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要:目的:介紹經皮內鏡下胃手術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ICU)中的應用,改善危重病人的營養(yǎng),為并發(fā)癥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有效的幫助。方法:回顧性分析2 3例經ICU治療的經皮內鏡下胃靜態(tài)瘺管。結果:21例發(fā)生吸入性肺炎,上消化道出血2例。術后并發(fā)癥:傷口感染2例,傷口1例,食物反流1例。例。術后成功治療原發(fā)性肺炎和消化道出血18例,Dis 11例,成功經口插管5例。平均泌尿時間56天,最少2天,最長2年。結論:經皮內鏡下胃癌預防和治療ICU常見的吸入性肺炎,食道糜爛和出血,安全有效改善營養(yǎng)狀況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經皮內鏡;胃造瘺術;重癥監(jiān)護室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5-086-01
大量的ICU患者由于昏迷,機械通氣,吞咽困難等原因而無法進食。長期的腸內營養(yǎng)(TPN)容易導致胃腸道黏膜萎縮,功能障礙,腸道細菌移位,微生物區(qū)系障礙,膽汁淤積,并增加心臟負荷。目前,主張胃腸功能正常的患者應給予腸內營養(yǎng)。但是,留在胃管中容易發(fā)生反流性食道炎和吸入性肺炎。清醒的患者無法忍受鼻腔插管。多年來,我院進行了經皮內鏡胃手術。由于創(chuàng)傷小,可以在床上進行手術,能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得到了重癥監(jiān)護病房醫(yī)務人員的一致認可。
1。數據與方法
1.1一般信息
2 3例,男17例,女6例;最小年齡8歲,孕87歲,平均年齡53.9歲。腦血管意外,顱腦外傷及腫瘤手術后昏迷19例,病毒性腦炎1例,心臟手術發(fā)生3例。氣管切開術9例,氣管插管2例。食管反流21例,引起不同程度的吸入性肺炎,其中4例為難治性肺炎,多次抗生素治療無效。先天性心臟病后疾病,由胃管倒置引起的反復食管糜爛,需加蓋胃口術。
1.2原子方法
①禁食8小時后,應將胃管拆下。清醒的人應在局部麻醉下使用利多卡因?;杳越洺P枰獜埧谄鱽韼椭胖每谡帧"谠谖哥R下去除幽門螺桿菌梗阻后才能進行胃造瘺。③確定穿刺點:穿刺點的選擇通常在前中下部胃壁。穿刺部位粘膜無潰瘍,糜爛等病變。充氣后,腹壁可見相應的透光點。透光點一般位于刀片過程的下方或左側。④設置穿刺部位,消毒并鋪開毛巾。局部麻醉后,在腹壁處開口約1厘米,通過胃鏡檢查向胃腔注入適量的空氣。在胃鏡的監(jiān)視下,將穿刺針通過切口垂直刺入胃腔,固定穿刺針套管,拔出針芯,將導絲穿過套管,將導絲穿過胃鏡活檢孔,并從患者的嘴中取出導絲。將5根導絲綁在瘺管末端的環(huán)形導絲上之后,操作員將導絲拉回腹壁,然后胃鏡再次與瘺管一起進入胃腔。觀察瘺管蘑菇頭的位置,以確定后視鏡的正確位置。切斷外部導絲,固定瘺管,然后連接注射接頭。
2.結果
23例均獲成功,手術時間10?20分鐘。術后通過藥物治療治愈了16例吸入性肺炎和2例胃腸道出血。五例瘺管得到有效控制,口服喂養(yǎng)可成功拔管。11人出院,三人死亡。瘺管的留置時間最短為2天,最長為2年,平均為56天。8歲的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生食管侵蝕和胃腸道出血。胃造口術后,出血停止,食道糜爛得以治愈。在40天的時間里,患者可以用嘴吃飯。一名患者進行了冠狀動脈搭橋術和二尖瓣置換術,術后吸入性肺炎,上消化道出血,胃鏡下十二指腸潰瘍,動脈暴露,間歇性主動血液注射,胃鏡下反復直接血液注射和無效的藥物治療。由于患者處于危急狀態(tài),因此不適合進行手術來止血。小出血動脈電凝后,進行胃造口術,并在胃鏡的引導下,將導管穿過胃造口術孔口插入
3討論
經皮胃造口術是一種因各種原因而不能進食但具有胃腸功能的患者的腸內營養(yǎng)方法。因此,它適用于因昏迷,髓質麻痹等原因而不能長期進食且需要腸內營養(yǎng)的患者。當患者的病情相對穩(wěn)定時,應考慮胃造口術。經皮胃造口術安全,短且創(chuàng)傷小,僅需局部麻醉?;颊咴诖策呥M行手術,不動。傳統(tǒng)的開放式胃造口術具有很大的創(chuàng)傷,并且容易發(fā)生麻醉事故等并發(fā)癥。一例創(chuàng)傷性顱內血腫經胃管插管治療數月。由于反復吸入人肺炎,他接受了開放性胃造口術。傷口感染,一個月后死亡。死亡原因是無法控制的肺部和腹部傷口感染以及真菌敗血癥。經皮內鏡下胃造口術的患者均未因胃造口術本身死亡。
相當一部分ICU患者不能通過口吃東西,通常只能停留在胃管內進行鼻飼。鼻飼容易導致吸入性肺炎,長期留在胃管中,由于患者不舒服,反復插管和自拔管或胃管阻塞,容易導致食管損傷。嚴重者可引起食道出血,危及生命。經皮內窺鏡胃造口術可有效改善食物反流癥狀并治療并發(fā)癥,如吸入性肺炎,食道糜爛和出血。吸入性肺炎21例(91%)。難治性吸入性肺炎4例。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反復抽吸胃內容物。細菌培養(yǎng)顯示出多種細菌感染。呼吸衰竭發(fā)生3例。單獨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經皮內鏡下胃造口術后,有16例患者被有效控制了吸入性肺炎。經皮內鏡胃造口術避免食管粘膜鼻胃管穿刺
結合制酸藥,可快速修復食管糜爛。一例8歲先天性心臟病,是由于反復插入胃管和食管反流引起食管糜爛出血,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多次內鏡止血和洛賽克治療,但仍反復出血。由于心臟功能不全和腸胃外營養(yǎng),患者決定進行經皮內鏡胃造口術。
經皮內窺鏡胃造口術幾乎沒有并發(fā)癥。術后傷口感染2例(9%),胃液滲漏1例(4%)和食物反流1例(4%)。無并發(fā)癥發(fā)生。由于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有很多昏迷患者無法配合,手術前應放置口墊,有時用擴口器,動作要輕柔,以免掉牙或引起口腔粘膜出血。氣管切開術9例,胃造口術2例。他們不能使用傳統(tǒng)的左仰臥位,而必須平躺。胃鏡檢查操作熟練,可隨時吸痰以防窒息。由于危重病人的營養(yǎng)狀況不佳,術后傷口護理和適當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預防并發(fā)癥,例如傷口感染。
參考文獻
[1]陳妍,葉梅,鄭菁,呂心陽.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腸內營養(yǎng)對重癥腦卒中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03):31-34.
[2]馬小民,張新峰,劉自雙,陳珊珊,代敏,魏莉.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聯(lián)合腸內營養(yǎng)劑、冰刺激治療吞咽障礙的療效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21,26(01):82-85.
[3]黃從剛,張嚴國,羅明,宋平,王興彎,羅志華,張勤,周潔,王俊,段發(fā)亮.經皮內鏡下胃空腸造瘺術置管行腸內營養(yǎng)治療重癥腦出血患者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華神經醫(yī)學雜志,2020,19(08):810-815.
[4]向德雨,廖信芳,楊清水.經皮內鏡胃造瘺術管在基層醫(yī)院開腹胃造瘺術中的應用[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20,40(06):558-560.
[5]陳雅真,郭麗蕓.循證護理在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術后腸內營養(yǎng)支持中的應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0,24(15):2129-2130.
廣元市中醫(yī)醫(yī)院 四川廣元 6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