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鴻
摘 要: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以微課為主要載體的教學理念——翻轉課堂應運而生,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xiàn)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文章分析了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探討了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指出了應用翻轉課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8-00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8.013
信息技術是高中學科中綜合性、操作性、實踐性較強的一門學科,不僅承擔著傳授學生基礎知識、構建信息技術知識體系的任務,同時還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任務。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
翻轉課堂(InvertedClassroom)起源于美國,意指“顛倒的課堂”,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進行講授,而是錄制與課程相關的視頻或微課,通過qq、微信或者釘釘等網絡平臺分享給學生,學生在課前或課外通過線上觀看或者自行下載等方式,重新建構學習過程。翻轉課堂有效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還帶給學生全新的體驗,加深了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理解程度,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翻轉課堂的可行性,恰當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實施翻轉課堂的可行性
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社會主流信息的載體,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教育領域,使“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大部分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都配備了專用的網絡教室,而且具有相應的學習網站,這就為信息技術課程開展翻轉課堂提供了硬件保障。學生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觀看和使用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不再單純地依賴教師的傳授,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更多的是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輔助,課程成為學生知識內化的場所。經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都有利用微視頻學習的經歷,學生對利用配套的微課資源學習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有濃厚的興趣,電腦、平板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為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奠定了基礎。
此外,高中學生處于生理和心理日趨成熟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大,容易出現(xiàn)學習焦慮、精神緊張、性格內向,不愿與他人交流的情況,但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喜歡探究,尤其是網絡。他們喜歡玩手機、網絡游戲,使用微信或者qq等聊天工具,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符合高中生的年齡特點,有利于發(fā)揮他們的長處,彌補其不足。
二、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翻轉課堂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
首先,預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實現(xiàn)課堂有效性的前提?!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預習的效果會直接影響上課的實效。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學科的課前預習,基本上是以學生提前閱讀教材內容為主要形式,學生往往只看一遍教材,沒有明確的預習目標,所以預習效果較差。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給學生的預習提供針對性的指導,教師結合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給學生就預習要求進行針對性的布置,并在此基礎上給學生提出探究性、思考性的問題,這樣就給學生的預習提供了明確的導向,使預習的針對性更強。這部分內容在設計時不宜過多,讓學生有目標、有側重點即可,特別是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探究,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其次,真正發(fā)揮翻轉課堂教學課前學習的實效。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是在課前,即把學生的聽課過程進行遷移。課堂教學主要是為了解決問題,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更多的是學生與教師之間就學生在課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互動,生生之間也可以進行。這對于學生在課前學習的實效性要求更高,特別是要針對高中信息技術的特點,有效落實教學的三維目標,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融入其中,要堅持立德樹人的課程價值觀,同時要結合學生的需求設計多元化的課程體系,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因此,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給學生推送的視頻資源既要精煉,又要全面,要完全符合教學需求,為創(chuàng)設高效的課堂做好準備。
(二)翻轉課堂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正式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任務都會發(fā)生一定變化。教師通過前期布置的相關預習、學習資料的視頻,已為學生在課上學習具體的教學內容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課堂教學是翻轉課堂教學的核心,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實效性。所以一定要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要求,教師盡量少講,多給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解決問題的時間,特別是要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才能使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從教師方面來說,首先要做好前期的教學資料和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收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掌握學生自主學習后的具體情況反饋,特別是數據上的整理與反饋。要知曉學生問題的集中點,進而尋找產生問題的根源,在此基礎上明確課上集中講授的內容,做到教學的精準性,減少重復性教學帶來的低效。教師講授完畢后要把課堂交給學生,進一步推進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成員內部的交流、互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通過互相檢測來查漏補缺,完善知識體系。教師在此過程中要發(fā)揮主導者的作用,通過針對個別學生的引導、輔導,推進整體學習質量。在學生都完成教學任務后,及時給學生呈現(xiàn)探究性、鞏固性的問題,實現(xiàn)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鞏固。
在學生方面,要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下,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必要的檢測,特別是要結合信息技術學科實踐性強的特點,給學生布置任務型、探究型的練習,及時了解學生對于自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在課上,一定要對學生強調主動交流,及時反饋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課堂學習任務完成后,要求學生及時總結和反思,構建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翻轉課堂在課后復習中的應用
課后復習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夠及時地鞏固所學知識,通過及時、有效的復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核心目標是提升全體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即在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發(fā)展學生的計算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字化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樹立正確的信息社會的價值觀。
信息時代的來臨給學生正確面對及應用信息技術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特別是存在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問題。通過設計針對性的課后作業(yè),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信息技術的價值。同時,針對信息技術學科實踐性強的特點,給學生布置動手操作的實踐性作業(yè),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檢驗。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可以設計一些任務驅動型作業(yè)或者闖關型作業(yè),學生會覺得有挑戰(zhàn)性,同時在操作的過程中也深化了學生對知識和方法的認識。教師還要利用翻轉課堂教學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的作業(yè)進度及學生在寫作業(y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點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時給學生推送新的學習資料和練習資料,把問題點學透,并通過針對性的訓練來鞏固知識,這對學生提升復習效果非常有幫助。
三、實施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應注意的問題
由于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各地區(qū)信息技術教育的軟硬條件存在差距,因此在實施翻轉課堂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因人、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別人的經驗和案例,要探索出適合本學校的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要注意以下幾點,避免陷入誤區(qū)。
首先,信息技術課程應用翻轉課堂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課堂,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翻轉課堂雖然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課件自主地完成學習任務,但是為避免學生出現(xiàn)放任自流的情況,也不能忽視教師的主體地位和引導作用。學生通過教學課件來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課程的重、難點,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幫助。此外,教師還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檢測,鼓勵學生進一步探索。
其次,要注意嚴格把控教學課件的質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實際情況來拍攝微視頻,避免生搬硬套他人的授課視頻和課件。教師在錄課之前要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語言進行反復推敲,要注意視頻課程講解的趣味性,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要使學生能對講解的知識一目了然。
最后,翻轉課堂不等用于觀看微視頻,不能用微視頻代替教師的講解,“觀看視頻—練習”的機械化課堂模式缺乏師生間的交流互動,不利于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亞倫·薩姆斯曾說:“翻轉課堂并不只是視頻錄制,而是有效的課堂管理?!睂W生的學習過程應當是一個自主探索、主動建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實施翻轉課堂也要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微視頻不能代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總之,翻轉課堂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的新嘗試,符合信息技術課程改革的需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信息技術課堂更加有趣、高效、開放,不僅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者,而成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激發(fā),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反饋更加及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由于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部分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學習依賴性較強,教學效果和教學評價不能在短時間體現(xiàn)等,因此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摸索,尋找符合實際情況的翻轉課堂模式。
參考文獻:
[1]陳江國.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9(14).
[2]鄧素娟.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7(5).
[3]呂靜.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8(3).
[4]王華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