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美
摘 要:德育活動的實施能夠提升學生的整體道德修養(yǎng),使其成長為綜合型人才。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積極轉變教育理念,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活動的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氛圍。教師應采用多元化手段,增強活動內容及形式的豐富性,滿足初中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增強活動的實施效果。文章對應用多元化手段開展初中德育活動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提出初中德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探索運用多元化手段開展初中德育活動的策略,為實踐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多元化手段;初中德育;活動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8-01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8.061
在傳統(tǒng)教育體系下,教師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對其道德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的發(fā)展受限。教師應順應素質教育發(fā)展的潮流,明確初中德育活動的重要地位,從而促進初中生的成長成才。
一、運用多元化手段開展初中德育活動的重要性
德育活動是一種以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品德為目標的活動形式,在現(xiàn)代化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有利于學生逐漸消除行為和思想上的偏差,解決教育中“做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做人”的問題[1]。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使青少年面臨的信息環(huán)境愈加復雜,有效的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而多元化手段的應用,則是增強活動實施效果的基礎與前提,尤其是可以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認知體驗,激發(fā)他們參與活動過程的興趣。初中生的個性特點具有多樣性特征,采用多元化手段開展初中德育活動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真正使德育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當前德育活動涉及的內容較為豐富,多元化手段的應用可以為活動計劃、組織和實施等提供有力保障。
二、初中德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對于德育教育的內涵認知不夠深入,無法運用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指導教育工作。在工作當中未能形成有效協(xié)同作用,單純依靠班主任的力量難以保證良好的教育成效,導致資源浪費的問題出現(xiàn)。在學校內部缺乏協(xié)同機制,各崗位工作人員的職責范圍與內容不夠明確,這也會導致德育活動中存在混亂狀況。教師對于理論教學的依賴程度較高,未能意識到德育活動的社會性特點,缺乏與社會實踐生活的有效銜接,不利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德育活動管理目標的制訂缺乏對學生需求的調查與分析,在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阻力較大[2]。單一、落后的活動組織方式,使得學生對德育活動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這也造成德育教育往往適得其反。因此,教師應逐步加快多元化手段的融合滲透,促進德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運用多元化手段開展初中德育活動的策略
(一)重視以人為本
遵循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開展德育活動,以多元化手段激發(fā)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格。在德育工作當中,教師應該嚴格遵循《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的相關規(guī)定及要求,明確德育教育的目標及人才培養(yǎng)方向,從而加快先進教育理念和多元化手段的實施。德育教育應該實現(xiàn)與智育教育的有效協(xié)同發(fā)展[3],在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對學生的個性成長予以重點關注。在德育活動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增進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為學生生活和學習中問題的解決提供針對性建議。教師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使他們能夠快速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應該做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效協(xié)同發(fā)展,增強德育活動的實效性,在德育活動當中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逐步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
(二)實施協(xié)同育人
初中德育活動的實施應該實現(xiàn)全員參與,促進學校各部門及人員的溝通交流,通過協(xié)同育人的方式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明確各層級教師在德育活動當中的職責范圍及內容,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在學校內部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在潛移默化當中對學生實現(xiàn)熏陶與感染。通過德育活動管理領導工作組的成立,實現(xiàn)對活動實施全過程的有效監(jiān)督,增強工作規(guī)范性及專業(yè)性,防止出現(xiàn)流于形式的問題。根據(jù)德育活動管理總目標實現(xiàn)對日常工作的有效劃分。尤其是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最為密切,因此在活動實施過程中要做好記錄與建檔工作,對學生在活動實施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綜合評估,以優(yōu)化活動實施流程及方式。班主任還應該增進與各科教師的溝通交流,將德育教育滲透在學科教學當中,在協(xié)同工作當中高效利用德育教育資源,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要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構建一支高水平的德育教育工作隊伍,增強整體協(xié)同管理意識。
(三)豐富活動主題
應該保障德育活動主題的豐富性,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為學生帶來新鮮的體驗。重視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yǎng),使其能夠樹立遠大的理想與目標,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懈奮斗。利用社會熱點事件或者節(jié)假日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使學生明確自身的社會職責,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生是國家與社會的未來,愛國主義教育應該從生活和學習的點滴抓起。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因此還要通過生命安全教育增強其生命意識。生命安全教育可以與學科教學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加深對生命的了解,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沾染不良風氣。很多初中生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差,遇到挫折和困難后很容易意志消沉[4]。為此,應該將挫折教育融入德育教育活動當中,使學生能夠在對抗挫折的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當前德育活動中的主要內容,能夠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自閉心理和孤僻心理等,從而形成良好的人格,防止由于心理健康問題而出現(xiàn)違法犯罪行為。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使其能夠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并積極向教師、家長尋求幫助。
(四)優(yōu)化師生關系
班主任應該消除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限制,以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引導德育過程,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德育工作是一個開放性的教育過程,班主任應該從封閉的教育模式中突破出來,增強教育的實效性。加強對學生家庭情況和成長環(huán)境的綜合分析,明確學生在成長中易受到社會和家庭影響的特點。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為德育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有效落實德育教育的先進理念。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班主任往往扮演著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者形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較遠,不利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因此,教師應該構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贏得學生的信任。不同學生在心理特點和愛好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和管理工作中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實現(xiàn)德育教育與情感教育的有效融合,幫助學生解決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并對其進行鼓勵式教育,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
(五)培養(yǎng)學生干部
學生干部是教師聯(lián)系學生的良好橋梁與紐帶,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提升德育活動的效率。為此,應該重視對班干部的有效培養(yǎng),增強班干部在德育活動中的引導與示范作用,為其他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也為學生的自我管理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初中生的模仿能力較強,身邊同齡人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都會對其產(chǎn)生影響,因此應該樹立典型榜樣,從而為活動實施找到良好的突破口。在活動規(guī)則及制度制定當中,應該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要收集全體學生的反饋意見并與教師進行協(xié)商,促進其主人翁意識的提升,同時增強整個班級的內部凝聚力。明確班干部在德育工作當中的職責,使其能夠各司其職做好管理工作。重視對班干部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防止因出現(xiàn)矛盾而影響學生之間的關系。鼓勵班干部的自我學習,使其適應當前知識時代的發(fā)展變化特點,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班干部要具有合作意識,在班級工作中能夠協(xié)調與他人的關系,同時增強與其他班干部工作的配合,在合作當中解決班級問題。
(六)整合教育資源
在德育活動實施過程中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通常難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對學校資源、社會資源和家庭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德育教育不能僅僅停留于課堂當中,而要向社會拓展與延伸,在豐富的實踐活動當中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德育教育內涵,提升實踐綜合素養(yǎng)。通過社會公共資源的應用,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實踐平臺,并引導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以便在今后不斷改進。增進與社區(qū)的溝通交流,將社區(qū)活動與德育活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擴大德育教育的影響力。在豐富的實踐活動當中,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與心胸,形成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學校應該加大對德育活動的投入力度,為活動實施提供充足的經(jīng)費保障。同時,應該構建全新的家校合作育人模式,增進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家庭和學校的表現(xiàn),根據(jù)學生家庭環(huán)境制訂相應的德育教育策略,真正踐行因材施教理念。創(chuàng)新家校合作模式,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可以通過微信和QQ等與學生家長溝通,消除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促進溝通交流機制的不斷完善。
四、結語
在初中德育活動當中運用多元化手段,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保障德育教育內容的有效滲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然而,由于管理目標缺失和活動組織方式落后等問題的影響,德育活動的價值未能得到有效的體現(xiàn)。為此,應該在活動中通過重視以人為本、實施協(xié)同育人、豐富活動主題、優(yōu)化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干部和整合教育資源等途徑,逐步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加快教育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張健平.談初中德育活動的多樣性[J].教書育人,2019(35):28.
[2]張學鋒,李俠.新形勢下初中德育面臨的挑戰(zhàn)和出路[J].華夏教師,2019(23):90.
[3]李凱.新媒體環(huán)境下初中生德育工作面臨的難點與對策[D].四川師范大學,2017.
[4]黃志明.論初中德育教育活動的多樣性[J].科技展望,2015(2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