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林梅珍只是從工作崗位和字面意思來理解“為人民服務”,但在內地工作生活后,她理解到,這句話是使命的體現(xiàn)——無論身處哪個崗位,都可以為人民服務?!爱斆恳粋€人都有這樣的精神和態(tài)度,再付諸行動時,便可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p>
林梅珍是香港警務處一名總督察(該職級位于高級督察之上,警司之下),自去年8月底起,她一直在內地工作、生活——作為第十四任香港警務處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官,她也是如今唯一一個在內地工作的香港警察。她說自己非常幸運,有機會來內地工作和生活,親身體驗祖國的先進、便利、高效、開放、勇于創(chuàng)新。那么,是什么樣的見聞令她有如此感觸?
內地生活的便利“令人著迷”
林梅珍對祖國的印象,最先來自于內地生活的便利,她用“令人著迷”來形容?!氨热缥以趦鹊貜牟恍枰褂矛F(xiàn)金,我快要忘記人民幣鈔票的樣子了!”林梅珍笑著說,內地生活電子化程度非常高,外出只需要帶一部手機,就連街邊的小攤販也可以使用移動支付。在香港,如果在網(wǎng)上購買電影票要額外收取手續(xù)費,但在內地沒有這回事兒,有時還有高折扣。最令她驚訝的是,實體超市減少了很多。網(wǎng)購日常必需品,最快半個小時便可以送到家,比自己去店里買還快。
林梅珍記得,多年前來北京時打車比較困難,下雨時打車就更困難。這次再來北京,她發(fā)現(xiàn)打車的方式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F(xiàn)在,在香港普遍使用的伸手打出租車的方法已經(jīng)過時,大家都是用手機軟件打車。
“透過這些變化,我感受到內地人民熱切希望進步。同時,社會和環(huán)境提供了很多個人的發(fā)展空間,只要想法和計劃可行,能解決難點和改善人們的生活,便可以付諸行動,這顯示出內地同胞解決問題的精準度、創(chuàng)意和魄力。香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時也有這樣的精神,那時香港經(jīng)濟騰飛,各行各業(yè)發(fā)展迅速?,F(xiàn)在,香港經(jīng)濟發(fā)展成熟,慢慢形成了要有社會共識才推出新措施和政策的模式。我希望特區(qū)政府對需要做的事,例如推行垃圾征費(針對都市固體廢物而作出的收費)等,要加快處理,不要因為沒有社會共識而不推行。因為,在香港這樣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執(zhí)著于尋求共識往往會導致事情長期懸而不決?!绷置氛湔f。
在內地的工作生活,讓林梅珍感到內地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潛力巨大。她認識了一些在內地大學就讀的香港學生,以及一些畢業(yè)后就留在北京工作或創(chuàng)業(yè)的年輕香港人。她發(fā)現(xiàn),他們非常享受內地的生活,認為比香港生活多姿多彩、輕松及自由。有些人想一直留在內地發(fā)展,因為這里有巨大的機遇,創(chuàng)業(yè)和生活成本也遠比香港低。
“我開始重新思索和理解‘為人民服務”
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也令林梅珍的思想逐漸發(fā)生改變。她說:“我開始重新思索和理解‘為人民服務?!?/p>
以前,林梅珍只是從工作崗位和字面意思來理解“為人民服務”,認為身為公務員,做好自己的警務工作、服務好香港市民便是為人民服務。但在內地工作生活后,她理解到,這句話是使命的體現(xiàn)——無論是否為公務員,無論身處哪個崗位,都可以為人民服務。林梅珍說:“當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精神和態(tài)度,并付諸行動時,便是團結的表現(xiàn),便可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p>
林梅珍以內地政府處理科技龍頭公司涉嫌壟斷市場的案例為例,她認為,在實行資本主義的地區(qū)不會這么主動去處理,也不會這樣高效率。當政府以人民為首要考慮對象時,政府便會保障老百姓,包括小商家、散戶投資者等的利益,確保利益不是只傾斜某一方。
內地不同的政策、措施、規(guī)章等,均有一個清晰的共同目標——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為了保障人民的福祉,真誠地把人民放在首位,這是林梅珍在內地工作生活的另一個深刻感觸。林梅珍在北京的日子,也是防疫時期。內地和香港在防疫工作上力度和重點的不同,令她感慨萬千:“中央政府果斷防控疫情、人民主動配合。在群策群力下,內地迅速控制了疫情,沒有放棄任何一個人,完美地展示了如何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這是中央政府睿智的表現(xiàn)、地方政府勇于承擔的表現(xiàn)、人民團結力量的表現(xiàn)?!比ツ?,林梅珍也曾到武漢交流。她感受到武漢市民在疫情面前守望相助,沒有半點兒怨言,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各地馳援武漢時,當?shù)厝嗣癖憩F(xiàn)出感恩和民族自豪感,令林梅珍深為感動。
“兩地警隊需要持續(xù)吸收和學習對方優(yōu)良的地方”
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林梅珍的授課和專題講座都很受歡迎?!霸谡n堂上,我主要教授香港警隊如何制定策略方針和保持專業(yè)性。此外,我還分享了香港警隊的警務概況、訓練體系、公共關系策略、香港形勢、警隊發(fā)言人制度等。專題講座的對象有公安大學的老師、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有公安部進修班的干部?!?/p>
林梅珍強調,在這一過程中,自己獲益不少:“在香港沒有時間去梳理這些資料,現(xiàn)在整理后,我的思緒更加清晰和有條理。透過與公安大學師生的交流,我對內地公安的培訓體制和職責等方面有了更多了解,日后回到香港負責與內地有關的工作時,會更順暢。國家今天的成功得來不易,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各方同心協(xié)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期望香港與祖國共同進步!”(《紫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