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作為學生最基礎的課程。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英語的重要性顯得日益突出。由于大學英語與高中英語密切相關(guān),因此,探討大學生英語學習適應性問題也需要從中學英語教學方面查找大學生不適應的原因,以便多方位地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希望能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方法,為我國提供更多的英語人才。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大學英語;差異和銜接
1.高中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
(1) 英語教學觀念上的滯后。如今的高中英語主要面向的是高考,更多的是一種應試教育,許多教學只是為了完成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有一些學校更是將升學率與之掛鉤,而并非真正的教與學。這種教學觀念上的單一,就容易造成一定的目的性,為了成績而且學習英語。這種更偏向應試的教學對于一種語言的學習是僅僅不夠的。
(2)英語教學模式的單一。我國英語教學的模式多為:以教師講解、學生接受為主。這就容易造成一個問題: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較少,學生學習到的只有知識,而缺乏實踐的機會。英語的學習我們更多的是要求:聽、說、讀、寫、譯,而高中英語的教學只是符合聽與寫的要求,這就違背了我們學習一門語言的初衷和目的。
(3)學生對英語教學有厭學情緒。整個高中課程設置和高考科目中,英語都占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學生想考上大學,英語就是必須要邁過去的一道門檻。不管學生喜歡還是不喜歡,對英語到要有高度的重視。另一方面,一些學校為了保證自己的升學率,而強制的對學生施壓,他們都有內(nèi)心想學好但是現(xiàn)實很失敗的挫折情緒和矛盾心理。
2.大學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
(1)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生們在經(jīng)歷過高考后,都已相對相似的分數(shù)進入學校,但高考的分數(shù)是以總分而定的,而不對單科進行劃線,所以有的學生英語成績很高,但也有的學生英語成績比較低。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入學的時候,學生的英語水平大多都不在一個起跑線上,這對大學英語教學而言是一個不小的困難,英語教師不能像高中一樣對每個學生都給予相對一致的關(guān)注和培養(yǎng)。
(2)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積極性不高。從高中生活過到大學生活,很多同學已經(jīng)從那種緊張、生活節(jié)奏快的生活中解放了出來,進入到了一個慢節(jié)奏、相對放松的大學生活中,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也大大降低了,英語更是如此。進入大學后,并且在對待專業(yè)技能課程和其他文化課程的態(tài)度上,學生往往更重視專業(yè)技能課程而相對輕視其他文化課程的學習,用在英語學習上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從行為上看,他們又缺少自覺性和主動性,這些都成為他們學習的障礙,造成他們消極地學習英語,對學好英語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因此,他們的英語水平遠遠達不到大學英語學習階段的要求。
(3)大學英語學習課堂中教學模式單調(diào),大學英語教材沒有滿足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大學課堂多為大班,教師只負責在講,而學生只負責聽,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堂任務。無法調(diào)動學生們的主動參與度,這就使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有所降低。同時大學教材的設置并未很好地滿足學生對自身專業(yè)學習的興趣,無法更好地體現(xiàn)新時代所注重的話題發(fā)展,教材話題無法吸引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更想要自主探索的欲望。
3.大學英語與高中英語的銜接策略
(1)教學觀念的改變。大多數(shù)人學習英語都帶有功利性,都把英語作為一種幫助自己升學和工作的工具,并沒有從心里認同它。學習興趣不大,沒有積極性。我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從高中開始,教師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更多的用一種積極向上的教學態(tài)度去教學生。到了大學,學生對英語學習就不會那么枯燥乏味。這種以興趣為引導的方式,學生學習英語會更加主動和積極,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也會充滿樂趣。
(2)充分理解教學大綱,對教材有自己的看法。教學大綱與教材是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要深層次學習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對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找出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差異。同時,教師要對大學英語教材進行深入的理解,熟練掌握高中與大學英語教材的全部內(nèi)容,找出漏洞,做好銜接。只用在充分學習和理解教材大綱和教材內(nèi)容的前提下,教師才能更好地掌握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之間的銜接工作。
(3)改進教學方法。一個適合的教學方法能夠往往在教學過程中事半功倍。在高中的教學模式中,教室是授課的主體,而學生只能被動的學習,不能參與到教師的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很明顯缺乏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思維。到了大學之后,這種高中的學習方法對于大學來說是不適用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導,更多的讓學生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4)加強大學與高中的聯(lián)系和交流。高中英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有著很大的差異,同時教學目標也不相同。所以,兩者之間的交流必不可少。高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大學教師要深入研究高考試題,找出與大學英語教學的切入點,進行合理的銜接。
4.結(jié)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分析高中英語教學狀況和大學英語狀況,進一本分析兩者之間的銜接問題。對于高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們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大學教師,首先要吃透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和教材,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同時與高中教師進行交流與合作,共同分析、共同培養(yǎng)。這樣就能更好地讓學生從高中英語過渡到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
參考文獻
[1]李清.高中英語與大學英語教學銜接的策略探討[J].品位·經(jīng)典,2021(04):152-153.
[2]杜慧娟.有效銜接,做好高中英語到大學英語的平穩(wěn)過渡[J].考試與評價,2016(06):82.
[3]惠超.淺析大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其對應策略[J].海外英語,2021(05):100-101.
[4]侯雨辰,馬凱昱.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現(xiàn)狀及課堂教學方式探討[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11):58-59.
[5]糜艷慶.試論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現(xiàn)狀和對策[J].大陸橋視野,2020(12):84-85.
[6]廖百秋.信息化趨勢下的高校英語寫作教學設計——評《信息時代大學英語教育現(xiàn)狀與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科技論文,2020,15(12):1474.
作者簡介:呂林軒(1998.12-),男,漢族,陜西西安人,英語(語言文學方向)專業(yè),本科生。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 ? 甘肅蘭州? ? 7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