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宛亭 王藝蓓
摘 ? 要: 2017年2月,中國教育部發(fā)布了新工科學科建設的計劃通知。為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諸多高校將新工科教學與雙語教學結合。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和主要服務對象,在新工科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其意見對于課堂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意在從學生視角了解新工科雙語教學的發(fā)展狀況及存在問題,并進一步探討改進對策,為新工科雙語教學的改進提供一定指導,提高未來新工科雙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 學生視角 ? 新工科雙語教學 ? 教學問題 ? 發(fā)展建議
1.引言
新工科建設是應對新經濟的挑戰(zhàn),從服務國家戰(zhàn)略、滿足產業(yè)需求和面向未來發(fā)展的高度,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簡稱“卓越計劃”)的基礎上,提出的一項持續(xù)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動計劃[1]。2018年,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革命變革的背景下,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建設是教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寫好高等教育“奮進之筆”,打好提高質量、推進公平、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機制攻堅戰(zhàn)的重要舉措[2]。為了服務國家發(fā)展需要,滿足未來產業(yè)和社會對高端國家化人才的需求,我校(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在推動新工科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學校長期以來雙語教學的經驗,開設新工科雙語課程?;诖饲罢{查發(fā)現,我校新工科雙語課程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果有限、缺乏專門教材等問題[3](223-225)。但此前研究側重對教學過程現狀的觀察分析,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對此類課程的認知。學生是新工科雙語課程培養(yǎng)對象,故學生觀察到的課程問題值得關注。通過對本校新工科雙語課程受眾的訪談,本文旨在挖掘學生視角本校新工科雙語課程存在的問題,并探討解決對策。
2.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研究隨機抽樣了來自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建筑學、土木工程等專業(yè)的58名新工科雙語課程授課對象。這四個專業(yè)涉及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開設雙語課程的新工科方向,基本能反映本校新工科雙語課程的教學情況。研究對象性別、年級、專業(yè)等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信息見表1:
2.2研究工具——問卷
本研究用《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本科新工科專業(yè)雙語教學情況調查問卷(學生卷)》評估學生在新工科雙語課程中遇到的學習問題,以學生提交的課程評價和課程建議作為解決問題的參考對策。該問卷是在借鑒徐恒戩提出的從學生視角對普通高校雙語教學調查研究的基礎上[4](39-41),結合現實調查對象,在修改不符合的題項后,最終形成的調查問卷。由學生學習基礎、雙語課程模式、學生學習效果、學生課程認知、學生課程評價五個部分構成,包含23個項目。問卷題型包括:單選題、多選題、簡單題,旨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課程收獲和學習感受。
2.3數據收集
筆者于2020年7月11日通過問卷星平臺電子版的形式大范圍發(fā)放調查問卷,于2020年8月25日收回66份。隨后使用問卷星問卷統(tǒng)計和分析功能進行數據分析,刪除不符合要求的樣本,最終樣本量為58份。問卷有效率為87.87%。
3.數據分析和問題討論
3.1學生學習基礎
對研究對象學習基礎的統(tǒng)計見表2:
在雙語課程中,學生的外語水平和專業(yè)知識儲備對于課程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本研究結果表明,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完全可以應付雙語教學的人數占比為12.07%,占比相對較低;表示英語知識儲備一般的人數占比為67.24%,表明過半學生認為可以接受雙語教學的課堂模式。超過20%的學生認為英語儲備難以應對雙語教學,預計這部分學生在雙語授課課程中難以跟上課堂進度。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儲備情況數據占比和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情況相似,筆者認為該相似源于學生的學習程度: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專業(yè)知識水平都相對較高,反之亦然。超過25%的學生認為專業(yè)知識水平難以應對雙語教學,預計這部分同學在雙語課程學習中會遇到困難。超過四分之一的學生表示英語知識儲備不夠,超過五分之一的學生表示專業(yè)儲不夠,這兩項數據反映了對部分學生而言課程難度過大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面對雙語課堂,與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相比,學生的知識儲備相對不足,表明增加學生知識儲備比增加學生英語知識儲備更緊迫。
3.2學生學習效果
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統(tǒng)計見表3:
從表3可知,大部分學生認為雙語課程對個人外語水平和專業(yè)水平有所提高,占比分別為70.69%和81.03%,但有近30%的學生表示雙語課堂對外語成績提高程度欠佳,有近20%的學生表示雙語課堂對個人專業(yè)知識的強化程度沒有幫助,表明教師需要反思授課模式,考慮不同學習情況的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可受益,學有所得。
3.3學生課程認知
對學生課程認知的統(tǒng)計見表4:
由表4可知,近75%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新工科雙語教學,但反對人數超過四分之一;談及新工科雙語課程中遇到的問題,超過80%的學生認為遇到的問題和英語相關,即英語知識儲備不足或者英文教材難度過大;談及影響課程質量的因素時,占比最大的兩個選項分別為學生水平和教學方法,說明學生們意識到自身學習情況在雙語課程實施過程中影響較大,也說明在雙語課程中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有效地展開雙語教學;在關于任課教師的選擇中,占比最大的選項為:英語基礎好的專業(yè)老師(43.10%),值得注意的是,其他選項,如“受過專業(yè)培訓的英語教師、專業(yè)教師和英語教師配合”等總占比較大,為開展雙語教學的教師選用提供新的思路。
3.4學生課程評價
對學生課程評價的統(tǒng)計見表5:
由表5可知,過半學生認為教師需要提高口語水平,改善教學模式,積累教學經驗,這種選擇與學生關于任課教師的選擇相吻合。由于本校新工科雙語課程均由英語基礎好的專業(yè)教師擔任,故從調查中可知,任課教師的英語水平仍待提高。改善教學模式和認為教師教學經驗仍待豐富的選項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可能是由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專業(yè)教師多為年輕教師,但是年輕教師的教學經驗相對匱乏,教學模式有待完善。從學生對課程的建議來看,超過65%的學生認為本校新工科雙語課程設置科學,無改善意見。近20%的學生認為教師和學生仍有進步空間,但超過15%的學生認為課程進度過快甚至建議取消課程,該比例與認為自己英語知識/專業(yè)知識儲備不能應對雙語課程的比例較一致。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得出在學生視角下,本校新工科雙語課程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可從學生層面和教師層面歸納。從學生層面分析,部分學生英語知識/專業(yè)知識儲備不足,難以跟上課程討論或難以理解課本知識,導致學習收益甚微;從教師層面分析,教師的英語水平仍待提高,教學模式有待改善,暴露了新工科雙語課程教師選用的一大難題,即如何協(xié)調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和教師英語水平較低的關系。
4.對策與建議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學生認為新工科雙語教學對于自身英語水平的提高效果有限,甚至毫無幫助;超過六成的學生認為新工科雙語教學對于專業(yè)知識強化的效果一般,甚至毫無幫助。反映了當今高校新工科雙語課堂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影響了實際教學效果,導致課堂教學并未形成專業(yè)知識攝取與英語水平提高的雙贏局面。針對問卷中涉及的主要問題及所調查學生的反饋,針對以下幾大主體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
4.1雙語課程教學對象
學生作為雙語課堂的授課對象,態(tài)度和素質對最終授課效果有重大影響。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兩成的受訪學生認為,新工科雙語課堂的設立基本沒有必要。反映了部分學生對于該類課程認知有一定缺乏,并未充分意識及體會到雙語教學對于新工科專業(yè)的意義所在。對此應強化學生對于新工科雙語教學的認知,讓學生了解當今發(fā)展形勢下培育國際化人才的必要性及提高英語水平的重要性,從思想態(tài)度上加大學生對該類課程的了解和重視程度。
此外,近七成學生認為個人水平對雙語教學質量與效果有重要影響,只有十成左右的學生認為英語知識儲備足以應對新工科雙語教學。針對這一問題,教育部及學校應著力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加強英語教育,積極營造校內外學習英語的氛圍,開展多種英語活動,使學生“浸身”或“半浸身”于英語語言環(huán)境之中[5](20-26)。我國雙語教育起步較晚,相關部門可以在有條件的地區(qū)提早推行雙語課堂,擴大雙語教學規(guī)模,在高中乃至初中階段讓學生體驗雙語教學的節(jié)奏和難度。學生應重視英語的學習,有意識地主動學習英語知識,爭取在中學階段打下較好的英語基礎,豐富自身詞匯量,增強英語聽說能力,為更高難度的新工科雙語教學儲備知識。
4.2雙語課程師資隊伍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內容設計者、引導參與者與實踐完善者,集課前教學內容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課中教學思路的引導和氛圍營造、課后教學效果的評價與完善于一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6](91-92)。因此,教師的知識結構、學術視野、教學技能與文化底蘊等在教學過程中均會帶來差異化的教學效果[6](91-92)。
問卷結果顯示,超過五成的學生認為教師素質對雙語教學影響重大,超過六成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雙語教學影響重大。受訪學生對新工科雙語課程授課教師的建議集中在提高口語水平、改進授課方式及豐富教育經驗上,比例達六成左右。針對此類不足,國內高??梢酝七M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建設,比如促進現有師資國外訪學進修、加強相關教師英語培訓、聘請滿足國際化要求的教育人才等,大力提高師資隊伍的英語水平,滿足日常教學需要。教師應增強教學能力、豐富教學經驗、學習系統(tǒng)教育學知識,積極投身于課程實踐。
針對教學方式方法較單一的問題,應努力改變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模式,從促進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深度參與,真正實現學習活動[7](24-29)。教師應盡量舍棄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努力調動學生積極性。課堂可以增加小組討論、教師提問、學生回顧反思等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進行課堂展示,激勵學生在課上踴躍表達。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堂的特色和優(yōu)勢,運用圖畫、聲音、視頻等多重刺激,生動、直觀、趣味地傳授枯燥難懂的專業(yè)知識。
4.3雙語課程教學教材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四成的調查對象認為教材質量是影響雙語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將近四成的學生認為現有英文教材較晦澀難懂,或者缺乏合適的英語教材。
針對教材上的不足,教師可根據本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課程特點,選取合適的英文教材,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并降低教學難度,盡可能使學生充分吸收課程知識。還可以加大教材開發(fā)力度,明確教材選用標準,提高教材開發(fā)者學術水平和教材質量,使教材盡量貼合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并滿足國內的教育需求。此外,高??稍谟⑽脑娼滩牡幕A上,根據實際教學情況,自主編撰符合本校學生水平、彰顯專業(yè)特色的雙語教材,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5.結語
新工科雙語教學是適應發(fā)展新形勢、培養(yǎng)新型工科人才的必然趨勢?,F從學生視角出發(fā),探究學生眼中高校雙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未來雙語課堂的強化方向。目前影響新工科雙語課堂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學生個人素質、教師素質、授課方式及專業(yè)雙語教材等。需要高校重視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英語水平的提高及教材的選擇,盡可能發(fā)揮雙語教學的價值,逐步增強雙語教學實際效果。
參考文獻:
[1]http://www.jyb.cn/zggdjy/tjyd/201708/t20170831_ 708002.html.
[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03/t20180329_331767.html.
[3]王藝蓓,宋宛亭.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雙語教學現狀及思考——以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為例[J].文教資料,2020(14).
[4]徐恒戩.從學生視角對普通高校雙語教學的調查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09(03).
[5]張維佳.雙語教學的性質、條件及相關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04).
[6]馬明星,王志新,席艷君.“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雙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瘋狂英語(理論版),2018(03).
[7]王錦.高校雙語課程建設:回顧與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19(03).
基金項目:本文為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大學生大創(chuàng)項目(項目編號:C201908744)的研究成果。