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玉 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
舊石器時代,陶藝就已經產生。到了現(xiàn)代,人們越來越重視藝術作品本身與現(xiàn)代設計的結合。作為現(xiàn)代設計中的一種表達形式,櫥窗展示設計是連接參觀者與陶藝作品之間的橋梁,結合了審美價值及使用功能。它已經逐步成了傳遞作品創(chuàng)作思想、作品信息的重要工具,依靠形、色、空間等視覺感受的不同語言來豐富細節(jié),調和各空間要素,滿足人們在精神、物質層面的雙項需求。
“傳統(tǒng)陶藝”與“現(xiàn)代陶藝”作為陶藝的兩大類別,具有差異性?!皞鹘y(tǒng)陶藝”主要表現(xiàn)傳統(tǒng)陶瓷制品在用料、技藝、功能性等方面的形式特征,重點追求的是傳統(tǒng)陶瓷作品的各種效果形式?!艾F(xiàn)代陶藝”主要是指當代人在陶藝實踐中以現(xiàn)代的各種觀念、手段所創(chuàng)造出的新的表達形式,借助反常規(guī)材料,把個人的理念作為基石,強化藝術的概念,淡化使用功能。
展示是一門具有很強的功能性的藝術,其目的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過某種平臺將信息傳達給參觀者。櫥窗展示設計來源于“展覽”,它和一些常見的廣告方式不同,不以平面類的形式展現(xiàn),而是通過三維立體的方式讓參觀者直觀地瀏覽作品。這種形式起源于19 世紀,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而形成,人們在有了物物交換的概念之后,就萌發(fā)了將玻璃窗戶應用到展示空間中,讓作品以陳列的方式供人們觀賞。在國內,早在北宋時期人們就已經注意到了作品展示的重要性。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以當時繁華的城市汴梁為背景,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人來人往的繁榮及汴京城里作品成列和買賣的熱鬧場景。到了近代,櫥窗作為一個展示平臺,我們則把它比作心靈的窗口,是決定參觀者是否有意愿參觀的重要因素。櫥窗根據作品的色調、材質、文化理念,通過道具、場景、燈光等方式合理地營造一個主題氛圍,凸顯作品的魅力和文化價值,通過展示的方式向參觀者弘揚它們的形式美。也就是說,櫥窗的首要設計原則就是讓參觀者感受到作品的設計構思及意義,吸引參觀者,抓住參觀者的眼球,以達到傳遞作品的設計背景及藝術寓意的目的,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對比其他商業(yè)類型的展示設計,陶藝展示設計的核心是陶藝作品本身,突出作品本身的文化內涵是展示的目的。而其他商業(yè)展示的核心是通過展示達到營銷的最終目的。且大多數商業(yè)展示中的作品受到其品牌、企業(yè)形象的約束,它們的作品性質具有一定的共性。陶藝卻始終以歷史文化、藝術形式為設計概念,不具備濃郁的商業(yè)色彩。因此,陶藝展示在文化性、藝術性上都需要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借助一定的設計手段,通過燈光、場地、照明、色彩、質感等空間環(huán)境要素,全面、綜合地表達出作者的文化理念與作品構思。
陶藝作品通常需要根據其作品的顏色、質地、樣式及組合搭配的完美融合來體現(xiàn)其作品美感。根據每件作品的不同藝術文化氣息,我們需要認識到它們獨特的內涵,并通過打造特有展示空間來起到吸引參觀者、傳遞作品信息的作用。在櫥窗展示設計中,人在感知、接收信息的過程中產生的生理現(xiàn)象常常被人們所忽略,在視覺要素中點、線、面、色彩、空間等的組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傳統(tǒng)的陶藝展示方式較單一、呆板,通常都是普通的展覽架子或是展臺,沒有新鮮感。而在現(xiàn)代櫥窗設計中,為了豐富整體的空間效果,增加空間的層次感和美感,會適當采用不規(guī)則的塊面樣式進行裝飾,讓其陶藝作品可以融入空間場景之中。
陶藝櫥窗展示作為一種設計手段,色彩是空間中的第一視覺要素,是最能制造陶藝展示的氛圍感的。色彩對人的影響具有雙面性,優(yōu)秀的色彩搭配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失敗的色彩搭配可能會造成壞情緒的產生,導致欣賞者進入一種反感的負面情緒中。所以在陶藝展示中,最需要我們重視的就是空間環(huán)境與作品本身的色彩搭配要適合。色調的統(tǒng)一可以影響甚至決定整個櫥窗設計的總體格調。另外在色彩的應用上,通過局部的反差可以突出陶藝作品,強調其設計美感。平衡的色彩感,能夠增加整體空間的韻律感,保持空間的節(jié)奏感,讓色彩既能活躍空間氣氛,又能把握住整體的基調。
圖1 青瓷熏籠(圖片提供:蘇丹卿)
圖2 青瓷工藝品(圖片提供:蘇丹卿)
陶藝作品通常色彩豐富多變,不同色調(冷色調、暖色調)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力。在櫥窗展示中,為了符合色彩的搭配原理,讓空間和諧,通??梢园牙渖{作品與暖色調作品分開布置,利用中性色調作品來發(fā)揮調和、銜接的作用。
光環(huán)境不僅僅是為了讓人看清陶藝作品,而是希望能夠通過照明與燈光來對空間環(huán)境進行改造、利用。燈光的存在不是單一、孤立的,光與空間相輔相成。通??臻g內部是由多種不同功能的照明手段組合在一起的,陶藝展示設計中是很少使用自然光作為照明方式的,因此局部照明成為常用的作品照明手段。但是我們在利用光環(huán)境的時候要注意使用的重點,要遵循少即是多的理念,要有選擇性地對作品進行照明。采用投光式、凹槽隱藏光源的照明方式,通過磨砂玻璃的漫反射光線,來消除燈光打在陶藝作品上有可能會產生的眩光,烘托作品的藝術氛圍。當作品不能夠在大環(huán)境中凸顯出來的時候,光線就成了重要的環(huán)境因素,它可以利用色調的反差、顏色的亮度來使作品放大自身優(yōu)點,利用視覺引導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
湖北省博物館“土與火的藝術”展廳中的櫥窗隔斷設計就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櫥窗內擺置的是三國時期的青瓷熏籠(圖1),在古代多是達官貴人所用,由上下兩部分組成。整套熏籠被上下分開,放置在一個圓形的櫥窗內,弧形的作品加上弧形的櫥窗設計,豐富了空間的層次感。暖色調的射燈打在青瓷作品上,尤為醒目。通過磨砂制的玻璃還可以隱約看見青瓷人頂燈的身影。中國瓷器在各個朝代有不同的發(fā)展,此櫥窗設計(圖2)按年限從最早的商周青瓷開始展示,歷經千年,從粗糙工藝到東漢時期較為成熟的青瓷,再到三國的繁榮時期。通過沿墻布置的方式,橫向路徑展示青瓷作品,路線清晰、明確。全封閉的設計便于表現(xiàn)完整的瀏覽過程,讓參觀者集中視線。
櫥窗展示設計作為大多數陶藝作品展示的傳遞者,是與參觀者最直接接觸的區(qū)域,其中櫥窗意境的營造是關鍵,即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作品的展示、設計,如何利用好照明設計、色彩搭配、造型設計、作品擺放設計等營造一個受參觀者歡迎的櫥窗空間。它服務于大眾又作用于大眾,喚起參觀者的情感交互體驗,讓人們在不自覺中與櫥窗中的作品產生交流與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