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如花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在各行各業(yè)得到廣泛應用,各種互聯(lián)網+教學模式也層出不窮,線上教學在特殊時期使教育教學“不斷鏈”。本文主要從線上教學存在的障礙出發(fā),提出優(yōu)化線上教學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線上教學 教學質量 優(yōu)化
隨著互聯(lián)網+在教學領域的廣泛使用,各種線上教學模式層出不窮,尤其在特殊時期,教師開展在線教學可以保證教學“不斷鏈”,學生“不停學”。
一、線上教學的障礙分析
1.師生軟硬件設施跟不上,各種教學平臺使用的熟練度不夠
進行線上教學,硬件設施是基礎,相當一部分師生硬件設施準備的不夠充足。如個別教師使用的電腦設備陳舊、網絡信號不穩(wěn)定,出現(xiàn)卡頓、死機,無法連線視頻、無聲音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師授課。
對于學生來說,由于群體較大,分布范圍太廣,學生端的設備和網絡配置是制約在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有電腦的學生通常選擇假期將電腦放在學校,還有一些學生沒有電腦,所以大部分學生不得不選擇使用手機作為線上學習的設備。使用手機“上課”存在三點弊端:第一,手機的屏幕比電腦小的多,文字資料顯示效果大打折扣;第二,手機體積較小且方便攜帶移動,用手機“上課”可以不局限地點,對于自控力較差的學生來說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第三,部分學生的手機配置較低,且手機播放的資源格式及文字操作功能有限。使用手機“上課”的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卡頓、死機,無法連線視頻、無聲音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學習效果。
在線教學,對各種在線教學平臺也提出了挑戰(zhàn),特別是如果全國的學校都要進行線上教學,這就出現(xiàn)了可能在同一時間大量教師和學生登錄某一在線教育平臺,導致平臺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卡頓、延遲、掉線、無法登錄等現(xiàn)象。另外因為大部分師生都是初次接觸在線教學平臺,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平臺的操作使用方法,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教師,缺乏相關的信息化操作技能。所以相當一部分師生對各種在線教學平臺的使用的熟練度不夠,導致可能出現(xiàn)的圖像卡頓、沒有聲音、簽到不及時、提問舉手不能及時響應等現(xiàn)象,不僅影響了教學進度,還降低了教學效果。
2.居家“上課”,“雜音”太多
線上教學,意味著師生都是居家“上課”,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很難保證有完全安靜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上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家人講話、關門噪音、車鳴、動物吼叫、子女線上學習、嬰兒啼哭等無關“雜音”。
高校的教師以中青年為主,處于這個年齡段的教師,不僅是一位教師,同時還可能是一位擁有較小寶寶的媽媽。教師要上網課,教師的子女有時候也需要在相同的時間上課。為了保證網絡的順暢,無論是教師上課還是孩子上課都要選擇靠近家里路由器的位置,通常是客廳,這樣勢必會互相影響。另外家里的其他人也不可避免的發(fā)出一些“雜音”,如開關門的聲音、開水龍頭的聲音、走路的聲音、必要的講話聲音等。如果家里再有一個“穿尿不濕”的寶寶,就更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哭鬧等“雜音”了。這些“雜音”勢必會使教師教學分心,影響教學效果。
學生同樣面臨“雜音”的困擾,在這種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學習,勢必發(fā)生學生的專注力下降或學生無心學習的狀況。
3.學生的互動積極性低,傳統(tǒng)“滿堂灌”教學模式再現(xiàn)
“居家”上課使學生和老師處于不同的空間,肢體表述、面對面的交流互動成為難題,所以很多老師發(fā)現(xiàn)之前在教室上課應用效果較好的教學方法搬到網絡上一下子進行不下去了,更不用說高校教師并不像小學教師那樣熟悉每一個學生,所以整個教學過程更像教師的“獨角戲”,學生的互動積極性很低。為了教學的順利進行,許多教師不得不把自己變成“十八線主播”,這樣“霸屏”“霸麥”的現(xiàn)象就出現(xiàn)了。教師一講到底,過去被痛批的線下課堂的“滿堂灌”“填鴨式”等教學方法,披上信息技術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又冒出來了。
4.學生學習氛圍不足,學習效果不佳
學校氣氛是由生活在學校中的老師、學生、職工與周圍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產生并為他們感知的一種心理感受,這種氣氛是能夠互相感染的,學生在這種氣氛下學習交流,容易碰撞產生新的知識的火花,可見氛圍之于學生的作用不可謂不重要?!熬蛹摇鄙险n不僅缺少了老師現(xiàn)場講授與指點的“顯性氣氛”,同時也缺少教室內其他同學在身邊的“隱性氣氛”,學習效果不佳。
5.教師的管理監(jiān)督效果較差
“居家”上課的模式,使學生和教師的空間位置發(fā)生了分離。隔著一塊屏幕,教師無法對學生是否認真上課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一些學生的自律性或自控性較差,手里拿著一部手機,再加上身邊充滿各式各樣的“誘惑”,很可能邊“掛線”邊做其他事情。如果教師對學生的考核主要考慮考勤、課堂活躍程度和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這三個方面,然后利用平臺的出勤率、學生學習積分等量化數據實施監(jiān)督。那么學生只要在規(guī)定時間打卡、簽到、瀏覽過課程資料、“完成”課后作業(yè)等任務就能獲得相對應學習積分。教師對學生在簽到后能否集中精力上課、對學習課程資源的吸收程度、課后作業(yè)完成效果等內在質量無法進行有效監(jiān)督。
6.師生視力下降
“居家”上課意味著教師和學生每天有很長時間要面對著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對眼睛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尤其是學生,每天的課程較多,使用的設備屏幕較小,視力下降是必然的。
二、優(yōu)化線上教學的途徑分析
在特殊時期,高校教師應始終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端正態(tài)度、克服困難,探索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好“特殊”時期的每一節(jié)課。
1.提高教師在線教學能力,激發(fā)學習的學習積極性
在線教學平臺線上教學的工具,選擇一個好的在線教育平臺,對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使用較多的在線教學平臺主要有QQ群、騰訊課堂、騰訊會議、企業(yè)微信、釘釘、云班課、雨課堂等。師生在使用相關的平臺之前要進行使用方面的培訓,以幫助教師選擇符合自己及學生要求的線上教學平臺,提升教師在線教學的能力。
教師應該積極提升教學能力,激發(fā)課堂上的主導作用。盡可能的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氣氛,增加課堂的感染力、吸引力,讓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次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熱愛學習、主動學習,避免學生做與本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例如玩手機以逃避老師的眼神和消磨課堂時間。
教師還應該確立線下溝通渠道,有計劃的指導學生自學,展開交流討論,使課堂得到延伸。
2.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教師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包括相關的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管理制度、教學環(huán)境等都應該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并且落實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
對于線上教學而言,教學準備工作需要教師除了需要做好傳統(tǒng)教學的預備內容(教學設計,備好教案、PPT和視頻等)外,還要增加了軟硬件設備調試、安靜的教學環(huán)境等。教師要在課前進行設備調試、保證網絡通暢,同時為了確保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還應該增加科學預案,比如選擇一個主教學平臺的同時,也要增加一個備選平臺,如果主教學平臺出現(xiàn)故障還可以啟動備選平臺來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由于“居家”上課對環(huán)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上課前,應該做好家庭成員的思想工作,處理好小孩的學習及吵鬧的問題等,確保在教師端為學生提供一個安靜的教學環(huán)境。這樣才能確保線上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
3.將思政教育融入高校課堂
少年強則國強,學生培養(yǎng)除了傳授文化知識以外還應注重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樹人的靈魂工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yè)教學當中,主動開展思政教育,以此來引導學生增強愛國情懷、紀律意識。
教師可以在相關的方面穿插思政專題,將各個時期涌現(xiàn)出來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跡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深受觸動,增強學生愛國的思想。
4.“直播+錄課”模式,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線上教學應該采取“直播+錄播”的教學模式。
直播教學要做到詳細周密的設計,直播授課之前涉及學生和教師的活動事先一一列出來,提前讓學生準備涉及自己的活動;教師在直播中做到重點答疑和系統(tǒng)總結,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更有針對性的答疑講授,提高課堂效率,進而構建有效的交互式教學,組織討論或者小組活動,達到與線下學習同質的教學效果。
錄課支持隨時回放,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這不但能使學生隨時查看所學內容,而且能解決學生因網絡或設備等原因未能跟上教師進度的問題,同時還能使學生合理分配時間,緩解視力下降的問題。
5.加強教學過程管理,采取“靈活”考核方式
進行線上教學時,應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做好學生學習過程的統(tǒng)計工作。比如,制定課堂記錄表,用于記錄每節(jié)課學生的表現(xiàn),包括出勤、學習進度、學習行為軌跡、觀看學習資源的進度、參與課堂討論的次數、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等,并且定期向學生公布。這樣不僅能準確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態(tài),還能更好的幫助教師控制學習進度,監(jiān)控學習效果。同時將課堂記錄表納入學生的期末考核,這種“可視化”的考核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競爭性,同時也能使部分學生產生危機意識,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基于線上教學的特殊性,教師應采用“靈活”的考核方式,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學生的考核主要包括出勤、作業(yè)、課堂表現(xiàn)、期末成績等方面。出勤方面,一般的教學平臺都有簽到的功能,教師要不定時發(fā)起簽到,避免讓學生找到簽到的時間規(guī)律。作業(yè)方面,布置“少而精”線上作業(yè),關于作業(yè)批改,教師可以挑選容易出錯的題目細心批改,得出評語,其它的可以讓學生進行互評,互評中彼此借鑒,反思自己,從而達到雙贏或多贏的目的。課堂表現(xiàn)主要參考課堂記錄表。期末考試方面,題目應該符合“基礎性+開放性”要求,考核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
參考文獻:
[1]王曉紅,王晶晶.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職院校在線教學優(yōu)化途徑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0(04):137-138.
[2]邱水平,以高質量在線教育教學應對高校疫情防控大考[J].人民論壇.2020.(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