著再帶著學生走出課堂,到校園中去,讓學生互相通過影子去分辨自己的同學,也可以玩踩影子的游戲等等,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同時在組織學生進行游戲的時候,教師不斷的說著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在聽教師講的課文以及自己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漸漸的講課文記下,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學習到了課文知識點,也同時通過了做游戲這種巧妙的方式,帶領(lǐng)學生初步探索了漢字的奧秘。
(3)教師講故事的形式帶領(lǐng)學生初步探索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聽故事是他們最喜歡的一件事情,因為他們可以完全沉浸在教師講故事的氛圍當中,也因此可以潛移默化的教會學生識字。例如,在學習《小蝸牛》的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以一個猜謎語的形式讓學生猜出謎底是蝸牛,也就是這節(jié)課要講的課文內(nèi)容。猜謎語是很多低年級的小學生很喜歡的一種娛樂游戲,這種頭腦風暴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快速的進入到課堂當中,也同時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引出課文標題以后,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文中大概意思給學生講述故事,加上生動的表情以及夸張的肢體語言可以讓學生聽故事聽的不亦樂乎。最后,再根據(jù)課文來教導學生識字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在活躍的氣氛當中學習到新的知識點。
(4)表演形式將課堂氛圍活躍起來
表演形式的課堂教學方式,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人物,讓學生從識字到熟練每一個字的轉(zhuǎn)變,讓學生體會故事人物的心境等,這可以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也同時能讓學生更好的對識字產(chǎn)生興趣,對漢字的初步探索有個很好的完善。例如,在學習《大禹治水》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跟著學習一起通讀課文,讓學生會讀課文,并且認清課文內(nèi)的一些生字,讓學生盡量掌握。接著,教師簡單講述課文中的人物的不同特征以及歷史背景,讓學生對每個人物有個自己大概的了解。最后讓學生扮演其中的人物,感受人物的心境,表演出人物的語句神態(tài)。在這整個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的給予正確的指導,讓學生更加能夠體會到每個人物的當時的狀態(tài),讓學生對這些生字掌握的更加牢固。
3.加強學生對漢字的記憶與感知能力,強化識字教學效果
(1)識字教學體現(xiàn)文化性
由于漢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形式而存在,其構(gòu)字方式、字形特點等都充滿了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因此,在實際的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自結(jié)合實際的基礎上,充分展示漢字的字理,使得學生盡可能地了解漢字.例如,在進行《游漓江》這一課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回答漓江是什么顏色這一問題。學生回答:像碧綠的翡翠。隨后教師可以就“碧”一字延伸文化:“同學門可以說一說含有碧這一字的古詩詞嗎?”學生1:“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學生2:“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薄?/p>
(2)識字教學體現(xiàn)生活性
識字與生活的結(jié)合,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從而強化其對漢字的感知,進而加深印象。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大家能不能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漢字有哪些?都是在哪些地方見到的?”學生回答:“晴天的晴,電視上的天氣預報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一字?!薄ㄟ^這一種方式,使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聯(lián)想到某一漢字,有利于識字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4.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想要讓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學好識字,做好第一步---初步探索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應該考慮更多種適合學生學習的課堂內(nèi)的教學方法,探索更多不同的可能,帶領(lǐng)學生做好識字的第一步,做好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偉.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04)
[2]李潔.小學語文教學中趣味識字教學策略淺探[J].新課程,2020(12)
[3]王國玲.探析構(gòu)建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思路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20(20)
[4]陳慧.如何幫助小學語文低年級進行識字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7(12)
[5]李春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07)
[6]魏曉紅.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9(10)
[7]楊慶華.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J].文學教育(下),2018(10)
[8]江書堯.小學語文樂趣識字教學方法淺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03)
[9]宋穎萍.微課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家長,2019(12)
[10]祁小琴.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19(08)
[11]曾彩群. 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教學"四結(jié)合"之初探[J].小學生:教學實踐,2020(02):P.61-61.
[12]曹麗秋. 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教學實踐探索——以統(tǒng)編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識字5》教學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20(Z5).
[13]潘雅婷. 尋找漢字的文化之根——淺談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9(30).
[14]楊慶華. 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教學的實踐探究[J].速讀(上旬),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